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280228 上传时间:2019-08-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09401140139学生班级:电子0901指导教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系: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年级:电子0901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姓名学生姓名 课题名称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和测试内容及任务一、 设计任务和要求学生通过理论设计和实物制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常用模拟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发电子产品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设计内容制作一个半导体直流稳压电源,要求直接接在220

2、V交流电压最后输出12V(或9V /5V)电源,并且要求Iomax=500mA,纹波电压VOP-P5mV,稳压系数Sr5%。三、技术指标要求电源输出电压为12V(或9V /5V),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大输出电流为Iomax=500mA,纹波电压VOP-P5mV,稳压系数Sr5%。进度安排起止日期设计内容5.215.26确定设计方案以及设计原理图,用protel画出原理图5.275.31为实物画封装库,导入PCB图及正确接线6.016.05PCB的腐蚀,打孔以及实物板的焊接6066.07稳压电源性能指标的测试6.086.10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主要参考资料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

3、四版 答辩成绩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目录第1章 绪论 5 1.1 直流稳压电源的发展51.2 直流电源的作用51.3 直流电源对大学生的意义 61.4 设计思路7第2章 设计目的及其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 72.1 设计目的 72.2 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8第3章 方案选定831 电源原理构成832 单元电路分析及参数的确定103.2.1 电源变压器103.2.2 整流电路 113.2.3 滤波电路113.2.4 集成稳压器123.3 电路设计图133.4 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14第4章 电路的调试与检测 154.1 静态调试154.2 动态调试154.2.1 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的测试164.2.2 误

4、差分析174.3 调试注意事项 18第5章 结论18第6章 心得体会 19实物图21参考文献21附录A 元件清单 22第1章 绪论1.1直流稳压电源的发展1955年美国的科学家罗那(G.H.Royer)首先研制成功了利用磁芯的饱和来进行自激振荡的晶体管直流变换器。此后,利用这一技术的各种形式不断地被研制和涌现出来,从而取代了早期采用的寿命短、可靠性差、转换效率低的旋转和机械振子示换流设备。由于晶体管直流变换器中的功率晶体管工作在开关状态,所以由此而制成的稳压电源输出的组数多、极性可变、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因而当时被广泛地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电子设备。由于那时的微电子设备及技术十分落后,不能制作

5、出耐压高、开关速度较高、功率较大的晶体管,所以这个时期的直流变换器只能采用低电压输入,并且转换的速度也不能太高。60年代,由于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反压的晶体管出现了,从此直流变换器就可以直接由市电经整流、滤波后输入,不再需要工频变压器降压了,从而极大地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无工频降压变压器的开关电源。省掉了工频变压器,又使开关稳压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开关稳压电源才真正做到了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70年代以后,与这种技术有关的高频,高反压的功率晶体管、高频电容、开关二极管、开关变压器的铁芯等元件也不断地研制和生产出来,使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被

6、广泛地应用于电子计算机、通信、航天、彩色电视机等领域,从而使无工频变压器开关稳压电源成为各种电源的佼佼者。 1.2 直流电源的作用:九洲电气PowerLeaderTM系列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系统适用于大型发电厂、水电厂、超高压变电站、无人值守变电站作为控制、信号、保护、自动重合闸操作、事故照明、直流油泵、,各种直流操作机构的分合闸,二次回路的仪表,自动化装置的控制交流不停电电源等用电装置的直流供电电源。PowerLeaderTM系列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的单线原理:GZD(W)型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由充电屏、馈线屏、蓄电池及直流电压变换器四zz个单元组成。充电机屏由若干电源模块和微机监控系统组成,单柜(屏)

7、最大配置160A,若需要更大的输出电流可实现多机柜(屏)并联。馈线屏配有微机绝缘在线监察装置,当某一馈出支路发生接地事故时可显示出某地支路编号及接地电阻。电池屏内可选配微机蓄电池巡检装置,随时对蓄电池状态进行监控。直流电压变送器可采用高频直流变送器,当合闸母线在180-300V电压变动时控制线母线的输出电压都能牢牢地稳定在220V。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模块的基本原理: PowerLeaderTM系列高频开关直流电源采用了全桥移相式脉宽调制软开关控制技术,使得模块效率进一步提高,谐波减小。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模块采用三相三线380VAC平衡输入,无相序要求,无中线电流损耗,在交流输入端,采用先进的尖峰抑

