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3290552 上传时间:2019-08-0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隋代刺史及其佐僚研究 报 告 人: 申请学位: 历史学硕士 所在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学科专业: 历史文献学 指导教师: 报告时间: 2011年4月29日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处制表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隋朝虽然国祚短暂,但其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隋朝不仅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而且在政治制度方面颇有建树,其创立的许多制度多为后代所沿用。中国历代政区层次等级变化呈现出“二千年三循环”的趋势,隋代仅有三十八年的历史,隋文帝与炀帝先后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了改革,使得隋代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由二级制向三级制转化的起点,故有的学者认为:“隋代总结

2、秦汉以后七八百年的行政体制运行情况,存良除弊,改三级制为二级制,省并许多不必要的州县,使郡县制更趋合理,运行更为良好,其意义之深远,并不在秦代推行郡县制治下。唐宋以后基本上仍按二级制运行,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施和金先生)学界对隋代政区沿革方面研究较多,但对地方职官方面研究尚少,具体到州的就更少了。因为职官是行政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地方职官制度的研究能够全面了解隋代的行政制度。大业三年隋炀帝废州存郡,因此州级地方政府在隋代只存在了二十七年。州的长官为刺史,虽然其为继承前代官制,但隋代的州级官府又与前代有别,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社会变革时期,不仅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

3、,还开启了唐代繁荣新局面。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对此时期作为州级地方行政机构的官员这一行政群体在职掌、郡望、出身、迁转、联姻等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颇为有意义。通过对州级地方执政群体各方面的研究,不仅可反映出隋代的科举制度创立之初的地方官员选任状况,也可以窥视隋代世族的发展的状态。2、国内外研究状况 1隋代地方行政制度。关于隋代地方行政制度,早已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萨孟武先生的隋代的地方制度一文(东方杂志第41卷第22期)对隋代的地方制度及特点进行了研究。萨氏的隋朝的地方自治制度(地方自治第1卷第3期)对隋代的地方自治制度进行了探讨。不仅如此,曹尔琴先生隋唐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

4、92年第1辑)对隋唐时期政区发展的轮廓做了初步研究。施和金先生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对隋代政区沿革做了详细严密的考证。2隋代地方机构。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严耕望先生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的论文,对这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都督区、郡府组织、随府府佐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证,其隋代总管府考(中国学志第6本)在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和岑仲勉隋书求是的基础上,参辑史料,对隋代六十四总管区的建置、管区、治所今地及历任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对地方机构改革的研究较多。岑仲勉先生隋书卷一至卷八十五校正(收入隋书求是,商务印书馆,1958年)对有隋一代州的

5、增废并省及州辖有郡县的情况作了详细的考证,并附图表加以说明。张连生隋文帝并省州县说辨误(扬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许正文论隋代州郡政区的整顿与改革(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杨希义隋文帝罢天下诸郡说辩误(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杨际平隋文帝罢郡裁冗官释疑兼论隋朝的的并省与析置州县(北朝研究1992年第3期)、陆庆夫隋文帝改革地方机构问题的几点辨析(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都对隋文帝与炀帝废州郡、罢冗官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相对而言,台湾学者王德权先生的隋代县级政区的调整(载中正大学学报81,1998年)认为隋代政区调整有其阶段性与地域性,在时间脉络中开皇九年平陈前后呈现

6、出由废县向增置新县转变,以地域层次而论则河北、河南、河东等传统核心地区以增置新县为主轴的调整,与其他地域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增置县的普遍分布配合开皇十五年废州县乡官等措施,强化了国家统御地域社会的能力,削弱了数百年来士族动员地域社会的能力。选取河北地道域研究了从“罢郡存州”到“改州为郡”的转变,解析其空间结构特性,分析了开皇三年、开皇十六年到大业初年的变动过程及其关联,尤其着重探讨了大业初年政区的形成及其意义。后来,他又发表“废郡存州”的再检讨(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2003年5月)认为开皇三年“废郡”“存州”不是单纯的地方组织机构调整,隐藏其背后一个稳定不变的主轴是强化中央集权,是将开

7、皇十六年逸出行政合理规范的政区结构,重新导回合理政区结构的努力。 3隋代地方职官。岑仲勉先生将隋代的总管、州郡长官见于隋书者一一录出,制成隋书州郡牧守编年表(史学专刊第1卷第3期),后又利用石刻资料对编年表进行了补充,“因易名为隋代牧守编年表云”。(收于隋书求是,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不仅将刺史的资料汇编在一起,而且对刺史的姓名、生卒年、任职地及任期等都做了考证,为后学进一步研究提供极大便利。不仅如此,陈英哲的隋代县令辑存对隋唐墓志及史籍中关于隋代县令进行了梳理,并对隋代县与县令的品级、傣禄及职掌等问题进行了探析。陈仲安与王素先生汉唐职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93年)论述了隋代的州级地

