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1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41590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1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1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1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1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第31讲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1讲 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7常德一模)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下列关于新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B)A先改革后开放,以国内改革带动对外开放B去苏联模式,开创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村发展的动力D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解析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的,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是中国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生产力的

2、发展才是农村发展的动力,故C项错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才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2(2016太原一模)198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在兴办社队企业的同时,鼓励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但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集体企业”。这反映出(D)A私营经济获得法律认可B农村改革仍未取得突破C国企改革目标逐步明确D传统观念困扰体制转型解析根据材料“中央1号文件”属于行政法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大量新兴的私营企业”可知,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农民个人兴办或联合兴办各类乡镇企业”属于私营企业,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新兴的私营企业还是称自己为

3、集体企业”,表明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旧有的集体经济观念下解放出来,故D项正确。3(2016甘肃二模)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的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这反映了我国(C)A劳动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B政府职能部门权限逐步扩大C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趋向D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解析劳动分配制度指的是劳动产品在社会主体中如何分割、配给制度的总称,与题干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职能部门的权限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体现出了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趋势,故C项正确;题干中“同

4、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不能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信息,故D项错误。4(2016河南六市一模)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以上认识的变化(C)A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B科学阐述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C反映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向深入D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解析20世纪初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还在不断的深入过程中,故B项错误;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入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走

5、向深入,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扫除了中国入世体制上的障碍,故D项错误。5(2017鹰潭一模)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A从实践上确定了经济改革的市场取向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大活跃商品经济C对外开放加速了经济模式的有效转型D改革初期“左”倾思想对经济有影响解析材料“实行了利改税和调节税制度,力图给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即坚持市场为导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故A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缩影,故B项错误;对外开放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改革初

6、期“左”倾思想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6(2016菏泽二模)下面是19702012年中国价格指数总体运行趋势示意图。图中圈出的两个高峰出现的相同原因是(D)A借鉴国外成熟经验B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C对外开放逐步深入D管理体制改革的推动解析根据材料图表可以看出两个高峰期分别是1980年和90年代中期,1980年我国刚刚实行对外开放,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市场经济并未发挥主体作用,故B项错误;1980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刚刚起步,因此逐步深入的说法错误,故C项错误;1980年我国改变原来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到90年代中期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故D项正确。7(201

7、6昆明一模)2002年,中国大幅调低了5300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关税总水平由2001年的15.3%降低至12%;2010年,给予最不发达国家4762个税目商品零关税待遇。此税收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C)A大幅减少关税收入B扩大出口增加外汇C推动产业结构调整D扩大就业发展民生解析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贸易保护和关税壁垒阻碍国与国之间经济、技术的交流,不利于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A项不是国家税收政策的目的,故A项错误;降低关税有利于进口,故B项错误;关税政策的下调,目的是增加竞争、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促进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故C项正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会提高对劳动者的质量和素质要求,故

8、D项错误。8(2017届开封联考)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B)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开展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D是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故A项错误;材料中邓小平提出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主张“发展一点个体经济

9、,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欢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体现了邓小平搞活城市经济的思想,此讲话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故B项正确;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材料涉及内容仅是所有制问题,故C项错误;1992年南方谈话深刻阐述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为进一步改革开放扫除阻力,故D项错误。9(2016唐山二模)1984年初,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从此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时期。此后中国开始(B)A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开放沿海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C着

10、手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化进程解析材料反映的时间是1984年,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1992年,故A项错误;1984年我国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故B项正确;我国于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错误。10(2016岳阳二模)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

11、(A)经济特区的设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浦东的开发开放ABCD解析经济特区主要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没有上海,故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80年代,故正确;1984年,开放上海等14处为沿海港口城市,故正确;上海浦东开发是在1991年,故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11(2016资阳模拟)1976至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

12、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B)A宣告新中国革命外交向务实外交转变B预示着中国重大发展决策正在酝酿C标志西方孤立新中国的战略开始调整D扭转了中国长期对外贸易的逆差解析题干中并未明确指出新中国外交政策转变,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说明这一时期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要进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西方对中国战略的相关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中国的对外贸易问题,故D项错误。12(2

13、016南京、盐城二模)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C)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D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发展解析“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表明是从1997年开始,而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南通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到20

14、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与材料中“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相符,故C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WTO,与材料中“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6河南中原名校学术联盟摸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弹指一挥间,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十一五”规划,富国强民的梦未变,远征不畏坎坷的决心未变。变化的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是我们党执政治

15、国方略的日益完善,是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是民众生活的巨大改善。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年:工业增速超英赶美“二五”19581962年:大跃进大倒退“六五”19811985年:走向改革开放“七五”19861990年:改革闯关治理整顿“八五”19911995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改革潮涌“九五”19962000年:宏观调控经济着陆“十五”20012005年: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十一五”20062010年: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材料二1978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1992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2001年为界将其划

16、分为两个阶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一五”计划到“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任选一个五年计划,结合主题词和史实加以说明。(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推断材料二两种历史分期各自的依据,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答案(1)趋势: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封闭走向对外开放;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更加深化。说明:如“六五”计划期间,对内改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2)以19

17、92年为界:经济改革的角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2001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14(2016来宾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词汇出现次数统计(单位:次)会议召开时间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法制十一大1977.8942300001十二大1982.910021611000十三大1987.1013301760143十四大1992.107006

18、101461十五大1997.90006510615摘编自村田忠禧通过对字词使用的计量分析研究中共党史上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发展变化趋势。请归纳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治建设的转变:从以社会主义革命为主到重视民主和法制建设;经济体制转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示例:变化趋势:工作重心的转变: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原因:十年“文革”的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其他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注意:“示例”只作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