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03907 上传时间:2019-07-30 格式:PPT 页数:388 大小:1.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8页
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8页
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8页
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8页
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1复习资料ppt课件.ppt(3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学1 主讲人:王爱华,文学与广告的关系,案例: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推销丰田汽车广告词 赏析这则广告成功地改用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古诗,文字简明,但内涵丰富:一是表明了质量之高,广告词没有直接宣传产品的质量,而是用销量之大来表明;销量之大也不是用数量直接表明,而是用路来间接表明;二是表明了车的适应性强,“有路必有丰田车”,隐含着不管什么路,丰田车都可以纵横驰骋,往来自如;三是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心,两个“必有”,语气坚定,给人可以信赖的感觉。,杯中留着一片温馨的回忆切克尼而咖啡公司 支撑面团的力量(发哮粉)杰克斯食品厂 你含着的是月光般的韵味沃更糖果公司 除了天堂,也

2、许只有“希尔顿”了希尔顿饭店集团 进步是我们的产品,解决困难是我们的拿手好戏,人类生活幸福是我们的唯一目标通用电器公司。 请飞往北极度蜜月吧!当地夜长24小时 荷兰一家旅行社,中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意象,定义 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诗词的意象,

3、“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

4、系。 这方面的论述很多: 如刘勰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谢榛说“景乃诗之媒”;王夫之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 直至王国维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移情于景,存心于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实际上只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古代诗歌中一些常见的意象 1、 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红叶:代称

5、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梧桐:梧桐是凄凉、凄苦、悲伤的象征。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2、 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

6、品格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源自王维的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劝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概念二意境,定义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如果典型是以单个形象而论的话,意境则是由若干形象构成的形象体系,是以整体形象出现的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诗歌的意境 简单的说,就是创作诗歌的环境。可以是写作时的场景,也可以是回忆,也可以是心中所想,实际却达不到的场景。诗歌的意境是作者的心境和感受,“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就是这个道理。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

7、界。诗歌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的选择只是第一步,是诗的基础;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诗的艺术境界才是目的。意境与意象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它们都是主观与客观统一的产物,都是情与物的结合体。但它们又有区别:从形式上看,意象与词句相关,意境则与全篇对应。,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有如下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 这些意象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念,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立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送别友人的深情挚意。字面上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都在抒情,可谓一切景语皆情

8、语。 再如贺铸青玉案中“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三个意象组成一个整体,艺术地回答了“试问闲愁都几许?”它不是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形成了一个感人的艺术境界:闲愁像无边无际的如烟青草,似狂飞乱舞的满城飞絮,若凄清迷茫的黄梅时雨。,修饰意境的词语 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闲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线索,上古:神话,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后弈射日等。 一、春秋: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共篇),其中“风”(即“国风”,十五国的民歌。如卫风氓、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是诗经的精华。(“风”、“雅”、“颂”同诗经中的创作手法“赋”、“

9、比”、“兴”合称“六义”)。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宋代朱熹首先提出此说) 五经:诗、书、礼、易、乐。(加上孔春秋又名六经或六艺。此处的“六艺”不同于“礼”、“乐”、“射”、“御”、“数”、“书”的六种本领的“六艺”),二、战国: 楚辞,以屈原的离骚、九歌、九章等为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屈原开中国古典文学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诸子散文,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荀子、列子等; 历史散文,如左传(编年体)、国语和战国策(国别体)。 三、两汉: 、散文两赋(大赋、小赋) 、诗歌: 、乐府诗(古诗之一),如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最早最长的一首叙事诗)。

10、“汉乐府”,原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工。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的歌词也称“乐府”。 、古诗十九首(五言古诗)如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 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同东汉班固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合称“前四史。,四、魏晋南北朝: 、诗歌(五言、七言古诗)如曹植白马篇、陶渊明归田园居。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 “建安风骨” 、陶渊明,东晋大诗人,开中国田园诗之宗;谢灵运、谢眺是南朝出色的山水诗人; 、北朝民歌,以木兰辞(乐府诗)为代表;南朝民歌,以西洲曲为代表。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称作“乐

