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行业生态志.pdf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3333104 上传时间:2019-08-13 格式:PDF 页数:131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行业生态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学术行业生态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学术行业生态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学术行业生态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学术行业生态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术行业生态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术行业生态志.pdf(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术史研究 学术行业生态志: 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施爱东 摘 要: 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 那么, 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行的学术行为, 也就 可以视为一种“ 行业民俗” 。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写, 我们可以发现: 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 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 一样有祖师崇拜、 有学术赶集、 有资辈亲疏、 有派系与行规、 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 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 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 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 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 我们还可以看到: 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 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

2、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 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 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 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作者简介: 施爱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北京 )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 发展史或者编年史。 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有突出 贡献的知名学者, 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 学者, 都被排斥在学术史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 能够换一种眼光, 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 业类别, 就会发现, 作为“ 学术工匠” 的普通学者, 他们所处的学

3、术生态, 以及他们的行业民俗, 一样 是我们必须讨论的对象或话题。 所谓行业民俗, 即某一行业群体所共同传承 的, 或习以为常的一些行为方式。这些习俗所赖 以生存的社会、 文化环境, 及其与行业主体之间的 复杂关系, 即为本文所指的行业生态。在当代中 国学界, 最重要的行业生态就是基于学术体制而 衍生的各种学术圈与社会关系。每一个学者都是 体制内的学者, 为了获取学术利益, 就必须习得体 制内的各种游戏规则, 围绕游戏规则展开博弈。 中国现代民俗学滥觞于 年的北京大学 歌谣运动, 学术史不长不短, 学术圈不大不小, 正 可以看作中国现代学术图景中的一个缩影, 非常 适合作为我们考察现代学术行业

4、的研究个案。更 重要的原因是, 作为一个民俗学者, 笔者必须选择 自己最熟悉的学术领域作为研究对象。 对于本文写作需要说明的是: 一、 民俗研究往 往把“ 乡村” 和“ 乡民” 作为考察对象, 本文只是略 略转换视角, 将“ 学界” 和“ 学者” 作为考察对象, 因此, 本文讨论的是普通学者的生存状态, 而不讨 论什么是学术、 什么是学科, 以及学术的宗旨、 意 义等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二、 目前比较重要的民 俗学团队, 除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团队之外, 全都附 属于各大高等院校, 因此, 本文对于学术机构与学 术体制的讨论, 主要围绕高校而展开。三、 本文拟 采用民俗志的方式来检讨某些被学者们视作

5、理所 当然的习惯性事件, 并以中国最重要的几个民俗 年第 期( 第 卷)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 学团队作为重点考察对象。 四、 本文只是一种 民俗志写作, 因此只讨论一般现象, 不讨论非典型 特例; 对所涉及的学术行为只作功能分析, 不作价 值评判。 一、 祖师崇拜: 学术领袖的 神威与功能 确认一个学术领袖以及树立一批学术代表, 是每个“ 学术共同体” 所必然选择的发展策略。 每个行业学会都有一名会长、 若干副会长; 每个学 术机构都有一名学科负责人、 若干学科带头人; 每 次学术会议都会设立一些主持人、 评议人之类。 这些人事实上充当了学术代表的角色。业外对于 一个学术共

6、同体整体学术水平的认识, 主要取决 于该共同体学术代表的水平, 而学术领袖正是这 些学术代表中的最杰出者。 学术领袖的功能必须是双向的, 只有被业内 和业外学者所广泛认同的学术领袖, 才有可能为 他所在的学术共同体带来荣誉或争取更多的学术 资源。相对于一个木讷寡言的内向型学者, 一个 为人中正、 能言善辩的外向型学者会有更多的机 会成为学术领袖。所以说, 一位称职的学术领袖 不能仅仅是一名学者, 他还必须是一名“ 又红又 专” 的社会活动家。钟敬文( ) 就是这 样一位出色的学科领袖。钟先生的最后 年主 要是作为“ 导师” 而为民俗学界所敬仰, 他为民俗 学科的经营与维护, 付出了比学问更多的

7、努力, 他多次说过: “ 中国这么大, 如果每一个读书人都 搞个人的一套, 发展就不一定大。我想过, 像我这 样的人, 假如我只管自己去发展, 走个人的路, 也 许境况比现在好一点, 但对学科的发展, 对人才的 培养, 就未必真有好处。 ” 一个长期担任领袖的学者到了晚年的时候, 很容易被推向学术神坛, 成为后辈学者崇拜的祖 师爷。他的学术成果会被要求反复阅读, 他的观 点会逐渐成为共识。以此共识反观其成果, 其成 果也自然会成为经典。在钟门弟子的眼中, “ 钟 先生的学术著作需要我们细细的品味、 咀嚼, 越嚼 越感滋味之浓厚” , 因为“ 钟先生流畅的字里行 间, 张扩着一个个奇妙的学术空间

