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390577 上传时间:2025-07-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的通知国卫监督发(201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中国疾病预防限制中心、国家卫生计生委监督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切实做好“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促进卫生计生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我委制定了“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仔细贯彻执行。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1月22日“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前言卫生计生监督工作是依法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卫生计生系统法律法规有效实施、维护人民

2、群众健康权益的有力保障。加强卫生计生监督工作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卫生与健康领域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职能转变、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内容,对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坚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依据中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要求,加强综合监管制度建设,推动监管重心转向全行业,努力建设统一、专业、高效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系,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局面,有效保障群众健康权益,是“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监督肩负的使命。“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和“十三五”

3、期间深化医改规划要求编制,阐明“十三五”时期卫生计生监督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卫生计生监督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一、规划背景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主要是制定和组织实施卫生和支配生育法律法规执行状况监督检查的规划,依法组织部署和协调开展医疗卫生、公共卫生、支配生育、中医服务等卫生与健康领域综合监督管理与执法,依法依规杳处违法行为。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党组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卫生计生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卫生和支配生育监督资源整合全面推开,基层卫生计生监督力气逐步加强,卫生计生监督网络已延长覆盖到乡村。建立实施卫生计生监督人员规范化培训

4、制度,组织开展全国卫生计生监督技能竞赛和执法比武,队伍整体素养不断提高。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化加快发展,行政许可、现场监督、行政惩罚、一户一档、网络直报等核心业务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有序推动,并顺当上线。建立综合监督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开展卫生计生监督稽杳和绩效考核,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监管工作更加主动。监督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公共卫生监督抽检合格率稳步提高,医疗监督全面加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水平不断提高,支配生育监督工作扎实推动,中医药监督机制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新状况

5、新问题不断出现,对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将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卫生计生监督领域还存在着一些制约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一是卫生计生监督体系基础相对薄弱,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监督机构性质不统一、规范化建设有待完善,工作经费落实不到位,监督执法装备缺乏,监督队伍人员短缺,结构不合理,监督技术支持实力建设亟待加强,不能完全满意卫生计生监督任务的须要。二是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与执法监督实力和水平亟待提高,特殊是面对健康相关新事物、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等新的监管领域,须要进一步转变监管理念,创新监管方式,发挥协调作用,推动综合监管。三是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综合监管行政机构和执法监督系统的职

6、责厘清和协同推动还要理顺,部门信息共享亟需加强,如何进一步发挥行业、第三方组织和社会监督的主动作用还要创新落实。“卜三五”时期,卫生计生监督工作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但也面临诸多冲突叠加、风险陷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必需加快推动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明确监管行政部门和执法监管系统的职责,加强监督执法机构资源配置及规范化建设,提高人员素养和行政执法效能,确保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水平得到提升。必需强化依法行政和依法监督,加强队伍实力建设,使工作落到实处,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必需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明确主体责任,落实重点措施,力争到“十三五”末,使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得到进一步

7、加强,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地落实支配生育基本国策供应有力保障。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固树立和实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维护群众健康为使命,以监督检查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落实状况为动力,完善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制、机制和制度

8、着力推动监督机构体系和实力建设,主动探究创新综合监管方式,不断提高监督执法实力和水平,为推动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供应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依法监督、公正高效。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落实法定的监督职责,确保监督依法开展。规范监督执法行为,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执法,不断提高执法水平,推动卫生计生事业有序发展。坚持综合监管,重点突破。坚持解决全局性、普遍性问题与集中力气解决重点领域、行业问题相结合,增加综合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综合监管工作的社会效果,增加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改革创新,完善制度。针对出现的新状况、新问题,突破思维定式的障碍,创新监管理念与监管方式,推动卫生计生综合

9、监管和执法监督机制更加明晰和规范,提高综合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协同推动,全行业监管。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围绕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加强整体联动,充分调动社会监督力气,发挥社会组织和第三方监督作用。主动推动形成政府监管、执法监督、行业自律、各方参加、社会共治的综合监督管理的新格局。(三)规划目标。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推动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主动适应群众健康需求,突出解决社会和群众反映剧烈的重点问题,加强监督执法,有效遏制和削减损害群众健康权益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基层为重点,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两大

10、体系建设,大力提高执法实力,完善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保障机制。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制度和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到“十三五”末,建设一个统一、专业、高效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系,卫生计生监督执法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制度更加健全,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宏观指导、规划制定、部署协调、督导评估等工作,执法监督系统组织落实并完成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工作的详细任务,不断开创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工作的新局面。“十三五”时期主要指标列表指标名称2015年2020年指标性质医疗卫朝气构监督覆盖率()7490约束性农村集中式供水平安巡查乡镇覆盖率()749

