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270796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1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有效教学.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背景下的 高中语文有效教学,常德市教科院 梁开喜,1.什么是“有效教学”? 2.为什么重提“有效教学”? 3.“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中小学语文教学问题是个老问题,也是当前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

2、语文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中小学语文课所用教学时间在各门课程中历来居首位。新近公布的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十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 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1978年,人民日报 ),谁都知道今日的语文教学正如“煤的形成”,无论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少,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小块”。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境,人们却没有勇气从自身的弱点进行反思。大家把原因归咎于考试体制,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卸掉了。我要明

3、确地说不是考试体制造成今日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语文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少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 徐江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2005年,人民教育),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有效的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 (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4)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1)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

4、参与学习。,“对象”意识 “全人”概念 以学为本 因学论教,(2)有效的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互动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当前的语文教学而言,应强调师生与文本(作者)的对话,防止“浅读”“曲读”“误读”的蔓延。这是多重对话和有效对话的前提条件。,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更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 李维鼎提供“语言支持”:

5、语文教师的作为,(3)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努力克服七“不”一“无”的现象:不给时间(思考的时间)、不给材料(空想)、不给背景(没有任何依据)、不给方法(瞎猜)、不交锋(自说自话)、不辨别(只要说出来都对)、不分析(只有表态,不问为什么);无结果(没有解决任何疑难和矛盾)。,一位曾教了30年物理课的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说:,“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

6、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把字词和写作背景的一些障碍和疑点扫清,教师的责任就算尽到了。” 复旦大学郜元宝,郭思乐是教本能,还是依靠本能,老牛拉磨时呼呼地喘粗气,青蛙博士对它进行研究,认为这是一种美丽的劳动诗篇,它的形态重复不断,表现了排比关系。他的结论是:会喘气的关键在于学习排比句的知识。青蛙据此给小牛上课,教他调息、排比,喘气,但小牛一直喘不起来,焦躁,待青蛙博士一不留神就跑了出去,回来时青蛙见他气喘吁吁,甚喜,把它算作学习排比句的成果。接着排比句被列进青蛙的喘气教材,岁岁年年,用供教学。后来,有好事者通过对牛弹琴了解到,牛喘气之所以出现排比现象,其实是因为拉磨费劲,喘一口气不够,不得

7、不一直喘下去,它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并非教学的结果,甚至不是学习的结果,更与学习排比句无关。,郭思乐是教本能,还是依靠本能,就像我们发现在我们所站立的地方居然是一个巨大的丰饶的矿藏,我们所教的学科,居然都有学生的相关本能可以依托,我们依靠学习者的本能就已经可以过日子了。这当然是令人惊诧的。只要“无为”就足够了。当然,这种无为不是不要做什么了,我们处在社会之中,需要为孩子们作出教育教学规划,要给予组织和帮助,“无为”是指对于人的成长机制的无为,即尊重、保护和依托。,有效教学有时需要教师保持“无为而教”的自我克制,不过多地干扰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教师的使命,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课程资源,唤醒和

8、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课程资源。,(4)有效的教学应该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重视过程(让教学过程自然打开) 克服伪阅读现象,(5)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所体悟 有所提升(增益) 有所借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 叶圣陶,(6)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宋)陈善扪虱新话,有效的阅读教学的一

9、般原则:,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共同遭遇者”。 教师要帮助学生读出言外之意。,赏文要有同情心(共悲共喜,感同身受) 教学要有同理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为了来学校学习新知识,学生需要路过一些障碍(比如说一条街)才能来到教师的身边(学校)。但是一个接近孩子体验的老师可能会意识不到这个学生仍在试图从街道的另一边来理解事物。许多教师简单地期望学生能走到教师身边来教师必须知道孩子此刻在哪儿?孩子是怎样观察事物的,这个学生从他本身的角度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因而不能跨过街道走进学习的领域。教师应该站在孩子身边,帮助孩子认识要跨过去的地方,为孩子寻找有效的方式帮助孩子顺利

10、走到另一边来,走到这个另外的世界中来。”,从已知到已知:低水平的重复 从未知到已知:个性化的缺失,当下阅读教学中的两种倾向:,有效的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有效的阅读教学,“课程是一种过程,但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其所知道的过程,而是师生一起探索其所不知道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索实现认识领域的拓展与延伸,同时实现师生观念与思维的转变和发展。”,美国后现代课程学家小威廉姆E 多尔,从已知到未知,从已知走向未知是对知识的合理建构。 从已知走向未知即着眼于学生的生长点(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有效教学的不二法门,乃是超越儿童实际发展水平,领先一步,带领并辅助他们学习新的知

11、识,1. 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中提到箜篌引。应该如何理解? 2文中提到了先生在演讲桃花扇时的动情,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梁先生为什么会如此动情? 3.文中开头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是这样吗?,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的,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写作主体性必须增强几种意识:,真话意识(我手写我心) 发表意识(写作本质上是一种公众的言说) 读者意识(“读者意识”是写作的重要技巧夏丏尊;教师不应该是唯一的读者) 文值意识(写作是生命存在的证明;生命不过是一场记忆),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高考写作命题走向,(1)降低作文题的审题难度,把考作文的目标定位于检测表达能力。 (2)各种写作题型,各种问题,宜不断变换采用,不能多年一贯。 (3)要防止文学偏执的倾向,多注重生活的写作、实用的写作。,赠语:,寻找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赠语,老师好好学习 学生天天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