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79299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91 大小:6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地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优秀甲级资质可研报告.doc(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总论1第一节 项目概况1第二节 项目业主及项目区域简介1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及主要编制依据2第四节 可研报告主要结论4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10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三章 总体规划14第四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15第一节 政策环境15第二节 建设地址15第三节 建设条件16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设计18第一节 建设内容18第二节 建设方案21第三节 设计方案28第六章 生态与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53第一节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53第二节 环保设计54第三节 劳动安全57第七章 节 能58第一节 节能分析58第二节 节能分析依据58第三节

2、 节能措施与建议58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及实施保障59第一节 建设进度59第二节 项目实施保障61第九章 招标方案65第十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8第一节 编制范围68第二节 编制依据69第三节 项目投资估算70第四节 资金来源与安排82第十一章 经济效益评价82第十二章 社会影响评价83第十三章 风险分析及对策87第十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8781-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某地区震后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二)建设地址:*市*镇四个安置点(三)项目业主:*市*镇人民政府(四)项目法定代表人: (五)建设性质:新建(六)项目建设投资:工程总投资8764.1473万元。(七)

3、资金来源:其中*对口援建资金投资和*市财政资金。(八)建设期: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一年。第二节 项目业主及项目区域简介一、本项目的项目业主:*市*镇人民政府。二、本项目法人代表: *镇镇长三、项目建设镇*镇概况(一)、地理位置*镇位于*市西北边缘,龙溪河与紫坪铺水库交汇处。地跨东经10331至10335,北纬3103至3107,距*市区20公里。东与虹口乡毗连,南隔岷江与紫坪铺镇相望,西北与阿坝州汶川县银杏、映秀两镇接镶。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22公里,全镇总面积88.8平方公里。 (二)、地形、气候、水文*镇地处龙门山区前山的边缘,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两边高,中间低。有高山、中山和河谷阶地等三个

4、地貌类型。*镇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600mm,大多是冬干,春旱,夏多暴雨,秋天阴雨连绵,年均日照总数为900小时。龙溪河是境内主要河流,是岷江的支流,全长18公里。 (三)、社会经济全镇辖查关、云华、栗坪、南岳、东岳五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场镇居委会,2006年底,全镇总人口2886人,人口密度32.5人/平方公里,其中非农业人口373人。镇域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无烟煤、石灰石、砂金、砂石、蛭石、大理石、耐酸花岗石、石棉、砖瓦水泥粘土。动物种类繁多,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熊猫,野生动物有熊、猴、鹿、獐等;植物资源丰富,有珙桐、莲香树、银鹊、圆叶玉兰及多种杜鹃花等。境内有*国家级

5、森林公园,有亚洲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和大禹纪念碑,有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区,是*市及全省著名的旅游区。(四) 地震破坏情况512地震给*镇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镇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死亡36人,失踪17人,受伤1558人,其中重伤33人,受灾总户数1218户,房屋倒塌6547间,共156561平方米,房屋受损2100间,共58906平方米,经成都市建委专家组鉴定确认绝大多数为危房。道路受损40余公里,大小桥梁损毁27座,水、电、通讯设施大面积损毁。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及主要编制依据一、研究原则1、依据*市的整体规划,满足震后安置点市政公用配套的需要; 2、技术先进,经济合

6、理,突出公益性、社会效益;3、满足环境保护和成本节约要求; 4、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协调,合理布置。二、研究范围我公司受*市*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对*镇震后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的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安排、效益评价、结论等。三、主要编制依据1、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试行1996);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3、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道

7、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技术规程 GBJ08-39-94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8、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J 014-979、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 F40-2004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1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1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891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15、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D62-200416、给水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 GBJ69-841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T14

8、-97修1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97修19、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50289-9820、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91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50217-942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199923、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J50028-9324、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25、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2008年7月10);2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27、编制单位公司营业执照、资质证书;28、其他相关附件。第四节 可研报告主要结论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的实施有利于

