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782579 上传时间:2019-05-15 格式:PPT 页数:244 大小:16.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培训课件).ppt(2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AQ/T90062010,电 话:13260330272 高 明 邮 箱: ,实施标准化系统的最终目标,降低社会风险,降低工作风险,消除管理缺陷,创造最优 工作条件,创造最佳 竞争环境,获得最大 经济效益,目 标,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基本规范为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按标准的制定要求,基本规范由 前言和正文部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核心要求等五章组成。,标准化基本规范的核心:,建立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基础之上,涉及企业的所用人员、作业和活动。 主要包括: 设备设施维护标准化; 作业现场标准化; 行为动作标准化; 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

2、前言”部分说明了本标准的提出、归口管理和参加起草的单位以及主要起草人,标准发布情况。 第一章“范围”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一是适用于“工矿企业”,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二是“开展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即首先是企业“开展了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有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需要的“咨询、服务和评审”;三是“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规范了所有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行为;四是明确了本规范与专业规范的关系:“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第二章“规范性引用”,列举了本规范引

3、用其他文件的清单,这些文件经过标准条文的引用,成为本规范必不可少的部分。本规范引用的文件没有注明日期,并明确这些文件的修订最新版适用于本规范。 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对本规范中涉及的术语进行了定义,一是明确概念,如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解释;二是界定,如“资源”是具有广泛含义的常用词,在不同使用场合会有不用涵盖范围,本章对“资源”在本规范中的涵盖范围进行了界定。,第四章“一般要求”,提出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开展原则,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和保持的管理技术方式,评定、评审的管理模式。 第五章“核心要求”,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我国广大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职业安全健康管

4、理方面的做法,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提出的基本、共同的要求。在核心要求这一章,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机构、安全投入、安全管理制度、人员教育培训、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健康、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内容作了具体规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释 义,释 义,适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要求 核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

5、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适用范围,范围:一是适用于“工矿企业”,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二是“开展安全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三是“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规范了所有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行为;四是明确了本规范与专业规范的关系:“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工业生产、矿山开采等类型生产企业的生产特点制定的,其适用于机械制造、金属冶炼加工、化工、建材、轻纺生产等工业生产企业以及矿山开采等企业。 不管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如何,只要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

6、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工矿企业都应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为了使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更加符合不同行业的实际,可以制定相关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如目前已发布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行业规范,氯碱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62008)、合成氨生产企业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AQ/T3017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专业规范等。 制定行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也应该遵循本规范的要求。在本规范要求下制定的行业、专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更加贴近行业特点,更加具体、细致,在有了行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后,

7、应该优先执行行业、专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术语和定义,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术语和定义,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 结果。,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资源 resourc

8、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一般要求,原则 建立和保持 评定和监督,原则,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 保证生产安全的同时,促进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就是在处理生产与安全的问题上常说的“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9、,“预防为主” “预”:即对系统的危险状况进行预测、“预先分析”“预先评价”等,做到预知。 “防”:即“采取防护对策”,包括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文化对策。 超前管理, 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生产的目的是要避免事故的发生,要做到先补牢而不亡羊,要按照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思想,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综合治理”就是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实现治标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施治本之策。 企业政府部门以监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生产经营单位在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

10、制、制度建设、安全投入、安全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职工培训、事故查处等环节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

11、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立和保持,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需要企业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首先需要成立创建领导机构,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依据基本规范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做好职能分解;组织全面分层次进行培训,理解和掌握基本规范及配套考评细则的要求和内容,使得全体人员能够接受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核心思想,理解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对企业和个人的重要意义。而“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管理模式。

12、,评定和监督,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评审是确定的第三方对企业自主评定的情况进行审核,验证和确认企业评定结论的过程。评审一是企业需要,并自主提出;二是评审方是经过相关方面确认的、公正的、非商业目的的;三是评审应有确认的结论,如根据量化结果得出的一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的相关管理办法,对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监督

