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264063 上传时间:2019-08-0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编号: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On the upgrading of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Strategy下属学院 法商学院 专 业 国际贸易 班 级 07国贸(1)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201 1 年 02 月 24 日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 信 承 诺我谨在此承诺:本人所写的毕业论文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策略探讨均系本人独立完成,没有抄袭行为,凡涉及其他作者的观点和材料,均作了注释,若有不实,后果由本人承担。 承诺人(签名): 2011年02月24日摘要【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2、进程的加快和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加工贸易是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发展的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加工贸易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中重要方式,对国际贸易中国家及企业的交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发展中同时加工贸易也出现了劳动密集程度大、加工设备落后与缺乏自主品牌竞争力等的问题,而世界上跨国公司在加工制造行业开始进行大规模投产,在其成本低、劳动技术高的优势对比下,我国的加工贸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急需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整理了加工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研究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因与必要性,重点对我国加工贸易所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提出

3、了加工企业与政府两方面的改进策略。【关键词】加工贸易;贸易升级;国际市场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application, processing trade i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environment, an important part of t

4、he division of labor, whil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is an important way, o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business transactions in the country had a profound imp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same time there have been large labor-intensive, processing equipment and the

5、 lack of independent brands behind the competitiveness problem, and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the world, large-scale processing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has begun production at its low cost, highly skilled lab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6、and challenges in this context, the processing trade in China need to achiev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This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finish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and related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processi

7、ng trade and the need for motivation, focus on Chinas processing trade in the analysis of defects, and proposed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wo improvements the Government strategy. 【KEYWORDS】Processing trade; trade promotio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目录全文的缺少理论基础部分。1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问题11.1加工贸易产业整体竞争力处于国际链条低端11.2

8、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11.3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21.4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22.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42.1 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42.2加工贸易对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效应分析52.2.1加工贸易对科技发展的效应52.2.2加工贸易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的升级6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73.1新的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83.2我国产品获取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需要83.3来自周边国家、地区的竞争为我国加工贸易施加了压力93.4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的企业发展94 推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104.1加

9、工企业方面104.1.1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104.1.2发展自主品牌104.1.3采用“前店后厂”新型分工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114.1.4增强国内配套能力,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114.2政府方面134.2.1切实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问题134.2.2进一步促进加工贸易的结构调整134.2.3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134.3.4优化加工贸易的软硬环境14参考文献15致谢16171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对外贸易开放的不断拓宽,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加重。在贸易发展的初期,我国充分发挥了改革开发对于沿海地带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型

10、产业,促进轻纺与机电等加工贸易繁荣了起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在历经市场的发展中逐渐兴盛和强大,不仅富裕了一方经济,也带动了我国整体加工产业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中,加工产业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许多产业投资、运营与技术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张楠,陈建伟. 关于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发展的若干思考J. 现代商业-2010年11期。 根据我国海关总署2011年2月发布的数据分析,在2011年 1月份,我国的贸易增长高于总体水平,其中加工贸易增长平稳,进口1027.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5.2%,出口653.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7%,2011年的加工贸易项目下的贸易顺差额为276.5亿美元,同比增长

11、24.1%,为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加工贸易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漏了其众多问题。我国加工贸易长期以来的分散式经营不仅在贸易监管中国带来了难度,也造成了贸易走私的高发,而我国贸易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对于走私的处罚漏洞的逐渐显现,也给在全球经济化的背景下我国加工贸易带来颇多影响。1.1加工贸易产业整体竞争力处于国际链条低端 通过对我国目前的加工贸易市场分析,及时在沿海等加工贸易发展繁荣的地区仍然存在着加工产业整体产业链低端,在加工制造环节都停留在劳动密集型的水平上。劳动密集型产品例如品、加工贸易、鞋类、玩具、电器等系列产品仍是加工贸易在中国出口占主要组成部分。这可以从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说明

12、赵华. 新形势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2期。 90年来,我们的加工贸易产业增值呈上升趋势系数,但其增值系数只是略大于1.5,其增值情况并不是非常迅速。1.2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贸易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水平,也为当地的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劳动力来到这里打工,加强了人力资源的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人力成本也在逐渐增加:(1)加工贸易企业集中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企业众多,而有经验的工人自然多了选择的空间,企业为选择熟练工与扩大经营

