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84107.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899373 上传时间:2019-06-02 格式:WPS 页数:12 大小: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84107.wps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84107.wps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84107.wps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84107.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3.10过秦论第2课时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1707284107.wps(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0*10*过秦论 第 2 2 课时 1多义词 (1)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 (3)利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4)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蒙故业,因遗策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5)因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蒙故业,因遗策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2通假字 (1)孝公既没 (2)约从离衡 (3)威振四海 (4)而倔起阡陌之中 (5)赢粮而景从 (6)百有余年矣 3古今异义词 (1)以

2、为桂林、象郡。 古义: 今义: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 (3)尊贤而重士 (4)外连衡而斗诸侯 (5)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5特殊句式 (1)铸以为金人十二 (2)身死人手 (3)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4)为天下笑者,何也 (5)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6)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 1.1.(1 1)统领、统率/ /控制/ /规模/ /制作,制造。(2 2)逃跑,代指逃跑的兵士/ /丢失/ /使灭亡/ / “通 无”,没有。(3 3)有利,代指有利的形势/ /锋利的/ /好处。(

3、4 4)丢、丢失/ /遗留下来的/ /遗失 之物。(5 5)介词,趁着/ /动词,沿袭/ /介词,凭借,依仗。 2.2.(1 1“)没”“通 殁”,死,去世。(2 2“)从”“通 纵”“,指合纵的策略。 衡”“通 横”,连横, 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六国分别跟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3 3“ ”) 振 通 “震”,震慑。(4 4“”“) 倔 通 崛”,崛起,突起。(5 5“”“) 景 通 影”,像影子一样。(6 6“)有” “通 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3.3. (1 1“)古义:即 以之为”“,其义为 把划为”“”“, 以 后面省略宾语 之”“,即 百越之 地”“。今义:常用

4、义为 认为”。(2 2)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指山东省。 4.4. (1 1)席、包、囊,名词作状语,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口袋一样。(2 2)内,方位名 词作状语,表示行为动作的方向,对内,在内。(3 3)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尊重。(4 4)斗,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5 5)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愚蠢。 5.5.(1 1“)省略句, 以”“后省略宾语 之”,代锋镝。同时也是定语后置句。(2 2“)省略句, 人手” “前省略介词 于”,在。(3 3)无标志的被动句。困,被困住,被围住。(4 4“”)被动句,用 为 表示被动。(5 5“)宾语前置句, 不施仁义”。(6

5、 6“”)判断句,用也 表判断。 1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贾谊为什么要写 这篇文章? “ 施仁政,行仁政”。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期。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 “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 淫侈之俗”,并横征暴 “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妻鬻子。贾谊担心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 希望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 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2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

6、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 么这样安排。 文章由叙史和议论两部分组成。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史的升华。作者通过叙述, 概括秦朝百余年的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以史实为论 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 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 3“面对强秦,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各诸侯国是采用什么办法 弱秦 的?作者竭力 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有何作用? (1)办法:诸侯各国面对强秦的威胁被迫联合抗秦: 招纳天

7、下人才,订立合纵同盟。 有贤明和具有政治远见的领导人,聚合各国的力量,一致对秦。 六国阵营,一时人才济济,有众多的谋臣出谋划策;有各方来的策士,为各国诸侯沟通 意见;有各国的良将统率军队。 (2)作用:作者竭力描写反秦统一战线之强大是为了衬托秦国的不可战胜。这样,可 “为下文陈涉与各国之师的对比埋下伏笔。为后文所谓 攻守之势异也”张本,这里说的势如 “”“”破竹的 攻 势,与后文陈涉起义后秦朝兵败如山倒的 守 势相映成趣,彰显主题。 4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试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对比内容 对比作用 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 兴后亡的对比 几种对比交织在一起,结构宏伟、角度清晰。主客观形

8、势不同,强弱、 秦与六国的对比 盛衰、难易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与陈涉的对比 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具有赋的特色,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 席卷天下”“包举宇 ”内 等四个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 “有气势。行文多用骈偶,琅琅上口。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 四六句”为基本形式, “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 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骈句 “包含在散句之中,如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9、。变化 多端,不显得单调。 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读音,每对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崤函/混淆是非 窥视/功亏一篑 囊括/熙熙攘攘 B膏腴/卖官鬻爵 瞩目/亡矢遗镞 作弊/敝帚自珍 C藩篱/虎踞龙盘 锋镝/谪戍之众 迥异/瓮牖绳枢 D羸弱/赢粮景从 楔子/度长絜大 鲁莽/流血漂橹 2“”下列各句中对 金 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铸以为金人十二(金属,铜) 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黄金) C金就砺则利(金属制的刀剑等) D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比喻坚固) 3对下列各句中加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天下云集响应 外连衡而斗诸侯 却匈奴七百余里 履至尊而制六合 且夫天 下非小弱也 序八州而朝同列 囊括四海

