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夏合种植实施方案为统筹粮油作物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我省大豆玉米带状豆合种植任务,根据农业农村部实施大豆玉米带状更合种植的安排部署,在总结我省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油生产审要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树立大食物观,统筹粮食和油料协调发展,突出重点区域,有点依托新型经营主体,进行规模种植,强化技术集成推广应用,强化良种良法结合、农机农艺融合,强化技术规范落实,培育一批技术能手,强化高质量标准化示范建设,加快技术本地热化,推动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提质增效、持续发展。二、基本原则(一)坚持
2、稳粮增豆。以当地玉米净作种植面枳和单产水平为标准,因地制宜选择探索适宜本地区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确保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发展目标。(二)坚持规模生产。充分尊垂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意愿,优先选择合作社、涉农企业、种植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组织化生产、规模化连片种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保证技术到位、效果满意、面积落实。(三)坚持多途径探索。广泛探索和研窕多种“粮食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积极开展果园、高粱等与大豆机械化带状间作套种模式,积极开发盐碱地、据荒地扩种大豆,形成适应地方特色种植制度的多渠道、多模式提升大豆生产能力。(FI)坚持协同推进。
3、科研推广协作,专业部门联合,加快技术集成改进,加快专用品种、农机等配套物资创制;培训、示范、指导结合,阶段性培训与全程指导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多媒体组合提高培训指导效率,切实保障集成技术全面落实到位。(五)稳面积提质量.在全省面积稳定,区域微调,主攻提高实施质量,提高单产和效益,重点抓好集成技术全面落实,突出抓好高标准示范引领,全面强化技术服务,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同时,聚力强化技术攻关,加快技术本土适用攻关。三、工作任务立足全省资源禀赋,突出“两区一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熨合种植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技术到位率,提升单产和效益,落实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0万亩。(一)核心示
4、范区建设。依托省级粮油单产提升示范项目,按照核心示范区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100亩要求,在陕南山旱地、陕北风沙草滩区、陕北川道区、渭北台嫄区建设以大豆玉米带状梵合种植技术模式为主,省市县共建设高标准示范点201个,面积20100亩,其中在榆林、渭南、汉中、商洛各建立一个500亩集中示范试验区。要求各县整合项目,扩大示范点建设,带动大面积技术落实,在承担任务的乡镇建设集中连片不少于50亩的示范田。(二)辐射带动区建设。通过资金补贴引导,组织发动,技术推广,在陕南、渭北及陕北地区落实9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0万亩。其中榆林市6万亩、延安市12万亩、铜川市0.7万亩、渭南市2.5万亩、咸阳市2万亩、
5、宝鸡市I万亩、汉中市15.3万亩、安康市23.5万亩、商洛市17万亩。各市可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现有农机具装备条件,参考核心示范区模式,因地制宜组织实施。在矮砧果园面积较大的县区,可探索发展果园宽幅套种大豆技术模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三)技术集成试验基地建设。每市建立不少于3个50亩的大豆复合种植技术试验基地,组织农机、农艺和科研、推广等多方面技术力量,深入开展大豆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研究,主要围绕品种、密度、带型、机械、施肥、化控、草害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集成完善配套技术,细化技术指标,加快形成适应我省不同区域的稳粮增豆生产技术体系。开展对比试验,增强宣传效果,为持续提高粮豆综合生产能力
