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34590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第一条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另行开展。各地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第三条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附表1,以下简称指标体系,将动态调整)为评估依据,逐

2、项细化分解指标,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第四条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第五条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第六条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评估中弄虚作假的。第七条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工作自评,对照指标体系的

3、要求,逐项评分,并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附表2),于每年10月31日前连同相关文件和佐证材料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自评工作,确保各项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状况。第八条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附表3,以下简称审核报表),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并公布复核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审核报表和评估工作报告报教育部。第九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管理,评估工作要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保证评估过程严谨、有序,保证评估结果公正、公

4、平,及时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各地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第十条教育部动态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设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专家咨询组织,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监测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每年抽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并公布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在各省(区、市)遴选推荐基础上,教育部认定并公布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第十一条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的工作计划。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综合教育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及时反馈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

5、被督导单位应当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督导报告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表:1.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doc2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doc3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告.doc附表1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项目及权重指标及权重序号指标内容分值等级与系数ABCD10.80.60组织管理(20%)(一)管理到位(5%)1学校成立政教、教务、总务、共青团(少先队)等部门参与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落实分工,定期研究工作。(注: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相应体育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干部和管理人员)2是/否2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

6、制订具体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定期组织检查、考核2是/否3学校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和实施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落实责任制1是/否(二)领导重视(10%)4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明确一名副校长分管体育工作1是/否5每学期校长听体育课不少于4次,分管校长不少于6次24/63/52/42/46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7/否(三)监7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2是/否督检查8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每学期通报一次学生体育活动情况3是/否(5%)(四)9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单元计戈IJ、课时计划齐全4很好

7、较好般差课程10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完成教学任务5很好较好般差教学11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3是/否(15%)12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和考核登记3是/否一制度,并将结果放入学生档案教育13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2是/否教学(五)14将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课表,严格实施2很好较好般差校每天上午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没园15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安排一小时3是/否(30%)体集体体育锻炼育16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3是/否活动(15%)17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有85%以上的学生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485705050的体育技能%18对学生加

8、强体育安全教育1是/否(六)19体育教师数量达到国家规定要求3是/否教20体育教帅职务评聘公平、公正3是/否条师队21体育教师工资待遇与其他任课教师同等对待2是/否件保障伍(15%)22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2是/否23体育教师坚持集体备课、校本教研2是/否(30%)24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2是/否25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190%70%60%60%26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体育活2很较般差(七)动和体育教学要求好好场地器材与27体育场馆、设施管理规范,及时维护,确保安全运行2很好较好般差28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有专人负责管理2是/否经费29课余

9、和节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4是/否(15%)30公用经费按规定用于体育支出,满足学校体育工作需要5是/否(八)31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3是/否四学学生体质32妥善保存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原始数据1是/否健康生体测试(5%)33按国冢要求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1是/否质(20%)34有95%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595949292(九)体质健康标准合格以上等级%测试结果(9%)35有40%以上的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良好以上等级,并逐年增长440%30%25%25%(十)36每年在校内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体结果,并通报学生及家长2是/否测试评价

10、6%)37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重要内容,并形成制度2是/否38分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动态把握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趋势2是/否填表说明:1 .第6条:按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安排体育与健康课时;2 .第19条:体育教师数量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3 .第22条: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4 .第25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情况,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测算;5 .第30条:上级教育部门拨付公用经费中,安排用于开

11、展学校体育活动、比赛以及易耗体育器材购置费用数额和比例;6 .第32条:保留各年级国家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登记卡原件备查;7 .第34条:以各学段毕业年级学生测试结果为例。加分条件:1 .创新体育活动内容、方式和载体,增强体育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2 .每年在一次校级运动会中,设计全体学生参加的项目;3 .每年组织不少于10次的校级单项体育比赛;4 .学校有体育代表队,每周训练不得少于两次,积极参加上级教育或体育部门组织的竞赛。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的每项加2分,最多加8分。单位全称(公章):附表2校长主管校长电话教务(体育)主任体育组长电话体育教师数体育教师缺额人数体育教师平均周课时年级班数学生人数

12、年级班数学生人数年级班数学生人数年级班数学生人数一年级四年级七年级高一二年级五年级八年级高二三年级六年级九年级*-局二各项指标评估结果在舁厅P评估指标内容(要点)得分存在主要问题1成立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工作2将体育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3建立意外伤害应急管理机制4校长将学校体育列入工作职责5校长、分管校长听体育课次数6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时规定7公布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8每学期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9体育教学计划、单元计划等齐全10依据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11加强教学研究与课程教学改革12严格执行体育课考勤、考核制度13制订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14将校园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15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等

