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南省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检查评分标准 医院 专科(专病) 实得分: 分 一、基础条件(10分)项 目项 目 要 求分值检查评分办法评分标准扣分扣分理由实得分1.床位数专科床位数:二级医院15张,三级医院40张,或者高于医院设置病床的临床科室平均床位数。针灸、推拿科室可适当降低要求;专病病床不低于所在科室床位的30%。3查医院编制床位数及医院下达科室的病床编制文件。(注:编制床位指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核准的床位)床位数比例每少5%扣0.5分;比例少于20%不得分。2.设备配备共用与专用的诊疗设备能满足专科(专病)业务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中医专科(专病)特色诊疗设备。设备完好率100%,
2、使用率60%。进行单价5万元以上专科设备使用效益分析。2(1.5)(0.5)实地查看专科设备。查阅相关资料。1专科设备完好率低于90%扣1分,使用率低于60%扣0.5分。2无使用效益分析扣0.5分。3.经费投入地方与医院投入经费总额不低于省级投资的经费总额。建设经费做到专款专用。3(2)(1)查财务帐目,经费使用合理。1地方与医院投入经费总额每低于10%扣0.5分,低于40%扣2分;2帐目不清扣0.5分,经费使用不合理扣0.5分。4.接收进修人员能承担本专业医疗技术人员的进修学习(三级医院在建设周期内平均每年进修人员不少于5名,二级医院在建设周期内平均每年进修人员不少于1名)。1查进修登记本。
3、三级医院在建设周期内每年进修人员每少1人扣0.2分;二级医院在建设周期内每年进修人员每少1人,扣0.5分。5.对口协作建设周期内至少与1个以上专业相关的国家或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建立对口协作关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1查双方合作记录或合作协议,并实地查看合作效果。没有开展扣1分。无合作记录或协议,扣0.5分,有合作记录或协议,但合作效果不理想扣0.5分。 二、基础管理(13分)项 目项 目 要 求分值检查评分办法评分标准扣分扣分理由实得分1组织保障成立院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领导小组。制定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落实到位,年度有工作总结。2(1
4、1)查医疗机构以正式文件明确的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领导小组、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领导小组负责人不是院长的扣1分;无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和工作总结,每项扣0.3分;有计划,但落实不好或年度实施计划无具体操作性扣0.5分。2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实行中、西医双重诊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的诊断标准。实行中、西医双重疗效判断,并严格执行相关疗效标准。本专科(专病)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5%以上,住院病历甲级率90%以上。4(1)(1)(1)(1)查三年门诊登记本及住院病案。临床诊断符合相关标准得1分;临床诊疗过程中执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得1分;病历书写合格率和甲级率达标各得1分,每降
5、低1%扣0.2分。3核心制度坚持开展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中医病历讨论制度等3现场抽查及查住院病历(30份)。未落实相关制度发现1例扣0.1分,扣完本项得分为止。4.患者随访开展患者随访并完善随访制度。重点病种的出院患者随访率三级医院50%,二级医院25%。1查访视记录。开展随访得0.5分;随访率每降低5%扣0.25分。5.医德医风建立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制度并认真实施。无违法、违纪、违规事件发
6、生。门诊及住院患者满意度达到85%。1.5(0.5) (0.5) (0.5)查阅相关资料,随机向门诊和住院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各50份。有医德医风及职业道德建设相关制度得0.5分;有违法、违纪、违规扣0.5分;满意度85%,得0.5分,每降低1%扣0.25分。6.中医药文化体现本专科(专病)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普及工作。1查相关材料及宣传栏。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和推广得1分,未开展不得分。7项目建设情况报送按要求及时报送相关材料。0.5查原始上报材料。按时报送得满分,未及时报送或不按要求报送不得分。 三、临床能力(44分)项 目项 目 要 求分值检查评分办法评分标准扣分扣分理由实得