8、, 从这一个个空 间可以延伸出许许多多的学术生长点, 沿着这些 生长点, 又能砌出一座座高墙乃至大厦” 。 在中国民俗学界, 至少百分之六十的从业者 都是钟先生的弟子或再传、 三传弟子, 即使是偶尔 有缘见过钟先生一面的民俗学者, 也多数会以学 生自居。在众多的弟子或学生当中, 为了序齿尊 卑, 论资排辈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那些有 幸留在钟先生身边工作的学生, 即使是资料员, 也 有更多机会被全国民俗学者尊称为“ 老师” 。因 此, 能留在钟先生身边工作, 对于一个民俗学者来 说, 无疑是近水楼台的好差事。 钟先生一直非常强调团结全国的民俗学者, 可是, 钟先生去世之后, 一年一度的“ 钟

9、敬文民俗 学奖” 就显示了明确的排他性, 只奖励北师大毕 业的钟门弟子。对于钟门弟子来说, 每年颁奖期 间, 都是大家欢聚一堂的吉庆时刻。借助于这种 仪式化的庆祝, 在这个家族式的学术共同体内, 每 一个体对于彼此的身份认同都会得到一次深化, 大家除了吃饭喝酒, 还交换研究心得, 共享信息 资源。 在北师大乃至整个民俗学界, 学者们必须用 “ 钟老” 或者“ 钟先生” 指代钟敬文, 直呼名讳无疑 是一种冒犯。 年钟先生仙逝之后, 每年到了 钟先生的生日和忌日, 北师大的几个民俗学机构 都要分别举行仪式, 纪念和缅怀钟先生, 有的学者 还会定期到钟先生旧居遗像前上香、 磕头。 祖师( 先生) 崇

10、拜首先必须体现为一种半强 制性的群体仪式, 而群体仪式必须由一个具体的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这些团队主要指本文作者先后工作过的中山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的民俗学团队, 他们都是中 国现代民俗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学术团队。 本文所说的“ 学术共同体” 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是指相近研究领域的学者集合, 这种集合大至整个学科, 小至相近研究 方向的学术圈子, 或者某个大学的学术团队。 参见施爱东: 钟敬文民俗学学科构想述评 , 民间文化论坛 年 期。 小未: 钟敬文 ,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 人民的学者钟敬文 , 北京: 学苑出版社 年, 第 页。 万建中: 钟

11、敬文民间故事研究论析 以二三十年代系列论文为考察对象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年 期。 学术机构来组织实施, 如此才能发挥强制的效力。 所以, 学术机构的存在是祖师崇拜得以建立和延 续的基本前提。依据对传统的依赖程度, 我们可 以把学术机构区分为新生型与传统型。传统型学 术机构一般都是由“ 先生” 创下的官办基业, 规模 相对大一些, 机构成员主要是先生的弟子或再传 弟子。 北师大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为钟先生 制作了几帧巨幅照片, 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中心则为王季思先生( ) 制作了 一尊半身雕像。这些形象被放置在会议室或会客 室中显眼的角落, 其意义不仅在于偶尔举行的仪 式之用,

12、也不仅在于借助先生的神威强调学科负 责人的世袭地位, 主要是为了不断勉励一届又一 届的学生们熟读先生著作, 学习先生风范, 光大先 生思想。当然, 如果该机构的学科负责人不是先 生的弟子或再传弟子, 那么, 先生的祖师地位就会 被淡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弟子们一般会 尽力阻止一个外来者成为他们的学科负责人。 对于那些在学术上具有竞争关系的弟子们来 说, “ 先生” 是精诚团结的灵符和象征, 共同的信 仰和仪式可以把持不同学术观点的弟子们捆绑成 一个牢固的学术团队。随着团队的迁延壮大, 历 史问题日益积压, 内部矛盾必然会逐步升级, 可 是, 一旦遭遇来自外部的利益争夺, 团队会迅速变 得