9、广大受灾群众安定生活和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2、项目的推进有利于*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3、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4、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进*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完美结合;5、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灾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镇震后四个集中安置点(集镇安置点、南岳2组安置点、南岳4组安置点、查关安置点)的道路、排水、给水、燃气、电力、景观、绿化、社区活动中心等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三、工期安排项目建设期1年。施工工期为9个月, 2008年4月初动工,2009年12月底前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四、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1、投资估算本

10、项目总投资为8764.1473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估算投资额7286.528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估算投资748.9665万元,预备费728.6528万元。2、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8764.1473万元。资金来源为*对口援建资金和*市级财政资金。3、资金使用计划2009年3月底前投入建设资金303.4877万元;2009年4月12月年投入建设资金8460.6596万元。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包括*镇震后四个集中安置点的道路、排水、给水、燃气、电力、景观、绿化、社区活动中心等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工程名称指标类别

11、及名称单位数据或指标一*镇震后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规划指标(一)道路工程1集镇2号线延伸段7米宽支路米6162集镇2、4号线道路建设2号线宽7米4号线宽5米米15003东岳村道路改建工程6.5米宽支路米80004南岳七组至老山门道路(新建)6.5米宽支路米3905.23(二)排水工程1查关安置点污水处理站D400-d600污水管道米1000化粪池座2二级生化处理设备(400立方米/天)吨4002南岳2组、南岳4组污水管网工程D400-d600污水管道米8003集镇2号线延伸段雨水管网D400-d600雨水管道米6164集镇2号线延伸段污水管网D400-d600污水管道米616(三)公

12、共设施建筑面积1云华、查关、场镇社区活动中心云华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300云华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300查关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300茶关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300场镇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500场镇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500(四)给水工程1查关安置点水厂座12南岳四组安置点水厂座13南岳2组安置点水厂座1(五)燃气工程1*集镇天然气项目天然气管道敷设m15000(六)电力工程1集镇35千伏变电站35千伏、6000千伏安变电站、12公里35千伏线路和10公里10千伏线路迁改座1(七)景观绿化工程1集镇绿化工程绿化工程平方米400行道树株1002南岳1组安置点景观工程景观打

13、造工程平方米400河道整治工程米2003场镇路灯工程盏50二投资估算指标1总投资万元8764.14731.1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万元7286.5281.2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748.96651.3预备费万元728.6528六、结论与建议*镇震后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是*市*镇政府根据成都市恢复重建*市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部署实施的集中安置点的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它的实施有利于加快*市灾后重建工作步伐,为及时完成解决因灾受损房屋住户居住困难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项目的实施,亦是深入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项目建设条件具备

14、,社会效益明显,项目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建议*市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利于项目尽早组织实施。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背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震级达到里氏8.0级,裂度为十一度,其破坏性波及大半个中国,*市遭受到了最为严重的破坏,为地震的重灾区之一,全市房屋损失十分严重,有50%的危房必须拆除,有25%的房屋需要加固。截至2008年5月24日,*市的死亡人数为3075人,受伤人数10560人,失踪512人,受灾人口达到58万人。初步统计直接经济损失为529亿元,仅房屋倒塌造成的损失就达80多亿元,预计总体直

15、接经济损失将超过800亿元。此外,道路等基础设施损毁较严重,整个城市的道路体系受到了很大的破坏,产业发展也受到了致命性的打击。*市*镇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死亡36人,失踪17人,受伤1558人,其中重伤33人,受灾总户数1218户,房屋倒塌6547间,共156561平方米,房屋受损2100间,共58906平方米,经成都市建委专家组鉴定确认绝大多数为危房。道路受损40余公里,大小桥梁损毁27座,水、电、通讯设施大面积损毁。特别是广大受灾群众还处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而住房的倒塌致使其居无定所,更加重广大受灾群众的心理负担,而只能在捐赠的简易帐蓬和活动板房里度过,广大受灾群众对住房的渴望十分强烈。