8、方行政方面的改革,列出了州级官吏,只是沿用了隋书中的说法。对于隋代地方官吏考课的研究尚少,仅有雷闻的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论其与两汉上计制之异同(唐研究第七卷,2001年)一文对隋代的地方行政长官的考课略有涉及。其指出朝集制是隋与唐代前期实行的地方长官或上佐每岁末入京述职的一种制度,它与考课、选举、监察等制度密切相关,是沟通中央与地方行政的重要途径。 4中央与地方关系。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上、下)(复旦学报1995年第3、4期)通过两千年来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透视中央与地方的演变过程,指出在宋朝以前,历代中央政府都力图维持两级制的地方政府,以便强化对地方的管

9、理和控制。许正文论西汉至隋州制性质变化与中央集权关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从两汉至隋州制的性质变化来阐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指出地方一级辖区过大,会从客观上形成地方长官称霸一方的物质和军事基础,在中央集权稍有削弱时,即会出现军阀割据,颠覆中央王朝的局面。李治安主编的中国五千年中央与地方关系(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一书中第一编第五章隋代郡县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从建置、监督管理、军事、刑法等方面,论述了隋代的中央与州郡县地方官府的关系,认为隋朝完成了从魏晋南北朝地方分权重新归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过程,是秦汉以来的郡县制的中央集权模式得以克服自身缺陷,不断完善和发展。对高度中央集权

10、之唐朝盛世的出现,具有不可否认的开创之功。国外方面。关于隋代地方职官的研究不仅受到了国内学者的重视,而且也得到了国外学者的关注,但国外学者对州级官员的研究成果较少。滨口重国所谓隋的废止乡官(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2年)揭示了隋代废乡官的真实原因 ,以及中央收回州刺史的兵权与属佐选任权的意义。美国芮沃寿教授隋代面临的大问题(剑桥中国隋唐史第二章隋朝,581-617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不仅论述了隋代州级地方政府的改革,还指出州刺史文武职能的分离在隋炀帝时期形成,标志着政府职能的合理化和巩固中央政府手中权力的最后步骤。综上所述,对于隋代地方行政制度及地方职官的研

11、究早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是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隋代地方行政制度、行政区划等宏观方面,由于文献资料过于简略和零星,故而对于隋代地方职官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在某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据目前所知,尚未有学者就隋代刺史及其佐僚官员的出身、郡望、婚姻及其迁转途径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方案:研究目标:对隋代州级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探讨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对隋代刺史及其佐僚进行考证,探析刺史及其僚佐们的籍贯、出身、迁转、联姻等方面的特点,进而窥视科举制在隋代的具体实施情况及世族在隋代的发展情况。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州级官府的沿革与变化。2、

12、刺史的出身、职掌、迁转、婚姻情况。3、佐僚的出身、职掌、迁转、婚姻情况。4、对隋书州牧郡守编年进行续补 。 研究方法: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尽可能采用量化统计的方法。通过爬梳正史、地方志、石刻资料、文集、笔记小说等史料,搜集关于州府官员的史料记载,并对史料进行排比分析,做出分类统计表。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化分析,考察官员的出身来源、迁转途径,以期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2、比较的方法。文章主要分北朝隋唐三个阶段对刺史的职权进行论述,通过对各个阶段进行比较,分析隋代刺史的特点。 3、归纳分析法。这篇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的全面性。首先,表现在

13、研究对象上,不仅对于刺史进行研究,而且还对其僚佐进行研究。其次,研究的角度的全面,不仅研究刺史及其僚佐的出身、籍贯,还研究其迁转、婚姻等情况。2、方法的创新性。本文研究隋代的刺史及其僚佐,主要运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用具体的数值来说明问题。3、文献资料与碑刻资料的结合。 本文不仅以文献资料为主,还结合隋唐的墓志碑刻等资料进行研究。4预期的论文进展和成果:2011年1月4月,主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合。2011年5月9月,进行考订,然后对其相关履历进行归纳分析,同时进入论文写作阶段。2011年9月12月,初稿完成。2012年1月,进行论文的修改和完善。5论文工作量、年度研究计划、可能遇到的困难