13、高度团结, 枪口一致对外。团队的当任学科负 责人自然充当了祭司的角色, 他不仅需要把大家 团结在先生的旗帜下继往开来、 抵御来自外部的 各种利益侵蚀, 更得担负起弘扬先生学术、 光大先 生门庭的重大责任。 这也就是说, 先生只有创立了一个官办学术 机构, 并把这个机构交由自己最亲近的学生继承, 对于先生的祖师崇拜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即使学 术机构的成员、 招牌发生了变更, 只要机构的主要 执行者还是先生的传人, 对于先生的祖师崇拜就 不会中断。学术机构既是一个学术共同体, 又是 一个利益共同体。维护先生的神威, 是为了维护 一套源自先生的学术传统, 因此也维护着这一传 统荫庇下机构成员的学术利益

14、。没有哪任遗产继 承人会冒着“ 数典忘祖” 的风险贸然中断一种仪 式传统。 以学科名称命名的学术机构是如此重要: 机 构的名称意味着官方对于学科门类的认可, 机构 的规模意味着官方对于学科重要性的认识。相 反, 一个学者如果不能纳入与自己专业名称相应 的学术机构, 无论他在自己专业做得多么出色, 他 的学术成绩也只能被视作个人兴趣或爱好, 很难 融入所在系科的主流学术圈。著名宝卷研究专家 车锡伦就是一个突出但决非个别的例子, 尽管车 锡伦堪称中国宝卷研究第一人, 但是, 他所在的原 扬州师范学院却没有与民间文化相关的学科点, 更没有相应的学术机构, 因此直至退休, 车锡伦的 学术地位从未得到该

15、校充分肯定。 中国现代民俗学在 年代的发生和发展, 主要仰赖于两个前后相继的学术机构: 北京大学 歌谣研究会和中山大学民俗学会。“ 其主要参加 者和代表人物大都来自于民俗学以外的学科, 这 种多学科参与的性质和特征, 对中国现代民俗学 的发展历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 其实早在这两 个学术机构产生之前, 就已经有许多中国知识分 子“ 接受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民粹派的理 论, 开始倡导 到民间去 ” , 但由于早期倡导者 们并没有结成一个有效的学术团队, 彼此没能形 成强势呼应, 倡导力量过于分散, 因此直到北京大 学歌谣研究会成立, 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才算正 式启动。 将一个松散的学术共同体

16、化虚为实的最佳途 径, 就是成立“ 研究所” 或“ 研究中心” 。原本不是 同一学科的学者, 因为某种机缘, 被组织进了同一 个学术机构, 成为坚实的学术团队, 他们原本互不 相干的学术路径, 也将在此后的项目合作中越走 越近。 年成立的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是这么 做的; 年筹建的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 究中心也是这么做的, 他们把原本互不相干的民 俗学、 古代文学、 文艺理论的三方学者统一在“ 非 物质文化遗产学” 的旗帜下, 三方学者经过多年 施爱东: 学术行业生态志: 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赵世瑜: 中国现代民俗学初创时期的多学科参与 , 民间文化论坛 年 期。 洪长泰: 到民间去 年的中

17、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运动 ,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年, 第 页。 磨合, 统一对外宣传口径, 现在已经泥水不分, 都 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家。 因此, 对于一个新入行的青年学者来说, 进入 一个高端的学术团队是如此的重要, 只有在一个 坚实的共同体内, 自己的学术力量才能被纳入一 个有序的轨道, 在学术史的潮流中实现自己的学 术价值。为了能顺利进入一个高端的学术团队, 他必须逐步习得该团队的主流研究范式, 同时, 他 还必须部分地放弃自己原有的学术思路, 修改自 己的研究规划, 无条件地接受对于该团队既定祖 师、 既定权威的认同。 二、 薪火与香火: 导师与学生的 不对等互惠关系 强调学术

18、传统是许多学术机构对于自身学术 地位合法性的一种宣称。 年, 杨成志从法国 学成回国后, 试图在中山大学组建人类学研究机 构, 可是独木难支, 于是想到借助于顾颉刚们创下 的学术传统, 重举“ 民俗学会” 的大旗, 复办 民 俗 季刊。杨成志的学术兴趣和研究方法与早期 民俗学会开创者们大相径庭, 可是, 杨成志却强调 说: “ 我们真诚地相信, 民俗学就像 兄弟之爱一 样, 应出自家中 , 换言之, 民俗学为应用于本国 范围内之社会人类学。 ” 说白了, 杨成志只不过 是借用 民俗 周刊的老招牌, 做他人类学的新 建设。 年之后, 随着杨成志的北上, 早期中山 大学民俗学会的开拓者和继任者全都