13、不得不提高工人待遇。而劳动力的成本增加必然会影响企业产品的价格,影响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于群,李平.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8年12期。(2)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吸引了西北部地区的劳动力,但是基于加工贸易升级转型的需要,这些劳动力没有工作经验,产生了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矛盾,影响加工贸易的劳动力成本优势。(3)周边国家地区的投资环境改善,如越南、朝鲜其更为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对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影响颇深,我国加工贸易的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1.3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产业升级作用有限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加工贸易企业多采取价格战,其利润相应减少,一些公司甚至即将

14、遭到市场淘汰,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含量也不断降低。(1)在加工贸易的合同成立之后,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合同制定无法修改价格,企业为了获取利益只能降低产品的质量。(2)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分散经营,生产的产品会收到大企业的制约,而生产成本无法降低只能为了开拓市场而亏本,这样的情况在新企业尤其常见。(3)加工贸易企业管理方法有待改进。对于人才的培养、加工技术的学习与生产设备的保养没有相关的制度可循,企业管理者没有重视企业的内部管理,导致企业各方面成本不断增加。(4)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虚报原料价格,而在产品出口时却将报价降低,这样将负担加在了成本上,企业无力进行技术增值崔新岩,邱兆学. 山东与江苏

15、、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标对比及问题研究J.中国外资-2009年22期。1.4与国内产业的关联度低,产业波及效用小 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关联度低,其主要原因:(1)大多数的加工贸易企业都是单干,从最简单的加工半成品开始,独立运作没有形成区域化的经济产业,也没有强势的联合企业,影响力小,产品加工程度低,忽视对其他配套的需求章海源. 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7期。(2)国内重视配套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多半与跨国公司合作,一般与加工制造的属于同一个公司,仍然没有关联的产业发展。 (3)我国的加工贸易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技术发展缓慢,设备更新不及时,不仅影响了产品质量

16、,而跨国公司对国内产品质量的失望只能去国外选择,国外公司对加工企业的产品要求不断更新,而国内的加工企业不可能为了制造半成品与原料而使得自己无法在国内进行产品销售。由于国内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与设备有限,出现质量问题无法提供保障。国内的产品无法利用到加工贸易中去,使得国内产业的关联地降低,市场流失。国内的产品由于融资渠道问题,难以满足技术需求。有的 公司根据国外公司的要求生产样品,经过国外公司的检验才能订货,而制造新产品无疑又给加工贸易企业增加了投入成本,国内的企业多不愿去冒风险,且技术与资金实力 不敌国外公司,这也为我国的加工贸易升级带来了困难。第一部分是写我国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的,这个安排很奇

17、怪,一般来说应先交待理论的,而问题应该放在实证分析当中,根据数据来提出存在的问题,而不是象你现在这样说说而已,这不象学业论文,更象工作报告。2.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效应分析你的意思是我国已经转了还是没转呢,从论文的标题来看应该是需要转,但从此地方来看是已经转了。本章通过将加工贸易的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加工贸易进行转型升级 的经济发展,从加工贸易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产业成熟的方面加强加工贸易的效应。2.1 我国加工贸易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我国的短期内的经济增长与市场需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加工贸易与我们经济增长的效应中,采取国民经济的数学式子进行分析:Y=C+I(X-M) 式子1式子1

18、中的Y指的是短期的国民生产总值(GDP),C指的是短期内的国内总消费值,I指的是短期内的投资总值。X指的是短期内的出口总值,M指的是进口总值。在式子1中将假设我国的出口分为加工贸易出口(XP)和其它方式的贸易出口(XO),进口分为加工贸易的进口(MP)和其它方式的贸易进口MO),那么式子1也可以表达为:Y=C+I+(XP一MP)+(XO一MO) 式子2从上述式子不难发现,加工贸易的出口额就是(XP一MP),其他贸易方式的出口额是(XO一MO),而根据计算得出:=+ 式子3表示我国的GDP的增长效应,+是表达我国消费、投资、其他对外贸易方式和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率的贡献。按照这个公式计算加工贸易