6、提供技术支撑。四、主推模式扩间增密,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密度应与当地同品种净作玉米密度相当,大豆密度达到当地同品种净作大豆密度的70$以上。(一)陕北、渭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豆合种植模式。主推大豆玉米4:2模式,早地覆膜种植搭配3:2模式。陕北、渭北玉米早肥地玉米成苗40004500株(亩播种48005500粒):旱薄地玉米成苗3500-4000株(亩播种40004500粒):水浇地玉米亩成苗5000-5500株(播种55006000粒):大豆亩播种100OO11000粒,成苗70008000株。(二)陕南地区大豆玉米带状熨合种植模式。主推大豆玉米3:2模式,平地搭配4:
7、2模式。土层薄、保水性较差的田块,玉米亩成苗27003000株:上层较厚的平缓田块,玉米亩成苗30003500株:大豆3:2模式下亩成苗7000株,4:2模式下亩成苗8000株。(单粒播种时,播种粒数应比成苗株数增加15%20%)(三)陕南地区马铃薯-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种植模式。主推马铃薯(大豆)玉米3:2模式,山坡地搭配2:2模式。马铃甥3:2模式下亩成苗30003600株:2:2模式下亩成苗26003200株。土层薄、保水性较差的田块,玉米亩成苗26003000株:上层较厚的平缓田块,玉米亩成苗30003500株。大豆种植位置与马铃薯相同,2:2模式下亩成苗6000株;3:2模式下亩成苗7
8、000株。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省农业农村厅成立由分管副厅长为组长,相关处站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厅种植业管理局,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厅科技处组织产业技术体系开展技术攻关,参与技术指导;省农技站牵头制定集成技术方案,负责组织示范区建设,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试验研究:省种子站负责制定品种布局意见,调度种子,组织适宜品种引进与筛选:厅农机化处组织省农机化中心、省农机鉴定站研究筛选适宜机型,指导企业开展农机改型、保障机械供应、开展作业培训:省植保站负责研究制定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方案,指导开展病虫草害防治:省耕地环保站负责研窕制定施肥技术方案,指导开展科学施肥。各市、县、区成立以
9、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参照省级分工、行政推动、组织协调、任务落实、服务保障、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落实专项资金,规范资金使用,建立补助清册和资金使用台账,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一)强化技术落实。按照分级负责、科技支捽、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整合科研、教学、推广、生产等行业,和农技、种子、植保、农机等部门专业技术力量,省市县分别建立专家指导团队,分工协作,开展技术研究和推广工作。强化技术宣传培训。各级各专业技术机构要立足本职,加强沟通协,调,深化专业协同,强化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结合、技术原理和土壤肥力水平、水分供应等当地生产自然
10、条件相结合,合理确定品种、带型、密度、配套播种机械、除草等关键技术指标,保障技术适配性:坚持生产调度和会商制度,研讨生产指导意见,多方式扎实开展综合技术培训指导、现场示范、技物配套服务,切实提高集成技术到位率,保障技术应用不跑偏走样。省级组建由科研教学和农技推广机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负责指导制定技术方案、确定技术指导意见、培训技术骨干、组织技术集成、包抓示范、调研提出工作建议等工作。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的技术队伍,开展技术、示范指导和研窕工作。要强化技术物资保障。技术部门要尽早定品种、定机械、定专用肥料和专用除草药剂,掌握市场供应情况,行政部门要合理使用项目资金,组织引导相关企业和种植者及时采购,
11、保证关键技术物资应用。(三)加强高标准示范点建设。按照“技术到位率高、领导重视程度高、媒体曝光率高”为标准,加强高标准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产量:效益、增加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具有带动能力和带状复合种植经验的新型经营主体,选择交通便利、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阳块,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100亩,组织精干技术力量,联合专家团队,强化技术支推,确保带状复合种植集成技术落实。要强化宣传,按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县标牌式样,统一规范项目标牌,明确作物、任务目标、技术模式等内容,及时组织农村干部、农技人员、大户和村民代表等观摩培训和宣传引导,扩大影响力度和输射面。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