19、离开了中 大, 好不容易搜集起来的民俗资料也在抗战前后 的数次搬迁中丧失殆尽, 所谓的“ 中山大学民俗 学传统” 其实已经荡然无存。 年代, 当中山 大学的新生民俗学者重张民俗学门店的时候, 他 们的诸多回顾性论文显示他们对那一段历史已经 非常陌生, 更遑论学术传统的继承。可是, 当他们 申请设立民俗学硕博士点、 申请成立民俗研究中 心的时候, 却必然会强调这是传统香火的延续, 即 使到了 世纪, 当他们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中心的时候, 依然得强调“ 由顾颉刚、 钟敬文等前 辈创立的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传统, 也在不断 开拓创新中” , 事实上, 新时代的新学者, 各自都 有新形势下的新课

20、题新任务, 已经与当年顾颉刚 们的学术理想相去甚远了。 将学术传统这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化为 某种视觉形象, 如制作历史宣传册、 为祖师爷造 像、 把早期历史化入形象识别系统等等, 是所有研 究机构强调其学术传统的一种“ 物质化” 手段。 无论是北师大的民俗学机构, 还是中山大学的民 俗学机构, 都会把钟敬文的形象挂上官方网站, 或 者印成宣传图片, 以强调其学术传统之正宗。可 是, 他们的学术旨趣却与钟敬文的研究范式相 去甚远。顾颉刚或者钟敬文, 都只是一帖灵符, 一 种标示传统的外部识别符号。 即使是直接的师徒之间, 也不必然存在所谓 的学术传统。就中山大学叶春生教授指导的博士 生而

21、言, 分别从事民间信仰研究、 学术史研究、 传 说研究、 妇女研究、 城中村社会问题研究、 民族研 究、 建筑研究、 民间舞蹈研究、 民间诞会研究等等, 彼此不可通约, 我们很难从中归纳出一种可辨识 的学术传统。学生从导师手上接过的, 只是一袭 博士袍, 而不是导师的手。民间俗语“ 师傅领进 门, 修行在个人” 放在学术行业, 一样适用。 相比之下, 许多并非同一单位的学者, 因为相 近的学术旨趣或思维方式, 反而会选择相近的研 究范式。以刘守华为核心的一批故事学家, 如林 继富、 顾希佳、 江帆、 孙正国、 郑筱筠等人, 虽然散 布南北各地, 却是一个比较稳定的故事研究共同 体。我们后面还将

22、提到, 一批散布于不同学术机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杨成志 民俗 季刊英文导言 ( 汉译) , 民俗 季刊第 卷第 期, 年 月 日。 参见杨成志: 国立中山大学历史研究所人类学部研究计划 , 存广东省档案馆, 全宗号 , 目录号 , 案卷号 , 第 页。 “ 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官方网站, : 库恩( ) 认为范式( ) 是一套坚强的信念网络 包括概念的、 理论的、 工具的和方法论的。“ 对某一时期 某一专业做仔细的历史研究, 就能发现一组反复出现而类标准式的实例, 体现各种理论在其概念的、 观察的和仪器的 应用中。这些实例就是共同体的范式。 ” ( 金吾伦、

23、胡新和译 科学革命的结构 , 北京大学出版社, 年, 第 页) 构的, 与顾颉刚扯不上任何师承关系的青年学者, 反而是顾颉刚民俗学范式最忠实的拥戴者。 师生间的关系, 与其说是学术传统上的承继 关系, 不如说是学术网络上的伦理关系, 也即“ 一 荣俱荣, 一损俱损” 的唇齿关系。“ 学校办得好不 好, 不仅仅体现在导师的著述, 更重要的是师生之 间的对话与互动, 以及学生日后的业绩与贡 献。 ” 因此, 站在导师的一面, 总是要首先提携自 己的学生, 尽可能为学生争得学术地位。中山大 学黄天骥教授常常把学生比作水, 把导师比作船 或石头, 认为良性的师生关系是“ 水涨船高” , 恶 性的师生关

24、系是“ 水落石出” 。所以, 站在老师一 方, 总是要极力地扶持自己的学生, 而站在学生的 一面, 必须事师如父。费孝通说: “ 血缘是稳定的 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 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 不分离的。 ” 同样的道理, 师门也是血缘的投影, 学生对师门荣誉的维护就是对自己学术源头合法 性的维护。 陈平原在解读清华国学院的辉煌时分析道: “ 谈及国学院的贡献, 大家都着力表彰四大导师, 这当然没错; 可我认为, 国学院能有今天的名声, 与众弟子的努力分不开。弟子们的贡献, 包括日 后各自在专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 也包括对导 师的一往情深, 更包括那种强烈的集体荣誉 感。 ” 我们常说“ 名师