8、制器件及EMI滤波电路。高频开关直流电源由全桥整流电路将三相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经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FC)后,再由DC/DC高频变换电路把所得的直流电逆变成稳定可控的直流电输出。高频开关直流电源脉宽调制电路(PWM)及软开关谐振回路根据电网和负载的变化,自动调节高频开关的脉冲宽度和移相角,使输出电压电流在任何允许的情况下都能保持稳定。JZ-22010D系列电力高频开关电源既可单机工作完成各种基本功能,又可并联组合工作,并具有良好的并机均流效果。高频开关直流电源通过与微机连接,可实现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四遥功能。高频开关直流电源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保证模块或模块组独立运行和微机监控下系统的安全

9、、稳定。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模块采用总线采样主、从均流控制方式。在并机运行时,高频开关直流电源模块组中能自动选出一台主模块,将分流器采集到的电流、电压等外部参数进行处理,集中控制每一台模块的输出电压、电流。从而,即使在小电流时,也能得到较好的均流效果。1.3 直流电源对大学生的意义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很多制作过程之中很多东西都需要用一些特定的直流稳压电源作为驱动装置。因此,直流稳压电源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常见而且必需的器件,以故自己便选择制作直流稳压电源装置。而且,在我们刚接触的课程设计之中,电源的制作相对简单些,也为我们以后制作实物做个铺垫。同时,也为我们今后制作培养兴趣,不至于很讨厌甚至于

10、害怕。1.4 设计思路直流稳压电源又称直流稳压器。它的供电电压大都是交流电压,当交流供电电压的电压或输出负载电阻变化时,稳压器的直接输出电压都能保持稳定。稳压器的参数有电压稳定度、纹波系数和响应速度等。前者表示输入电压的变化对输出电压的影响。纹波系数表示在额定工作情况下,输出电压中交流分量的大小;后者表示输入电压或负载急剧变化时,电压回到正常值所需时间。直流稳压电源课程设计综合了模拟电路中的许多理论知识,它使理论知识得到了更好的巩固,并使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其中主要用到的基础知识有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半导体二极管的应用,滤波电容的分析方法和应用,集成稳压器的性能与作用等。在设计

11、的过程中还涉及到了应用Protel99制作原理图和PCB板的一些基础知识。对于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本课程设计的编写是以实验研究为主线,以科学实验研究所运用的实验技术为主要内容,按照实验是什么,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逻辑思维体系和实验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对象和目的)为教材内容展开。在加强学生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实验技术的训练。实践动手能力和课堂理论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将理论知识、课题内容的作业、讨论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融为一体,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通过本课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科学实验规律,实验技术,测量技术等实验研究方法,使其具有独立实验研究的能力

12、,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开拓创新。第2章 设计目的及其设计要求与技术指标2.1设计目的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2.2 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1)技术指标:要求电源输出电压为12V(或9V /5V),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大输出电流为Iomax=500mA,纹波电压VOP-P5mV,稳压系数Sr5%。2)设计基本要求:(1) 设计一个能输出12V/9V/5V的直流稳压电源;(2) 拟定设计步骤和测试方案; (3) 根据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设计好电路,选好元件及参数;(4) 要求绘出原理图,并用Protel画出印制板图

13、; (5) 在万能板或面包板或PCB板上制作一台直流稳压电源;(6) 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内阻;(7) 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纹波电压;(8) 撰写设计报告。第3章 方案选定31 电源原理构成直流稳压电源主要由变压器,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组成,其原理图如下图31所示:电源变压器 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图31 电源的原理过程图根据电源的构造,可以将电源分为三类:简单并联型稳压电源、输出可调开 电源、输出可调开关电源。有如下方案:方案一:简单的并联型稳压电源并联型稳压电源的调整元件与负载并联,因而具有极低的输出电阻,动态特性好,电路简单,并具有自动保护功能;负载短路时调整管截止,可靠性高,但效

