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328792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0.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侵生物学引言-公共素质课.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入侵生物学,2,你期待的入侵生物学是,外星人入侵? 地球人入侵? 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入侵?,3,你认为:什么是“生物入侵”?,4,你知道哪些生物是入侵生物?,5,你选修这门课的目的是想了解什么?,6,第一讲 引 言,常见的入侵生物 人类活动与生物入侵的关系,7,虾肉蛋白质含量较高,占总体的16-20左右,脂肪含量不到0.2,1. 常见的入侵生物,8,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9,原产地: 美国中南部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市,世界级的生物入侵物种:欧洲、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20世纪初随国外货轮压仓水等途径进入我国境内,克氏原螯虾,10,克氏原

2、螯虾的特点,杂食性 生长速度快 适应能力强:能忍受长达四个月的枯水期,也能适应河口淡咸水交汇的微盐环境,11,克氏原螯虾活体,12,克氏原螯虾 生境,13,水花生 (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14,水花生 (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革命草),15,水花生的生境,16,近干枯的茎能复活,水花生的繁殖,17,其肉质细嫩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餐桌上的佳肴,由于含脂量低,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优质滋补品,18,福寿螺,?,19,福寿螺成灾,20,令人痛心的福寿螺,21,福寿螺,1981年引入中国 福寿螺食量大,咬食水稻等农作植物,可造成严重减产,是名副其实的水

3、稻杀手 另外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 大量粪便能污染水体 因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繁殖量惊人,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极易破坏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福寿螺及卵块,22,23,24,25,凤眼莲(水葫芦),26,水葫芦泛滥,27,凤眼莲(水葫芦),漂浮植物 叶柄处有泡囊承担叶花的重量,悬浮于水面生长 无性繁殖能力极强。由腋芽长出的匍匐枝既形成新株。母株与新株的匍匐枝很脆嫩,断离后又可成为新株,28,凤眼莲(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 1884年,它作为观赏植物被带到美国的一个园艺博览会上,当时被预言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从此迅速开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

4、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19个省 已经广泛分布于北美、非洲、亚洲、大洋洲和欧洲的至少62个国家,29,生物入侵: 是指物种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引入其他地区 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自我再生能力 并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的现象,外来物种打败“主人”,“反客为主”,30,哪些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生物入侵?,31,2. 人类活动与生物入侵的关系,32,食物的寻求与供应创造了初始文明,人类的历史起始可以追溯到大约距今400多万年前,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文化遗产存在大约距今250万年前,33,人类的迁移自然物种的入侵,人类最早可能出现在非洲和亚洲。大约20万年前人

5、类扩展到欧亚地区;4-6万年前出现在大洋洲,2万年前进入美洲,随后人类遍布全球各个地区。人类这个自然物种的迁移是自然入侵其他地区的很好例证。,34,战争强化了外来入侵物种的侵袭,35,战争强化了外来入侵物种的侵袭,残酷的战争充当对衰弱民众的清除器,也是破坏甚至毁灭一个地区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资源的利器 几千年来军队就是物种从一地迁往另一地的重要载体,其中一些转变为入侵种。战争强化了外来物种的入侵和侵蚀,是历史上造成大规模外来物种入侵的强大推动力 战争有效地传播外来入侵物种,并为入侵物种开道,同时军队传播新疾病,36,空心莲子草,空心莲子草(水花生) : 侵华日军留下的遗祸 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

6、 20世纪30年代末,空心莲子草由侵华日军作养军马的饲料引种至我国,起先在上海郊区栽培。1958年,我国南方一些省市将其作为猪羊饲草推广,随后又被进一步引入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广大地区。,侵华日军,37,1918年的欧洲和美国,不得不忍受战争和疾病带来的双重痛苦。,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的“杀人流感”,随着战争的进行得到大范围传播,死亡人数(2000万4000万人)甚至比战争死亡人数还要高得多。,流 感,38,狂犬病,狂犬病原存在于中亚高原,后来很快横扫欧洲。这是由于军队作战期间,随军队带入了携带这种病毒的牲畜作为军粮或运输工具而蔓延开来的。,39,移民推动了物种的“大迁徙”,人

