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2820303 上传时间:2019-05-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美术教育课件.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美术与学前儿童美术,第一节 美术 一、艺术与美术 1)艺术的概念 a: “百工技艺” b:泛指各种手工制作的艺术品以及音乐,文学,戏剧等 c: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意识形态。 d:一种文化现象,大多为满足主观与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进行娱乐的特殊方式。其根本在于不断创造新兴之美,借此宣泄内心的欲望与情绪,属浓缩化和夸张化的生活。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皆属艺术。 2)美术的概念 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美术”这一名词始见于欧洲17世纪,也有人认为正式出现

2、于18世纪中叶。近代日本以汉字意译,五四运动前后传入中国,开始普遍应用。也称“造型艺术”。按照目的可分为两大类,即:纯美术和工艺美术两类。,3)艺术和美术的关系,艺术是一切门类的总称,是用不同形象化手段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人类精神活动的总称,美术则指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即视觉艺术部分 4)人和艺术的关系 古代哲学家论艺术: a: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花朵” b: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艺术是苦难的救星,它通向那一境界,在那里,苦难成为心甘情愿的事情,闪放着光辉,被神圣化了。艺术是生命成为可能的伟大手段是求生的伟大诱惑,是生命的伟大兴奋剂。摘自尼采论艺术 c:特尔玛阿

3、特休勒说:艺术,让人成为人。 5)艺术和现实的关系 艺术是精神,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精神的产物 现实是我们置身所在的物质世界 艺术和现实的关系是精神和物质的相互共存的关系缺一不可。,2、关于美术起源的学说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开发自己的头脑和发达自己的双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仅创造了维持生存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绘画、雕塑和音乐、舞蹈。 斯芬克斯之谜:出名自俄狄浦斯王,即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谜底为人。我们对斯芬克斯之谜的深度阐释将表明: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解答是“表象”的、“动物”层面的,换言之,他并没有真正地解开其中的谜 “斯芬克

4、斯”1的秘密是“诱惑”和“恐吓” 或“现实社会”,谁将它解 开,“斯芬克斯”就死在谁的脚下;否则,谁就死在“斯芬克斯”的脚下!也是一个心理学经典故事.,1)模仿说 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美术艺术如此。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艺术创作靠模仿能力,而模仿能力是人从孩提时就有的天性和本能。” 继古希腊哲学家之后,文艺复兴时期的达 芬奇、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都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

5、展了这一学说。这种理论直到十九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2)游戏说 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游戏,它是艺术发生理论中较有影响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和英国学者斯宾塞,人们也因此把游戏说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先提出了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它不受任何功利目的的限制,只有在一种精神游戏中才能彻底摆脱实用和功利的束缚,从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游戏说还认为,人的审美活动和游戏一样,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人是高等动物,它不需要以全部精力去从事维持和延续生命的物质活动,有过剩的精力,这些过剩精力体现在自由的模仿活动中就有了游戏与艺术活动。 斯宾塞

6、和席勒一样,也认为游戏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它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却有助于游戏者的器官练习,因而它具有生物学意义,有益于个体和整个民族的生存。 游戏说强调游戏冲动、审美自由与人性完善间的重要联系,对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有启发的。但它把艺术看成是脱离社会实践的绝对自由的纯娱乐性活动,过分强调了艺术与功利的对立,有绝对化和片面性的弊病。,3、表现说 这种学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持这一理论的主要有英国诗人雪莱、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等。在他们看来,原始人通过各种艺术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从而促成了艺术的发生和发展。 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起源于一

7、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这些外在标志就是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的传达,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样,作者所体验到的感情感染了观众或听众,这就是艺术活动。 如果说人类的科学主要是与理性、认知相联系的话,人类的艺术就更多地是和感性、情感等联系在一起。 表现和交流情感的确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表现情感也是推动艺术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心理动力。但是人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多样的,而且艺术也不仅仅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因此这一学说并不能完全说明艺术起源的全部原因。,4 巫术说 巫术说是艺

8、术起源的理论中最有影响、有势力的一种观点。这种理论是在直接研究原始艺术作品与原始宗教巫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最早由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认为在原始人心目中,最初的艺术有着极大的实用功利价值。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是出于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洞穴壁画和雕刻,洞穴最黑暗和难以接近的地方,不是为了给人欣赏而制作的,而是史前人类企图以巫术为手段来保证涉猎的成功。还有些动物身上画有或刻有被长矛或棍棒刺中和打击过的痕迹,按照巫术说的观点,这是因为原始部落有一种交感巫术的存在,在动物身上画上伤痕也就意味着他们在实际的

9、涉猎当中可以顺利地打到猎物。被刺中或击伤痕迹的动物形象,成为艺术产生于巫术学说的有力证据。 巫术说对于我们理解原始美术发生的动力,以及这些艺术在当时条件下非审美的性质具有重大意义。但巫术说把精神动机视为原始艺术发生的唯一动机,忽略了隐藏在精神动机后面的动因,即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因而也不能完满地解释原始艺术的真正起源。,关于美术的理论 再现主义:19世纪30年代首先在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俄国、北欧和美国等地,成为19世纪欧美文学的主流,也造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国际关系中的主流理论,它也是一个多义