14、率低,尤其是在小电流时调整管需承受很大的电流,损耗过大。方案二:输出可调的开关电源开关电源的功能元件工作在开关状态,因而效率高,输出功率大;且容易实现短路保护与过流保护,但是电路比较复杂,设计繁琐,在低输出电压时开关频率低,纹波大,稳定度极差。方案三:由固定式三端稳压器(78*、79*)组成固定式三端稳压器(78*、79*)输出脚V0、输入脚Vi和接地脚GND组成,它的稳压值分别为+12V、+9V、5V和-12V、-9V、-5V,它属于CW78*和CW79*系列的稳压器。下图为CW79*系列芯片三端稳压器,图中芯片的输入端上加上负输入电压UI,芯片的公共接地端,在输出端得到标称的负输出电压Uo

15、,电容Ci用来抑制输入电压Ui中的波纹和防止芯片的自激振荡,Co用于抑制输出噪音。VD为大电流保护二极管,防止在输入端偶然短路到地,输出端大电容上存储的电压反极性加到输出,输入端之间而损坏芯片。 图3-2 79系列三端稳压器基本应用电路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及元件的便捷性及精确性,本次课程设计采用方案三。由图31电源源理图我们可以知道,电路设计可分为四个部分: (1)变压器:一般的电子设备所需的直流电压与交流电网提供的220V电压相差较大,为了得到输出电压的额定范围,就需要将电网转换到合适的数值。此次课程设计本人选择了原副线圈比为18:1的变压器,使得输出电压约为12V。所以,变压器的主要作用是将电

16、网电压转为所需的交流电压,同时还可以起到直流电源与电网的隔离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因为直接接触高电压而造成的伤害。(2)整流电路:利用单向导电器件二极管将交流电压转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本次设计采用整流桥2CW10,整流桥将交流电转换为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达到一个初步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效果。(3)滤波电路: 利用储能元件电容把脉动直流电转换成比较平坦的直流电。此次设计总共用了2200uf、470uf、0.1uf电容分别为2个、6个、8个,以此获得相对平坦的直流电。(4)稳压电路:尽管经过整流滤波后的电压接近于直流电压,但其电压的稳定性很差,它受温度,负载,电网电压波动等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还必

17、须有稳压电路以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的基本稳定。本次课程设计采用78系列和79系列的稳压片来达到比较好的稳压效果。32 单元电路分析及参数的确定3.2.1 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有很多种:有降压的、有升压的,在这次的设计中选用的是降压变压器。根据课程设计要求我们选择的是输入电压为220V,输出电压为12V的变压器。3.2.2 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压Ui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靠二极管的单向导电作用,因此二极管是构成整流电路的关键元件。在小功率整流电路中(1kW以下),常用的整流电路有全波整流、桥式整流(图3-3)等。这里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采用2CW10整流桥。 图3-3 全波整

18、流波 图3-4桥式整流电路整流元件参数的计算负载中的平均值VL : VL=0.9V2 (3-1) 负载电流IL : IL =VL/RL =0.9 V2/RL (3-2)每只整流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VRM VRM=V2 (3-3)通过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ID ID=0.5IL=0.45V2/RL (3-4)由于,。而整流二极管2CW10的极限参数为,额定工作电流。满足要求,所以本次课程设计整流二极管选用2CW10。3.2.3 滤波电路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整流电路输出波形中含有较多的纹波成分,与所要求的波形相去甚远。所以通常在整流电路后接滤波电路以滤去整流输出电压的纹波。在本课程设计中我们选

19、用电容滤波。 图3-5电容滤波电路 V1 V2 图3-6 示波器所示电容滤波电路图3-5和图3-6分别是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和它的部分波形。这里假设t0时,电容器C已经充电到交流电压V2的最大值(如波形图所示)。由于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输出波形比较平滑,脉动成分降低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增大。当C值一定,RL=时,VLO=1.4V2 (3-5)当C=0时,即无电容时,VLO=0.9V2 (3-6)由于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输出波形比较平滑,脉动成分降低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增大。电容放电的时间=RLC越大,放电过程越慢,输出电压中脉动(纹波)成分越少,滤波效果越好。一般取(35)T/2,T为电源交流电压的周