13、评审单位公正、客观的开展评审工作,努力提高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核心要求,核心要求,目标 组织机构和职责 安全生产投入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教育培训 生产设备设施 作业安全 隐患排查和治理 重大危险源监控 职业健康 应急救援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核心要求,目 标,目 标,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

14、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按照制度规定,对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实施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有关监测记录资料。 定期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效果进行评估和考核,依据评估考核结果,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的实施计划。评估报告和实施计划的调整、修改记录应形成文件并加以保存。,企业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组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应满足: (1)形成文件,并得到本单位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 (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与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相适应; (4)与企业的其他方针和目标具有同等的重要

15、性; (5)公众易于获得; (6)目标与方针相符。如可行,目标应予以量化。 企业应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确定年度安全工作目标,并予以考核。各级组织应制定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单位应制订中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在制订年度目标安全指标时,应做到: 具体的 可测量的 可实现的 合理的与适当的 可验证的、有时限的,制订目标要考虑的因素,方针,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目标,风险,计划,规模,技术水平,财力,运行情况,经营要求,相关方观点,持续改进,安全生产方针,目标1,目标2,目标3,子目标1,子目标2,子目标3,子目标4,规划(计划),规划(计划),规划(计划),任

16、务1,任务2,方针、目标与计划之间的联系,目 标,语言描述要求:引导字 增加/提高/ 改进 保持/继续 减少 介绍/引进 量化目标,安全生产目标的表述,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绝对数字,如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二是相对量,如特大事故起数下降30以上;三是愿景描述,如到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同类企业水平等。,例:中国石化HSE方针目标,2006年安全环保奋斗目标:以防范重特大安全、环境污染事故为重点,力争实现“五个避免”:努力避免重大井喷失控事故、中毒死亡事故、重大火灾爆炸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破坏事故。 安全生产管理指标: 1、隐患治理计划完成率达到95%以上; 2

17、、局、处两级领导承包重点要害部位到位率达到100%,监督 检查履行率达到100%; 3、在用装备和器具注册率、登记率、定检率均达到100%; 4、重大事故发生为零; 5、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定期复培率达到100%; 6、新改扩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验收率达到100%; 7、消防工作达标率达到70%以上。,核心要求,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和职责,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和职责,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

18、生产职责。,组织机构和职责,机构设置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或领导小组,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并满足: (1)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2)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安全资格证书。,企业应明确以下人员的安全职责: (1)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2)经理(厂长、总裁等)、副经理(副厂长、副总裁等); (3)总工程师、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机械师、总动力师及各副总; (4)各级管理人员; (5)各级专(兼)职安

19、全员、安全工程师及技术人员; (6)从业人员。,企业应明确以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职能部门的安全职责: (1)决策机构; (2)安委会或领导小组; (3)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4)机械、动力、设备部门; (5)生产、技术、计划、调度、质量、计量部门; (6)消防、保卫部门; (7)职业卫生、环保部门;,(8)供销、运输部门; (9)基建(工程)部门; (10)劳动人事、教育部门; (11)财务部门; (12)工会部门; (13)科研、设计、规划部门; (14)行政、后勤部门; (15)其他有关部门。 企业应明确各生产基层单位的安全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20、安全生产法第17条),(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第14条 班组长 1、组织职工学习、贯彻执行厂和车间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及要求。 2、组织班组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活动。 3、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4、检查岗位工艺指标及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做好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巡回检查及维护保养,并认真做好记录

21、。 5、严格劳动纪律,不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一切违章作业,监督检查本辖区内的各种作业,维护正常生产秩序。 6、负责本岗位防护器具、安全装置和消防器材的日常管理,使之完整好用。 7、发现隐患要及时解决,并做好记录。不能解决的要上报领导,同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发生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化工企业安全管理规定”节选,建立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 根据有关规定和企业实际,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 安委会或安全生产领导机构每季度应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会议纪要中应有工作要求并