11、府双璧”。 、小说: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干宝搜神记。志人志怪小说开后世“笔记小说”之先河。 、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是南朝梁人刘勰所著的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五、唐诗: 唐以前的诗统称“古诗”(“古体诗”或“古风”),唐诗又称近体诗、包括绝句、律诗,(另外唐人也写拟古诗) 、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散文滕王阁序最为有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的诗歌流派: 、王维(字摩诘)、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多写隐逸情怀,意境幽美。如,王维的山居秋鸣、阳关三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多写边塞风光和军旅之苦,格调雄浑、意境阔大。如岑参的白雪

12、歌送武判官归京。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继承了屈原的浪漫主义风格,风格“豪放飘逸”。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将进酒。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风格,多写安史之乱这一历史重大事件,其诗被称为“史诗”,风格“沉抑顿挫”。如兵车行、登高、蜀,相、客至、旅夜书怀、吟怀古迹阁夜、 岳阳楼。 中唐:、白居易(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同元稹合称“元白”,他们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主张,“新乐府诗”是白居易一大创作发明,如卖炭翁。 、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除诗歌著名外,他俩最大的贡献是倡导了一场

13、复兴儒道,反对骈文,恢复先秦两汉的古文的“古文运动”。 C、孟郊、贾岛,以苦吟著称“郊寒岛廋”(因多写“凄苦”而得名)。游子吟是孟郊的代表作。 唐代一些著名诗人的雅称:诗仙(酒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七绝圣手王昌龄。 晚唐:“小李杜”李商隐(字义山)、杜牧(字牧之)善写咏史、惜别伤春之作,风格绮艳;尤其是李商隐的“无题诗”,工于比兴,意蕴隽永。锦瑟、无题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另外,唐代还出现了两种新文体:一是传奇,二是词(又称曲子词)。中晚唐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收录了晚唐词人温庭筠和西蜀词人之作;五代南唐李后主李煜写的亡国之痛,虞美人为其佳作。 六、 宋词: 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起

14、于唐,兴于宋。 宋词分两大派: 婉约派晏殊、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张先、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柳永、周邦彦、秦观、姜夔等。 豪放派范仲俺(字希文)、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等。 词的分类:小令(49字以内),中调(50字以内),长调(字以上) 常见的词牌:念奴娇、西江月、满江红、沁园春、声声慢、浣溪沙、清平乐、永遇乐、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江城子、桂枝香、菩萨蛮、浪淘沙等。,宋代一些著名文人的合称:“苏辛” 苏轼,辛弃疾;“苏黄” 苏轼,黄庭坚;“欧苏” 欧阳修,苏轼;“三苏”苏洵(号老泉)、苏轼、苏辙。 “唐宋八大家”

15、韩愈、柳宗元(两人均为唐代人);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字君实)主编的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南宋陆游的诗歌最为豪放,如抒愤、临安春雨初霁十一月四日风声大作等;文天祥是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代表作有过零丁洋、散文指南录后序等。 七、元代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 杂剧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一说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 散曲:以马致远为代表,作品如天净沙秋思。,八、明代: 长篇小说: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乃长篇章回体小说开山之作。 、施耐庵的水浒写农民起义。 C、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神魔小说。 D、

16、南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是一部世情小说。 短篇小说: “三言二拍”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又称古今小说);“二拍”,即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代的戏曲:汤显祖的牡丹亭 明代的散文:有以下几个派别:A、以写项脊轩志的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B、以“三袁” 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为代表的“公安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九、清代: 、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称明清长篇小说“四大名著”)。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B、文言短篇小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戏曲:“南洪北孔”即南方的洪升,其代表作长生殿;北方的孔尚任,代表作桃花扇。 清代的散文