12、体、自媒体、技术挂图、明白纸等多种方式,强化技术指导,宣传大豆玉米带状熨合种植技术的政策措施、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实施成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四)深化技术研究。省市大豆玉米曳合种植专家组相关科研单位和专家要积极参与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工作,联合农技部门系统开展研究试验,加快技术熟化。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夏合种植技术专家指导组将围绕限制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因素.,组织开展技术研窕。要发挥产业技术体系和市级科研单位科研优势,组织开展试验研窕和对比示范,加快技术品种、密度、施肥、除草等配套技术本地化改造,加快山地小型机械、覆膜播种机械等关键技术攻关,不断引进集成配套高产高效绿色技术,加快完善技
13、术体系。各示范县要调集骨干技术力量,明确目标责任,主动对接省、市科研单位的专家,保障试验方案落实,规范开展技术研究,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水平提升。附件:1.2024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分解表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省级专家指导组3 .陕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4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区标牌式样纵小,2024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及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任务分解表地区全年大豆种植面积(万亩)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万亩)陕西省26580西安市4.6宝鸡市13.41咸阳市82铜川市2.60.7渭南市9.52.5亮安市28.612榆林市102.56汉中市32.5
14、15.3安康市29.623.5商洛市33.717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省级专家指导组研究员正高级农艺师教授研究员高级农艺师正高级农艺师正高级农艺师高级农艺师教授组长:赵建兴副组长:梁福琴薛吉全成员:王阳峰苏光远张宏军苏小记石磊李得孝屈洋省农技推广总站延安市农科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机鉴定总站省种子工作总站省植保工作总站省耕地环保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农科院陕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规范落实,在总结前两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不同地区生态区气候和生产特点,特制定本方案。一、品种选用根据各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大豆、玉米品种搭配,大豆选
15、择耐荫、抗倒、宜机收、高产品种,玉米选择株型紧凑或半紧凑、株高适宜、耐密植、抗倒抗病高产品种。玉米品种:陕北、渭北地区推荐延科288、陕单650,榆林北部风沙滩区推荐先玉1483;陕南地区川道浅山丘陵区推荐延科288(汉中推广,安康、商洛试验示范)、登海605、腾龙208、东单1331、陕科9号、沃玉3号,山区推荐五单2号、腾龙208、脾龙3668、延科288(汉中推广,安康、商洛试验示范)。大豆品种:陕南地区夏播主推金豆228、适宜的本地农家种,搭配秦豆2018、和陕垦豆4号、宝豆1519;春播主推广中黄39、中黄13。陕北、渭北地区春播主推齐黄34,搭配中黄318、冀豆17、山宁17、中黄
16、30、秦豆2017、邯豆14(延安)、秦豆2018(渭北);渭北夏播可选择山宁17等早熟品种。二、行比配置陕南地区主推大豆玉米3:2模式,平地搭配4:2模式。陕北、渭北地区主推大豆玉米4:2模式,旱地覆膜种植亦可采用3:2模式,详见表1。表1:陕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不同模式配先表模式生产单元宽度(cm)玉米行距(cm)带间距(cm)大豆行距cm)4:2250(270)4060(70)303:2220(240)4060(70)30三、播种时间和方式播种前种子须提前进行清选、包衣拌种、晒种、发芽试验等处理,以提高出苗率,确保田间密度。玉米播深45厘米,大豆播深35厘米。陕南海拔1200米以上高