7、分1.门诊量建设周期内逐年增加,三级医院年增加比例不低于5%,二级医院年增加比例不低于3%。2查三年来建设科室每年日门诊人数(日门诊人次计算:年门诊总人次/251)。达到要求得2分,每降低1%扣1分。2.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不高于本区域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门诊费用。1查医院和同级医院统计报表。(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未达标不得分。3.出院病人数建设周期内逐年增加,三级医院年增加比例不低于5%,二级医院年增加比例不低于3%。2查医院统计报表中三年建设科室出院人数。达到要求得2分,每降低1%扣1分。4.病床使用率达到(二级医院:85%,三级医院:90%)以上。1查医院病床使用率
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每降低1%扣0.5分,低于标准5个百分点不得分。5病床周转次数达到(二级医院14次/年,三级医院17次/年)以上1查医院统计报表(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低于相应级别标准不得分。6.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低于省内同级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同专业科室的平均水平。(平均住院日21天)1查医院和同级医院统计报表。(出院实际病人占用总床日数/出院病人总数)未达标不得分。7.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不高于本区域同级医院同一病种平均住院费用。1查医院和同级医院统计报表。(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未达标不得分。8.收治病种专科:重点病种收治人次占本专科收
9、治人次的(二级医院40%,三级医院60%)以上。专病:收治专病人次占项目所在科室收治人次的(二级医院30%,三级医院50%)以上。5查医院统计资料。(病种数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 为准进行核查)每降低1%扣0.5分。9急、危、重、疑难病人占收治病人数%重点中医专科达到相应科室标准。二级医院(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科和儿科50%,肛肠科15%,骨伤科30%)以上;三级医院(内科、外科、妇科、针灸科和儿科60%,肛肠科20%,骨伤科、皮肤科和眼科30%;耳鼻喉科和推拿科20%)以上。其它未列及的重点专科参照相近科室标准执行。重点专病领先于同级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相同病种的急、危、重、疑难病症患
10、者比例)2查医院统计报表和抽取本专科(专病)病历30份进行核实。按扣分比例扣分。项 目项 目 要 求分值检查评分办法评分标准扣分扣分理由实得分10.临床诊疗规范研究制定本专科(专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突出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和技术。专科不少于3个重点病种诊疗常规。规范应用本专科(专病)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规。定期对主要病种和重点病种的诊疗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及时修订、优化诊疗方案。6(2)(2)(2) 查经重点专科(专病)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审定讨论的诊疗方案。 查病历。 查资料。专科:有本专科(专病)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方案并认真实施得2分,无诊疗方案或未实施扣2分;每少1个扣
11、0.6分;未规范应用诊疗常规扣1分。专病:有本专病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案并认真实施得2分,无诊疗方案扣2分,未规范应用诊疗常规扣1分。定期对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得2分,未实施扣2分。11.诊断、治疗水平诊断准确率达到相应级别甲等中医医院的要求;中医辨证论治优良率达到90以上(辨证论治优良率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要点为:病史资料真实齐全病史、症状、舌象、脉象等)、病因病机分析合理、证候诊断准确、治则治法正确、依法组方、君臣佐使合理选药,体现理法方药的完整统一。治愈好转率90%,差错事故数0。12 查住院病历,重点查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西医疾病诊断准确率和入院证候诊断准确率; 查住院病历(30份)。 查住院