14、和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论文资料搜集,论文修改、定稿大约安排一年左右,论文总字数估计四万字左右。1史料方面:由于隋代存在的时间较短,加之史料的存留较少,故而与隋代有关史料较少,且分布不均。正史、文集及笔记小说等文献资料中载有刺史及其僚佐的资料较为匮乏。解决的对策:充分利用碑刻墓志资料,隋代墓志铭汇考、隋唐五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等。历代文集、墓志、笔记小说等史料,存世的数量有限。史料的偏少,导致对个别问题论述不是很充分,甚至一些较重要的问题较少或没有涉及。2研究内容:关于隋代刺史的职掌具有冗杂性,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加之某些问题前人研究已较为深入,因此

15、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想面面俱到地论述,有一定的困难。解决的对策:本文要有所取舍,对于前人尚未论述或研究不够深入的方面进行研究。在研究刺史及僚佐的出身、籍贯、迁转等问题时,必然会涉及隋代的官员选拔方式、隋代的官制、地理志及世家大族等相关问题。解决的对策: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充实自己。 3研究方法:要做计量史学,需要史料全面,并用到统计学的知识,不然得出的结论不够精确。解决的对策:尽量找全有关隋代刺史及其僚佐的资料,尽量做到全面。自己学习统计学方面的基础知识构建图表。三、论文提纲:隋代刺史及其僚佐研究一、绪论二、隋代以前州级地方行政制度(一)隋代以前的地方行政制度(略) (二)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三、隋

16、代的刺史(一)隋代刺史的职掌 1、思想文化与教育 2、理财 3、执法除弊 4、社会治安与社会救济 5、建筑与水利 6、防御外患 (二)刺史任用情况分析 1、雍州牧的任用分析 2、岭南地区刺史的任用分析 3、源于北齐北周与梁陈的刺史任用地域分布 4、代行刺史情况分析 (三)隋代刺史的出身 1、察举征辟 2、门荫 3、科举 (四)隋代刺史的迁转 1、迁入2、迁出 (五)隋代刺史的郡望与婚姻 1、郡望 2、婚姻 (六)刺史与其他职官的关系 1、刺史与中央的关系 2、刺史与总管的关系 3、刺史与佐僚胥吏的关系(管理与考核) 4、刺史与县令的关系四、隋代州郡僚佐 (一)州佐僚的职掌 1、上佐的职掌 2、

17、下级僚佐的职掌 (二)州佐僚的入仕方式 (三)州僚佐的迁转 1、州佐的迁入 2、州佐的迁出 (四)州佐僚的郡望与婚姻研究1、郡望 2、婚姻五、结语附录:隋代刺史一览表(增补编年表的加“*”为标识)隋代州佐一览表致谢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序号作者文章题目(书目)期刊名称(出版单位)、时间参考书目.一、典籍类1(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2(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3(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4(唐)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5(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6(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

18、局,1975年.7(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8(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9(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10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11(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 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60年.12(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北京商务出版社,1959年.13(清)赵翼.陔余丛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4(清)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16(唐)杜佑,

19、王文锦、王永兴等点校.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17(宋)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8(唐)李林甫等,陈仲夫点校.唐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19(唐)长孙无忌等,刘俊文点校.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20(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6月.21(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22(宋)宋敏求.长安志M.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缩印版.23(清)徐松,朱玉麟整理.西域水道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24(清)黄彭年.畿辅通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2

20、5(唐)林宝,岑仲勉补.元和姓纂附四校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26(宋)邓名士,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27(宋)赵明诚,金文明校.金石录校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8(宋)王象之.舆地碑目M.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29(宋)陈思.宝刻重编M.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30(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影印版.31(清)王昶.金石萃编M.北京:北京书店,1985年影印版.32(清)陆耀遹,陆增祥校订.金石续编M.北京:中国书店,1985

21、年影印版.33(清)陈枫.雍州金石记M.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34(清)毛凤枝.关中金石文字新编M.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35(清)端方.陶斋藏石记M.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36罗振玉.芒洛冢墓遗文、山右冢墓遗文M.石刻史料新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7年影印版.37(唐)刘餗,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38(唐)虞世南.北堂书钞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39(宋)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40(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M.

22、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版.41(宋)王应麟.玉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42(清)顾炎武. 黄汝成集释;栾保群, 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年. 43(唐)韦述撰,辛德勇辑校.两京新记辑校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44(唐)杜宝,辛德勇辑校.大业杂记辑校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45(宋)李昉,汪绍楹点校.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46(唐)道世.法苑珠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影印版.47(唐)许敬宗,罗国威整理.日藏弘仁本文馆词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48(宋)李昉.文苑

23、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影印版.49(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G.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影印版.50(清)董诰等.全唐文G.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51(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唐文续拾G.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版.52(唐)权德舆.权载之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影印版.53(唐)张说.张说之文集M.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影印版.54(唐)陈子昂.陈伯玉集M. 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影印版.55(唐)杨炯.杨盈川集M. 四部丛刊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八年影印版.二、工具书1张忱石