13、时间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16学校每年召开春、秋季运动会1785%学生掌握至少2项体育技能18对学生加强体育安全教育19体育教师数量达到规定标准20体育教师职务评聘公平、公正21体育教师工资待遇、工作服装22体育活动、测试纳入教学工作量23体育教师集体备课、校本教研24体育教师参加培训、继续教育25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达标26体育场地平整、整洁,符合要求27体育场馆管理规范,安全运行28体育场地、器材等有专人负责29课余、假日体育场馆向学生开放30公用经费满足学校体育需要31做好全体学生体质健康测试32妥善保存体质健康测试数据33按要求上报体质健康测试数据3495%以上学生达到标准合

14、格等级3540%以上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36每年公布健康测试总体结果37健康水平列入综合素质档案38分析测试结果,把握体质趋势加分项目力口分得分总计自评等级请对应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填写此表。此表一式两份,报送上级教育部门一份,学校存档一份。填报人:校长签字:填报日期: 年 月 日联系电话:附表3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教育行政部门盖章:学校类别学校总数等级学校%良好等级学校%合格等级学校%不合格学校%加分学校%普通高中中职学校普通初中普通小学总计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于12月31日前,将本表与评估工作报告一并报教育部;本表适用省(区、市)、地(市)、县(

15、区)教育行政部门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填报。主管部门负责人签字: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签字:填报人: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第一条为推动各地依法履行加强学校体育和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水平,促进学校体育科学发展,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每年全面总结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组织编制和公示本地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逐级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所报情况进行分析、反馈,并向社会公开。第三条年度报告重点反映本地区学校体育开课率、教学实施总体情况、阳光体育运动开展情况、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学

16、生体质健康状况等关键指标。第四条各地要认真分析学校体育工作关键指标信息,按要求填写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见附表)。年度报告内容和报表数据信息的采集计算时间为本年度的1月1日至12月31日。第五条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于次年1月15日之前,向教育部报送本年度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及报表(含纸质文件和电子文档)请登陆教育部指定网站下载有关电子表格。学生第六条教育部负责委托第三方机构编制和发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研究、分析和公布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情况、体质健康状况和相关信息。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组织编制和发布本地区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第七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站等

17、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汇总和动态发布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持续推动各地交流体育工作经验,展示体育改革成果,共享优质信息资源。同时,通过全面总结和建立健全年度报告制度,动态监测学校体育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改进工作,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第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专业资料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一)报送单位(盖章):报送负责人:联系电话:序号,项学、目校类类别另_体育课体育活动情况体育教师情况运动场地及体育设施情况学校数(所)体育课开足学校数落体实有每锻天炼一学小校时数组育织活大动课学问校体数体肓教师人数(人)体育教师缺额比(%)体育教出额数体育教师生师比体育教师参训人数上表彰人数

18、教师受县级以田径场(块)籥球场(块)排球)体育馆(个)游泳池(个)学生体质测试室(个)体育器材达标学校数专职兼职400米400米以下1小学2初中3高中4九年一贯制学校5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专业资料6完全中学7总计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二)报送单位(盖章):报送负责人:联系电话:序号项目校类类别别、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估情况.教彳研专员职;体育数学校体育经费支出情血(万兀)体育中考实施情况建立体育专项督导制度制订体育疔Nj思乡卜伤害保障措施体经育费场支地出体材育经专费用支器出体育费工作经是否良好及格不及格地如区率看覆姜rrn分值分分比例总”学校%学校%学校%学校%是否是否1小学2初中3高中4九年一贯制

19、学校5十二年一贯制学专业资料校6完全中学7总计专业资料填表说明:1 .本表为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表,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后完成最终填写。2 .学校等级评估等情况一栏,请各地在学校自评、上级复核后,逐级汇总统计县、市有关数据后得出。3 .达标标准请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教体艺【2008】5号)。4 .体育馆等场地标准请参照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中小学体育设施技术规程(JGT/T280-2012)5 .具体内容说明如下:* 体育课开足数:是指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的学校数。* 大课间体育活动数:是指每天统一安排全校性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数。* 体育教师缺

20、额百分比:是指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以及工作量计算办法,短缺的体育教师人数占国家规定教师总人数的比例,达标人数可以参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要求。* 体育教师参训人数:是指体育教师参加县级(含县级)以上培训,并获得培训证书的人数。* 体育场地经费支出:是指学校每年在体育场地建设、修缮等方面的费用支出。* 体育专用器材经费支出:是指学校用于购置并按财会制度规定纳入固定资产核算范围的体育专用器材支出及大件器材补充、添置的费用。* 体育工作经费:是指学校组织定期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质测试、比赛、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费用以及地方财政专项用于学校体育的费用。* 体育专项督导覆盖率:是指地方教育督导中对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的学校数量占地方学校数量的比例。* 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包含在相应办学层次统计数据中。专业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