22、保存。,建立针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内容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对各级管理层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 定期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适宜性评审与更新。,核心要求,安全生产投入,安全生产投入,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生产经营单位应制定安全生产投入的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使用范围、管理程序、监督程序,每年完成后应及时总结项目和费用的完成情况,在年度财务会计报告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23、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企业应依据国家、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建立安全投入保障制度,确定安全费用提取标准,自行提取,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帐。企业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应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后果负责。 依法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包括: (1)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费用; (2)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经费;,(3)安全设施,如:安全联锁、报警、安全通讯、监测、防触电、防噪声和粉尘、防灼伤冲淋、员工洗浴和休息、应急救援等设施的投入和维护保养及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的资金投入; (4)保证重大隐患治理所需费用; (5)安

24、全风险抵押金; (6)安全检查工作所需费用; (7)保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其他有关经费投入; (8)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 (9)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用等。 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明确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专门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建质函2006366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危险品生产以及道路交通运输的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以下简称企业)适用本办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647

25、8 号 国家对煤炭开采企业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地热、温泉、矿泉水、卤盐开采矿山和河道采砂、采金船作业、小型砖瓦粘土矿等危险性较小的非煤矿山,不适用本办法,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安全费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费用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应当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年度结余结转下年度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企业应当为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野外、矿井等高危作业的人员办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个人意外伤害保险。所需保险费用直接列入成本(费用),不在

26、安全费用中列支。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 保证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建立员工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管理制度。 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安全生产责任保险费。 保障死亡、受伤员工获取相应的保险与赔付。,55,制定包含以下方面的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计划: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 (2)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 (3)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 (4)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 (5)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

27、(6)安全标志及标识; (7)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费用的使用计划。,56,核心要求,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目的是为使企业认识和了解与其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企业建立识别和获取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建立获取的有效渠道(如各级政府、行业协会或团体、数据库和服务机构、媒体、网络等)。获取活动应是主动的和经常性的,应对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条款进行识别,并按照适用的

28、部门、单位进行识别。,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本规定要求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融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主要工作包括: 1.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全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培训,让广大员工明确自身的权益和义务。同时做好培训档案工作。 2.可以利用橱窗、显示屏、班前班后会、员工手册、手机短信、视频、传单、局域网、知识竞赛、安全月等形式向职工广泛宣传已识别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核心内容。 3.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规定,并及时评审有关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的合规性,修订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证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9、、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的一致性。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不得与其相抵触。,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识别、获取、评审、更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管理制度。 各职能部门应定期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向归口部门汇总。 定期识别和获取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发布清单。 及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传达给从业人员,并进行相关培训和考核。 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2.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30、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在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尽量使规章制度最小化,力求简明、实用、易操作。规章制度的格式由企业自行规定。 企业在制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时,应明确责任部门和协助部门,将职责和权限规定清楚。 企业应将最新有效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

31、放到相关部门和人员。,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3.操作规程 企业应根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企业应针对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等存在的安全风险,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操作规程要发放到相关岗位人员,有的还上墙悬挂、汇编成册等。,安全标准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制定各岗位、各活动的操作标准。企业在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时,应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的不同特点,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或其它适用的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并保证各岗位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的最新有效文件。,法律法规与安

32、全管理制度,4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为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消除违规现象,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符合性评审,查找违法现象和行为。,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5.修订 企业应根据评估情况、安全检查反馈的问题、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绩效评定结果等,对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其有效和适用,保证每个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企业修订和完善规章制度主要依据为: 国家法律法规,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企业所在地地方政府的相关法规、标准的最新要求。 以生产、经营过程的危险有害因

33、素辨识和事故教训为依据。 以国际、国内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为依据。,企业应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确保其有效性和适用性,保证岗位所使用的为最新有效版本。 应制订关于管理制度修订的制度,规定对管理制度修改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应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确保管理制度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将最新版本的管理制度及时发放到相关岗位和相关人员。,6.文件和档案管理 企业应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企业应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