10、 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遗策/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B奋六世之余烈/以致天下之士 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叩关而攻秦 5下面是一篇文章的摘要,请你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 3 个关键词。 “过秦论述写了秦很多罪过,但最重要的一条应是 焚书坑儒”,残暴地毁灭了和谐文 “化。汉代则吸取秦朝速亡的历史教训,采纳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以养士, 行教化美习俗”及选用贤才,大兴和谐文化,实现了近五百年的统治。唐朝的繁荣昌盛,与隋 朝实行科举制度密切

11、相关,和谐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使封建统治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 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后面题。 【甲】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 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夫六国与秦 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是又在六国下矣。 (苏洵六国论) 【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 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 夫韩魏不能独

12、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 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 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丙】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 也。当是时,山东诸侯六国,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视秦无异也。兵连 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

13、擅(拥有)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 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明李桢六国论) 1对下列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当:抵挡 B窃怪天下之诸侯 怪:责怪 C以二国委秦 委:对付 D视秦无异也 视:比较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阴助其急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B不赂者以赂者丧 故为之文以志 C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常为之深思远虑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B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C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14、 D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4下列对以上文章内容分析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以地赂秦”,齐、燕、赵三国虽然没有割地赂秦,但 “”它们也因别国 赂秦 而灭亡。 B苏辙认为当时天下所重应为六国团结,而四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不能真正帮助韩、 魏两国,导致六国先后灭亡。 C苏洵的六国论全文以历史事件来论证,兼有形象的比喻说理;而苏辙六国论节 选部分以议论说理为主。 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有利地势,又未得到 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也 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天下。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苏洵六国论)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1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0152015 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 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1】“”“”曰: 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 祁黄羊对曰: 解狐可。 平公曰: “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 善。 遂用之。国人称善 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 “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午可。”“平公曰: 午 非

16、子之子邪?”“”“”对曰: 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 善。 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 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 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 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腹对曰:“墨者之法曰: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 以禁杀伤人也。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不可不行墨者 ”之法。 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去私) 注释:【1】祁黄羊:人名,晋国大臣。后文解狐、午、腹(tn),均为人名。 1下

17、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至公也 A到达 B极、最 C至于 D导致 忍所私以行大义 A忍耐 B容忍 C对狠心 D抑制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其谁可而为之 君知其难也 B午非子之子邪 今者有小人之言 C而遂杀之 后遂无问津者 D伤人者刑 同予者何人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与其子而授舜 没有传位给自己儿子而传给了舜 B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您的发问是恰当的,不是问我的仇人是谁 C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 在这件事上先生还是听我的吧 D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这是用来禁止杀伤人的法令 3请把第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用恰当的熟语描述下列人物各自的

18、处事为人。要求任选两人,每个人物用两个熟语(包括 成语)描述。 晋平公 祁黄羊 腹 5“”“”请具体说明 善 字在以下三种语境中指向的对象。平公曰: 善。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 善哉! 1C 【解析】A 项分别读 xio/xio,ku/ku,nng/rng;B 项分别读 y/y,zh/z,b/b;C 项分别读 fn/pn,d/zh,jing/yu;D 项分别读 li/yng,xi/xi,l/l。 2B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B 项,金,这里指金属。 3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活用情况。D 项,名词做状语/动词使动/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动 词。 4B 【解析

19、】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A“项中 因”,动词,沿袭/介词, 凭借。B“”项中两个 之 都是结构助词,的。C“项中 以”,连词,来/是介词,凭借。D 项中 “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5和谐文化 历史教训 繁荣昌盛 【解析】提取关键词实质上就是压缩语段,寻找主要信息,所以,解此类题的方法完全可以参 “”考、借鉴解压缩题的方法。很显然,这个语段的话题是和谐文化问题,所以, 和谐文化 这 个词就是我们在答题时首先要考虑的。文段通过正反事例告诉我们构建和谐文化的必要性,这 “样,我们就又可找出另外两个关键词历史教训”“繁荣昌盛”。 1B 【解析】文言实词的解释,要重视那

20、些在所学课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那些意义与现代汉语 中已有较大差异的词语,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文言实词应该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词语予以解释, 并且要根据该词在某句子中的切实意义给予恰当的解释,以使句子前后语气通畅、意义明白正 确为标准。具体分析时,还要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B项,奇怪,以为怪。所以选 B。 2C 【解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C 都是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A 代词,他们;语气词,表示推测语气。B 介词, 因为;连词,来。D介词,对;介词,被,表被动。所以选 C。 3A 【解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可

21、结合着具体语境,并根据对词 语的知识积累分析作答,A“项 得以”,可以,能够。古今意义相同。B“项 出身”,挺身而出; 今指个人早期的经历或由家庭经济情况所决定的身份。C“”“项 虚岁 文中指 无内战的年岁”; 现在指人的一种年龄计算法。D“项 无穷”,没有穷尽的变故,名词;今指没有穷尽,没有限度。 所以选 A。 4B 【解析】此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B“项,认为 四 ”“”国只注重自己休养生息 错误,而是主张休养之内, 阴助 韩魏之急。所以选 B。 5回想他们已故的祖辈与