17、山区主推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模式,玉米于4月上中旬当耕作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81时覆膜播种,大豆为5月上中旬,当耕作层10厘米地温稳定在15C时抢墙播种。海拔1200米以下中低山区地区主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复合套作模式,玉米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当10厘米地温稳定在I(TC时播种,地膜覆盖可适当早播10天左右,抢墙播种;大豆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前茬收获后抢墙播种。600米以下川道低海拔区主推夏玉米夏大豆复合间作模式,玉米和大豆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渭北、陕北地区采用带状间作模式,大豆和玉米同期播种,一般渭北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陕北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抢墙播种。播种方式包括机械播种和人工播
18、种。机械播种分带状间作和带状套作。带状间作时宜选用适合相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行数、行距、株距、间距、种肥距离、施肥深度、施肥量、是否覆盖地膜等参数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带状套作时,陕南地区春玉米夏大豆套作模式,宜分别选用2行玉米施肥播种机和34行大豆施肥播种机先后分别播种,行距、株距、间距、种肥距离、施肥深度、施肥量等参数需满足种植模式要求。推荐在拖拉机上加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播种机上加装播种报警、电动排肥等装置,以更加精准的控制行距、排种和排肥量等。陕南山地人工播种时,可采用手持式点播器、手推式鸭嘴播种器播种或人工开沟播种。操作时注意保证行距、株距、播深、种肥距离规范。四适宜密度大
19、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密度应与当地同品种净作玉米密度相当,一行玉米的株数相当于净作玉米2行的株数;大豆密度达到当地同品种净作大豆密度的70%以上。陕南地区土层薄、保水性较差的田块,玉米亩成苗2700-3000株(3:2模式:机械播种亩播种30003700粒,株距1620厘米;人工播种亩播27003000穴,穴距2022厘米,每穴播23粒、成苗1株);土层较厚的平缓田块,玉米亩成苗30003500株(3:2模式:机械播种亩播种35004200粒,株距14一17厘米;人工播种亩播30003500穴,穴距1720厘米,每穴播23粒、成苗1株);大豆3:2模式下亩成苗7000株(机械播种9100粒,株
20、距10厘米;人工播种亩播种3500穴,每穴播34粒、成苗2株)。陕北、渭北旱地玉米成苗40004500株(亩播种48005500粒),在此范围内,密植小棒型品种和覆盖地膜田块可适当密植,中大棒型品种和露地种植田块可适当稀植;水浇地玉米亩成苗50005500株(播种55006000粒);大豆亩播种100oo-UOOo粒,成苗70008000株。具体播种株距计算公式为:株(穴)距(厘米)=666.7*单元内该作物种植行数*每穴播种粒数*100/单元宽(米)/亩播种粒数。亩播种粒数=成苗株数/预计成苗率。五、合理施肥大豆、玉米分别控制施氮肥,玉米要施足氮肥,大豆少施或不施氮肥;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单株施
21、肥量与净作玉米单株施肥量相同或略增,播种机玉米的下肥量须调整为净作玉米下肥量的2倍以上(倍数等于净作玉米株距除以带状复合种植玉米株距)。相对净作不增加施肥作业环节和工作量,实现播种施肥一体化,有条件的地方尽量选用缓释肥或控释肥。玉米肥料施于玉米带外侧距玉米10-12厘米处,大豆肥料施在大豆行中间,施肥深度1015厘米。机械化种植田块或干旱田块,推荐玉米选用高氮专用缓控释配方肥、大豆选用低氮平衡复合肥,作种肥一次性施入;采用常规肥料时,可采用种肥+追肥两段式施肥,氮肥种肥和追肥比例为6:4,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在两行玉米之间追施尿素,或追施在玉米带外侧15-20厘米处,切忌全田撤施氮肥。玉米按当
22、地常年玉米产量和每产100公斤籽粒需氮(N)2.5-3公斤氮计算施氮量,磷肥(P2O5)、钾肥(K2O)用量渭北及陕北可按氮的一半施用,陕南磷按氮的三分之一、钾按一半施用,采用缓控释肥一次性作种肥施用;氮肥也可种肥+槐肥两次施用,选用高氮缓控释肥(含氮量225%)作种肥,追肥建议选用尿素在玉米大豆行间离玉米植株20厘米处施用。切忌对玉米大豆采用同一滴灌系统施氮肥,杜绝玉米追肥时全田撒施氮肥。缺锌地区底肥亩增施硫酸锌1公斤。大豆高肥力田块不施氮肥,中低肥力田块适量施用氮肥,建议亩施纯氮2.03.0公斤,推荐使用低氮平衡复合肥(含氮量15%),如在播种时亩施15:15:15的复合肥1020公斤,亩