20、期。对于滤波电路电容的选取: 可由纹波电压VOP-P和稳压系数SV来确定。已知,Vo=9V,Vi=12V,Vop-p=5mA,SV=310-3 .则由式 (3-7)由式 得滤波电容,电容C的耐压应大于。故取2 只2200F/25V的电容相并联。 3.2.4集成稳压器常用的集成稳压器有固定式三端稳压器与可调式三端稳压器。集成稳压器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本设计采用三端固定式稳压器。其通用产品有CW7800系列(正电源)和CW7900系列(负电源)。输出电压由具体型号中的后两个数字代表,选有5V,9V,12V三个挡次。其额定输出电流以78或(79)后面所加字母来区分。L表示0.1A,

21、M表示0.5A,无字母表示1.5A。如CW7805表示输出电压为+5V,额定输出电流为1.5A。图4-6为CW78XX和CW79XX系列塑料封装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外形及管脚排列,其是集成稳压器的核心部分。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采用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CW7812(+12V)、CW7809(+9V)、CW7805(+5V)和CW7912(-12V)、CW7909(-9V)、CW7905(-5V)。 78系列引脚图 79系列引脚图图3-7 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外形及管脚排列 其典型应用电路如3-8示。 图3-8 稳压器典型应用电路如图38所示电路中接入电容用来实现频率补偿,防止稳压器产生高频自激振接电容

22、能改善负载的瞬态影响,使电路稳定工作。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取8个0.1uf非极性电容,所放置地方如附图所示。如图38所示电路中电解电容,以减小稳压电源输出端由输入电源引入的低频干扰。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选取6个470uf电解电容,所放置地方如附图所示。D是保护二极管,当输入端短路时,给输出电容器一个放电的通路,防止电容两端电压作用于调整管的PN结,造成调整管PN结击穿而损坏。3.3 电路设计图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及实验设计要求,可设计电路图如图3-9所示。图3-9 固定输出集成直流稳压双电源电路 310 生成的PCB图3.4 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 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分为两种:一种是规格指标,用来表

23、示稳压电源的规格,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直流电压、输出直流电流、输出功率及输出电压调节范围等;另一种是质量指标,用来衡量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程度,包括稳压系数(或电压调整率)、输出电阻(或电流调整率)、纹波电压(纹波系数)及温度系数。1、 稳压系数Sr:又称电压调整特性。其定义为在负载不变时,稳压电路的输出电相对变化量与输入电压的相对变化量之比,即 Sr=(Vo/Vo)/Io|Io=0100% (3-9)Sr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2、电压调整率Sv:一般指VI/VI=10%时的Sr.3、电流调整率SI:当输出电流从0变化到最大额定值时,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即 SI=(Vo/Vo)/Io|VI=01

24、00% (3-10)该指标反映了负载变化对输出电压稳定性的影响。4、输出电阻Ro:其定义为输入电压VI不变时,输出电压变化量与负载电流变化量之比,即 Ro=|Vo/Io|VI=0 (3-11)Ro越小,当负载电流变化时,在内阻上产生的压降越小,输出电压越稳定,表示带负载能力越强。5、纹波抑制比SR:其定义为输入电压交流纹波峰峰值UIP_P与输出电压交流纹波峰峰值UOP_P之比的分贝数,即 SR=20lg(VIP_P/VOP_P)dB (3-12)该指标反映稳压电路输入电压UI中含有纹波电压的有效值经稳压后减小的程度。SR越大UOP_P表示越小。第4章 电路的调试与检测4.1 静态调试当连好电路

