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科技兴安创新路.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234053 上传时间:2019-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科技兴安创新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科技兴安创新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科技兴安创新路.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走科技兴安创新路山西省晋城市是我国重要的无烟煤生产基地,含煤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二分之一,煤炭地质储量458.8亿吨,累计探明储量271.8亿吨,分别占山西和全国无烟煤储量的55、26,生产的煤炭以低灰、特低硫、高发热值被专家誉为国宝。特别是其块煤触手不染,光亮如镜,燃烧时无味、无尘、无烟,其火苗像兰色的花朵在跳跃,故称兰花炭,曾被英国王室选为壁炉专用,蜚声海内外。晋城市不仅煤炭资源丰富,其伴生的煤层气储量也十分可观,被国内外燃气界看好。据资料显示,阳城、沁水高瓦斯矿井保有煤层瓦斯储量达270.02亿立方米,是十分宝贵的洁净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1985年建市以来,晋城市

2、高度重视煤炭发展。尤其经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矿井总数减少,产量提高,目前已形成6300万吨/年生产能力。煤炭产业已成为晋城市最重要、最稳固的经济支柱。确立用科技支撑安全的指导思想相对全国及华北地区来讲,晋城是一个瓦斯危险程度较大的产煤区,高瓦斯矿井约占全市矿井总数的三分之一,集中分布在境内主要河流沁河及其支流芦苇河、长河流域,是该市瓦斯治理的重点区域。现主采的3煤层,由于其变质程度高,封储盖条件好,开采时瓦斯涌出量也大。沁水永红、中美合作大宁煤矿的绝对瓦斯涌出量都已超过200m3/min,沁水加丰镇五里庙煤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达248m3/t。多年来,瓦斯灾害一直困扰着该市的煤矿安全生产,成为煤

3、矿安全的第一杀手。瓦斯灾害的形式主要是瓦斯爆炸和瓦斯燃烧,近两年又出现了新的灾害形式-煤与瓦斯突出,为治理瓦斯增加了新的难题。晋城市地方煤矿主体是乡镇煤矿,20世纪80年代,受有水快流的影响,乡镇煤矿一哄而起,从审批资源到打井见煤,缺失了设计、图纸、地勘等重要环节,导致日后通风、排水、提升、供电能力严重不足,且绝大部分矿井采用落后的“以掘代采”,回收率极低,产量忽高忽低,随意性很大,完全违背了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对生产管理的特殊要求,结果导致事故频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对沁河、芦苇河周边的37个高瓦斯矿井专项调查,37个煤矿中,有30个矿井发生瓦斯事故,死亡175人,伤155人,某矿10年内曾发

4、生过9次瓦斯爆炸事故。最大的一次瓦斯爆炸发生在长河流域的郭庄煤矿,一次死亡25人,损失惨重。据统计,建市以来至2001年,在全市煤矿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的发生起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占到重、特大事故总起数和总人数的54.24和68.39。严峻的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影响了该市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晋城市地方煤矿认真分析多年来瓦斯事故发生原因及规律,得出结论:除地方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短缺外,重要的原因是科技投入不足,设备能力小或性能差,可靠性程度低,由于科技的落后,导致了生产的落后。这就是晋城地方煤矿的基本矿情,治理瓦斯必须走符合地方煤矿实际具有地方煤矿特色的路子。解决煤矿安全生产,必须首先解决科技落后,

5、缩短和国营大矿在科技上的差距、地方煤矿的发展在于科技进步。晋城市地方煤矿在发展中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实现煤矿安全须用装备和科技作保障20世纪90年代后期,晋城市地方煤矿首先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的通风系统改造,纠正以往不搞设计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委托设计部门到现场测试相关数据,主管部门本着加大风量、减少风阻、缩短风路、合理系统的原则进行审查批复,先后更换和配备双主扇风机988台,维护和改造总回风巷11万余米,新打竹排风井78眼。根据晋城地区煤矿瓦斯涌出特点,在高瓦斯矿井积极推广高效节能的对旋主扇,配备了必要的保安电源。这些最基本的生产管理措施到位后,地方煤矿通风系统不合理的局面初步得到改善。近几年,特

6、别是在深入开展煤矿安全专项整治过程中,晋城市整体规划和实施了全市煤矿的安全监控、瓦斯抽放两个系统的建设。目前该市所有高瓦斯矿井和地方国有煤矿都安装了安全监控系统,所有符合条件的矿井都建立起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地方煤矿的抗灾及防灾能力。提升治理水平须搞科技攻关近几年来,晋城市安监部门先后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完成了山西省晋城市阳城矿区瓦斯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煤科总院抚顺分院合作完成了山西晋城市阳城、沁水矿区采空区瓦斯爆炸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晋城市地方煤矿瓦斯抽放可行性研究、与煤科总院抚顺分院和沈阳新元公司合作研发了晋城市煤矿数字安全广域实时信息网络监管系统,目前与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

