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13.030.10CCSZ05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7102024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Technica1.specificationforpo1.IutioncontroIofComprehensiveutiIizationofheavymetaI-containingsIudge2024-04-25实施2024-03-25发布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前言II1范围12斑葩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总体要求25入厂分析36贮存37工艺过程38环境保护49蝶合利用产物510运行管理5参考文献7本文件按照GB/T1.12020年标准化工作导则笫1部分:标准化文件
2、的结构和起草规则3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固体废物监督管理中心、江苏省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南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灵丰、黄文平、方燕、余廨、朱晓慧、徐茂、武俯、葛仕福、左武、张权、周尤超、陈楸楸、马货林、邹明耀、徐学脱、于洋、吕宜廉、张洪玲、董光辉.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1黄围本文件规定了按危险废物管理的含曳金属污泥的入厂分析、贮存、综合利用过程及产物污染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涂合利用企业运行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含IR金属污泥综合利用项F1.选址、工程设计及
3、建设、运行管理以及与含费金僦污泥综合利用有关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谀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酒洁生产审核等.产废企业自建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设施参照执行.本文件不适用于含乖金网污泥协同利用处置项目及含贝金屈污泥综合利用项目.2规楚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M1.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总)造用于本文件。GBZT467阴极洞GB/T6516电解锲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
4、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捽制标准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19923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25049橡铁GB31573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4330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T38101含铜污泥处理处置方法GB/T-11012含有色金词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规位GB/T50183化工锭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设计标准HJ/T299冏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破酸硝酸法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刈技术指南总则HJ1091-2020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柒防治技术导则HJ120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前有色佥M工业一再生金比IU1250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工业固体废物
5、和危险废物治理HJ1259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和管理分账制定技术导则HJ1276危险废物识别标志设设技术规范HJ202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G/T3592电镀用硫酸铜HG/T2824工业成酸爆YS/T632黑铜YS/T921冰铜YS/T1366海绵铜DB32/3728工业炉窑大气污较物排放标准DB32/T3795企W业单位和工业园区突发环境W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DB32/401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T4370-2022危险废物琮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蒐通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谱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含重金属污泥heavymetaI-containingsIudge工业生产或环境
6、治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含有辂、银、钢、锌、镉、铅等虫金属且按危险废物管理的污涅.注:不包括含冲污泥、含汞污泥.3.2综合利用COff1.prehensiveutiIization从含柬金属污混(3.1中提取金词或佥属化合物作为原材料的活动。注:主要包括火法冷煤、湿法网收等.3.3火法冶炼pyrometa1.Iurgy在高温条件下,将污泥中的格、集、钢等金凤元素还原成金典单侦或金属化合物的方法。注:主要包括干化、配料、利块(球)、烧结、熔炼、烟废)气处理等工段.3.4湿法回收hydromota1.IurRy采用酸浸、氧浸、萃取、电解等方法,回收金制单质或金属化合物的方法.3.5次生固体废物seco
7、ndaryso1.idwaste台里金璃污混(3.1)综合利用(3.2)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3.6综合利用产物comprehensiveutiIizationproducts含重金属污混(3.1)媒合利用(3.2)产生的具有利用价值II不按危险废物管理的目标产物,3.7定向利用directiona1.utiIization物综合利用产物(3.6)作为另外一家单位工业产品生产的替代原料进行使用的过程.3.8再生回用cIosed-1ooprccyc1.ing将踪合利用产物(3.6)返回原企业再次利用的过程.4总体要求1.1 含重金属污泥踪合利用应符合DB32/T4370的相关要求,含重金属污泥综