12、病历(30份)。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西医疾病诊断准确率95%和入院证候诊断准确率90%得6分;每一指标准确率降1%扣1分。每一项不合格扣1分。每一项不合格扣2分,每一指标每降1%扣1分。12.科研能力与学术活动建设周期内紧紧围绕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省级医院至少有省部级(含省部级)以上成果或在研课题(专科2项,专病1项);州市级医院至少有州市级(含州市级)以上成果或在研课题(专科2项,专病1项);县级医院有县级及以上成果或在研课题1项。科室人员每年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三级医院每年不少(专科5篇,专病3篇)二级医院每年不少于(专科2篇,专病1篇)。建
13、设周期内三级医院至少举办省级以上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2个,二级医院至少举办县级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1个。8(4)(2)(2) 科研课题查建设周期内课题立项任务书或中标通知。 查建设周期内发表与本专业相关论文复印件。 查继教项目文件及项目编号。 每少一项扣2分,无不得分; 每少一篇扣1分; 每少一项扣1分,无不得分。13本地(省、州市、县)外患者比例三级医院:20%,二级医院:15%。2查住院登记。三级不足20%,二级不足15%扣0.5分;三级低于10%不得分,二级低于5%不得分。 四、特色优势(18分)项 目项 目 要 求分值检查评分办法评分标准扣分扣分理由实得分1.中医药治疗率重点病种门诊中医药
14、治疗率达到85%以上;住院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以上。5(2)(3)随机抽取建设周期内每年门诊病案各10份进行检查。随机抽取建设周期内每年住院病案各20份进行检查。达标得满分,每一项降低1%扣0.5分。2.特色疗法不少于2项,有明显的临床效果。重视中医药康复治疗,积极开展中医药非药物疗法。 2(1)(1)实地考核。有2项及以上得1分,少1项扣0.5分;有开展中医药非药物治疗得1分,未开展不得分。3.院内中药制剂品种数量:三级医院重点专科不少于3种,重点专病不少于2种。二级医院重点专科不少于1种,重点专病不少于1种。使用率应占重点病种诊疗人次的50%以上。5(4)(1) 查药监部门的院内制剂批文
15、 查重点病种病历。 制剂品种达标得3分,未达标按比例扣分; 使用率每降低5%扣0.5分。4.引进吸收中医药治疗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从已建成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引进、吸收中医药治疗优势单病种诊疗方案,专科不少于2个、专病不少于1个,并在临床上不断优化应用,效果明显。2实地检查。未达标不得分。5.护理开展辨证施护。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护理常规。3(1)(1)(1)现场考核护理人员操作技术。查专科护理常规。查护理文件30份。未开展中医特色护理扣1分。合格率每下降5%扣1分。未建立中医特色护理常规扣1分。6.临床经验整理与应用对本专科(专病)领域
16、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总结提高并在临床中较好应用。1查论文和整理文稿。实施此项工作得满分,未实施不得分。 五、人员队伍(15分)项 目项 目 要 求分值检查评分办法评分标准扣分扣分理由实得分1.人员结构医师类别结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该专科(病)执业医师的比例达到70%以上。学历结构:具有大专学历以上医师占医师总数的50%以上。二级医院重点专科医师人数5人(专病3人),三级医院重点专科医师人数8人(专病3人);有专科(专病)人才培养计划并实施,通过建设,人才梯队基本合理。5(1)(1)(1)(2)查阅3年人才培养计划及落实情况。查专业人员的技术档案。每降低10%扣0.5分,低于50
17、扣1分。每降低5%扣1分。 医师人数不够扣1分。无专科专业培训计划或不落实扣1分;结构不合理扣1分2.学科带头人省级医院应为中医(中西医)主任医师,州市级医院应为中医(中西医)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县级医院应为中医(中西医)主治医师及以上。2查学科带头人职称证书(注:学科带头人须为本专业人员)。学科带头人职称不符不得分。3.老专家作用的发挥充分发挥本专科(专病)老中医专家的业务指导作用,并开展本专科诊疗技术和学术经验的传承工作。2查病历记录中查房记录和师承协议。有查房记录得1分,无扣1分,启动师承工作得1分,未启动扣1分。4.专科(专病)人员本专科(专病)医师能熟练应用本专科(专病)诊疗规范开展诊疗活动。3现场抽3名本科(专病)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不熟悉或不能熟练掌握应用诊疗规范,每人扣1分。5.继续教育全体人员每年均达到继续教育有关规定要求。1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1人不合要求按比例扣分。6.赴外院进修建设周期内选派具有医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家或省级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单位进修学习,每年不少于1人,每人进修时间不少于6个月。2查进修学习登记或财务报销登记。每年未按要求完成按比例扣分。备注:实得分达85分及以上,视为合格。 评审专家签名:评审专家组建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