25、板的线路时,先不要急着通电,而因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检测:A、对照原理图,用万用表一一检查线路的各个接口是否接通,是否有短路、断路或漏接的现象,如果有,因该及时改好电路连线。B、对照原理图,检查各元件是否接正确。4.2 动态调试4.2.1 稳压电源的性能指标的测试(1)输出电压的测量接通220V 交流电,用万用表测量各端输出电压值并将所测值记于表51中表41 电压源输出端的测量值理论值/V测量值/V误差理论值/V测量值/V误差1212.27-2.25%-12-11.98016%99.02-0.22%-9-9.080.88%55.01-0.20%-5-4.990.20%根据计算误差公式: =(理

26、论值-测量值)*100%/理论值 (41)(2)内阻的测量在输入交流为220V,分别测得负载电流为0及最大值时的VO,即用开短路法可测得电源内阻。测得数据如下:IA+=0.26A, VO+=12.27VIA-=0.24A, VO-=11.98V 根据以上数据可得电源内阻为:r+=VO+IA+ =12.27V/0.26A = 47.19r-=VO-IA- =11.98V/0.24A = 49.91(3)稳压系数的测量稳压系数是指在负载电流I0、环境温度T不变的情况下,输入电压的相对变化引起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即稳压系数 SV=(VO/VO)/(VI/VI) IO=常数,T=常数 (42)SV的测

27、量电路如图4-1所示: 图4-1 SV的测量电路根据上述测量方法,可对正负双电源进行测试,测试数据如下:当Vi=198V时,测得数据为: VO1+ =12.24V, VO1- =-11.95V当Vi=242V时,测得数据为:VO2+=12.28V, VO2-=-11.99V当Vi=220V时,测得数据为:VO+=12.26V, VO-=-11.97V由以上所测数据,可得稳压系数为: SV + =(VO+/VO+)/(Vi/Vi)=220/(242-198)(12.28-12.24)/12.26 0.0296SV - =(VO-/VO-)/(Vi/Vi) =220/(242-198)( -11.

28、99+11.95)/-11.970.0304 (4)纹波电压指叠加在V0上的交流分量,一般为毫伏级可将其放大后用示波器观测其峰峰值Vop-p .也可以用交流电压表测量其有效值VO.由于纹波电压不是正弦波所以用有效值衡量有一定的误差.测得:Vop-p在几毫伏左右。当输出电压为VO+=12.27V时,测得纹波电压VOP-P =2.5 mV5mV当输出电压为VO-=11.98V时,测得纹波电压VOP-P =2.5 mV5mV4.2.2 误差分析(1)误差计算对于输出端电压的测定及其与理论值的比较误差对正输出误差:1=-2.25% 2=-0.22% 3=-0.20%故正输出的误差:=(1+2+3)/3

29、-0.89%对负输出:1= 0.16% 2=0.88% 3=0.20% 故负输出的误差:=(1+2+3)/30.41%(2)误差原因综合分析可以知道在测试电路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误差因素有:1) 测得输出电流时接触点之间的微小电阻造成的误差; 2)电流表内阻串入回路造成的误差; 3) 测得纹波电压时示波器造成的误差; 4) 示波器, 万用表本身的准确度而造成的系统误差;5)稳压芯片受温度影响或者芯片不够精确;6)焊点不够好,造成接触不良,导致一些误差的产生。4.3调试注意事项调试结果是否正确,很大程度受测量正确与否和测量精度的影响。为了保证高度准确的效果,必须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为此,需

30、注意以下几点:(1)正确使用测量仪器的接地端凡是使用低端接机壳的电子仪器进行测量,仪器的接地端应和仪器的接地端接在一起,否则仪器机壳引入的干扰不但会使仪器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而且将使测量结果出现误差。若使用干电池的万用表进行测量,由于电表的两个输入端是浮动工作的,所以允许直接跨接在测量点之间。(2)正确选择测量点用同一台测量仪进行测量时,测量点不同,仪器内部引进的误差大小将不同。(3)测量方法要方便可行需要测量电路的电流时,一般尽可能测电压而不测电流,因为测电压不必改动被测电路,测量方便。若需知道某一支路的电流值,可以通过测该支路上电阻两端的电压,经过换算而得到。第5章 结论交流输入220V的