16、而余震的不断,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始终消除不掉地震的阴影,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和不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治安秩序和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迫切地需要对广大受灾群众进行尽快地安置。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灾后恢复重建系列政策的要求,根据成都市恢复重建*市工作委员会的安排,*市和*镇人民政府以解决关系民生的紧迫问题为着眼点,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有序推进。立即着手灾后永久性安置建设,协调灾后重建各项工作。为加快启动建设永久性的集中安置房,让居民尽快住进永久性的“新家”,解决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恢复和发展经济。*市*镇四个集中安置点的建筑工程建设已经启动,本项目作为安置点配套工程的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

17、,启动已经迫在眉睫。第二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广大受灾群众安定生活和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爆发了一次巨大的地震,达到里氏8.0级,其破坏性波及大半个中国,*市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成为极重灾区之一,市域范围内的建构筑物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致使部分房屋倒塌成碎块,部分房屋成为危房,不能居住或不能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广大受灾群众只能靠搭建简易的帐篷或活动板房解决临时居住的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广大受灾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因地震的灾难性的破坏,使得广大受灾群众的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慌,迫切需要社会的帮扶,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以恢复广大受灾群众重建家

18、园的信心和力量。该项目属于集中安置点的公用配套项目,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广大受灾群众安定生活和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二、项目的推进有利于*市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512地震后,*市面临恢复重建的巨大压力。摆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面前有根本工作是如何在极可能短有时间内恢复重建*市,达到灾前的经济、文化水平,恢复正常的社会环境。重建工作及其繁重。在所在重建工作中,灾民的居住问题是所在工作的最重要的一项。安居才能乐业,只有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居住问题,才能使广大群众更好地投身其他灾后重建工作,才能安心地投入基他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中。该项目属于集中安置点的公用配套项目,它的推进有利于*市

19、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完成。三、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动*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512地震给*镇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镇在这次特大地震灾害中,死亡36人,失踪17人,受伤1558人,其中重伤33人,受灾总户数1218户,房屋倒塌6547间,共156561平方米,房屋受损2100间,共58906平方米,经成都市建委专家组鉴定确认绝大多数为危房。道路受损40余公里,大小桥梁损毁27座,水、电、通讯设施大面积损毁。巨大灾难造成的破坏致使广大受灾群众无法进行充分的就业,也根本不能采取自救的措施,致使广大受灾群众仍停留在临时安置点,致使各方面的工作都无法进行有序的开展,为灾后重建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阻碍。本项目的实

20、施,在让灾民安居乐业的同时,有利于*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有序开展。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推进*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的完美结合灾后重建是当前最紧迫和最重要的工作,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以赴支援灾区,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在深入调查、综合评估、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及早规划和适时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按照这一思路,本项目的建设将灾后重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及小城镇建设具有密切联系,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有利于加强公共基础

21、设施对农村的服务,发展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需要统盘考虑城镇建设和农村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科学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本项目是在贯彻中央根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了本地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灾后重建推进工作的关键。本项目在充分尊重广大受灾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发展,通过建设安置小区改善农村人居条件,同时推进和带动*市道路、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新农村的建设。五、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改善灾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对四个安置点的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安置小区内实现了水通、电

22、通、气通、电话通、路通,与在板房居住条件相比,生活环境大为改善,不再是冬冷夏热的居住环境,使得灾民的业余生活更为多姿多彩,为构建和谐社会迈进了一大步。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第三章 总体规划“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市*镇因灾房屋财产损坏严重。为帮助灾民早日能够住进集中安置点,*市政府和*镇政府结合*市市灾后重建规划,对*镇震后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进行详细与科学的规划。本次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的规划为*镇四个安置点的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包括道路、排水、给水、燃气、电力、景观、绿化、社区活动中心等工程的规划。项目的详细规划见附图集中安置点规划布置详图。 第四章建设

