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婚姻家庭的现状与走向调查.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33787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8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婚姻家庭的现状与走向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婚姻家庭的现状与走向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婚姻家庭的现状与走向调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婚姻家庭的现状与走向调查改革开放以来诸多变化中,婚姻家庭的变化是较为显著的一种。近十年来中国婚姻家庭的基本状况如何?发展趋向又是怎样的?王震宇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发生的诸多变化中, 婚姻家庭变化是尤为显著的一种。9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婚姻家庭的基本状况如何?与80年代相比,它的发展趋向又呈现出了怎样的变化?1 .家庭户规模持续变小家庭规模是指每个家庭中成员数目的大小。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结果和家庭结构核心化趋势的加强,1985年以来中国家庭的户规模一直明显呈下降趋势,至 1997年,全国家庭平均户规模已由1985年的4. 79人降至3. 64人。近年来我国的家庭类型是小

2、规模家庭 (13人)数量稳中有升,中等以上规模家庭(4人以上)的数量则基本呈减少趋势。2 .初婚年龄增高,结婚费用不断攀升(1)初婚年龄。由于有关的法律、政策以及人们的观念都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我国的初 婚年龄也随之经常波动。1982年,全国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2. 66岁,其中城镇为24. 93岁,农村为22. 07岁;1990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降至22. 03岁;至U 1996年,全国平均初婚年龄又上升到 24. 02岁。也就是说,近年我国的初婚年龄呈上升趋势。(2)结婚费用。近年来,结婚费用的迅速增长已成为令中国年轻人及其父母头痛的事情。1997年初,零点调查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

3、4城市所做的一项有关结婚费用的调查,90年代前期一对城市新婚夫妇的平均结婚费用为两万多元,已经是80年代平均水平的4倍,而未婚者预计自己结婚时所要支出的平均费用将超过3万元。预计整个90年代的青年结婚费用要达到 80年代的5. 5倍。此次调查还显示出Z昏费用的来源, 75%的人说本 人的结婚费用 完全”或 大部分”是自己挣的,19 %的人则称 大部分”或完全”是父母给的。与 50年代相比,90年代结婚费用中个人收入的比例上升了 40个百分点。3 .离婚率持续升高近年来不断上升的离婚率已为许多人所关注。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中国离婚率不断上升,至1997年,我国的粗离婚率已是 1982年的2.

4、3倍,离结率已是1982年的2. 6倍。4 .再婚人数增多随着人们婚姻观念的不断转变,离婚、丧偶者的再婚行为日益为社会所理解,来自社会、家庭及当事人自身心理的障碍也在逐步缩小,因此我国再婚人数这些年来也在逐步增多。据民政部门统计,1985年全国只有50万人登记再婚,1990年增至78. 8万,1997年则达92 . 2万。据1996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资料推算,全国有近1800万再婚人口,其中47. 66%是50岁以上人口; 45. 72%是30 49岁人口; 29岁以下人口只占 6. 62%。5 .跨国婚姻发展迅速,问题亦很多中国的跨国婚姻,有其独有的特点:(1)发展速度快。自80年代初期

5、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上升。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 14193对;1997年已达50773 对。(2)地域分布广。中国的跨国婚姻涉及到53个国家和地区。前些年以美、加拿大、澳大利亚居多,近年以东亚居多,东亚中又以日本居多。(3)华侨多。在跨国婚姻中,华侨、外籍华人一直占很大比重,通常有70 %之多。(4)外嫁的多。中国的跨国婚姻90 %都是中国女性外嫁到他国。(5)文化层次不高。总体上,在我国登记的跨国婚姻,文化偏低。与 日方联姻的,多数双方文化程度都不高;相比之下,与欧美成婚的文化层次相对高一些,有博士、经理、总裁等。中国的跨国婚姻存在着不少问题: (1)婚姻的基础不

6、是为了爱情。(2)出现一批年龄过于悬殊的祖孙婚”。(3)出现一批相识时间极短的闪电式”婚姻。(4)外国男性骗婚现象严重。(5)跨国婚姻的离婚率高。近年其离婚增长速度甚至高于结婚增 长速度。1990年到1995年其结婚对数增长 2. 4倍,而其离婚对数则增长2. 8倍。1990年离婚与结婚之比为 20%, 1995年则为26%。6 .婚姻家庭观念多有变化近年中国人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基本可以概括为: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从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1)择偶观念的变化。中国人在择偶方面不仅摆脱了文革”中政治标准先行的套路,而且相当淡化政治方面的因素,取而代之的是以对方的人品”为首要标准

7、择偶观念的另一种变化是 择偶中的经济成分加大,物质的中介因素作用增强”,今日的择偶标准,可以说是道德标准、经济标准与文化标准共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取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不少人择 偶时,经济标准的重要性已远远超过了文化标准。(2)家庭人际关系观念趋向平等。近年来中国人的家庭平等观在不断上升,许多调查都证实了这种变化。对家庭经济事务的处理和家政决策权的分配,最能反映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彼此间的相待态度。1998年安徽省对该省 620名青年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7成青年夫妇在重大开支上是共同协商。婚前财产公证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家庭人际关系的变化,尽管现在还有很多人不赞成婚前财产公证,但也有相当一部

8、分青年接受了这种新观念。尤其是夫妻婚前财产悬殊较大时,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好的选择。(3)性观念呈多元状态,性越轨行为容许度增加。谈性色变” 的历史似乎已被人遗忘,中国人性观念的转变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o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995年在北京所作做的一项2000人的随机抽样调查发现,89. 6%的人对有正当理由的离婚持赞成态度;在对待 婚前同居”、婚外同居”等问题上,尽管大多数人仍持排斥态度,但也有近六分之一的人公然表示赞成”,其中多为青年。7 .婚姻问题的增多由于受到国外各种家庭思潮的影响,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自由的增加,中国的婚姻家庭问题也开始不断滋长:未婚同居、未婚先孕,婚外恋、婚外同居、重婚纳妾、家庭暴力等 等,近年来都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仅婚外恋引起的各类血案就连续不断。8 .社会中的道德失范现象蔓延到了家庭在物欲、情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那些经不住各种诱惑,丧失了起码的理性和良心的人,为了满足自我的罪恶欲望,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会心慈手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