22、父辈们,暴露在霜露之中,斩断荆棘(艰难创业),才有了尺寸那 么大(很少)的土地。 关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去教导他;可对于他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 精神专一,忘掉形骸,似乎和万物相融合。这以后才认识到先前(等于)没有游览 【解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 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 “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先”“祖父”“暴”“以”“身”“”耻 “惑”“释”“万化”“向”。 【参考译文】 【乙】 “我曾经阅读史记的 六国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

23、下的诸侯国凭借五倍于秦 国的土地、十倍于秦国的民众,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面方圆千里的秦国,最后竟然不能免于灭 亡。我常常对这个问题深思远虑,认为一定有可以使他们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尝不责怪当 时六国那班谋臣,他们对于祸患的考虑太粗疏,谋求利禄的限光太短浅了,并且不能明察天下 的形势啊! 韩国和魏国不能独自抵挡秦国,然而天下的诸侯却又要凭借韩、魏来掩护自己不受西方的 侵略,因此不如加强与韩、魏的团结,从而抵制秦国。秦国军队不敢越过韩、魏来觊觎齐、楚、 燕、赵四国;那么四国就能凭借这种形势使自己得以保全了。由四个没有战争的国家,来支持 抵挡入侵的强敌(秦国)的韩、魏,这样就可使韩、魏没有东顾之忧,

24、从而可以为天下的诸侯 挺身而出抵御秦兵。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而另外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中帮助解决 韩、魏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用来应付一切变化,秦国还能做什么呢?不知道出此策略,却贪 图边界上的微小利益,背弃、破坏盟约,以至于自相残杀。秦国的大军尚未出动,而天下的诸 侯已经把自己搞得困顿不堪了。致使秦人得以寻找合适的时机去攻取他们的国家,能不令人痛 心吗? 【丙】 后人痛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统治者的残暴吗?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 国所做的事,不可专一指责秦国。在当时,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 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

25、与秦国相比没有 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天 时”的帮助(顺应形势),那么六国当中的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 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1B 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至公也 是对前面尧舜的高度评 “价,至”“指 极、最”。因此选 B“项。 忍所私以行大义”“中 所私”“指偏私的(人)。 忍” “指 对狠心”。指巨子杀死自己犯罪的儿子的事情。因此选 C。 2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 项,助词,那么/代词,

26、 其中的。B 项,助词,的。C 项,副词,就。D 项,代词,用于动词后,指人。 3B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君问可”,联系上文,应该是“您问我谁可以(担 任南阳令)”。 4日月照耀万物而不偏私,四季运行而不偏私。天地、日月、四季都是依据德而行,所以万物能 够顺利生长。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重在翻译重点词语。 私”,动词,偏私。 “烛”“,动词,照耀。 行”,动词,运行。 4晋平公:从谏如流 择善而从 祁黄羊:出以公心 不念旧恶 腹:大义灭亲 铁面无私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人物的主要事迹。祁黄羊在推 荐贤能之人

27、时,没有避开自己的仇人和儿子。晋平公能够听从祁黄羊的建议,并且提出自己的 疑问。腹在国君赦免了自己杀死了人的儿子的情况下,为了大义,自己杀死了儿子。然后, 各用两个恰当的成语或者熟语概括这些事迹即可。 5晋平公认可并批准祁黄羊的建议。国人对祁黄羊的荐贤、晋平公的纳谏以及解狐、祁 午的称职表示赞赏。孔子对祁黄羊的荐贤原则表示赞赏。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第句是晋平公赞同祁黄羊的建议,并批准这一建议。 第句是国人称赞晋平公善于纳谏、祁黄羊举贤荐能,认为解狐、祁午是合适的人选。第句是 孔子对祁黄羊的赞扬。 【参考译文】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四方没有偏私,四季的运

28、行没有偏私。 它们各自施行它们的恩德,所以万物才得以生长。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 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问道: 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任呢? 祁黄羊回答说: 解狐可以担 ”“”“任。 晋平公说: 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 祁黄羊回答说: 君王问的是可以做地方官的, ”“”不是问我的仇人哪。 晋平公说: 好啊! 于是就让解狐担任,国人都很称赞。过了不久, “”“晋平公又问祁黄羊说: 国家没有管军事的官,那有谁能担任呢? 祁黄羊回答说: 祁午可 ”“”“以担任。 晋平公说: 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 祁黄羊回答说: 君王

29、问的是谁可以担任管 ”军事的官,不是问我的儿子呀。“”晋平公说: 好啊。 于是又让祁午担任,国人都很称赞。孔 “子听到了这件事说: 祁黄羊的说法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人,推荐家里人不回避自己的 ”儿子。 祁黄羊可以称得上公正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居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说: 先生的年岁大了,也没有 ”“别的儿子,我已经命令官吏不杀他了,先生在这件事情上就听我的吧! 腹回答说: 墨家 的法规规定: 杀人的人要处死,伤害人的人要受刑。 这是用来禁绝杀人伤人的。用来禁绝 杀人伤人的是天下的大义。君王虽然为这事加以照顾,让官吏不杀他,我不能不施行墨家的法 ”规。 腹没有答应秦惠王,就杀掉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是人们所偏爱的,忍心割去自己所偏 爱的而推行大义,腹可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