25、出高徒” , “ 出” 字既可以理 解为“ 出产” , 也可以理解为“ 出自” , 通常语境下 人们都作前一种理解, 但从学术史的角度来看, 后 一种理解却能得到更大的概率支持。也就是说, 高徒往往是成就名师的必要条件, 先有高徒这批 绿叶, 而后才有名师这朵红花。章太炎身后的著 述流播, 主要就是靠了一批新门生的哄抬, 而门人 之间的相互援引提携, 更加提升了章门学术的话 语权力。 学生充当导师的耳目、 手足或者马前走卒, 在 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是值得褒扬的行为。因 此, 导师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以及把毕业生安插何 处, 许多时候关系到导师对于各种学术资源的利 用, 只要布点得当、 安插有

26、力, 就能近水楼台尽揽 星月。钟先生生前曾说, 他最乐意看到中国社会 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来报考他的博士, 他们有研究 经验, 比较成熟, 上手快。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一 位知名教授明确要求自己的博士生毕业后必须到 大学教书, 把他的学术思想播撒到全国各地。有 些导师则倾向于把自己的学生安插到学术期刊或 新闻媒体, 以扩大自己的学术影响。 学生无疑是导师最好的学术助手, 了解导师 的学术兴趣, 熟悉导师的研究范式, 知道如何最好 地服务于导师。他们可以很好地遵照导师的要求 完成各种研究课题, 这样, 导师就能以有限的精力 承接更多的课题, 腾出更多时间从事研究工作之 外的学术交往, 以争取更多的学术

27、名誉或社会资 源, 扩张自己的学术势力。在这种模式下, 一个大 教授就像一个包工头, 不断地对外承接业务, 然后 把任务一层层分包给下面的小教授, 然后再分派 给他们的博士生、 硕士生。因此, 一个教授拥有的 社会资源越丰富, 他拥有的课题也就越多, 越热衷 于广招门徒, 可是, 他也越没有时间从事具体的研 究工作, 更没有时间指导学生。 师生之间的互惠关系不仅使学生们对那些有 权势有关系的导师趋之若骛, 也诱使每一位导师 都希望把最优秀的学生网罗在自己身边。每年博 士生毕业前夕, 都是导师们权力较量的时候, 每个 导师都希望留下自己的学生, 可是, 研究机构的编 制总是有限的, 留谁不留谁,

28、 并不单纯由学生的个 人素质决定, 主要是由导师的斡旋能力所决定。 那些担任过行政领导职务的导师会有更多的机会 把优秀学生留在身边, 而且一般会尽可能利用手 上的权力, 逐步搭建起一个完整的学术梯队。这 样, 一个以自己为塔尖的学术金字塔就建起来了。 这种依靠个人魅力建立起来的学术团队, 对中国 现代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大 学民俗学会是依靠顾颉刚而建立的, 北京师范大 施爱东: 学术行业生态志: 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陈平原: 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 解读作为神话的“ 清华国学院” , 现代中国 第 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 社, 年。 费孝通: 乡土中国 , 北京: 北京

29、大学出版社, 年, 第 页。 陈平原: 大师的意义以及弟子的位置 解读作为神话的“ 清华国学院” 。 陆远: 渊源有自: “ 八马” 的传承与流派 , 历史学家茶座 第十三辑,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 学民间文化研究所是依靠钟敬文而建立的, 西北 民族大学社会人类民俗学系是依靠郝苏民而建 立的, 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研究室是依靠刘守 华而建立的。 优秀毕业生留校是保持学术传统的有效方 式, 但同时也是该传统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近 亲繁殖必然导致学术共同体理论创新的延滞, 以 及汲取外来理论方法上的对抗情绪。师生关系如 果加上留校后的上下级关系, 导师对留校毕业生 的学术影响就会远比离校

30、毕业生大得多。留校毕 业生要不断地参与导师的研究课题, 而且要尽可 能忠实于导师的学术理念, 他要在师弟师妹和自 己的学生面前歌颂导师的学术成就, 阐释导师的 学术思想, 贯彻导师的学术理念。一方面, 他起到 了延续学术传统的作用; 另一方面, 他是阻挡外来 研究范式入侵的“ 赫克托尔” 。在这种对导师的 维护和颂扬中, 他自己也不得不收敛其学术创新 的脚步, 亦步亦趋地从事着常规研究; 他的很大部 分精力要投入到导师的课题中, 他自己的研究成 果因此大打折扣, 长此以往, 其学术成就也就自然 远在导师之下。这就是为什么钟敬文、 赵景深、 钱 南扬、 郝苏民、 刘守华之后, 难有学术成就可与导