17、,以安徽的“桐城派”为著名,代表作家有方苞、姚鼐、刘大魁被称为“桐城散文三大家”。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作品。 晚清(近代): 四大谴责小说:吴趼人(字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李宝嘉(字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龚自珍是晚清诗人的代表,作品有己亥杂诗,有名句“我劝天公从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上古:神话,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

18、象的解释,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山海经 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山海经约成书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之间,应是由不同时代的巫师、方士根据当时流传的材料编选而成,实际上是一部具有民间原始宗教性质的书。全书内容极其驳杂,除神话传说、宗教仪式外,还包括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等方面的资料。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如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等,都深入人心,传播广远,所以说山海经是古代神话的一座宝库,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古代神话的类型 神话的内容丰富而复杂,简要分类如下: 一、创世神话: 中国古代的创世神话,以盘古故事

19、最为著名。盘古不仅分开了天和地,同时也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的缔造者。,【原文】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摘自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凤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 摘自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 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摘自述异记

20、,【译文】 天地混沌如鸡蛋样的时候,盘古就从其中生化了出来。当盘古活到一万八千岁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天辟地,其使清轻者上升以为天,重浊者下沉以为地,而盘古在天地之中,一日九变。盘古之神与天齐高,亦要与地阔厚。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故此这样的维持了一万八千年,故而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及其长大,这就是天与地的距离九万里的原因。 道生化出盘古,盘古做完了开天辟地的事情以后,成就了永垂不朽的化身:其气化成了风云,其声化成了雷声,左眼睛化成了太阳,右眼化成了月亮,其四肢化成了东西南北四方,五脏化成了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嵩山、中岳衡山之五岳山也,其血液化成了江河,筋脉

21、化成了地理山川之纹脉,肌肉化为了田土,头发胡须化为了星辰,皮毛化成了草木,牙齿和骨骼化成了金玉之矿藏,精髓化为了珍珠宝石,汗流化成了雨泽。 盘古永垂不朽的化身:泣液化为江河,气化为风,声化为雷声,眼瞳化为电光。盘古的喜悦化为了晴天,而愤怒就化成了阴天。,二、始祖神话: 就像关心宇宙的起源一样,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起源也有极大的兴趣。而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则首推女娲的故事。有关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女娲补天和造人的不朽功绩,既反映了人们对女性延续种族作用的肯定,同时也是对女性社会地位的认可。 这个神话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全文如下: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

22、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上古的时候,大地四方尽头极远的地方崩坏,大地(古人把中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九州,这里泛指大地)塌陷,天不能把大地全都覆盖,地不能把万物完全承载.,火势宽广猛烈而不熄灭,洪水浩渺无边而不消退,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颛:纯朴厚实),凶猛的鸟用爪抓取老弱。于是女娲熔炼五色石以补青天,折断鳌(海里的一种大龟)的四肢来把擎天的四根柱子支立起来,杀黑龙来拯救翼州(古九州之一,古代中原地带),累积芦苇的灰烬以

23、抵御洪水。苍天得以修补,四柱得以直立,洪水干枯(这里指洪水消退了),翼州太平,强壮凶猛的鸟兽死去,善良的百姓生存下来。,三、洪水神话: 国外的洪水神话,大多是表现这样一个主题,即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洪水之后人类的再造,反映了对人性的反省和批判。而保留在中国汉民族古代文献中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在这些洪水神话中最杰出的英雄当数鲧禹父子。,“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在上古时期,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危害最大的可能

24、就是洪水了,所以在原始文明中都有关于洪水的神话传说。基督教文化中洪水神话是神对人的罪行的惩罚和人类的自省,而我们的洪水神话却强调人对自然的抗争,强调自我拯救。相传在尧的时代发生了一场大洪水,大家一致推举鲧去治理洪水,他首先奔赴天庭,央求天帝收回洪水,还给人们安宁的生活,可是没有奏效;于是他采用“堵”的方法治水,把高地的土垫在低处,堵塞百川。然而治水九年,洪水仍旧泛滥不止。正当他烦闷之际,一只猫头鹰和一支乌龟相随路过,告诉他可以盗取天庭至宝“息壤”来堙塞洪水。鲧深知此举的罪责,但是看到受尽,煎熬的人民,他义无反顾排除万难,盗出了“息壤”。“息壤土”果然神奇,撒到何处,何处就会形成高山挡住洪水,并