7、类迁移路线,40,(1254-1324年) 著名的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41,马可波罗游记开辟了欧洲的新时代,马可波罗从中国回祖国后,威尼斯和热那亚发生战争,马可波罗参战,并战败被俘,关在热那亚的监牢里 热那亚人听说他是个著名的旅行家,纷纷到监牢里来访问他,请他讲东方和中国的故事 跟马可波罗一起关在监牢里的有一个名叫鲁思梯谦的作家,把马可波罗讲述的故事记录了下来,编成一本书,这就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42,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及叔叔在中国居留15年之久 他们漫游中国有两条线路: 一条是东行路线,即沿海向南行驶,经过中国北部、中国中部和南部到达杭州和泉州 另一条是西南路线,即向西南进发

8、,到达西藏东部和与这个地区毗邻的地方,43,马可波罗,马可波罗在东方最富有的国家中国的所见所闻,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西方地理学家还根据书中的描述,绘制了早期的“世界地图”,44,哥伦布,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1451-1506年),西班牙著名航海家,45,哥伦布,哥伦布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 自幼热爱航海,读过马可波罗游记,从那里得知中国、印度这些东方国家十分富有,简直是“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于是幻想着去那诱人的东方世界 地圆说的信奉者,46,哥伦布,1492年10月11日,哥伦布到达了美洲的

9、巴哈马群岛。岛上的人全是裸体,自以为到了东印度群岛的哥伦布,把这些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巴哈马群岛,美国,古巴,印第安人,47,哥伦布,哥伦布在1492年到1502年间四次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这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比他本人可能预料的还要大 他的这一发现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开创了新大陆开发和殖民的新纪元,48,哥伦布,哥伦布的这一发现,导致了美国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49,首次小规模物种迁移,欧洲人的殖民统治 欧洲人在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地方实行殖民统治,5000万欧洲移民涌入南北美洲、大洋洲及世界其他地方 同时,最初的移民过程也携带了一些转移物种如:小麦、黑麦等谷物,牛、猪

10、等牲畜 但由于早期运输不便、运输能力有限、物种的迁移量不够,在当时未产生太大影响,50,大规模物种迁移,自从蒸汽轮船被普遍使用后,海洋航运得到新发展 1820-1930年间,大批欧洲人移民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物种,丰富了当地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同时,中国人、印度人、印度尼西亚华人、非洲人和其他地区的移民也将各类物种带到他们在美洲、大洋洲和欧洲的新家园。于是就出现了一次全球化的物种“大迁徙”,51,经济全球化引发物种大规模入侵,国际贸易和交往日益频繁,扩大了物种传播的范围,也降低了生物跨越空间障碍的难度,52,中国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和退耕还林还草,从美国每年引进大批草种,1999年仅从美国俄勒冈州进

11、口的草种就高达300万千克,此后5-10间中国每年进口4800万千克草种 如此大规模的引进草种后,其生态后果怎样,对本土生物多样性又有那些干扰影响,现在都难以估计,53,国际贸易引发物种迁移,例:北美苗圃目录为全球提供约6万个植物品种,并通过国际互联网实现贸易,54,人类活动把各类物种的卵、种子、孢子、植物部分或整个有机活体(动植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特别是通过现代化的全球运输和旅行来实现,55,引入外来物种是一把“双刃剑”,引入的目的大都是为了经济开发,希冀有助于经济的发展 然而,外来物种的引入往往造成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导致深远的生态危机,危害本土生物多样性,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56,引入外来物种是一把“双刃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指出: 导致当代世界物种的灭绝和濒危的主要原因是外来入侵种、生态环境破坏、砍伐或捕获这三大因素 而在不少情况下往往外来物种入侵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防范外来入侵种具有重大意义。,57,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