31、 师比肩的弟子。如此延续到第三代的时候, 这一 学术传统基本也就式微了, 只剩一个庞大的金字 塔底座。 学生是导师形象的最佳雕塑者。大凡名师, 光辉形象都不是自己塑造的, 而是学生塑造的, 尤 其是那些擅长散文写作的学生。导师的一言一 行, 哪怕是徐志摩式的三角恋、 风流债, 或者是黄 侃式的古怪脾气, 到了煽情学生的生花妙笔之下, 都可以由俗入雅, 被叙述成难得一见的名师风范。 普通人身上的一件丑闻, 到了名师身上, 就是佳 话, 一切视乎从什么角度, 用什么笔调来叙述。 至于补足、 夸张、 删减、 粉饰等艺术手法, 更是 美化导师不可或缺的必要环节。因此, 学生们借 助想象和回忆而撰写的一

32、批诸如 师门问学录 师门五年记 师门杂忆 之类的优美文字, 就成 了将导师的生动形象固化为传世物质的必要手 段。“ 如北大清华数次驱赶校长, 在某些 过来 人 看来就是很不宽容, 只不过此类史料被 读 书 的作者们尽数过滤, 我们目前所见的倒都是 诸位先人 宽容 的一面。 ” 苑利 钟老在最后的日子里 是这样雕塑钟 先生的: “ 钟老是个极勤奋的老人, 就在他住院的 前一天, 还给弟子们上课, 这时, 他已有 岁的高 龄。在医院里, 除医生治疗外, 你很难感受到医院 的氛围。不管谁来这里, 大家热火朝天谈的都是 学问。 ” 这些浪漫夸张的文字, 常令那些不能面 觐钟先生的后辈学者悠然神往, 也

33、为钟先生时代 的中国民俗学罩上了一圈圣洁的光环。 三、 寿者仁: 成功学者的成功秘诀 所有的学术史, 都是回溯性的。学者们发表 的论文, 犹如射出去的箭。箭射得准不准, 并不由 射手说了算, 而是由读靶人说了算。学术史家就 是读靶人, 他们会把靶心画在他们认为最有价值 的文章上, 而不是画在作者自己认为最好的文章 上。尽管许多学术史家非常努力地试图阅读和理 解前人的作品, 但他永远不可能回到前人所处的 学术生态, 他只能凭自己的想象, 从后叙的视角看 待前人的工作。 在学术史家眼里, 文章无所谓好坏, 只有意义 高下和影响大小。所有的文章, 都只能在历史的 年轮中刻写它的价值, 离开了它所处的

34、时代, 其价 值和意义就无从谈起。吕微曾经感叹“ 如果海登 怀特对顾颉刚当年的假说有所知晓, 他一定要 奉顾氏为后现代学术的一代宗师” , 可是历史无 法重来, 当年顾颉刚的理论没能传入西方, 今天以 及将来, 顾颉刚都难以重登后现代宗师的宝座, 后 人只能为此扼腕叹息。 能够成为研究范式的优秀成果不仅取决于成 果本身的价值, 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著作者的学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薛刚: 往事与随想 读书 史学类文章研究 , 云梦学刊 年 期。 苑利: 钟老在最后的日子里 ,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年 月 日。此文最早刊载于 北京晚报 年 月 日, 并被多家媒体转载。 吕微: 顾颉刚:

35、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 , 民间文化论坛 年 期。 科地位和影响力。相近学术水准的文章, 发表在 核心期刊还是一般期刊, 效果大不一样, 前者犹如 “ 一朝选在君王侧” , 后者却是“ 养在深闺人未 识” 。同样的文章, 署名钟敬文或者张三李四, 效 果也有天壤之别。 一个学者成为学术领袖之后, 自然要对许多 一般性的学术问题表态或者发言, 这些表态未必 是个人的真知灼见, 但往往成为后学引证的经典。 一句人人都能说出来的话, 经了领袖之口, 意义大 不一样。“ 在民间文艺学界除旧布新的学科建设 时期, 钟敬文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加强民间文学的 多角度研究, 以及民间文学与交叉学科的关系。 这样的

36、倡导, 对于民间文艺学的健康发展, 显然是 十分有益的。 ” 但我们也知道, 这样的提倡, 钟先 生不是第一个, 也不是惟一的, 所不同的是, 这些 话只有经了钟先生的口, 才具有号召力。 一个青年学者若想速成为知名学者, 必须与 时俱进, 选择适合于当前形势的发展道路。时代 不同, 学者成名的方式很不一样。 年代是个 学术大革命的时代, 新的学术范式俱在酝酿之中, 这时, 只要积极参与这场学术革命就是胜利。早 期民俗学运动最积极的参与者, 钟敬文、 杨成志、 刘万章、 张清水、 娄子匡等人, 都是以积极参与民 俗学运动而知名的。 年代是民俗学恢复期, 最好的成名方式是编教材, 谁能够把 年以