19、对GDP增长的贡献,如下表所示表1:1999年-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及拉动率年份GDP增量(亿元RMB)加工贸易净出口增量(亿元RMB)贡献率(%)对GDP拉动(%)19994432.51202.70.2120007784.96458.30.70200110223.46926.80.56200211377.93533.10.28200316048.5175610.91.09200423881.622629.50.96200526420.5287310.91.13200624170.1308112.71.42从上表中明显的看出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和GDP中占有非常重要的

20、地位,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和贡献的作用很大。上述式子和图表帮助我们认识到我国对外贸易对GDP的效应,但是式子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的,经济增长却是动态的变化,对我国的加工贸易做出动态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其经济贡献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与其净出口额设置为关系式中的解释变量,将我国的GDP设置为被解释变量,从表1的分析入手,采取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如下:Y=2946.196+5.388XRZ=0.966 F=622.037 T=24.941从判定系数RZ(0.966),检验值F(622.037),T(24.941),解释变量T检验值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O,说明变量X作为解释变量

21、是显著的,加工贸易出口与GDP增长高度相关,即加工贸易出口值每增长1亿元,可带动GDP增长5.388亿元。1999年到2006年的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与GDP的回归分析结果Y=3559.338+15.22XRZ=0.954 F=455.78 T=22.324根据上述的式子与分析结果其判定系数RZ(0.954)、检验值F(455.78)、T(22.324)解释变量T检验值对应其数值的概率p值近似0,由此得知式子中的变量X 为解释变量,所以加工贸易的进出口差额与GDP增长高度联系密切,加工贸易进出口差额每增加1亿元,就能提高当时GDP增加15.23亿元。2.2加工贸易对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的效应分

22、析2.2.1加工贸易对科技发展的效应在加工贸易中很多企业都是依靠外商企业进行,而随着国际贸易的竞争加强,国内经济发展的发展,加工企业必须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不断的完善自身的加工技术与更新设备,升级加工贸易的产业模式,变被动的加工为主动的产品开发研制。而外商企业在中国的设厂开发产品也带动了我国加工贸易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加工贸易企业开始将其技术开发活动转移到中国,带动中国的技术进步。加工贸易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以保持国际竞争力。 从下表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大,影响深,我国对外贸易中技术含量产品逐渐增多,技术发展也是加工贸易所发展的方向。20010.450.500.550.6

23、0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表2:1992年到2001年我国出口相对技术含量的变化2.2.2加工贸易促进中国出口商品的升级我的市场经济发展也刺激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据统计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率都保持在15%以上,超过了我国的GDP增长率。对外贸易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己经逐渐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在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上,中国对外贸易的产业结构逐渐在改善。传统的纺织品服装的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在历年的贸易出口比重中下降,而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表现优异,而这也说明了我国的加工贸易逐渐转

24、变为工业为主于,而更进一步的说明了加工贸易促使我国的出口产品升级发展。表3 1999年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三大类型的出口比重分析年份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纺织品服装出口加工贸易出口比重199987.768.748200088.674.843.1200189.374.340.9200289.474.535.4200389.974.831.1200489.374.129.4200589.373.326.5200687.371.224.13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动因分析这个应该放在理论的后面,也就是在有理论支撑的基础上,要分析为什么转,然后才是怎么转。或者是在实证分

25、析中,设定几个因素来具体分析原因。在我国60年代,产业内部的竞争日趋激烈,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生产要素资源和建立生产体系便成为获得、保持与加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具备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家集中发展各产业中劳动密集的生产环节,拥有技术优势的国家则集中发展各产业中技术密集的生产环节,它们共同组成国际生产的全部。产业全球化发展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首先,就国际分工而言,产业内部分工代替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国际产业分工的内部化使得一国的竞争优势不再体现于最终产品和某个特定产业上,而是体现在该国在全球化产业的价值链中所占据的环节上,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全球化产业的成长过程