25、随水势的上涨自动增高。天帝知道鲧盗息壤的事情后,派火神祝融将鲧杀死在羽郊,取回了息壤,洪水再次泛滥。鲧死不瞑目,尸体3年不烂,天帝知道后怕鲧变做精怪,再次派祝融拿着天下最锋利的“吴刀”剖开鲧的肚子看个究竟。可是奇迹发生了,从鲧的肚子里跳出一个人来,那就是鲧的儿子禹;禹承父业,又历经九年,终将洪水彻底制服。鲧的死不瞑目,不是因为顾及自己的生死,而是因为惦念自己的理想未能实现,治水还未成功,而人民仍旧生活在苦难之中。鲧不计生死,为了拯救人民而触犯天庭的大无畏精神,堪与希腊神话中为了将火种带向人间而冒犯宙斯的普罗米修斯相媲美。,四、战争神话: 黄帝和炎帝是活跃在中原的两个大部族的首领,在阪泉之野发生

26、过一次残酷的战争,阪泉之战以黄帝的胜利而告终,它导致了炎黄两大部族的融合,华夏民族由此而正式形成,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要成分。,关于炎、黄、蚩尤之间的战争神话,古籍中叙述较多,然而却多是只言片语,现大体归纳如下: 关于炎黄之战,大体有两种说法。一说,炎帝无德,黄帝伐之: “ 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国语晋语四 “故黄帝者,炎帝之兄也。炎帝无道,黄帝伐之涿鹿之野,血流漂杵,诛炎帝而兼并其地,天下乃治“新书益壤 “夫兵者,所以禁暴除乱也。炎帝为火灾,故黄帝禽之“淮南子兵略训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

27、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扶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史记五帝本纪,一说,神龙氏衰,无力抵御蚩尤叛乱,黄帝遂乘机代之而起: “昔天之初,诞作上后。仍设建典,名赤帝。分正上卿,名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与涿鹿之阿,九隅无遣。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兵甲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邦名之曰:绝乱之野。“逸周书尝麦解 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却又混同了第一类说法中的某些内容: “轩辕之时,神龙氏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龙弗能征,于是轩辕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

28、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凌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此外又说蚩尤乃炎帝子孙,与帝(当为黄帝)争位复仇。 “阪泉氏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好兵而喜乱逐帝而居于涿鹿。“路史后纪四,五、发明创造神话: 黄帝之后,神话进入了一个英雄的时代。自然神从而被人类自己的神所代替。它标志着人类自身的主体性突出了,这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英雄的神话。如后羿是神话传说中弓箭的发明者,也是一个神射手。 除了以上这些类型的神话外,还有一些神话显示了人类英雄突出的个性、勇气,显示了人类对自身不可动摇的信念,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神话。,原文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逮至尧之

29、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译文 天帝,名俊赐予后羿红色的弓,白色的箭,用作扶助人间诸国。后羿于是开始去救助地下国家的各种困境。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均为祸害人民。(于是)尧派使后羿去为民除害到南方泽地荒野去,在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在东方的大泽青邱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十个太阳(射下来

30、九个),接着又杀死猰貐,在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后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领导人(天子)。 该故事表现了上古人类对自身力量的肯定和战胜灾害的决心。,原 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 文: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原文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枯木,有鸟焉,其状

31、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传说这种鸟是炎帝小女儿的化身,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泳,被溺死了,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中国古代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神话,是远古历史的回音,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它童

