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671809 上传时间:2019-09-1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7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T 493-200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pdf.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 C S 9 3 . 0 8 0 . 9 9 P 6 6 备案号 47 中 华 lk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Ik标 准 J T / T 4 9 3 -2 0 0 3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 P r e f o r me d p a v e m e n t m a r k i n g t a p e 2 0 0 3 - 0 8 - 2 7发布2 0 0 3 - 1 2 - 0 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部发布 打 / 丁 叨 3 - 2 以劝 目次 前言 1 范围 , , , , 。 , , 一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术语和定义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产品 分类 , , , , 1 5 技术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6 试验方法 , , , , , 4 7 检验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 , , , 4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粘接性能试验方法, , 6 附录 B ( 规范性附录) 抗滑性能试验方法 , 7 J T

4、 / T 4 9 3 - 2 0 0 3 月 U吕 本标准的主要内 容参考A S T M D 4 5 0 5 - 0 1 式长 效预成形道路标 线带技术标准 , A S T M D 4 5 9 2 - 0 1 a 临时预 成形道路标线带技术标准 , 部分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与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持一致。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 B为规范性附录。 本 标准由 全国 交通工程设施 公路)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2 2 3 ) 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苏文英 、 杜玲玲、 匡金和 J口 下 4

5、9 3 - 2 0 0 .9 道路预成形标线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道路预成形 标线带的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包括文字、 符号等的各类道路交通 标线 所使用的 预成形标线带, 厂矿、 港口 、 停车场等 处使用的预成形标线带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 条款通过本标准的 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 期的引 用文件, 其随 后所有 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 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 新版 本适用于本

6、标准。 G B / T 1 7 6 8 漆膜耐磨性测定法 G B 2 8 2 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 B / T 2 9 1 8 -1 9 8 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 B 2 8 9 3 -2 0 0 1 安全色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 1 长效 标线带n a r k 吨 t a p e f o r e x t e n d e d s e r v i c e l i fe 按照厂商推荐的 工序铺设在每车道平均日 交通总量不大于1 5 0 0 1 辆的路面上, 使用寿命达到1 2 个 月以 上的 标线带。 3 . 2 临时标线带m a

7、 r k i n g ta p e fo r l im i t e d s e rv ic e li f e 按照厂商推荐的 工序铺设在每车道平均日 交通总量不大于1 5 0 0 0 辆的路面上, 使用寿 命达到 三个 月以 上的标线带。 3 . 3 逆反 射系数R c o e ff ic i e n t o f re t ro re fl e c ti o n 平面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系数R与 它的 表面面 积之比。 3 . 4 亮度因 数 l u m in a n c e f a c to r 在相同照明和观测条件下, 试样表面的亮度与标准漫反射白 板的亮度之比。 3 . 5 表面 花纹

8、 s u rf a c e p a t te rn 一种突 起高度在0 . 8 m m以 上, 约占标线带总面积5 0 %的 表面突起花纹。 4 产品分类 4 . 1 长效标线带 4 . 1 . 1 长效标线带分为两种类型。 I 型长 效标线带: 标线带无预涂胶, 使用时涂敷液态粘合剂。 I I 型长效标线带: 标线带预涂压敏胶, 使用时 预备或不预备 粘接剂或 底胶。 4 . 1 . 2 长效标线带根据其初始逆反射系数的大小分为I 级反光和II 级反光。 I 级反光: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 初始逆反射系数满足表 2 中 1 级要求的标线带。 1 1 级反光: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

9、 初始逆反射系数满足表 2中I I 级要求的标线带。 丁 / T 4 9 3 - 2 0 0 3 4 . 1. 3长效标线带 的抗 滑性能分为 A级、 B级。 A级抗滑: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 抗滑值至少为4 5 B P N的标线带。 B级抗滑: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 抗滑值至少为 5 5 B P N的标线带。 4 . 2 临时标线带 临时标线带分为两种类型。 I 型( 可清除) : 标线 带材料使用期限超过预计的有限寿命之后, 可以 人工或 使用机械手段, 在4 以 上 从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上整块或以 大于6 0 c m的碎片除去。不允许使用加热、 溶解、 击碎或炸开等 破坏