26、,事实上就成为不断培育和积累竞争优势,由非战略环节一步步向战略环节挺进的过程李涛.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法与途径J.工会博览:下旬-2009年3期。其次,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影响下,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产业内贸易代替产业间贸易迅速增长,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体,加工贸易成为国际产业分工和交换的必要形式。我国加工贸易是沿海地区利用自身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抓住亚太地区乃至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有利机遇积极调整政策而发展起来的,然而发展到今天,这种以扩大出口规模和创汇为目的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已不单纯是一种贸易方式,而是成为利用国内资源在国内生产参与国际分工,嵌入全球产业链的一种方式,因此

27、应该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定义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洪磊.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原因探析J.现代商业-2008年23期。年份加工贸易各年度的增长系数(亿美元)2000年1.502001年1.512002年1.502003年1.502004年1.502005年1.5012006年1.522007年1.525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加工贸易增长缓慢,我国传统在加工贸易中将原材料进口之后进行简单的再加工进行出口,中间环节缺乏创新与研发,这样不仅使得生产资源的效率低,技术发展缓慢,也会造成我国加工贸易的停滞不前。3.1新的国际产业结构的转移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经济全球化与产业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对

28、外贸易提供了机遇,而加工贸易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是在产业升级与转型中的重点。与传统的产业结构调整相比,现在的产业结构调整更注重的是技术型变革、工作方式变革与投入产出的变革。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表现在产品的生产与进出口方面,如下所示:零部件的加工与出口中间产品的加工与出口国外品牌加工与出口自创品牌出口产品的组装生产与出口而在上述的加工贸易发展中,国外公司的作用非常重要。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了资金、发展渠道、加工技术与销售理念的支持,使得我国的劳动力优势得以转化为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在科技水平、竞争力与产业转型上发展了起来朱蕾. 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J.现代商业-2009年

29、20期。 就我国的服装与纺织品加工贸易的发展而言,将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技术型产业亟待加强。虽然近年来的进出口数据分析表明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在资本与技术上逐渐上涨,但我国大部分加工贸易企业依赖跨国公司投资与技术支持,而国际市场的成熟与激烈的竞争也给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一个发展和提高自身的机遇。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世界500强80%都在中国进行了项目投资,且以加工贸易为主。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可以借助跨国公司的资金技术支持,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定位,提升技术与产业配套能力,促进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3.2我国产品获取国际市场竞争优势的需要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企业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30、,在产品的原材料、中间投入的产品要求之严格是我们很多企业所难以达到的标准。在此背景下,极高自身原材料质量与产品技术含量是获取国际市场竞争许可的第一步,也是我国加工贸易在升级转型中的关键步骤何斯斐. 我国出口加工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问题与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2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产品技术含量相对于国际水平低,而没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供大于求,不利于产品的销售与企业正常发展,而其他国家利用更为廉价的劳动力生产更为廉价的产品抢占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为了生存只能一直降低价格,企业得不得资金的注入,产品质量与技术含量也逐渐下降。这样的

31、恶性循环不仅使企业难以发展,对我们居民的生活、消费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加工贸易企业只有研发先进生产技术,自主创新,扩大自身的产品档次,才能做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入国际市场。3.3来自周边国家、地区的竞争为我国加工贸易施加了压力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吸引了跨国公司的关注,这些崛起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对我国的加工贸易冲击很大。北朝鲜如果将加工贸易重视起来。不仅能解决其国内的经济发展问题,且毗邻太平洋,劳动力成本低,更多的吸引外资的投资政策,有利于国外公司将技术与服务转移到朝鲜。而亚洲的经济发展与加工贸易关系密切,一样经历过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石丽丽,冯培锋.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

32、级的制约因素及调整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10期,例如日本就是依靠着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加强了加工企业的技术与资本,加强产业关联度,建立了自主品牌与技术的贸易体系。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如想在国际市场的变革大潮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技术变革,强过周边的国家、地区。3.4转型升级有利于我国的企业发展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企业通过开展加工贸易可以促进与国外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合作,掌握国外产品的发展动态和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促进企业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通过将学习到技术应用于企业生产的产品上,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企业产品的技术密集度,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企业根据需要,增添必要的先进工艺设备,从而大大促进