11、0约束性学校卫生综合评价覆盖率()4280预期性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覆盖率()6480约束性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覆盖全国被监督单位的比例()520预期性省级和地市级监督执法业务应用系统运用率()5580预期性县级监督执法业务应用系统运用率()4270预期性三、重点任务()推动综合监管制度建设,依法依规实施综合监管。1 .推行全行业监管。着力完善综合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全行业监管,切实落实主体贵任。加强综合监管机制建设,完善综合监管运行机制,做好职能连接,增加综合监管合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动信息化平台建设、信用体系建设和医疗卫生大数据应用,不断提高综合监管信息化水平和综合监管效率。201

12、7年出台关于加强医疗卫生行业监管的指导文件,到“十三五”末,要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第三方广泛参加、医疗卫朝气构自我管理和社会监督为补充的集中、统一、专业、高效的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系,形成政府监管、执法监督、行业自律、各方参加、社会共治的综合监管治理的新格局。2 .深化开展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全面完成卫生计生重要法律法规落实状况监督检查工作规划(2014-2017年)和“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工作协调机制,强化综合监管。推动监督检查结果运用,以检查发觉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制定监督检查支配,细化评价标准和方法,对问题整改状况进行全面、系统检杳,提高整治效果。坚持法律法规

13、落实状况监督检查与法制宣扬引导相结合,引导卫生计生全行业自觉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提升依法行政实力和水平。专栏一推动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综合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政府在医疗卫生全行业综合监管中的主导作用,完善医疗卫朝气构自我管理机制,促进行业协会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构建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综合监管运行机制,加强综合监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综合监管保障实力。(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有效维护群众健康权益。3 .加强医疗服务监督。深化开展打击非法行医工作,加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依法执业的监督检查,一级(含)以上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每年不低于95%,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采供血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覆盖率

14、每年达到100%.强化医疗机构主体责任,落实和规范医疗机构自查工作,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坚持“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发觉一起,坚决杳处一起。对违法问题久拖不决、屡查屡犯的,依法从重惩罚。刚好组织查处社会舆论反映剧烈、各方高度关注的重大违法案件,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对存在问题严峻的单位和责任人,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4 .加大医疗卫朝气构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对监督。深化开展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务应对监督工作,加大对预防接种、传染病疫情报告、疫情限制、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医疗废弃物处置和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等的监督检查力度。依据风险管理原则,推动对各级

15、各类医疗卫朝气构的分类监督综合评价,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传染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落实。5 .强化公共卫生监督。进一步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城市集中式供水单位每年监督检查全覆盖,加强农村集中式供水平安巡查,健全农村饮水平安工程监督档案,逐步提高监督检查覆盖率。全面落实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公共场所控烟监督工作。开展学校卫生综合监督评价工作,对传染病预防限制、饮用水卫生和教学环境等进行系统评价,促进学校全面落实卫生要求。加强消毒产品、涉水产品监督,督促生产企业和经营运用单位落实相关主体责任,建设完善产品生产经营和运用监督信息平台,刚好驾驭信息,提高监督效率。6 .提升支配生

16、行监督实力。围绕支配生育工作重大战略和重要工作部署,明确监督职贵,加强各级支配生育监督工作机构建设,充溢监督人员,探究开展支配生育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建立支配生育行政执法专项督查和从事支配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监督检查制度,完善支配生ff监督工作机制。加强支配生育监督,到2020年对从事支配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监督覆盖率不低于95%.强化“两非”等支配生育重大案件督查督办,提高部门依法行政和机构依法执业监督的实力。7 .加强中医服务监督。完善中医服务监督法规标准,健全中医服务监督执法工作机制,推动建立中医服务监督信息数据平台,重点加强对中医诊所、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取得医师资

17、格人员的监管。整顿和规范中医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查处重大违法案件。加强中医服务监督执法力气,提中学医服务监督实力,开展中医服务监督执法培训和沟通。8 .开展国家监督抽检。实施国家监督抽检工作,逐步扩大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支配生育国家监督抽检比例。建立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监督人员的“双随机”抽杳工作机制。建立国家监督抽检网络信息平台,收集汇总监督抽检信息,驾驭和评估总体状况。专栏二国家监督抽检网络建设开展国家监督抽检。包括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和传染病防治监督抽检;公共场所、学校和供水单位卫生监督抽检;支配生行技术服务机构、采供血机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和

18、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检;病原微生物试验室生物平安抽检。(三)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强化执法实力保障。9 .构建科学有效的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网络体系。深化实行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心编办和财政部等6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看法,科学合理设置执法层级,强化顶层设计,筑牢织密网底,加快推动基层卫生和支配生育执法监督力气整合,充分发挥基层计生干部在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在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配备卫生计生监督人员,推动村居计生专干兼任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10 .充溢配备监督执法人员。结合当前卫生计生工作的总体要求,进步梳理明晰执法监督工作职责,明确各