32、年时代的瑰丽的幻想、顽强的抗争以及步履蹒跚的足印。同样,它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形成及其特征: 一、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深重的忧患意识。 比如在女娲、羿和禹的神话中,无不以相当的份量描绘了人类的恶劣处境,神性主人公们都能正视现实的灾难,并通过锲而不舍的辛勤劳作和斗争,战胜自然灾难。这与奥林匹斯诸神的享乐精神形成鲜明的对比。,二、中国古代神话具有明确的厚生爱民意识。 其一是对百姓民众生命的爱护和尊重,如一些保护神的塑造,女娲、后羿等,他们的出现给人带来了祥瑞和安慰。其二是对个体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延续的渴望,如山海经中“不死之国”、“不死之药”的传说,说明了中国神话对人

33、类生命珍视。其三是表现了自然和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如主日月之神羲和,不但要职掌日月的出入,调和阴阳风雨,还要“敬授人时”,以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些在本质上是对保护和发展生命的希冀。 三、中国古代神话体现了先民们的反抗精神。 如精卫填海征服自然的顽强生命力和刑天舞干戚与天帝进行斗争的壮烈气概,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中国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是以先民感受、理解世界的心智为土壤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以己观物、以己感物。 由于原始先民在思维中尚未将自身同自然界截然分开,因此,他们在感知自然时,往往将自身属性不自觉地移到自然之上,形成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的神话思维特征。如盘

34、古化生万物的神话,就是以人体的各部分推论天地间的诸物形成。 二、具体、形象的思维。 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例如时间的流逝,在神话中成了一连串具体可感的情节,如有关太阳神话中的“日出旸谷,日落蒙谷”等。,三、情感体验。 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在先民心中引起恐惧、敬畏或惊喜等情感,先民认为这些情感也是外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这些具有意志、情感的自然万物之间以及它们和人类的交往,构成神话故事的根本原因。同样,在神话的传播、复述的过程中,也是充满了情感体验的。如山海经中每当出现龙凤神话形象时,总是伴有歌舞音乐,显示了祥和安乐的情感体验。 四、隐喻或象征。 由以上的特点可

35、以看出,神话思维实际上是一种隐喻或象征性的思维,即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物象来描述,原始神话就是由这些不同类型的象征性、隐喻性的意象符号系统构成的。,神话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一、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个角落,经文学家的发掘改造,在新的作品中重新散发出光芒,使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先秦散文中,庄子一书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用于文中的神话故事为全文抹上了变幻奇诡的浪漫色彩。曹植采用洛水女神宓妃的形象,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洛神赋。用神话入诗的现象,从诗经、离骚到唐宋各家的创作从未间断,如离骚中各种神灵纷至沓来,就是对神话意象的妙用。小说、戏曲采用神话作素材的也很多,明清神

36、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更是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西游记成了中国文学中最有影响的故事之一。此外,如聊斋志异、镜花缘、封神演义、红楼梦中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二、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神话原型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经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缓释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如离骚中,当屈原在现实世界中屡遭打击而悲苦无依的时候,正是神话世界巨大的力量,使他从现实世界中超越出来,支持他的人格,抚慰他心灵的创伤。同时,由离骚所概括的某些意象,由于它深沉的神话背景和屈原创造性的提炼,而成为一种稳固的神话原型,在中国文学史上,在一代代作家的笔下传递。,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37、。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关于诗经的编集,汉代有两种说法:行人采诗说。汉书艺文志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诗经305 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和诗歌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而它包括的时间长、地域广,在古代交通不便、语言互异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经过有目的的采集和整理,要产生这样一部诗歌总集是不可想象的。因而采诗说是可信的。 孔子删诗说。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唐代孔颖达、宋代朱熹、明代朱彝尊、清代魏

38、源等对此说均持怀疑态度。诗经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此时孔子尚未出生;公元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至鲁国观乐,鲁乐工为他所奏的风诗次序与今本诗经基本相同,说明那时已有了一部诗,此时孔子年仅 8 岁 。 因此近代学者一般认为删诗说不可信 。 但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可知孔子确曾为诗正过乐。,体例分类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 分为风 、 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