23、施硼砂1公斤;在初花期根据长势亩追施尿素25公斤,或在初花期和鼓粒初期喷施1.5%尿素水溶液。在分枝期、初花期和鼓粒初期,结合病虫防控和化学调控喷施铝酸锭10克/亩、尿素300克/亩、磷酸二氢钾150克/亩。六、杂草方法坚持综合防治、治小治早的原则,充分发挥翻耕旋耕除草、地膜覆盖除草等农业、物理措施的作用,降低田间杂草发生基数,减轻化学除草压力。化学除草坚持采用“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喷施处理为辅”的策略,科学合理选用除草剂品种、施用方式。陕北、渭北干旱地区推广黑色地膜覆盖除草技术,在没有覆膜的区域,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剂可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乙草胺、二甲戊灵
24、嘎喀磺草胺(或嗫吩磺隆)等兑水喷雾,每亩用水量40升以上。土壤封闭化除作业应保证除草剂喷洒均匀,采用播后随喷的方式进行,最迟应在播种后2天之内完成;封闭除草喷药时必须保证土壤埔情,墙情不足时,需要先进行人工造埔或加大用水量,保证土壤湿润,并且不能用无人机喷施,确保喷后土表药液成膜实现封闭;喷药后至大豆玉米顶土前不能大水灌溉,以防除草剂淋溶伤害大豆玉米。春玉米套种夏大豆模式,大豆播种前杂草严重的田块,先在大豆带用草皱瞬喷雾灭草,杂草中毒死亡后播种,播后立即进行土壤封闭处理。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时,需进行茎叶喷雾化除。可在玉米苗35叶期,大豆23片三出复叶期,杂草25叶期,在当地植保技术人员指导
25、下,选用禾豆兼用型除草剂如噬吩磺隆、灭草松等喷雾,也可根据当地草情,选择玉米、大豆专用除草剂,实施茎叶定向喷雾除草。一般可在大豆34片三出复叶期选用精喳禾灵(或高效氟哦甲禾灵、精噬氟禾草灵、烯草酮)+乙薮氟草酸(或灭草松)定向茎叶喷雾大豆种植区域。可在玉米苗后35叶期选用烟喀璜隆+氯氟噬氧乙酸(或二氯此唾酸、灭草松)定向茎叶喷雾玉米种植区域。选择除草剂时,要注意选用对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莠去津、烟喀磺隆易导致大豆、小麦、油菜残留药害,氟磺胺草醍对下茬玉米不安全。药液配制时,按照大豆和玉米各自实际种植面积计算药剂用量。喷药时间应在无风无雨时进行,夏季高温季节中午不能喷药,一般在上午10
26、点前和下午4点后无风时作业。人工喷药除草可选用自走式单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加装定向喷头和定向罩,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喷药,喷头离地高度以喷药雾滴不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为准,严禁药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喷药应避过高温选择无风时段(晴天时选下午)进行。注意:优先选用嘎吩磺隆、嘤喀磺草胺、灭草松、精异丙甲草胺、异丙甲草胺、乙草胺、二甲戊灵等7种同时登记在玉米和大豆上的除草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下时,选择除草剂登记剂量低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时,选择除草剂登记剂量高量。在选择茎叶处理除草剂时,要注意选用对临近作物和下茬作物安全性高的除草剂品种。喷雾器械使用前应彻底清洗,以防残存药剂导致作物
27、药害。喷洒除草剂时,要注意风力、风向及晴雨等天气变化,选择晴天无风且最低气温不低于4t时用药,喷药时间选择上午10点前和下午4点后最佳,夏季高温季节中午不能喷药;阴雨天、大风天禁止用药,以防药效降低及雾滴飘移产生药害。如果发生除草剂药害,可在作物叶面及时喷施叫味丁酸、芸苔素内酯、赤霉酸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药害。同时,应加强水肥管理,促根壮苗,增强抗逆性,促进作物快速恢复生长。七、化学控旺玉米化控降高。适用于风大、易倒伏的地区和水肥条件较好、生长偏旺、种植密度大、对大豆遮荫严重的田块。玉米株高一般应控制在2.52.8米,密度合理、生长正常地块可不化控。化控时,选用矮丰、玉黄金(胺鲜脂和乙烯利合
28、剂)、玉米健壮素等控长生长调节剂,按推荐剂量,在玉米在69片全展叶期施用。大豆控旺防倒。带状间作自播种后4050天、带状套作自大豆苗期开始,大豆受玉米遮荫影响逐步显现,容易导致大豆节间过度伸长,株高增加,茎秆强度降低,严重时主茎出现藤蔓化等旺长现象。根据大豆长势用5%的烯效哩可湿性粉剂25-50克/亩在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进行化控。一般陕南地区在大豆分枝期(4-5片夏叶)用25克/亩进行第一次化控,必要时在初花期用50克/亩再喷一次;陕北、渭北地区在大豆初花期进行进行。采用高地隙喷雾机或背负式人工喷雾时对水40-50公斤/亩茎叶喷施,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时对水3公斤/亩喷施。无人机喷药时,沿玉米带
29、飞行,高度距离玉米冠层1.52米,使单幅喷洒范围覆盖该玉米带、两侧大豆带,以及相邻玉米带的临近单行,根据需要710天后再喷一次。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推荐时期、用量进行,不得超用量;要均匀喷施,不得重喷漏喷。喷后6小时内遇雨,可在雨后酌情减量重喷。八、病虫防治(一)播种期防治选择含有精甲咯菌腊、丁硫福美双、嘎虫嗪噫吠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二)苗期一玉米抽雄期(大豆分枝期)一是灰象甲重发区域,于成虫出土为害初期,采用大容量喷雾方法喷施4.5%高效顺反氯兼菊酯乳油。二是采取理化诱控措施,在玉米螟、桃蛀螟、斜纹夜蛾等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害虫;三是针对棉铃虫、斜纹夜蛾、金龟子