10、性手段对路面留下痕迹 1 1 型( 不可清除) : 标线带材 料不必具备 可清除的特性。 5 技术要求 5 . 1 物理性能 5 . 1 . 1 标线带 应柔韧、 易 成型。 5 . 1 . 2 标线带 应清洁、 无裂纹, 边界清晰、 顺直、 无破损。 5 . 1 . 3 标线带 厚度一 般为。 . 3 m m一 2 . 5 m m o 5 . 1 . 4 标线带应按照厂商推荐的工序, 在使用温度至 1 0 之间粘贴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混凝土 路面上。 5 . 2 色度性能 按6 . 2 规 定的测 试方法, 试样颜色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 数应遵照G B 2 8 9 3 -2 0 0 1 中5

11、 . 1 的规定, 符 合表 1 和图 I 的要求。 表 1 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 5 . 3 逆反射性能 标线带的 逆反射色分白 色和黄色, 在夜间用车灯照射应容易 识别。按6 . 3 规定的方法测试后, 具有 逆反射 性能的 标线带干态的 初始逆反射系数值应达到表2 要求。 表 2标线带千态的逆反射系数值 标线带类型观测角/ 人射角 逆 反 射 系 数 值, m c d “ l x _ i “ m - Z 白黄 临时 l 型1 . 0 5 0 / 8 8 . 7 6 05 0 03 0 0 I I 型1 . 0 5 0 / 8 8. 7 6 05 0 0 3 00 长效 I 级反光1 . 0

12、 5 0 / 8 8 . 7 6 05 0 03 0 0 n级反光 一 1 . 0 5 0 / 8 8 . 7 6 0 2 5 01 7 5 J T/ 下 4 9 3 - 2 仪 犯 图 1 颜色范围图 5 . 4 耐水性能 按6 . 4 规定的 测试方法, 试样在水中浸泡2 4 h 后, 应无明显的 褪色、 起皮、 收缩、 开裂等异常现 象。 5 . 5 耐碱性能 按6 . 5 规定的 测试方法, 试样在饱和C a ( O H ) 2 溶液中 浸泡2 4 h 后, 应无明显的 褪色、 起皮、 收缩、 开 裂等异常现象。 5 . 6 耐 磨性能 标线带在正常的 使用寿命期间, 应无明显的褪色、

13、 起皮或收缩。按6 . 6 规定的 方法测试后, 试 样在 1 0 0 ( 独 载 荷, 2 田转 后的 耐 磨 性( 2 0 0 转 八 0 0 0 9 后 减重) 不 大于6 0 m g o 临 时标 线 带I 型 在 试 验2 0 (”转 每 1 0 0 0 g 后、 n 型在试验1 0 0 ( ! 转每1 0 0 0 g 后不应穿透。 长效标线带使用2 4 个月后, 在人射角8 8 . 7 6 0 、 观测 角1 . 0 5 。 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其平均 逆反射系 数值应不小于1 0 0 m c d “ l x 一 . m - 2 . 5 . 7 粘接性能 裁取宽度2 5 t。 的试

14、样, 按6 . 7 方法进行测试, 其最小枯接值见表3 . 表3 粘 接 性 能 使用温度, 测 试 温 度 , 一 I 最 刁 、 、 接 力 , N 一使 用 温 度 , 测试温度, 最小粘接力, N 1 01 04. 8 8 一 4 64. 8 8 拼,从 一 5 . 8 抗滑性能 按6 . 8 规定的方法N 9 试后, 长 效标线带A 级抗滑的 最小抗滑值为4 5 B P N ( B r i t is h P e n d u lu m N u m b e r ) , 3 T / T 4 9 3 - 2 0 0 3 B级抗滑的最小抗滑值为5 5 B P N ; 临时标线带的最小抗滑值为4

15、 5 B P N , 6 试验方法 6 . 1 测试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 试样测试前应遵照 G B / T 2 9 1 8 -1 9 8 8 中的规定, 在温度2 3 士 2 9 C 、 相对湿度5 0 % 士 1 0 %的环境中进行2 4 h 的状态调节。测试工作宜在温度 2 3 士 2 0 C 、 相对湿度5 0 %士1 0 %的环境中进 行。 6 . 2 色度性能 裁取l 0 0 0 i n m 长的 标线带试样, 采用标准照明体D 6 5 , 4 5 / 0 观测条件、 视场角2 0 , 在试样表面任取三 点, 测量标线带的色品坐标和亮度因数, 并取其平均值。 6 . 3 逆反射性能 裁