33、企业整体生产水平和提高产品质量,使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目前,从整体上来讲,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并没得到根本改变。广泛进行对外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将会促进国内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产品结构的调整,也可以带动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提升、科技水平提升,促进国内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4 推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这部分可以再简略些。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重点要通过加快主辅分离,强化分工协作,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不断巩固产业的市场地位。此外,还要运用多种手段,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创新策划、宣传和

34、营销方式,努力打响区域品牌;要鼓励联合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在巩固优势产业地位的同时,培育出更多的龙头企业;要加快项目推进,集中力量强化规模、品质和安全效应;要通过加快行业协会建设,通过有效的自我管理,形成良性竞争态势,整体推动加工贸易产业的提升发展;要认真落实产业提升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转型升级,有力抵御金融危机冲击等廖明中. 珠三角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讨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0年4期。客观我国目前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现状,尽管优势明显、潜力巨大,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过度竞争等问题依然长期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产业转型升级,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因此,企业要下定决心、抓住时机,按照

35、产业提升发展规划的要求,不断加快发展步伐,同时也要根据产业提升发展规划要求,培育龙头企业,打响区域品牌,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努力实现加工贸易产业提质转型马强. 对创建广东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思考J.中国投资-2009年7期。4.1加工企业方面4.1.1应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科技含量 各级地方政府应当转变引资工作中“重数量、轻质量”的指导思想,重点鼓励那些产品市场前景好,技术上有优势的跨国公司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的同时投资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参与其研究开发活动,分享研究开发成果;促进中外企业的联合开发和合作,鼓励企业转移先进技术,实现技术本地化,逐步提高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合资

36、企业的外方参与高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其扩大产品领域,提高产品档次,加速产品升级换代。为了加强企业加工贸易的创新力和发展力,必须不断增加企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加工贸易先进运作技术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必须立足企业现有的状况,实现对其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素质;面向社会广泛吸纳高级加工贸易人才担任企业重要岗位,利用他们的先进经验和专业技能帮助企业提高加工贸易运行的水平 积极与行业内外先进加工贸易单位进行业务交流学习,开拓视野,激励加工贸易从业人员不断创新,奖惩分明,打造一支富有战斗力的加工贸易人员队伍。4.1.2发展自主品牌建设自主品牌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37、。(1)从消费方面来看,无论是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对加工产品在品质、风格、时尚、个性等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对于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来说,品牌建设是转型升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加工贸易产业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品质提升势在必行;(2)从提高企业利润方面来看,中国加工贸易企业不应该仅仅将目光锁定在劳动力成本方面,而应该在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自主品牌,加强创新,增加产品的个性元素和时尚元素,争取等多的附加价值。从长远看,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为中国加工贸易产业带来的刺激将对整个加工贸易的行业长远稳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技术等

38、大的调整所带来的契机,通过建设自主品牌、享受品牌带来的附加值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创新,包括设计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创新。瑞士苏拉集团首席执行官菲舍认为,中国整个行业的发展应该集中在3个方向,一是保持优势,即尽量保持住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二是增加相应的个性化和时尚元素,三是增加相应的附加值,提高效率和灵活度查日升. 后危机时代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机理探究J.经济师-2010年2期。在这次金融危机为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带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后发优势的时候,我国加工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个难得机会,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继而实现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4

39、.1.3采用“前店后厂”新型分工模式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采用“前店后厂”新型分工模式,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第四个层次是加工贸易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导逐步向国内企业、私营企业广泛参与的多极化方向发展,最终实现国内企业主导。由于外资企业无根性始终存在,如果国内企业没有参与加工贸易的有效升级,我国运用加工贸易带动国内产业提升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在参与全球机制联的劳动密集型换届后,国内企业可以沿着“供应商-VIP供应商-合同制造商-品牌领导者的路径不断攀升,最终实现产业链的蜕变,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r*+qRX加工贸易企业应着重把发展加工贸易的深加工和高附加值放在第一位,通过优化品加工贸易出口结构,提高