8、合利用全过程的环境风险应可控。1.2 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设施选址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划和“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要求,新建设施应避让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并进入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1.3 应采用二次污染少、环境风险低、自动化程慢离、节能降耗的工艺及设法,新改扩建企业应采用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或可端程序控制涔(P1.C)等控制系统.5入厂分析5 1应结合含虫金国污泥物理化学性质、涂令利用工艺、综合利用产物和污染控制要求等,制定入厂接收标准,应包括:a)目标回收金属含盘下限:b)有害金M元素、氟元素、磷元素、加元素、晒元素等污柒物含Ii上限,采用火法冶炼工艺的企业还应确定硫
9、元素、氯元素等污染物含瑙上限.5 2媒合利用企业应设置化验室,配需满足分析检测需要的检测能力,井制定检测方案,确定检测因子、方法及频次,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检测规范要求.6 .3应对照入厂接收标准.对入厂的每枇次含重金属污泥进行成分分析:对同一来源、组分稳定的含近金周污泥可以减少检测频次,但fH月不宜少于1次;应按照一厂一档”方式建立危险废物电子数据扉,数据保存10年以上。6贮存6.1含Hi金国污泥以及其他危险废物贮存应符合GB18597、HJ1276和HJ2025的相关要求,包装容器应完好无损,地面、导流措应无枳液.6 2应根据物料类别、形态、物理化学性质、环境风险等因素和污染防治要求对接收的
10、危险废物、次生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物进行分类、分区管理,贮存能力应满足稳定生产运行要求。6.1 按处理车间及生产车间内的危险废物存放、制伍区域应采取有效的防治、防腐、防漏措施,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犍少港灌(训)液、粉尘、挥发性有机物V0Cs),酸零有城有宙大气污染物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等污染物的产生。装卸作业区域应采取防风、防雨、防漏描旗.6.2 预处理车间、生产车间等非贮存设施不应作为含重金国污泥、次生冏体废物等的贮存设施.7工艺过程7.1 一般要求7.1.1 含有色金属污泥综合利用工艺应符合GB/T4IO1.2的相关要求:含铜污池综合利用工艺应符合GB/T38101的相关要求;其他类别含重金属污泥
11、有专用标准的,应符合专用标准的相关要求,7.1.2 应根据含重金属污泥物理化学性质、工艺设得、嫁合利用产物及污染控制要求等制定媒合利用诳料标准,并进行配伍,确保综合利用产物环境风险可控、污染物达标排放.7.1.3 应采用机械投料,并设置投料计改装置.投料计圻装置应与工名参数测定设备稿合并定期校准.7.1.4 应果用全都闭自动化传送设备输送物料,产生粉尘、VOCs,酸雾、有毒有含大气污染物和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生产工段、输送系统、进出料口等处应配备气体收集处理装置.72火法冶炼7.2.1 干化工段应选择闭路循环式干煤设备或间接式干燥设备,干化尾气应进行处埋.7.2.2 应采用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生产
12、工艺及装备.以惘回收为主的新建设施熔炼工段宜采用常就培池熔炼及其他先迸工艺,不应选用鼓风炉、电炉、反射炉等工艺及设备。7.2.3 排渣宜果用水淬冷却工艺.73湿法回收7.3.1新改扩建企业应采用地上式工名装置,工名装置应采取避免跑H滴漏的有效密闭措施.并收集处理装制中产生的废气,7.3.2湿法回收工艺的袋置和管路应根据物料性质和反应条件采用防腐蚀、耐而温、抗压材料,并根据工艺控制要求安装液位、温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在线监控设;,8环境保护8.1 废气8.1.1 熔炼炉等工业炉窑设备烟气应密闭收集并采用高效脱硫脱硝及除尘措施.所在车间应设置环境集烟系统并进行处理,8.1.
13、2 采用火法冶炼工艺的企业,工业炉窑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筒题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应符合DB32/3728的相关要求,重金属和二唠英应符合GB18484的相关要求.一氧化碳、VOCS及其他污缘物应符合DB32/,KM1的相关要求;采用湿法回收工艺的企业,酸芽、VoCS及其他污染物应符合DB32/4041的相关要求:芯奥污染物应符合GBM554的相关要求。有专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时,执行专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82废水8.2.1 应对生产废水以及生产、奘和等污染区域的冲洗水、初期闲水、消防废水等进行分类收篥、分侦处理、分级回用,回用水应符合GB/T19923等相关要求。8.2.
14、2 应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状态下水污染物进入环境:应设置应急事故池和初期雨水池,并符合GB/T50483的相关要求.8.2.3 23朱用火法冶炼工艺的企业总排放口、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废水中的重金属应符合GB8978的相关要求:采用湿法回收工名的企业总排放I1.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U废水中的理金属参照GB31573的相关要求执行:化学猫氧晶(C0D和总氮,、氨觌、总磷等污染物应达到相应的污水处理厂接管要求.8.2.4 固体废物8. 3.1次生同体废物的转移过程中应采取防止法滤液跑曰流涌的拼66.8.3 .2综合利用过程中产生的次生固体废物应根据固体废物属性进行管理,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照危险度
15、物的相关要求处埋处置:次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过程应分析其中的重金属及靖元素时环境的影响,含磷次生固体废物不宜直接作为生产免烧建材产品的原料。8.3.3应时次生固体废物的产生、贮存及去向进行详细记录,年年至少开展一次各类次生固体废初中的特征污染物含次桧测,数据保存IO年以上.8.4 噪声应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并采取合理的降噪、减噪措施,确保设饴运料时厂界咻声符合GB12348的要求.9综合利用产物9.1琮合利用产物不应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使用,也不应用作与人体I1.接接触产品的替代原辅料,或流向次用水、食品、药品、养殖及种植等相关领域。符合田家专用标准和国家、地方许可的除外。9