16、取l 0 0 0 m m 长的 标线带试样, 采用便携式逆反射系数测量仪器或有关标准规定的其它方法, 在观 测角1 . 0 5 0 、 人 射角8 8 . 7 6 0 的条件下, 测量试样表面的 逆反射系 数。 逆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R = R / A=! / E a A 式中: R 逆反射系数, c d “ L , - “ m - 2 ; R 发 光 强 度 系 数 , c d - l x - , , A -试样表面的面积, 时 1 发光强度, c d ; E .垂直光照度 , h。 6 . 4 耐 水性能 裁取2 5 m m长的标线带试样 , 在 2 3 C t 2 的水中浸泡2 4

17、h 6 . 5 耐 碱性能 裁取2 5 , 长的标 线带 试样, 在饱和C a ( O H ) 2 溶液中 浸泡2 4 h 0 6 . 6 耐磨性能 按G B / T 1 7 6 8 规定的方 法进行试验。 6 . 7 粘接性能 按附录A进行试验。 6 . 8 抗滑性能 按附录 B进行试验。 7 检验规则 7 . 1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 应按G B 2 8 2 8 的 规定随机抽样, 对本标准要求的 有关性能进行自 检, 合格者附合格证 才可出厂。 7 . 2 M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发生时, 须按本标准要求, 对产品的全项性能进行型式检验: a ) 老产品 转厂生产时; b ) 停产一年或一

18、年以 上的产品再生产时; 。 ) 正常 生产的 产品 经历两年生产时; d ) 产品结构、 材料、 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e ) 国家授权的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质量抽查或复查时。 8 标志、 包装、 运输和贮存 8 . 1 标线带应有清晰、 耐久的产品标志, 内 容包括: 4 J T / T 4 9 3 -2 0 0 3 a ) 生产厂商的名称、 商标或其他有关信息; b ) 应用的标准号, 如 T / T x x x一xxxx ; 。 ) 标线带的类别、 生产 日 期及批号等。 8 . 2 标线带应整卷包装, 每5 0 m 长度内其接头数不应超过三个。 8 . 3 标线带应按照可接受的商业标准包装

19、。 8 . 4 标线带宜在1 0 一 3 8 的环境下贮存。 J T / T 4 9 3 - 2 0 0 3 附录A ( 规范性附录) 粘接性能试验 方法 A. 1 试验装置 A. 1 . 1 试验机 恒 定拉伸速率、 不值误差在士 1 % 范围内 的拉力试验机。其上下两个夹具中心位于同一平面, 该平 面平行于受力夹具的移动方向, 保持样品完全在同一平面。 A. 1 . 2 测试板 尺 寸为5 0 m m x 1 2 5 m m x 1 . 5 。 的 平面不锈钢钢板, 表面平整。 A . 1 . 3 表面覆盖橡胶的钢质滚轮 钢质滚轮直径为8 0 m m士2 . 5 m m , 宽度为4 5

20、m m土 l m m, 表面覆盖厚约6 m m、 硬度为8 0 士 5 邵氏A的橡 胶。 滚 轴重量为2 0 0 0 g 士 5 0 g 。使用时手 柄重 量不加到 滚轮上。 A. 2 测试样品 A . 2 . 1 试样长2 5 0 m m 、 宽2 5 m m , 从整卷中裁取。保持粘接面洁净, 操作者的 手指或 其他外部物品 不准 接触测试样品表面。 A . 2 . 2 每卷准备三 个测试样品。 A . 3 测试步骤 A . 3 . 1 准备测试板, 用蘸有可利于除掉粘接残余物的 溶剂纱布 彻底擦洗。每次擦拭完毕将纱布丢弃。 溶剂挥发后, 用干纱布将其痕迹擦去。 注: 对于仲裁试验, 使用

21、新的干净钢板。 A . 3 . 2 从卷中裁取样品, 让它自然放置 2 m in以上。将样品粘接面朝下贴到钢板的光亮面。样品的 1 2 5 m m 伸出钢板的一端。 A . 3 . 3 对于宽 度小于2 5 m m的样品, 从同一卷中 另外剪下一条, 靠近 测试 样品 平行粘贴, 以 保证总的宽 度 为2 5 m m 。不另外 施加 压力, 使滚轴在样品背面沿长度方向每次以大约3 0 0 m m / m i n 的速度通过。样 品粘在钢板上 2 0 m i n 后, 以1 8 0 0 双折测试样品自由端, 并由打折端部从板上剥去 2 5 m m。用拉力机样品 夹下部夹住钢板突出部位, 用样品夹