23、地址及建设条件第一节 政策环境本项目为*镇震后集中安置点的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公益性显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级政府各部门均设绿色通道全力支持。第二节 建设地址一、建设地点*镇震后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址分别位于*镇南岳2组、南岳4组、查关村、*镇集镇。上述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的建设地址基本位于四个集中安置点(南岳2组安置点、南岳4组安置点、查关村安置点、*镇集镇安置点)及周边,场地比较平整,临时道路通畅,交通较为便利。*镇震后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建设地点详见集中安置点规划布置详图。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市国土资源局关于灾后建设项目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

24、报告中规定“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普查结果,我市大观镇、青城山镇、中兴镇、玉堂镇、灌口镇、蒲阳镇、紫坪铺镇、*镇、虹口乡和向峨乡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在以上区域开展工程建设,必须先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除以上10个山地、丘陵乡镇外,我市其他乡镇均为地质灾害不宜发区。在不易发区范围内,除灾民永久安置点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由我局委托有资质的地质勘查单位进行以外,其余建设建设项目不要求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镇是*市10个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高易发区之一。在建设项目实施时,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专家对本项目建设地点的评估结果如下:据*市*镇南岳村4组村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简

25、要评估报告,南岳4组建设用地的危险性分区属危险性中等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分级为基本适宜。据*市*镇南岳村2组村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简要评估报告,南岳2组建设用地的危险性分区属危险性中等区,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分级为基本适宜。据*市*镇集镇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简要评估报告,集镇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场地适应性评价为基本适宜。,据*市*镇查关村村民集中安置点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简要评估报告,查关新型社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场地适应性评价为基本适宜。 本工程实施时将根据评估场地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可能性,采取针对性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顺利实

26、施。第三节 建设条件一、地形、地质、气候等条件1、地形地貌建筑场地属岷江水系I级阶地,拟建场地地形整体较平坦,场地及地基整体稳定,宜于建筑。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场地稳定性该区域构造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坳陷中部西侧,处于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和龙泉山断裂带之间。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影响,两构造带相对上升,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冰水堆积层和冲积层,形成现今平原景观。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存在北东走向的蒲江新津断裂和新都磨盘山断裂及其它次生断裂。但除蒲江新津断裂在第四纪以来有间隙性活动外,其它隐伏断裂近期无明显活动表征。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场地区域隐覆断

27、裂的活动情况和龙门山、龙泉山构造带的活动对成都市及周边*的影响。考虑到5.12地震对成都平原的影响,特别是对*市的影响,它是有文字记载以来,成都平原及其邻近周边发生最大的地震,再次发生的可能性极低,根据*市的地理特点,国家相关部门已调整了本地建筑的设防标准,且经检测*市城区内属于较安全的区域,适宜修筑建筑物。3、气象*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1.514,相对湿度81%,年无霜期206275天。由于本项目的建设地点分别位于南岳2组、南岳4组、查关村、*镇集镇,地质条件各不相同。工程实施时应根据地质勘查单位的地勘资料,按照要求分别考虑地基处理方案。二、材料来源及运

28、输条件水泥、砂卵石、砖等材料可从可就近采购,按照就近取材、经济适用的原则,进场道路运输条件较好。三、总结综上所述,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本项目的项目建设条件已具备。 第五章 建设内容及建设方案设计第一节 建设内容本项目为*镇震后四个集中安置点公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给水、排水、燃气、电力、公用设施、绿化景观工程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四个集中安置点形成配套完善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本项目的建设内容详见下表: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工程内容一道路工程1集镇2号线延伸段7米宽支路米616道路路基、路面2集镇2、4号线道路建设2号线宽7米4号线宽5米米1500只包含道路沥青砼道面

29、以及边坡保坎维修加固3东岳村道路改建工程6.5米宽支路米8000道路拓宽至6.5米,包含边坡保坎修建4南岳七组至老山门道路(新建)6.5米宽支路米3905.23震后改道新建道路约4公路。含保坎和边坡。二排水工程1查关安置点污水处理站D400-d600污水管道米10001公里污水管道铺设、化粪池和二级生化处理设备(400立方米/天)化粪池座2二级生化处理设备(400立方米/天)吨4002南岳2组、南岳4组污水管网工程D400-d600污水管道米800南岳2组、南岳4组接入污水干管的管网建设3集镇2号线延伸段雨水管网D400-d600雨水管道米6164集镇2号线延伸段污水管网D400-d600污水