24、南朝五史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2邓经元隋书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4陈仲安、谭两宜北朝四史人名索引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5高明士中国史研究指南M.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90年.6张国刚主编.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7史为乐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三、论著类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2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3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八、九册)M.上海:上海人民

25、出版社,1994年.4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 ,2001年.5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岑仲勉.隋书求是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8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M.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9黄永年.文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10黄永年.文史存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11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12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13高敏.秦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M.北

26、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4高敏.魏晋南北朝史发微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15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16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17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 2002年.1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19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2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21唐长孺.山居存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22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23王仲荦.北周

27、六典M.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24陈仲安、王素.汉唐职官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25谷霁光.谷霁光史学文集兵制史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26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27倪正茂.隋律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28程树德.九朝律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29高珣.隋朝法制与统一秩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30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隋唐五代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1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第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32甘怀真.中国古代政治史研究M.台北:财团法

28、人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3年.33陶新华.北魏孝文帝后对官僚的管理M.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34陶新华.魏晋南朝中央对地方军政官的管理制度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35陶贤都.魏晋南北朝霸府与霸府政治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36阎步克.品味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37叶炜.南北朝隋唐官吏分途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38韩昇.隋文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39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乙部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0王仲荦.北周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

29、局,1980年.41施和金.北齐地理志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42艾冲.唐代都督府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5年.43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44施和金.中国行政区划通史隋代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45胡阿祥.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46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47汪清.两汉魏晋南朝州、刺史制度研究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48汪波.魏晋北朝并州地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49夏炎.唐代州级官府与地域社会M.天津:天津古籍

30、出版社,2010年.50薛作云.唐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4年.51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2李治安.中国五千年中央与地方关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53万昌华.秦汉以来地方行政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0年.54姚薇元.北朝胡姓考M. 北京:中华书局, 2007年.55赵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集校M.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56王兴瑞.冼夫人与冯氏家族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57尹建东.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关东豪族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58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31、版社,1998年.59吕春盛.关陇集团的权力结构演变西魏北周政治史研究M.台北:稻乡出版社,2002年.60马长寿.碑铭所见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M.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61张伟国.关陇武将与周隋政权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62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M.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63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64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G.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65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66周绍良、赵超.唐代墓志汇编续集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67王祺祎、周

32、晓薇.隋代墓志铭汇考M.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68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69赵力光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G.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70韩理洲.全隋文补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71赵君平.邙洛碑志三百种G.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72吴钢主编.全唐文补遗(一九辑、千唐志斋新藏专辑)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年2007年.73河南省洛阳地区文管处.千唐志斋藏志G.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74(日)宫崎市定,韩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75(日)谷川道雄,李济沧译.隋唐帝国形成

33、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6(英)崔瑞德主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西方汉学组译.剑桥中国隋唐史(589-906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四、学位论文1杨俊峰.南朝末年士人的处境及其北迁问题D.台北:台湾大学,1999年.2钟盛.关陇本地豪族与西魏北周政治D.武汉:武汉大学,2004年.3贡凤娟.柱国系统和西魏政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年.4姜望来.魏周隋唐关陇集团与山东势力D.武汉:武汉大学, 2005年.5毋有江.北魏政区地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 2005年.6薛明磊.隋唐时期新设州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7钟旻圜.西魏北周时

34、期地方势力型态探讨以军事结合为主D.台北:台湾大学,2005年.8林静薇.杨坚代周建隋之侧面研究D.台北:国立中正大学,2006年.9林国良.北朝人事制度之研究(386-581)D.台北:国立中正大学,2006年.10綦中明.唐代县令考论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11熊伟.府兵制政治过程论D.杭州:浙江大学,2008年.12孙立学.东魏北齐政权下的胡汉关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8年.13陈英哲.隋代县令辑存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五、论文类1萨孟武.隋代的地方制度J.东方杂志,1945年第41卷第22期.2王仲荦.东西魏北齐北周侨置六州考略J.文史,1978年5

35、期.3杨希义.隋文帝罢天下诸郡一事质疑J.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4张连生.隋文帝并省州县说辩误J.扬州师院学报,1984年第3期.5杜俊.北齐天保七年并省郡县略析J.河北师院学报,1986年第1期.6牟发松.东魏北齐的地方行台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988年第9辑.7陆庆夫.关于隋朝改革地方机构问题的几点辨析J.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3期.8牟发松.北朝行台地方官化考略J.文史,1990年总33辑.9杨际平.隋文帝罢郡裁冗释疑兼论隋朝的并省与析置州县J.北朝研究,1992年3期.10曹尔琴.隋唐时期行政区划的演变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年第1辑.11杜文玉.论隋唐时期的行台