22、上部夹住样品自由端。样品夹移动速度为3 0 0 m m / m i n 。样品从钢 板剥离 2 5 m m之后 , 以约 1 3 m m间隔读取接下来大约 5 0 m m的粘接值。样品从钢板剥离的最后2 5 m m不 要读取数值。 注: 为加速试验, 除仲裁试验之外, 样品粘贴到钢板之后可立即测试。这样得出的数值略微偏低. 离散较大 J T / T 4 9 3 - 2 0 0 3 附录B ( 规范性附录) 抗滑性能试验方法 B. 1仪器 B . 1 . 1 摆式仪 带 有滑块的 摆锤重 1 5 0 0 g 十 3 0 p 振荡中心到摆锤重心的距离为4 1 1 二 士 5 m m 。仪器可上下调

23、节, 以 保证测 试时滑块在平整表面的碰撞 路径为1 2 5 m m 1 1 . 6 n u n I B . L Z 滑块 B . 1 . 2 . 1 滑块由 铝质支撑盘和固定在其上的橡胶条 组成。橡胶条尺寸为6 m m x 2 5 m m x 7 6 m m 。 橡胶 为天然橡 胶或人工合成 橡胶。 B . 1 . 2 . 2 新滑块使用前应使用6 0 号 砂纸在干燥状态摆动 1 0 次。 摆动前 应做测试校准。 B . 1 . 2 . 3 滑块边缘的撞击磨损水平方向不应超过 3 . 2 n m i , 垂直方向不应超过 1 , 6 +i u n B . 1 . 3 附件 B . 1 . 3

24、 . 1 接触路径度量工具由一薄板尺组成, 根据测试需要测量路径长度在 1 2 4 m m一1 2 7 m m之间。 B . 1 . 3 . 2 准备 盛水容器、 表面温度计、 刷子 等器具备用 B . 2 测试样品 B . 2 . 1 测试表面应清洁、 无松散颗粒并固 定牢固, 受摆锤冲击时不致移动。 B . 2 . 2 测试面积至少为9 0 m m x 1 5 0 m m B . 3 仪 器准备 B . 3 . 1 水平调整 仔细调整调平旋钮, 直到 水准仪的气泡位于中心。 B . 3 . 2 零点调整 松开锁定旋钮, 升高摆锤 装置, 拧动测试 仪器中心部位的一对移动旋钮, 使滑块离开测

25、试表面摆 动。 拧紧锁定旋钮。 将摆锤置于自由 状态, 逆时 针旋转拖动指针直到指针 靠近摆锤臂调节旋钮。释 放摆捶 并记录 指针读值。 如果读值非零, 松开锁定环, 轻轻旋转支撑轴上的摩擦环然后再锁定。重复 试验并调 整摩擦环直到 摆锤摆动指针值为 零。 B 3 . 3 滑动 长度调 整 B . 3 . 3 . 1 摆锤悬空, 将调整架放在 提升手 柄的 旋钮之下。放 低摆锤使滑块边缘正好接触测 试表面。锁 紧摆锤头, 提升手柄, 移去调整架。 B . 3 . 3 . 2 用提升手柄升高滑块, 将摆 锤移动到稍 低于滑块, 使摆锤缓慢移动直到滑块边缘接触 测试表 面。 将标尺与 摆动 方向

26、平行放在滑 块边, 以调整碰撞路径的滑动长度。用提升手 柄升高滑块, 将摆锤移 开, 然后缓慢降 低直到滑块边缘再次接触表面。如果滑动长度测试不在1 2 4 m m 一 1 2 7 m m 之间, 通 过调整 调平旋钮升降 仪器, 再次测量橡胶滑块边缘从轨迹一边到另一边的长度。如有必 要, 重 新调 整仪器使其 水平。 将摆锤放置到自 然状态, 逆时针旋转拖动指针 一 , 直到指针 靠在摆锤调整 旋钮上。 B . 4 测试步骤 B . 4 . 1 用水 将测试表面整 个浇一 遍, 进行一次摆动, 但不记录 数据。 注: 摆锤摆动返回早期应一直抓住摆锤 用手柄升高滑块以阻止滑块和测试表面的碰撞。每次摆动之前指针应返回 直到靠住调节旋钮。 J T / 丁 4 9 3 - 2 0 0 3 B . 4 . 2 立刻再进行四次摆动, 记录 测试结果。 每次测试重新浇湿测试面, 并检查滑动长 度。 注 1 : 注意滑动期间保持滑块与测试表面平行。 注2 : 带有表面花纹的标线带, 其抗滑值的测试结果离散较大。该类标线带应在平行于车流方向和与车流成4 5 。 的方 向分别测试抗滑值, 然后取其平均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