10、且有争议的概念。虽然现实主义的批评者和支持者经常将其视为一个统一的思想整体,但实际上,现实主义并不是一个单一或统一的理论。 表现主义:是艺术家通过作品着重表现内心的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扭曲和抽象化的这个做法尤其用来表达恐惧的情感,因此,主题欢快的表现主义作品很少见。 形式主义:形式主义(formalism),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有形式主义行为的人,被称为“形式主义者”。 纯粹主义:关注和承认美术作品与各种语境的关系,美术的主要类型: 绘画 雕塑 工艺美术 建筑 作业:1、查找相关美术画册,选取几幅有代表性的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美术作

11、品并分析 2、搜集自己喜欢的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的图片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卡 3、结合对学前儿童美术创作过程的观察,较深入的体验和把握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第二节学前儿童美术,1、学前儿童美术的本质 1)学前儿童美术是儿童生命需求的直接显现 思考点: 1.学前儿童主要指几岁范围的幼儿 2.儿童美术有哪些类型 2)学前儿童美术是儿童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思考点: 儿童美术表达什么 3)学前儿童美术是儿童记录生活和表达观念情感与需要的手段 4)学前儿童美术活动兼具工作和游戏双重特性,2.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的特点 1)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整体性过程 思考点: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12、)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构建和生成的过程 思考点: 如何理解构建和生成 3)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通过模仿不断学习的过程 4)学前儿童美术活动过程是一个不断对话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 思考点:对话?和谁对话?(讨论),3.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 1)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 思考点:什么是艺术性? 现代派大师毕加索绘画作品和儿童画有没有共同点? 马蒂斯 康定斯基 卢梭 杜飞 夏加尔 克里等 2)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是有其独特的视觉演示和审美效果,法国艺术家马蒂斯绘画作品,西班牙艺术家毕加索绘画作品,幼儿绘画作品,思考与实践: 1、查找美术画册选取国外几幅有代表性的抽象作品并分析

13、2、收集自己喜欢的各种类型的儿童作品的图片和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第二章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 1、涂鸦阶段(约1.5-3.5) 1)未控制涂鸦,奥地利美术教育家佛朗兹希泽克认为:幼儿的涂鸦是真正的儿童画。 未控制的涂鸦特点: 1、无规律可循的点,线混杂图 2、儿童以此为一种游戏,是在享受上肢和手的机械运动所带来的愉悦和满足感 3、是一种全身心的自由方式,2)有控制涂鸦 约在两岁左右的幼儿开始反复地动作,我们可以表明他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幼儿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是经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和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 特点:1、没有明确的创作意图,

14、2、依然满足于这种有控制的运动感觉和涂涂画画的过程。,3)圆形涂鸦 两岁半的幼儿开始尝试更加复杂的动作,可以画出圆圈线条 阿恩海姆认为圆形的出现对儿童绘画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4)命名涂鸦 当幼儿在画画的过程中开始说故事时,就可以说明命名涂鸦的到来,比如:这是一个太阳,这是妈妈,注意: 成人应该: 1、重视儿童的涂鸦,不可认为是孩子的随意胡闹而加以制止,不同时期的涂鸦作品是对儿童身心成长的真实记录,应该为儿童的涂鸦提供必要的工具 2、在儿童的涂鸦期发挥适当的作用,鼓励儿童涂鸦,促进其日后的发展,学会倾听,根据儿童绘画是的物理和心理环境认真解读儿童画,同时用适当的问题刺激儿童进行新的想象思考,鼓励

15、他们的涂鸦与表现得世界发生联系,2、象征阶段(约3.5-5岁) 1)在图形样式特点方面 a: 阿恩海姆认为:艺术不是复制 b:Claire Golomb认为:通过媒介任务要求和指导语对儿童的影响 2)在色彩方面 3)在构图方面,注意: 成人应该 1、保护儿童的绘画兴趣,鼓励儿童大胆作画,激发他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愿望,丰富儿童的生活和视觉经验 2、用肯定,欣赏的话语来传达一种认同,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从而更主动的运用绘画语言去表现,3、图示阶段(约5-7岁) 1)在造型方面 2)在色彩方面,注意: 成人应该: 1、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儿童的创作热情,提供机会加深儿童对生活和世界的感知和体验,扩大创作与表现的范围和主题,让儿童在创作中感受绘画的乐趣 2、在绘画工具材料方面应该尽量给儿童提供多种选择,使儿童有机会挑选喜爱和适宜的工具材料,更加自如地表达自己心中的世界,4、幼儿绘画中独特的表现形式 1)夸张 2)透明画法 3)拟人 4)独特的空间表现 a展开式构图 b鸟瞰式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