37、前 积累起来的民俗学知识普及到广大学生中间, 谁 就是胜利。这一时期最活跃的几位民俗学家如乌 丙安、 陶立、 段宝林等人, 都曾先后编写过一批 影响较大的民俗学或民间文学教材。 年代 进入了民俗学的发展期, 这时的民俗学教材已经 多如牛毛, 最好的成名方式是出版专论, 大批钟门 弟子如高丙中、 色音、 杨利慧等人的涌现, 正是通 过出版优秀博士论文而成名的。进入 世纪之 后, 教育部的各种学术评估体系越来越发挥作用, 高校开始出现重论文而轻专著的倾向, 于是, 提高 自己在核心学术期刊上的曝光率就成为青年学者 最好的成名方式。 多数优秀成果都难以在发表的当时得到广泛 认同。一个学者最优秀的学术

38、成果总是写于他精 力最旺盛的青壮年时期, 但是, 这一时期的学者普 遍还没有获得相应的学术地位, 这些成果还难以 被广泛阅读, 而当他获得了崇高学术地位的时候, 一般来说, 他已经到了写不出最优秀论文的年 龄了。 一篇优秀的论文, 不仅需要作者具有丰富的 知识积累与超常的智力水平, 还需要作者具有充 沛的体能。作者不仅要有足够精力去田野作业或 者爬梳文献, 还要有足够精力来专心长考, 他要有 足够的体能经受失眠的煎熬, 他的腿要勤、 眼要 快、 精力要集中。一个年过花甲或者养尊处优的 成名学者已经很难再经受这种体能和智能的折 磨了。 但这并不是说, 花甲以上年龄的学者就已经 失去了学术价值,

39、恰恰相反, 这个年龄的优秀学者 已经功成名就, 正处于广受尊重的年龄, 此时正需 趁热打铁, 好好经营自己的学术成果。他们过去 的优秀成果常常被一些青年同行或者研究生视作 研究典范, 因此, 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反复推广那些 成功的经验范式, 指导青年学者在这条道路上继 续前行。当他们更老一些的时候, 已经桃李满天 下, 他们的学生还将把这些经验范式进一步推广 到更年轻的学生中去, 实现其薪火相传的学术 理想。 优秀业绩只是成就一个学者的必要条件, 而 不是充分条件。一个学者若要得到广泛的阅读认 同, 他还必须活得足够长。陈平原在 不靠拼命 靠长命 一文中提到: “ 大学毕业那阵子, 老师私 下里

40、半开玩笑半当真地传授了 治学秘诀 , 那是 老师从他的老师那里学来的。这十字真言道破了 很简单, 大白话一句: 做学问不靠拼命靠长命 。 据说这句至理名言的两位创造者, 晚年都真的很 有学问, 成了学界泰斗。 ” 传统学术史都是以名家名作的方式来书写 的。我们往往是先确定了名家, 然后再按图索骥, 回溯其名作。名作的确立, 又将进一步确认作者 名家的地位。一个活得足够长、 学生足够多的学 施爱东: 学术行业生态志: 以中国现代民俗学为例 陈泳超: 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 , 民俗研究 年 期。 陈平原: 不靠拼命靠长命 , 望 年 期。 者, 哪怕是早年的稚嫩之作, 都会被弟子们翻出 来,

41、当成经典文献重新出版。“ 在动荡多变的近 代社会, 长寿者本身就是国家历史的缩影。更重 要的是, 长寿者有更多的说话机会, 有可能影响历 史研究的趋向, 同时既作为历史活动的参与者, 又 是历史叙述的制造者。 ” 那些被钟先生自谦为 “ 描红格子” 的少年习作, 多被当作中国民俗学 的早期经典, 从各种旧杂志中翻出来, 与时俱进地 赋予新的意义。一个学者一旦成为仁寿的学术领 袖, 他过往的学术成果也必将被弟子们“ 层累地 叠加” 许多连他自己都未曾想到的丰富内涵。正 如黄苗子郁风夫妇给钟先生奉上的祝寿辞: “ 三 千弟子半耆宿, 一代风骚拜老成。 ” 相反, 如果一个学者过早退出了学术共同体,