30、管道米616三公共设施建筑面积1云华、查关、场镇社区活动中心云华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300活动中心主体房屋(含建筑、安装和装饰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云华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300查关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300茶关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300场镇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500场镇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500四给水工程1查关安置点水厂座1日供水规模1000立方米2南岳四组安置点水厂座13南岳2组安置点水厂座1五燃气工程1*集镇天然气项目天然气管道敷设m1500015公里天然气管道铺设六电力工程1集镇35千伏变电站35千伏、6000千伏安变电站、12公里35千伏线路和10公里10千伏线

31、路迁改座1建35千伏、6000千伏安变电站、12公里35千伏线路和10公里10千伏线路迁改七景观绿化工程1集镇绿化工程绿化工程平方米400种植银杏、杜鹃等植物行道树株1002南岳1组安置点景观工程景观打造工程平方米400南岳1-2组安置区广场、节点景观打造、河道整治河道整治工程米2003场镇路灯工程盏50第二节 建设方案一、道路建设方案1、道路建设规模序号建设项目名称建设标准(城II 级)建设长度(m)红线宽度(m)设计车速(Km/h)1集镇2号延伸线支路6167302集镇2、4号线道路支路15002号线宽7米4号线宽5米303东岳村道路改建工程支路8000 6.5304南岳七组至老山门道路支

32、路40006.5302、道路等级划分名称道路等级红线宽度(m)集镇2号延伸线支路7集镇2、4号线道路支路2号线宽7米4号线宽5米东岳村道路改建工程支路6.5南岳七组至老山门道路支路6.53、道路工程技术指标支路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4、道路结构项目结构类型厚度(cm)上面层SMA134下面层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8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稀浆1.2上基层6%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5 底基层4%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20 5、初步方案 道路等级:城市支路; 道路规划宽度:6/6.5m; 道路设计车速:30km/h; 道路设计临界年限:10 年; 路面结构:沥青砼结构 道路抗震设防等级:8

33、 度; 二、排水管网建设方案*市*镇集中安置点建设按照发展区规划,排水体制应采取雨污分流制,项目区的排水工程包括雨水干管工程,污水干管工程,沿各地块周边道路工程布置,不包括集中安置点地块内的排水管网系统。1、雨水管网工程 雨水管道:雨水管道均沿道路按单侧布置。根据排水规划。公用配套基础建设项目的雨水干管管径为d400d600,雨水进水支管管径为d300。 。规划考虑到雨水管网应发尽量收集周边地块的全部雨水,并为其他管线埋设留足适当空间,雨水以就近排放为原则,充分利用现状河流沟渠,经整治后作为集中安置点雨水排放的主要通道。2、污水管网工程污水管道均沿道路按单侧布置。依据服务面积的不同,最小管径d

34、400d700。按照规划,今后区内的污水组织成重力流汇集排入*镇的污水处理厂。3、检查井工程本项目排水检查井主管检查井采用d1000钢筋砼检查井、支管井采用700钢筋砼检查井。4、雨水进水井雨水井采用砖砌单箅雨水进水井。三、给水工程建设方案本项目拟规划建设三个自来水厂(查关安置点水厂、南岳四组安置点水厂、南岳二组安置点水厂),为三个安置点进行供水配套服务。查关安置点水厂的建设规模为日供水量1000立方米,南岳四组、南岳二组安置点水厂的建设规模为日供水量500立方米。四、天燃气管线工程本镇的天然气管线工程为*集镇的天然气项目。预计安装天然气管道15公里。五、电力工程本项目的电力工程主要包括35千

