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31.wps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2911639 上传时间:2019-06-04 格式:WPS 页数:5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31.wps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31.wps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31.wps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31.wps》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8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2.15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考点集训新人教版201707190131.wps(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20182018 新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2.152.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 的进步考点集训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 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 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材料反映了(B) 近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 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经营方式 近代铁 路交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 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A B C D 【解析】据材料“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反映了近

2、 代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故正确。材料“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 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反映了交通运输出现近代化商业 经营方式,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正确,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近代铁路交 通受到列强的操纵和控制,故错误,故 A、C、D 项排除。 2(2016一中)“李鸿章写给郭嵩焘的信中提到 是年冬底赴京,叩谒梓宫,谒晤恭邸,极 陈铁路利益,请先试造清江(在今湖北省内)至京,以便南北转输。邸意亦为然,谓无人敢主持。 复请其乘间为两宫言之,渠谓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这一历史现象极可能发生在(B) A19世纪 60 年代初 B19世纪

3、 70 年代末 C1885年 D1901年 【解析】实际考查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初期的军事工业显然打上了“剿发捻”的烙印,因 为剿灭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急务,故动议耗资巨大的铁路建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洋务运动在 70 年代以后开始出现大量民用工业,以解军事工业资金、燃料和运输之困。此时,提议修铁路 的可能性大增。事实上这封信就是 1877 年的事。所以选 B。1881年以后清政府主动修铁路(唐 胥铁路)“”“”,就不会出现 无人敢主持两宫亦不能定此大计 的现象了。 31908年 4 月 3“日申报这样报道: 沪宁铁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仪式,中西官 ”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感。 史料说明了(C) A近

4、代以来,南京和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B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的开始 C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 D晚清时期铁路建设有了较大进展 【解析】A 项材料无从体现;中国交通工具近代化开始于鸦片战争,排除 B;从“沪宁铁 ”路告竣举行开车典礼仪式 分析,史料说明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交通运输走向近代化, 故选 C;D 项不符合史实。 4旧中国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修建的铁路轨距是 1“米,俗称为 窄轨”, “与中国当时四大干线京汉、京奉、津浦、沪宁 接不上轨”。这种情况产生的直接原因是(D) A南北地方地理环境差异显著 B重工业基础薄弱 1 C列强的经济侵略 D铁路建设各自为政 【解析

5、】“窄轨”,涉及哈尔滨、太原、成都、昆明等铁路局,涉及中国东北、华北、西 南,并没有体现明显的南北差异,故 A 项错误;重工业基础薄弱是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现状, 但是与材料无关,故 B 项错误;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体现在争夺铁路修筑权,以修筑铁路的 “”方式扩大侵略半径,但是与 窄轨 无关,故 C“”项错误; 窄轨 的修建是在北洋军阀时期, 军阀割据一方,故 D 项正确。 5据 1940 年统计,中国平均每 74平方千米才有 1 千米公路;同是国土辽阔的苏联,同 年每 7.8平方千米即有 1 千米公路。出现中国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D) A抗日战争的破坏 B近代中国民生凋敝 C苏联重视公路建设

6、 D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制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公路建设。题干材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公路建设缓慢,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环境制约,故 D 正 确;A、B 两项不是主要 原因;C 是苏联公路建设发展的原因。故选 D。 6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一个政府资助的大型股份制民用企业,它的兴办,是洋务运动从“强 ”“”兵 到 富国 的转折点。下列关于轮船招商局说法有误的是(A) A实现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是官督商办的洋务民用企业 D打破列强对中国水运的垄断局面 【解析】A“”项 实现了 错误,故选 A。 7航空事关国计民生,对于我

7、国的航空事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1909年清政府制成第一架飞机,标志着我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B1920年,中国民航拉开序幕,到 1949 年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C1956年我国第一架国产民航客机在沈阳飞机制造厂下线 D新时期,民航国内外航线、航班大增,并取得与台湾空运直航 【解析】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A 错 误;B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是我国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非客机;D 项符合史实,故选 D。 8据近代中国某文献记载:“窃闻泰西各国遣将调兵,处分军事,虽悬隔山海,而 如指掌,则尤以电报为之枢也。中国择递文报,羽檄交驰,人马俱敝,迟速之数,霄壤悬殊。” 下

8、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D) A西方军事上的优势主要靠的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 B中国的驿递方式是无线电 C在现代信息发展方面,中西方存在智力差距 D在信息传递方式上,中西方存在巨大差别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 题干中所述飞鸽传书、人马相传是指中国在信息传递方面的现实, 故 A、B 错误;虽然中西方在通讯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并不能说明中西方存在智力差 距,故 C 说法是不正确的;材料所述内容反映的就是中西方在信息传递方面的差距,西方已经 是靠电报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了,而中国依然是飞鸽传书、人马相传,故选 D。 9晚清出版的格致汇编记载:“(上海)租界之内,中外大行家,以及办公事处,皆