31、电压通过降压变压器是变压器副级输出值约为12V,由变压器降压后可以产生12V的交流电。交流电通过利用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制作的整流桥可以产生相对而言成形的直流电,但这种直流电不够稳定,需要稳压芯片和电容滤波之后才能产生我们所需要的直流电。第6章 心得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不仅让我收获了很多电子设计方面的知识和提高了制作电子子产品动手的能力,而且让我对电子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于对电子设计方面知识的缺乏,刚开始确定方案时有很多的疑惑与忧虑。在设计过程中也确实遇到了很多问题与困难,通过查阅资料和请教老师都被克服了。因此也让我喜出望外地对自己以后实物制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及应有的信心,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对实物

32、制作的激情与兴趣。在制作电路时,让我初步了解了电子实物设计的基本知道。首先,要确定设计的方案和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元件系数的确定,准备好设计所需的元器件。其次,要画出原理出。由于我们这次电子设计用的是PCB板,要Protel99软件中画出制作实物的原理图以及要学会对原理的分析及错误的分析。连接电路时一定要认真仔细,而且要确保每条导线接触良好。每条线段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我们原理图的正确与否,同时,更决定此次实物是否成功.在接电路之前,一定要把电路的原理搞清楚。之后是对实物的封装工作。封装工作是我们很需要小心的工作。此项工作如若做错,会导致我们做PCB板能否顺利完成的最终结果。特别是对一些形状的把握

33、,比如封装的时候要注意对需要散热片的芯片留足空间,或是对一些元器件的引脚的距离计算。通过查资料把电路中的每个元件的作用弄明白和把每个芯片的管脚的功能弄清楚,明白每个元件的各个管脚与哪里相对应,其实最主要的是要搞清楚元件与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它们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哪些功能。之后就是对PCB的连线工作。同时,要注意连线过程中要注意不能交叉,否则电路将会错误或是不能完成目标。然后,就是对元器件的焊接及连接等工作。这是比较重要的步骤,看似简单却很容易出问题的一步。比如在焊接过程中不注意造成了连接短路,电烙铁不正确会导致焊盘脱落等,造成了电路错误,结果导致了结果达不到预测的结果或比较接近理想的结果。设计过

34、程中要理论知识与实际电路相结合。在此次制作加深了我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了解到变压器降压的基本原理,桥式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电容滤波电路利用储能把脉动直流电转换成比较平坦的直流电,集成稳压器以维持输出直流电压的基本稳定。以及基本电路参数的计算将课本中的基本知识运用到设计制作中。让我对模拟电路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在制作中,提高了自己动手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接电路的过程中要仔细并且得有耐心,在检查错误时要更耐心,当出现错误时,首先检查接线有没有接好,如果没有错误就看是不是元件存在问题,遇见错误要一步一步的测试,其实,现在做电路出现错误是一件好事,

35、因为每出现一个错误都将给你带来一点新的知识,这样不光掌握了一些新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么去检查电路中出现的错误。在做板子的过程中,没有几个人可以是一次性成功的,都是经过反反复复的检查最后才成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检查电路的方法。应保持冷静,要有条理,遇问题时要联系书本知识积极思考,同时记录好实验数据,这样才能在实验后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对稳压电路有了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对Protel99和EWB等软件的操作,加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意识到自己理论知识学习的不扎实以及知识储备不足,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模拟电路以其他专业课制定了目标。并希望自己通过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36、。实物图参考文献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陆秀令,韩清涛.模拟电子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熊幸明,王新辉,曹才开.电工电子技能训练.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4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5王振宇,李香萍,沈燕.实验电子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章忠全.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中国电子出版社,19997郭培源.电子电路及电子器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9张卫平,张英儒.现代电子电路原理与设计.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710王振宇,李香萍,沈燕.实验电子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2曹才开 张丹 .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附录A 元件清单元件名参数个数(个)电 容0.1uF8电 容470uF6电 容2200uF2整流桥2CW10型1集成稳压器CW 78121CW78091CW78051CW 79121CW79091CW79051电源变压器220V/50HZ1保护二极管6电阻1K4电阻5102发光二极管6插槽16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