35、伏、6000千伏安变电站的建设和12公里35千伏线路和10公里10千伏线路的迁改。六、景观绿化工程本项目包括集镇的绿化工程和南岳1组安置区景观工程。集镇的绿化主要为种植银杏、杜鹃等植物。南岳1组安置区景观工程主要包括安置区广场、节点景观打造、河道整治等。七、公共设施工程本项目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云华、查关、场镇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云华、查关社区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场镇社区服务中心的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主体建筑为二层砖混结构房屋。室外配套包含道路、停车场、排水、给水、围墙、大门等配套设施。八、主要工程量序号工程名称单位工程量工程内容一道路工程1集镇2号线延伸段7米宽支路平

36、方米4312道路路基、路面2集镇2、4号线道路建设2号线宽7米,4号线宽5米平方米9000只包含道路沥青砼道面以及边坡保坎维修加固3东岳村道路改建工程6.5米宽支路平方米28000道路路基、路面、边坡保坎修建4南岳七组至老山门道路(新建)6.5米宽支路平方米25384震后改道新建道路约4公里。含保坎和边坡。二排水工程1查关安置点污水处理站D400-d600污水管道米10001公里污水管道铺设、化粪池和二级生化处理设备(400立方米/天)化粪池座2二级生化处理设备(400立方米/天)吨4002南岳2组、南岳4组污水管网工程D400-d600污水管道米800南岳2组、南岳4组接入污水干管的管网建设

37、3集镇2号线延伸段雨水管网D400-d600雨水管道米6164集镇2号线延伸段污水管网D400-d600污水管道米616三公共设施建筑面积1云华、查关、场镇社区活动中心云华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300活动中心主体房屋(含建筑、安装和装饰工程)及配套设施建设云华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300查关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300茶关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300场镇社区活动中心平方米500场镇社区活动中心室外配套工程平方米500四给水工程1查关安置点水厂座1日供水规模1000立方米2南岳四组安置点水厂座13南岳2组安置点水厂座1五燃气工程1*集镇天然气项目天然气管道敷设m1500015公里天然气管

38、道铺设六电力工程1集镇35千伏变电站35千伏、6000千伏安变电站、12公里35千伏线路和10公里10千伏线路迁改座1建35千伏、6000千伏安变电站、12公里35千伏线路和10公里10千伏线路迁改七景观绿化工程1集镇绿化工程绿化工程平方米400种植银杏、杜鹃等植物行道树株1002南岳1组安置点景观工程景观打造工程平方米400南岳1-2组安置区广场、节点景观打造、河道整治河道整治工程米2003场镇路灯工程盏50第三节 设计方案一、道路工程设计(一)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 014-9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39、技术规范(JTJ F40-200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 034-2000)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J024-8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J50-2001)(二)道路工程设计方案1、路线根据路线走向,结合本地区路网规划,调查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及其特征,在规划图上进行路线方案平、纵平面设计。2、路基根据提供的勘测资料,结合沿线地形,填、挖边坡按以下处理:2.1填方l 基底处理路堤修筑时,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

40、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其压实度不小于90%。零填挖路基,应清除表层耕植土30cm,并采用翻挖压实或换填等技术措施处理,其压实度不小于95%。路堤基底范围内由于地表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等措施将水引离填方区,并可适当在路堤底部填筑不易风化的砂砾石料或块片石。当路基经过水田或塘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开沟放水晒干,清除淤泥和表层腐植土,对湿软土层应采取开挖换填素土或砂砾石以及抛石挤淤等措施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软弱地基处理地段对其处理措施、开挖深度和换填深度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本次道路设计用于换填的素土和砂砾石或抛石挤淤的块片石工程量

41、计入挖淤泥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其工程量为估算值。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工程量按实际发生方计量。l 填料要求路基填料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以上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宜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度。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项目分类路床表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下路床上路堤下路堤0

42、30308080150150以下8543101015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8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或掺5%(干土质量的百分比)的生石灰后再碾压。l 填筑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路基填筑前土基应夯压,使填土前土基压实度达到90%。涵洞、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或石灰土。若机动车车行道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部 位填料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素土93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路床顶80cm管顶上50cm以内砂、砂砾88管顶上50cm以上砂、砂砾95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下080cm砂9580cm以下砂93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先稳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