9、 ”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该记载反映出近代 上海(D) A最早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2 B有线电报得到普遍应用 C已经建成近代电讯网络 D利用电话进行信息传输 “”【解析】从材料 皆有此器以通消息,更于各马路间设立此器 可知,这一物品是电话, 故 A、B 项排除;材料“”以便通报火灾及报捕等要事 反映了电话可以传递信息,故 D 项正确;C 项不正确。答案选 D。 10电讯产业发展极大方便我们生活的同时,诸如产业巨头垄断、电信欺诈、垃圾短信、 骚扰电话等问题说明我国电讯事业的良性发展还任重道远。我国的电讯事业(C) A发端于由清政府开办的电话局 B民国时期

10、发展较快,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C由落后到先进,移动电话得到普及 D通过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方式 【解析】A 不符合史实,我国电讯事业发端于有线电报;清末已形成全国电讯网络,B 项 排除;C 项符合史实,正确,D“”项 彻底改变 程度夸大,排除;答案选 C。 二、非选择题 11(2016 一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铁路和轮船因其极大的载重量而大大降低了交通成本,密集的运输网络建设,无 论偏僻内地还是遥远海岸,各地区的联系比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1830 年到 1870 年间,英国实业家修筑了 20 000 公里的铁路,这些铁路线连接了工业中心、煤田、铁矿和港口。 铁路不

11、仅运输工业原料和产品,还运输大量旅客。工业化造就铁路和轮船,而后者以快速廉价 的交通方式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俄国 1891到 1904 年间修筑了连接莫斯科到海参崴的 9 000 公里铁路。这刺激了煤炭和钢铁工业的发展,还使俄国成为西欧和东亚商业的中间人。 1900 年俄国向世界提供了一半的石油,钢产量跃居世界第四。清末最后 16年,中国修筑了 9 000 多公里铁路,其中列强修筑的占 90%左右,清政府为此借外债 3 亿多两白银。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等 材料二 3 摘编自高中大纲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注:2008 年中国第一条高铁通车,至 2015年,高铁通车 1.8

12、 万公里,四纵四横初具规模。) 摘自新华社报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初以前世界铁路发展迅速的原因,并归纳其 在国际关系方面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建国早期和 21 世纪初中国铁路建设的不同特点, 并简析其不同原因。 【参考答案】(1)原因:载重量大,运输距离远,客货两便,而且成本低;工业革命发展 4 的需要;殖民扩张的推动。 作用: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强化了工业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优势地位;扩大了资 源型国家的对外影响力;有利于列强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 (2)特点: 建国早期:中西部与福建;客货两便;运输速度一般。 21 世纪初

13、:中部与东部;客运网为主;运输速度世界领先。 原因: 建国早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需要;服务于国家安全与统一;计划经济下东西部均衡发 展。 21 世纪初:改革开放,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发展,人员往来频繁;科技进步,高铁技术 领先世界。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修筑铁路, 凿我山川,害我田庐,碍我风水,占我商民生计”。 李鸿章 材料二 凡穷则变,变则通。将来通商各口,洋商私设电线,在所不免。但由此口至彼口, 官不允许,总做不到。然与其任洋人在内地开设铁路电线,又不若中国自行仿办,权自我 操,彼亦无可置喙耳。 李鸿章 材料三 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

14、分落入外国公司 或外国政府手中。1894年自主修筑铁路为 21%,以后便在 6.9%至 15.7%之间波动。1937年,中 国铁路总长 21 761千米,其中由南京国民政府控制的占 52.5%,其余为日、英、法等列强资本 所控制。 材料四 1949 年以后,中国的铁路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6 年青藏铁路全线开通,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李鸿章对于修筑铁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据材料回答这种 变化的理由是什么?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简要分析列强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真实目的。 (3)据材料三概括晚清及抗日战争前中国铁路的主要特征。 (4)综合上述材料,就近代以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1)变化:从反对修筑铁路到主张在中国修筑铁路。理由:与其让洋人修筑 铁路,还不如自己控制铁路修筑权。实质问题: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 (2)真实目的:这是列强资本输出的重要形式,通过修筑铁路攫取中国的财富、运输军队 延伸侵略范围,以便全方位控制中国。 (3)特征:晚清时期,列强控制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中华民国时期,中国自主修筑铁路 的比例有所增加,但铁路主权仍受到严重损害。 (4)认识:近代以来铁路的发展从无到有、取得重大成就,从不重视到重视;由列强控制 铁路修筑权到逐渐由中国自主控制。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