7、质研究所合作开展以防治煤与瓦斯推出为重点的晋城市地方煤矿瓦斯危险程度预测和防治对策研究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在已完成的项目科研中晋城市阳城、沁水矿区采空区瓦斯爆炸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成果弥补了国际和国内空白,促进了阳城、沁水矿区煤矿的采煤方法改革。晋城市煤矿数字安全广域实时信息网络监管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它的应用实现了地面远程对煤矿井下瓦斯涌出量的实时监控,提高了主管部门的集中监管水平,为煤矿安全生产再上了一道保险、再加了一道监管。2003年7月25日,全国深化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现场会在晋城市召开,国家局向全国煤矿推广了该市数字煤矿安全监管系统。治理瓦斯须用科学数据说话瓦斯是晋城煤矿五大自然

8、灾害之首。1997年,该市开始进行瓦斯抽放可行性研究,与抚顺煤科分院合作首先以沁河、芦苇河流域为中心展开大规模调查,通过测试基础参数分析,三河流域的高瓦斯煤矿具备瓦斯抽放的良好条件,结合当时煤矿生产开采布置现状,根据矿井瓦斯分布及构成,大胆实行采空区抽放实践,一次取得成功,瓦斯危害较为严重的矿井总回风瓦斯浓度由0.801.45降至规定值以下。随后在全市强制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瓦斯系统,借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东风和改革采煤方法的实施,加快了抽放系统的建设速度,目前已有42矿建立了52套瓦斯抽放系统,抽放方法均为综合式,全市瓦斯抽放纯量达4.05亿m3/年,居全国地方煤矿抽放量之首,占全国抽放量的23.8

9、,矿井平均抽放浓度42.24,平均矿井抽放率54.57。实行瓦斯抽放的矿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煤与瓦斯突出几率,降低了井下瓦斯积聚的几率,是固本之举、治本之举。2002年,晋城市瓦斯重灾区沁河、芦苇河个别矿井发生了瓦斯动力现象后,立即引起高度重视,安监局很快作出决定,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山西晋城市地方煤矿瓦斯危险程度预测和防治对策研究项目,该项目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此期间,有2个矿井先后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后证明都在预测为突出危险矿井之列,经煤科总院重庆分院鉴定,确认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针对煤与瓦斯突出这种突发性和不确定性的灾害特点,市安监局决定加大治理力度,扩大预测范围,划定三河流域和高

10、平西部矿井为测试重点区域,还组织了国内专家赴晋进行专题研讨,专家针对该市煤矿瓦斯地质情况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防治意见。在瓦斯治理上,由科学数据来定论,体现了该市安监部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求真务实精神抓好安全的工作思路与作风。治理瓦斯须建设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2003年6月,该市在全省地方煤矿系统率先成立了瓦斯防治专业委员会,有专业委员23人,还聘请国内瓦斯治理专家担任技术顾问,目前已与煤科院抚顺分院、重庆分院、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和工程研究所、阳煤集团瓦斯研究所、阳泉三矿等科研单位、集团公司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开展瓦斯研究和治理方面有很强的技术依托和优势。

11、作为全市及周边地区一个瓦斯治理平台,确立了为煤矿服务的宗旨。瓦斯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瓦斯治理逐步走向科学化、社会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即受市安监局委托与河南理工大学合作进行晋城市瓦斯危险程度预测与防治对策研究课题项目,预计年内可完成工作目标。2003年7月-12月,历时半年完成了全市煤矿安全监控、瓦斯抽放两系统的专项技术评估,还完成了2003年度全市煤矿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的审核工作,其中大规模开展安全监控、瓦斯抽放两系统的专项技术评估在全国尚属首次,通过专项评估,达到了以评促用、以评促建、以评查隐患的目的。通过专项评估还掌握了两个系统的基本运行情况,测试了基础参数和数据,对今后两系统的运行提供和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编写了两系统专项技术评估专辑,供全市两系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考学习,得到国内瓦斯治理专家的较高评价。晋城市数字煤矿安全多级监管网络系统已对全市所有高瓦斯矿井进行联网监控,该系统运行至今已累计监测矿井瓦斯超限达600余次,永久抽放系统的建立,每年有4亿立方米的瓦斯抽至地面,全市已连续两年没有发生瓦斯事故和重特大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6,受到了国家局和省政府的表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