39、是民歌 。 雅 。即朝廷之乐,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 ,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 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 ,商颂5篇 ,共40篇 。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思想内容 1、史诗 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些诗,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 、绵、皇矣、大明等,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 2

40、、农事诗 有些诗,如魏风硕鼠、魏风伐檀等,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有些诗,如小雅何草不黄、豳风东山、唐风鸨羽、小雅采薇等写征夫思家恋土和对战争的哀怨;王风君子于役 、卫风伯兮等表现了思妇对征人的怀念。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和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和灾难。有些诗,如周南芣苢完整地刻画了妇女们采集车前子的劳动过程;豳风七月记叙了奴隶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小雅无羊反映了奴隶们的牧羊生活。 3、爱情诗 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如秦风兼葭表现了男女之

41、间如梦的追求;郑风溱洧、邶风静女表现了男女之间戏谑的欢会;王风采葛表现了男女之间痛苦的相思;卫风木瓜、召南摽有梅 表现了男女之间的相互馈赠;鄘风柏舟、郑风将仲子则反映了家长的干涉和社会舆论给青年男女带来的痛苦。另如邶风谷风、卫风氓还抒写了弃妇的哀怨,愤怒谴责了男子的忘恩负义,反映了阶级社会中广大妇女的悲惨命运。,“雅”是“王畿”之乐,这个地区周人称之为“夏”,“雅”和“夏”古代通用。雅又有“正”的意思,当时把王畿之乐看作是正声典范的音乐。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 “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毛诗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

42、是颂的含义和用途。王国维说:“颂之声较风、雅为缓。”(说周颂)这是其音乐的特点。 “赋”按朱熹诗集传中的说法,“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用朱熹的解释,是“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赋”和“比”都是一切诗歌中最基本的表

43、现手法,而“兴”则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兴”,用朱熹的解释,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有可能

44、是因时代悬隔才不可理解,但这种情况一定是存在的。就是在现代的歌谣中,仍可看到这样的“兴”。,进一步,“兴”又兼有了比喻、象征、烘托等较有实在意义的用法。但正因为“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由于

45、“兴”是这样一种微妙的、可以自由运用的手法,后代喜欢诗歌的含蓄委婉韵致的诗人,对此也就特别有兴趣,各自逞技弄巧,翻陈出新,不一而足,构成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特殊味道。,诗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祭祀典礼,战争徭役,定都建国,燕飨欢聚,狩猎耕耘,采摘渔牧,君王贵族,将军大夫,君子淑女,农夫商贾,思妇弃妇,游子隐逸,初恋思慕,闺怨春情,幽期密会,洞房花烛,迎亲送葬,怀人悼亡,草木鱼虫,飞禽走兽,莺啼马鸣,风萧雨晦,波光山影,火山地震,祈祷祝愿,占卦圆梦等等,其信息量之大,文献价值之高,令人惊叹。可以说,一部诗经立体地再现了生存环境、事态人情,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方位、

46、多角度的反映,其内容在世界古代诗歌作品中是独一无二的,远比印度的吠陀与基督教圣经中的诗篇要广泛得多。它的主题已不限于宗教性的,或仅仅表达一种虔诚的感情,它也不像荷马史诗只谈论战争与冒险,它歌唱的是人的生活,人的感情,用英国诗人华兹华斯的诗说:“卑俗的山歌俚曲,/现今日常熟悉的事情,/天然的悲苦和伤逝,/过去有过,以后还会有。”(选自孤独的割麦女)在如此自然,如此朴素,如此亲切地表现普通人民的心声和感情方面,很少有别的诗集堪与诗经相提并论。,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47、。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氓是一首夹杂抒情的叙事诗。它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地叙述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这种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决定了男女在婚姻关系上的不平等,使氓得以随心所欲地玩弄、虐待妇女而不受制裁,有抛弃妻子解除婚约的权利。“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