30、蟒增成虫)等害虫,自田间出现开始,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匏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防治;四是在田间棉铃虫、斜纹夜蛾、桃蛀螟、蜗虫、红蜘蛛等害虫密度较大时,于幼虫发生初期,选用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苗虫威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根据玉米、大豆叶斑类病害、锈病等病害发生情况,选用叱噎醛菌酯、污菌戊嘎醇等杀菌剂喷雾防治。玉米生长后期植株高大,宜利用高杆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防治。(三)大豆开花一成熟期根据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褐斑病、钻蛀性害虫,大豆锈病、叶斑病、点蜂缘蜷、豆英螟、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等发生情况,针对
31、性选用枯草芽泡杆菌、井冈霉素A、苯酸甲环嗖、丙环喀菌酯等杀菌剂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翅菊酯、谟氟菊酯或者含有嚷虫嗪成分的杀虫剂喷施,兼治玉米、大豆病虫害。根据植保部门发布的病虫测报结果,由植保部门针对重点病虫及时制定防控意见,指导防控。九、收获方法(一)适宜收获时期大豆适宜收获时期在黄熟期后至完熟期之间,此时大豆叶片脱落80%以上,豆英和籽粒均呈现出原有品种的色泽,籽粒含水率下降到1525乐茎秆含水率为45-55%,豆粒归圆,植株变成黄褐色,茎和英变成浅褐色,用手摇动植株会发出清脆响声。大豆收获作业应该选择早、晚露水消退时间段进行,避免产生“泥花脸”;宜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减少收获炸荚损失。玉
32、米适宜收获期在完熟期,此时玉米植株的中、下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干枯,果穗变黄,苞叶干枯呈黄白色而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微干缩凹陷,籽粒基部(胚下端)出现黑帽层,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色泽。采用果穗收获,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2535%;采用籽粒直收方式,玉米籽粒含水率一般为15-25%。(二)收获方式陕北、渭北地区以同时收获和先收大豆为主,同时收获时,可采取大豆和玉米收获机械前后协同收获;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时,可选择割幅宽度1.62米以内可通过的大豆联合收割机收获大豆,再选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大豆收获机机型应根据大豆带宽和相邻两玉米带之间的距离选择,应做到不漏收大豆、不碾压或夹带玉米植株。大豆
33、收获机割台幅宽一般应大于大豆带宽度40厘米(两侧各20厘米)以上,整机外廓尺寸应比相邻两玉米带之间距离小20厘米(两侧各10厘米)以上,尽量放低割台,将割茬降至48厘米,避免漏收低节位豆英,大豆机械作业速度不高于5千米/小时(下同)。陕南地区以先收玉米为主。可选择割幅宽度在1.61.8米以内可通过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果穗或籽粒,玉米收获机轮胎(履带)外沿与大豆带距离一般应大于15厘米。待大豆成熟后选用窄幅宽大豆收获机或当地常规大豆收获机进行大豆收获作业,一般推荐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收获期多雨时也可先用割晒机割倒,然后晾干脱粒。玉米收获机机型应根据玉米带的行数、行距和相邻两大豆带之间的宽度选择,并加装分禾器,防止玉米籽粒混入大豆,应做到不碾压或损伤大豆植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区标牌式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区示范区涉及X个乡(镇)、X个村,共X万亩项目目标:大豆平均亩产X公斤,玉米平均亩产X公斤.技术模式:字体:黑体主栽品种:技术路线:示范县实施区域(具体实施区域要明确标注)一、-_一栽培要点:字体:楷r-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县政府负责人成员:技术指导组:姐长:成员:陕西省农业农村厅XX县人民政府2024年月(不超过5人)(不超过5人)注:1.标牌尺寸6米X3.5米,彩喷,铁架。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