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558851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地区专用2018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件20170731344.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1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2,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_ 和_是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过度繁殖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个体水平,3,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_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内容:基因多样性、_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种群,基因频率,多样性,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选择,物种,2现代生物进

2、化理论,4,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_ 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_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内容:基因多样性、_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形成原因:生物的共同进化。 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选择,物种,自然选择 基因库,5,1自然选择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2下图表示某物种进化的基本过程,针对下图分析回答:,(1)图中X、Y、Z分别指什么? (2)与原种相比,图中“新种”产生是否一定经历过地理隔离?,1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表现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

3、择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2(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2)不一定。,6,1.(2017四川金堂中学月考,1)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 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解析】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它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所以对进化非常重要,A项正确;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只为生物进化

4、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项错误;环境发生变化时导致生物产生的变异,如果不能遗传,则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如果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可遗传给后代,则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C项正确;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进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D项正确。,B,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区别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是 (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A B C 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A,8,3.(2017福

5、建南安中学段考四,22)如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 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 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因为自然选择、基因突变等因素也会发生改变;乙、丙两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甲、乙是两个不同的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两种群的基因库

6、有较大差异,并不是完全不同的。,C,9,4(2017山东滕州二中期末,8)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 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 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 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地理隔离,D,10,【解析】平底金苏雨树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臭虫喙长度变短,便于取食平底金苏雨树果实,平

7、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共同进化,A正确;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争夺阳光、空间等,它们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平底金苏雨树只对臭虫喙的长度起选择作用,不能引起其发生基因突变,C正确;地理隔离是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没有地理上的障碍,D错误。,11,1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2.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12,1已知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13,2已知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4,3伴性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4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 (1)前提条件:种群非常大;所有

8、雌雄个体之间自由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 (2)计算公式: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时(A、a),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 基因型AA的频率p2 基因型Aa的频率2pq 基因型aa的频率q2,15,5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 (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 (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

9、,16,1.桦尺蛾的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1870年,某一区域的桦尺蛾以浅色为主,浅色占70%,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20%。由于工业污染,该区域的桦尺蛾每年浅色个体减少10%,黑色个体增加10%。30年后该区域的桦尺娥个体以黑色为主,几乎看不到浅色个体,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域的桦尺蛾个体间存在体色的差异,体现的是遗传多样性 B30年期间桦尺蛾种群形成了新物种 C1871年该区域的桦尺蛾群体中,隐性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77%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解析】体色差异可以推测出,个体间基因可能存在差异,体现基因多样性,A正确;30年间,桦尺蛾并没有

10、形成生殖隔离,不能成为新物种,B错误;有题干可知,1870年:aa70%、Aa20%、AA10%,设该种群有100个体,则1871年:aa个数707010%63,Aa个数202010%22,AA个数101010%11;a的基因频率为:(63222)2(632211)100%77.083 33%77%,C正确;环境通过选择个体表现型,进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B,17,2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为MM、Mm和mm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MM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中m的基因频率约为( ) A43% B48% C5

11、2% D57%,【解析】随机交配,基因频率保持不变,所以计算出22 000只果蝇中m的基因频率就是F1中m的基因频率,即(20 00030%220 00055%)(22 0002)100%52%。,C,18,3.(2017山东德州期末考前模拟,6)一个较大的动物种群中有一个基因R,另一个较小的同种动物种群中有等位基因R和r,经抽样测定,小种群中R的频率为0.6,由于某种原因,大种群中的部分个体迁入小种群,结果新种群有12%的个体来自大种群,迁移后新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 ) A0.648 B0.72 C0.768 D0.88,【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种群中的部分个体中R的频率为1,小种群中

12、R的频率为0.6;由于新种群中12%的个体来自大种群,所以迁移后新种群中R的基因频率为0.6(112%)12%10.648。,A,4(2017福建安南一中月考,4)据调查,某校学生中某性状基因型的比例为XBXB(42.32%)、XBXb(7.36%)、XbXb(0.32%)、XBY(46%)、XbY(4%),则该群体中B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92%、8% B8%、92% C78%、22% D36%、64%,【解析】据基因频率的概念知:某基因的频率某基因总数全部等位基因的总数。由于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而每个女性体内有两条X染色体,每个男性体内只有1条X染色