34、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一般包括起草、会签、审核、签发、发布五个流程,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规章制度发布后,企业应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作业。 安全规章制度发布后,企业应每年对安全规章制度进行一次修订, 3至5年应组织进行一次全面修订,并重新印刷。 现代化安全管理的一个要求之一是推行“痕迹化”管理,并进行档案化管理。这样可以对所作的工作活动过程进行溯源,增强责任意识,提高绩效测量效率和效力。,核心要求,教育培训,教育培训,1 教育培训管理 企业应确定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

35、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应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通过对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从而确定是否进行培训及制定培训需求、计划。 培训内容要包括:安全生产新知识,新技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负责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每一名从业人员都要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将每次培训情况放入档案。对企业自行组织的培训,要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并对评估结果中

36、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培训效果评估包括:对培训课程、培训教师、培训效果等方面的即时评估与一段时间后的评估。,教育培训,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法律法规要求必须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须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教育培训,安全培训内容应包括: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行业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2.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职责; 3.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和技术; 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 5.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管理等。

37、 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参加有关政府安全主管部门组织的安全资格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并确保资格证书在有效期之内,才可上岗。按照有关规定,接受再培训;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按照规定,接受企业组织的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核合格。,教育培训,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新入厂(矿)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

38、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班组安全活动应形成制度,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制定活动计划,各班组应按照规定和活动计划,开展班组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可采用学习、讨论、参观、观摩、竞赛等形式。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定期参加班组安全活动,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班组安全活动情况,在活动记录上签字。 班组安全活动内容应满足但不限于规范规定的内容。,教育培训,4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企业应

39、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 企业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企业要进行入场安全培训教育,并予以考核。考核合格的作业人员发放入厂证。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现场危险因素等。作业人员在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单位要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安全培训教育,内容包括作业现场的有关规定、安全管理要求及注意事项、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企业应对参观、学习等人员,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和接待单位进行教育培训,并由专人陪同。教育培训内

40、容包括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等。,教育培训,5 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2008)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评价准则(AQ/T9005-2008),核心要求,生产设备设施,生产设备设施,1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企业建设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

41、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企业应按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生产设备设施变更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的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三同时”制度,是指我国境内新建、改建、扩建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技术改造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建设项目“三同时”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是事前保障措施,对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发生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

42、意义。,从工程项目建议书开始,就要考虑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是在投入生产经营之后再作补救,甚至是有了事故之后再作为教训来补救。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通常称为“三同时”原则. 在进行可行性论证时,必须进行安全论证,确定可能对从业人员造成危险、有害因素和预防措施,并将论证结果载入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报告时,应同时编制安全专篇,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的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规定进行,不符合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验收,不得投产使用。建设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人运行后,生产设施和安全设施必须同时投人使用,不得

43、将安全设施闲置不用。,生产设备设施,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维修计划。 设备设施检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企业应制定检维修管理制度,明确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的责任部门、职责和频次。设备设施停工大检修时,检修项目应按照“五定”管理,即定检修方案、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

44、、定检修进度。 企业在进行检维修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检维修活动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控制风险,确保检维修工作的顺利完成。,生产设备设施,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企业应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运输、储存、使用危险物

45、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物品,必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接受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设备设施加工、存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质,在拆除作业过程中,稍有不慎、考虑不周就可能引发事故。 为了安全拆除生产设施,规范生产设施的报废管理,对拆除工作进行风险评估,针对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按照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制定拆除方案,明确拆除和报废的验收责任部门、责任人及职责,确定工作程序;施工单位的现场负责人与生产装置(设备)使用单位进行施工现场交底,落实具体任务和安全措施、办理相关拆除手续后方可实施拆除。,核心要求,作业安全,作业安全,1 生产现场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