42、 他不能在历史舞台上持续曝光, 那么, 他早年的学 术成果也多半只能随之退出后人的阅读视野。这 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董作宾的 看见她 、 容肇祖 的 迷信与传说 , 其学术价值堪称 年代的 民俗学代表性成果, 甚至还在钟敬文同期成果之 上, 但是, 由于两人很早就退出了民俗学界, 今 天的学生已经很少有人了解这些优秀成果了。 四、 学术推广: 圈内的 口碑与圈外的宣传 一般来说, 学术论文越是专业, 诉求的阅读对 象就越少; 越是精深, 被理解的可能性就越小; 越 是具有独创性, 被接受的程度就越低。这种矛盾 关系几乎是不可调和的。 创造性思维的学者都是钻牛角尖的, 曲高和 寡是多数杰出成果的必

43、然命运, 学者们常常感叹 “ 我们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 因为工作到了一定 程度, 就没有人来处处对话了。这是一种穷途末 路的境界, 意义、 前程等等都只能从自己的心中生 出来。 ” 这时, 可以支撑学者继续其工作的, 只有 内心的信念, 他必须有强大的内驱力, 去从事寂寞 的思考。所以说, 一个真正的学术大师, 并不首先 来自于外界的承认, 而是来自于内心的信念。自 许为学术大师未必是成为学术大师的充分条件, 但肯定是其必要条件。一个连自己都不敢承认自 己价值的学者, 不可能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力量来 支撑他长年累月枯坐在冷板凳上。最优秀的学者 都是寂寞的, 而且很可能终身寂寞, 这是从事学术 工

44、作的最大风险。 一个寂寞的学者要使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承 认, 不时地走出书斋进行适当的自我介绍以及适 度的自我表扬是必要的。 年中山大学民俗 学会成立之初, 顾颉刚等人充分地利用了当时的 校报、 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周刊 以及 民俗 周 刊, 连续刊登广告, 如对于 孟姜女故事研究集 , 广告词称: “ 此书, 为本校史学系主任顾颉刚先生 所著。顾先生为当今史学界泰斗, 其对于孟姜女 故事的探讨, 乃他为研究古史工作的一部分, 而成 绩之佳, 不但在中国得到许多学者的钦佩, 便是日 本许多民族学家史学家及民俗学家, 也很为赞许。 诚为现代出版界中一部不很易得的产品。 ” 这样 的广告语曾让顾颉刚的

45、许多中大同事很不舒 服, 但不可否认, 也为顾颉刚及其民俗学壮大了 声势, 吸引了一大批铁杆粉丝。 年代之后, 高校对于学者成绩的量化管 理体制导致了学术论著的大量涌现, 以至鱼龙混 杂、 泥沙俱下。“ 真正有独创性、 有建设性的成果 常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评价, 而一些无关痛痒 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刘一皋: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困惑 以梁仲华为例 , 历史学家茶座 第九辑,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年。 钟敬文: 建立中国民俗学派 , 哈尔滨: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年, 第 页。 陈芳: 钟敬文: 从“ 五四” 走来的中国民间文学泰斗 , 纵横 年 期。 钟敬文先生在谈到中

46、山大学民俗丛书的重印问题时, 曾经对笔者说: “ 告诉叶老师, 我那几本书不要重印, 那都太幼稚 了, 顾先生、 容先生的作品比较成熟我不是谦虚, 我没必要谦虚, 这是实事求是。 ” ( 钟先生病中谈话录音, 年 月 日, 北京友谊医院) 王小盾: 序 第 页, 马银琴著 两周诗史 ,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 民俗学会新出三种丛书 , 载 国立中山大学日报 年 月 日第 版。 王学典、 孙延杰: 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 ,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年, 第 页。 的问题和似是而非的结论却充斥在学术史的叙述 中。 ” 大量陈陈相因的出版物无疑给学术研究带 来了巨大的阅读困难, 如果不是选题需要, 绝大多 数学者都无暇去阅读同行的新成果。因此, 青年 学者主动、 技巧地向同行推荐自己的学术成果也 就成了扩大学术影响的必要手段。 “ 酒香不怕巷子深” 的年代已经逐渐远去, 自 卖自夸的王婆定律不仅适用于市场营销, 同样适 用于学术推广。常见的推广方式有三: 一、 向同行 赠书。越是专业化的学术著作越难经由市场到达 消费者手中, 因此, 主动把自己的著作赠送同行, 是扩大学术影响的有效途径。二、 召开新书讨论 会。这是赠送图书的高级形式, 一种变相强迫同 行接受学术成果的方式。三、 请同行写书评。在 学术领域, 即便是相近的专业方向, 也是隔行如隔 山, 许多学者只能通过阅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