16、2采用火法冶炼工艺生产的给合利用产物:a)按照产品管理时,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或金属合金等产物应符合GB31330的招美要求。槐铁应符合GB/T25049、组铜应符合YS/T632,冰铜应符合YS/T921,产品质量标戕中未规定的有杏成分含用不应超过被背代原料中有杏成分限曲;b)不满足9.2a)要求的,在符合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应采用“再生回用”或“定向利用”的方式,口接提供给使用其作为替代原辅料的卜游工业企业。93采用湿法回收工艺生产的综合利用产物:a)按照产品管理时,电解铜应符合GB/T467,电解像应符合GB/T6516.海绵铜应符合YS/T1366.电镀用硫酸铜应符合UG/T3592.硫
17、酸铢应符合IIG/T2824.产品所St标准中未规定的彷、恬、牯、探、铜、碎、根、领、汞、沱、饰、碑、氟等有害成分含量(按照HJ/T299要求制备的浸址液)应低于GB31573中相关限值,镀含量(按照1IJ/T299要求制备的浸出液)应低于GB8978中相关限值.伏.硒等其他有害成分不应超过被替代原料中有宙成分限值:b)不满足9.3a)要求的,在符合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可采用“再生I可用”或“定向利用”的方式.直接提供给使用其作为普代原辅料的下游工业企业.9.4未按照9.2或9.3要求的情形,可按照HJ1091的相关要求开展环境风险评价,在环境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确定综合利用产物使用行业及用途.95
18、应按照HJIOSJ1.-2020中8.I规定的监测要求及频次,定期电综合利用产物中的特征污染物或有宙杂版进行采样监测,监溯指标根据产品质地标准或产物“再生回用”或“定向利用”标准制定。96应按照DB32/T4370-2022中8.2.1的相关要求,建立标合利用产物的台账记录制度,内容包括嫁合利用产物生产时间、名称、ft,流向使用单位及用途)等,并进行月度和年度汇总,数据保存10年以上.97线合利用产物迸入市场流通前,应按照DB32/T4370-2022中8.2.6的相关要求,制作、张贴绘合利用标志和使刖说明书,综合利用产物按照产品管理时,还应淌足国家、地方及行业对产品质量的相关要求。10运行管
19、理10.1 一般要求10.1.1 应具有完侪的保障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活动的规章制度.建立并执行规范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制度,定期开展相关培训。10.1.2 应按照HJ1259的相关要求,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含曳金M污混媒合利用经首中.位应建立危险暧物综合利用经甘情况记录簿,如实记录危险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产生环节、流向、贮存、转移、利用与处置等信息,并在省徼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现苞申报.申报数据应与经范情况记录簿、管理计划数据相一段10.1.3 应搭建含重金屈污泥全流程智能管理平台,综合利用设施的关犍过程数据保存10年以上:在含3J金隅污泥入厂、贮存、综合利用等
20、关键环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视频监拄资料保存3个月以上。10.14应依据0危限度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前3并按照DB32/T3795的要求编制环境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1次.10.1.5企业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对经营设施、场所呆取污染防治措施,并对未利用的含重金属污泥做出妥善处理。102监测要求102.1应根据HJ819,HJ1208、HJ125。等的相关要求编制自行监测方案,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10.2.2 应根据自行监测方案对场址和谀66周边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和土馔开展自行监测.含重金属污泥综合利用过程不应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10.2.3 企业发生步故,
21、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应依法做好土塘污染状况监测、调i和土壤污染风险评估、风险管控、蟋更等工作.10.2.4 2.4企业废水排放口的设置应符合排污许可证以及管理部门的规定.雨水排放口宜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监测项目宜包括流量、pH依、COD.级级等:郁月有雨水流水排放时应开展一次手工监刈.监测指标应包括PHtft、COD、熨缸、总磷、悬浮物及格、铢、铜、钝、珅、加、汞、铅等特征污染物“102.5采用火法冷炼工艺的企业干化、烧结、焙炼等工段产生的烟气应配备在线雅测系统,监测指标应包括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10.3信息公开1 0.3.1应按照排污许可证等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定期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
22、理信息平台、厂区对外公布的企业信息栏或官方网站上如实公开污染物排放种类、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以及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排污许Ur证执行报告、自行施测数据等污染物排放信息,接受社会雅督。10 .3.2应在官方网站或公共媒体上按季度公开缁合利用产物相关信息,包括执行的质量标准及污染控制标准、主要有有杂质含M、综合利用产勃流向等,按年度公开使用综合利用产物的企业相关信息,包括踪合利用产物的来源、接收量、使用量、贮存呆、使用方式等。1033年应定期向社会发布企业年度环境报告。叁考文献(UHJ2012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2DB32/T4371废无机酸媒合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令第15号4危险废物羟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倒(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5J“十四五”全国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环办固体(2021)20号)6“卜四五”江苏省危险度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苏环办(2021)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