36、省J.渭南师专学报(社科版),1993年2期. 12许正文.论隋代州郡政区的整顿改革J.陕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13周振鹤.中央地方关系史的一个侧面两千年地方政府层级变迁的分析(上、下) J.复旦大学学报,1995年第34期.14梁中实.“存要去闲,并小为大”谈隋文帝对地方行政的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1996年第1期.15许正文.论西汉至隋州制性质变化与中央集权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16艾冲.隋代总管府制的发展与废止J.唐都学刊,1998年第4期.17王德权.隋代县级政区的调整J.国立中正大学学报81,1998年.18王德权.从“罢郡存州”到“改州为郡”隋代河北政

37、区调整个案研究J.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1998年第26期.19王德权.从“汉县”到“唐县”三至八世纪河北县治体系变动的考察J.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5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0艾冲.论魏晋的“都督诸州军事制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第3期.21郭峰.唐代道制改革与三级制地方行政体制的形成J.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又收入氏著.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22李方.从西州兼摄官看唐前期地方行政体制及其变化J.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四),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年.23乔凤歧.隋文帝平陈前后三个信州之设置及其历史沿革J.

38、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24高敏.北朝州府僚佐以本职带郡、带县制度的始行年代与原因试探J.文史,2003年第4期.25张沛.隋兵府考J.文博,2003年6期.26王德权.“废郡存州”的再检讨J.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03年第20期.27张小稳.近百年来魏晋至隋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概况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11期.28乔凤岐.北周孝闵帝在位时期硖州尚未设置兼述西魏北周两朝拓州、硖州的设置及其历史沿革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29侯旭东.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J.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30胡阿祥.陈朝疆域变迁与政区建置考

39、论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第1期.31施和金.隋代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研究J.历史地理,2004年第19辑.32朱华.西汉至隋刺史制度的演变兼论中央和地方的关系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33李青淼.20世纪以来唐代都督府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7年5期.34华林甫.隋唐五代政区述评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35李鸿宾.隋初王朝统治下的河北J. 李鸿宾主编.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36李鸿宾.隋朝中央与河北地方之关系J. 李鸿宾主编.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37林静

40、薇.东西魏交战地域的转变J.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新材料、新方法、新视野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变迁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38张小稳.魏晋南北朝时期行台性质的演变兼论地方行台制度的渊源J.人文杂志,2008年第3期.39张龙.六至七世纪河北政治地位的转变以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及其变化为线索J.李鸿宾主编.隋唐对河北地区的经营与双方的互动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40严耕望.隋代总管府考J.中国学志第6本,收入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1严耕望.从南北朝地方政治之积弊论隋之致富J. 收入氏著.严耕望史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

41、古籍出版社,2009年.42徐成.梁陈二朝州的增置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第1期.43周运中.淮南部分补正J.文史,2010年第1期.44万绳楠. 从陈、齐、周三方关系的演变看隋的统一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1985年第4期.45汤福勤.隋文帝统治基础之计量研究隋史研究之三J.上饶师专学报,1987年第3期.46张文强.魏晋北朝考课制度述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5期.47高敏.隋初江南地区反叛的原因初探J.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4期.48胡如雷.周隋之际的三方之乱及其平定J.河北学刊,1989年第6期.49胡如雷.北周政局的演变与杨坚的以隋代周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

42、第2期.50柳洪亮.高昌郡官府文书中所见十六国时期郡府官僚机构的运行机制J.文史, 1990年总43辑.51孙继民.关于隋代行军制度的几个问题J.河北学刊,1990年第5期.52甘怀真隋文帝时代的军权与“关陇集团”之关系以总管为例J.中国唐代学会编.唐代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53陈苏镇.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54陈琳国.试论魏晋南北朝地方官吏的考课J.许昌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55王永平.隋代江南士人的浮沉J.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56任士英.唐代流外官的管理制度J.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2期.57任士英.唐代流外官制研究(上、下)J.史念海主编.唐史论丛C.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1995年.58宁志新.隋朝“行军元帅”考J.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3期.59孙绪秀、赖红卫.隋文帝的用人政策J.山东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60韩昇.隋文帝时代中央高级官员成分分析J.学术月刊,1998年第9期.61杨翠微.论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鲜卑部落制与汉化及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的结合J.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62杨翠微.论杨坚代周建隋J.齐鲁学刊,1998年第3期.63史睿.北周、隋、唐初的士族政策与政治秩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信息产业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