13、体,因此B的基因频率(42.32%27.36%146%)(42.32%27.36%20.32%246%14%1)100%92%;又因为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所以b的基因频率192%8%。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A,19,5.(2017上海奉贤调研,9)在一个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某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个体占19%,那么种群中该性状的杂合子的频率是( ) A1% B18% C9% D81%,【解析】随机交配的大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符合遗传平衡定律。显性个体占19%,则隐性个体占81%,计算可知隐性基因的频率为0.9,显性基因的频率为0.1,因此杂合子的频率为0.90.1218

14、%。,B,20,【解析】由题意可知,AA16%,aa36%,Aa116%36%48%,由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的公式可知:A的基因频率16%1/248%40%,a的基因频率36%1/248%60%;自由交配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A40%40%16%,aa60%60%36%,Aa240%60%48%,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频率不变,基因频率也不变;若种群进行自交,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因此自交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16%48%1/42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36%48%1/448%,Aa的基因型频率是Aa4

15、8%1/224%,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是:A28%24%1/240%,a48%24%1/2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不变、不变、增大、不变。,6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C,21,1(2016新课标,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

16、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与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相等,理论上应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A、B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C项错误;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上不存在其等位基因,则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项正确。,D,22,2(201

17、6江苏高考,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pen基因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C,23,3(2015安徽高考,5)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

18、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地理隔离不再存在,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 ) A75% B50% C42% D21%,【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两个非常大的某昆虫种群,在理想情况下合并为一个种群,可以认为原先两个种群的大小相同,再根据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可知合并后的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70%,a基因频率为30%,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所以C正确。,C,24,4(2015山东高考,6)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现有若干H基因频率不同的玉米群

19、体,在群体足够大且没有其他因素干扰时,每个群体内随机交配一代后获得F1。各F1中基因型频率与H基因频率(p)的关系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0p1时,亲代群体都可能只含有纯合子 B只有pb时,亲代群体才可能只含有杂合子 Cpa时,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 Dpc时,F1自交一代,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5/9,【解析】当p0时,种群只有hh,当p1时,种群只有HH,当0p1时,种群可以是只含有纯合子,也可能纯合子、杂合子都有,A正确;只有当pb时,F1中Hh基因型频率为1/2,此时亲代才可能只含杂合子,B正确;图示曲线信息表明pa时,Hhhh,即2a(1a)(1a)2,则3a1即H

20、为1/3,h为2/3,显性纯合子在F1中所占的比例为1/9,C正确;pc时,HHHh即c22c(1c),求得c2/3,则HH4/9,Hh21/32/34/9,hh1/9,则F1自交子代纯合子比例为14/91/27/9,D错误。,D,25,5(2015新课标,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A的基因频率为_。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

21、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解析】(1)由题干可知种群中只有Aa一种基因型个体,因此种群中Aa比例是11,产生的配子中A配子a配子11,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中基因型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1/21/4、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21/21/2、aa的基因型频率为1/21/21/4。A的基因频率为AA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1/41/21/21/2。(2)该种群随机交配后,由于后代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AA基因型个体死亡。且Aa和aa两种基因型比例为21,这时种群中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为1/

22、3、a为2/3,依据遗传平衡定律,求得后代AA的基因型频率为1/9、Aa的基因型频率为4/9、aa的基因型频率为4/9,其中AA个体死亡,Aa和aa的比例为11。,1:1,1:2:1,0.5,A基因纯合致死,1:1,26,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四个要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2隔离的两种类型 (1)地理隔离:物种形成的一般环节,但不是必需的环节。 (2)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3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4共同进

23、化的两个动力来源 (1)不同物种之间的种间互助和种间竞争。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5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27,易错点1 种群和物种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点拨】(1)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2)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3)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可靠依据为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4)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解如下:,易错点2 环境起选择作用,而非诱发变异 【点拨】达尔文认为环境条件对生物变异不是诱导而是选择,生物产生了大量不定向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与否,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28,易错点3 亚种与生殖隔离 【点拨】不要误认为亚种之间具有生殖隔离。因存在地理隔离的两个种群独立地进行自然选择,使形态、结构方面有所差异,形成两个亚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但二者仍能进行交配繁殖产生可育后代,属于同一个物种。 易错点4 共同进化的范围 【点拨】共同进化常常被误认为仅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其实共同进化还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