40、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得到实现。就加工贸易的面料、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环节而言,波特的“价值链”理论阐述了企业间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当今世界加工贸易生产和贸易市场体系中,高档成衣的旺盛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品加工贸易整个制作过程中,中国企业应该逐步摒弃那种OEM式和以数量为主的粗放经营模式,提高科技含量,创造以产品品牌为依托,以质量取胜的品加工贸易出口的新格局,使中国加工贸易产品融入上层主流社会。4.1.4增强国内配套能力,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关联度 优化加工贸易的配套环境,促进加工贸易产品深加工力度,提高加工

41、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的深加工业务是配套基础工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体现,可以大大提升加工贸易的加工深度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96。政府应在加工贸易管理中,简化加工贸易深加工环节的各种手续,方便加工贸易企业进行产品再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工贸易产业集群通过集群效应的释放,满足了服装业柔性动态运行要求。服装的产业集群能够有效的降低信息交换成本、降低技术转换成本与行业准入壁垒、提升其专门化水平、降低运输成本、创造集群品牌要素效应如产地声誉、模仿创新的后发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加工贸易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加工贸易消费国。在众多的产

42、业集群中,大部分产业集群仍然止步于小规模、低档次的集群状态之中,它们仅仅能够获得被动的、静态的集群效应,却没有办法发挥出产业集群应该具有的高级效应,即能够得到较强的共同行动效应。通过前文对浙江省加工贸易产业集群和意大利加工贸易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加工贸易产业虽然是浙江省的支柱产业,但是却停留在大批量、低价位供货阶段,行业协会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不明、缺乏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来提高集群在竞争中的地位、缺乏相应的人才供应、缺乏集群内的配套服务业的支持。由此可见,产业集群需要在质上得到进一步提高,以便真正发挥集群优势。从加工贸易贸易产业发展历程的特点上来看,随着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和自

43、主品牌逐步建立,在一个产业集群中势必产生一些能够成为产业集群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加工贸易企业。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产业集群兼有企业和市场两种治理模式的优点,促进价值链在产业集群内部的延伸,集群内其他企业发展和配套产业的发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地方政府也应该在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更多的发挥作用,例如通过组织行业活动增强企业对产业集群内部动态的掌握,提供企业之间互利互助的平台;协助企业组织产业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与品牌商合作的时候,可以总结建立了一套成功的运作模式及完善的内部人员管理制度,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技能。对于我国的大多数加工贸易企业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先进生产

44、制作技术,更有部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成衣制作技术及有特色的设计能力。这些都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同样要明确,一个有影响力的品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资金、人才、机遇等各个方面的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企业既要清醒的认识到前途的坎坷,中国企业家也要认清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但同时也要明确,这是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要想摆脱现在在国际生产网络中的从属地位,摆脱被动接受带来的劣势情形,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同品牌上合作的中方企业应该大力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国内企业向境外转移。境外加工贸易作为加工贸易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外经贸工作

45、的一项新兴事业。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可以冲破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扩大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缓解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摩擦,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可行选择。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使加工贸易“落地生根”,还可加快我国企业外向国际化的步伐。境外加工贸易集投资、产业、贸易于一体,是与当地生产条件相结合的吸收和创新,是企业后发优势的积蓄,也是我国对外贸易与国际同步的切入点。4.2政府方面4.2.1切实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问题各级政府应该尽快为加工贸易企业发展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对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给予积极支持,并做好各种服务工作,

46、努力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从战略高度把握加工贸易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统一认识,调整思路,大力推进加工贸易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总体来说,有五个方面:改革融资体制,构建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出台倾斜政策,构建配套的政策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确保政府调控的公正、高效。规范企业自身行为,诚实信用,公平竞争,树加大对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力度。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外贸政策的要求,在切实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对境外加工贸易给予积极支持。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信息服务。要培养一支熟悉境外加工贸易业务、懂技术、会经营管理、通当地语言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境外加工贸易的顺利发展提供人才支持。要在税收、信贷、保险和外汇等方面给予境外加工贸易企业一定的支持。如对企业用于投资的出口原材料和设备给予一定税收减免,避免重复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