19、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各级卫生计生监督机构、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等各自职贪。评估现有队伍状况,综合考虑辖区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同等因素,探讨卫生计生执法监督人员配置标准,合理调整执法监督人员结构,加强执法监督力气。11 .提升监督机构实力水平。开展示范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创建活动,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建设工作,推动各级监督机构的业务用房、执法装备、执法车辆达到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促进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统一、专业、高效的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体系。专栏三卫生计生监督机构实力建设工程加强省级、地市级监督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各省份加强快速检测车辆等专业特种车辆

20、配备,强化R生计生监督机构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执法取证工具、现场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装备配置。(四)健全监督制度规范,完善监督机制。12 .强化制度建设。以实行卫生计生法律法规为重点,加强重点领域和社会普遍关注领域违法问题监督执法制度规范建设,完善医疗机构、支配生育、中医服务、公共场所、消毒产品和涉水产品生产企业的分类监督方法和诚信档案管理方法,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推动被监督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自杳制度。13 .探究加强监督机制新举措。强化防范和打击无证行医联动机制,建立完善多部门联合监督执法机制,完善与公安部门建立打击非法行医等监督执法与刑事司法连接机制。完善与工商、教化、住建等部门的联合监

21、督工作机制,巩固部门间的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线索移交、状况通报等制度,确保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引导行业组织依法依规参加卫生计生监督。(五)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养和实力。14 .完善人才培育和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人才培育支配,以基层为重点,加强医疗服务(含中医)监督、支配生行监督等急需人才培育。建立人员规范化培训制度,健全培训质量考评机制。建设3-5家监督人员实训基地。推动卫生计生监督人员职位分级管理,建立以岗位职费为基础,以职业道德、专业学问、执法实力、工作业绩为导向的职位分级评价体系。探究建立“互联网+”混合式培训管理模式,监督员网络培训注册率达到100%。15 .规范行政执法。建立健全

22、监督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督促地方健全落实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连接机制。加强卫生计生监督队伍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建立健全监督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深化开展卫生计生执法稽查,投诉举报处理率达到100%,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率达到100%。全面推动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严格公正、文明理性执法。(六)提升监督信息化服务水平。16 .提高监督信息化应用水平。完善国家和省两级卫生计生监督信息系统,构建覆盖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业务应用的卫生计生监督信息体系框架。充分发挥省级监督机构在区域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老少边穷地区供应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化支持和服务。完善制度、标准和平

23、安体系建设,规范监督信息化建设。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和服务为重点,深化信息采集、数据分析、行政许可、监督执法、投诉举报、网络培训、在线监测、公众服务等业务应用,推广信息化监督执法模式,配置和推动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的应用。探究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卫生计生监督领域的应用。17 .加强监督信息利用。依据监督工作须要,进一步优化监督数据信息、,加强对数据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利用,刚好驾驭信息,提升科学分析研判实力。将相关行政许可和行政惩罚信息等纳入信用信息系统,促进卫生计生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内部外部相关业务系统信息共享及业务协同,建立完善信息交换、发布渠道,促进卫生计生系统内部监督

24、执法与行政审批、机构校验等工作联动。以惠民服务为目标,推动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公开。专栏四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工程基于国家和省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基础设施、大数据资源体系以及监督机构业务应用系统,深化监督信息应用,加强监督机构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现场执法记录仪等执法设备配置和应用。(七)创新监督手段,推动社会共治。18 .提高信息化技术在监督中的应用。以生活饮用水、重点公共场所为主,扩大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建立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信息平台,为刚好预警和有针对性地实行措施,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供应依据。加强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完善现场快速检测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设备管理和运用。健全现

25、场快速检测方法标准,做好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与监督执法工作的连接协作,提高用技术手段在现场刚好发觉问题的实力。19 .推动社会共治。发挥各专业行业协会的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律性管理的约束机制,不断提高自律水平和社会服务实力。调动社会公众参加监督的主动性,拓宽渠道,便利社会监督。专栏五创新监督手段建设工程以生活饮用水、重点公共场所为主,逐步扩大传染病防治等领域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建立在线监测技术应用信息平台,为刚好预警和有针对性地实行监督措施、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供应依据。()加大卫生计生监督宣扬力度。20 .开展宣扬教化。普及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学问,提高医疗卫朝气构依法执业,引导百姓合理平

26、安就医,提高百姓依法维护健康权益的意识。弘扬“公正廉洁、科学严谭、执法为民、护卫健康”的卫生计生监督职业精神,挖掘行业先进典型,开展广泛宣扬,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引导和行业典型带动作用,树立卫生计生监督队伍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和各相关部门理解支持协作监督执法工作。关注涉及卫生计生监督的舆情,协作宣扬部门刚好回应社会关切,对不实报道和传言予以澄清。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深化贯彻6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看法,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将卫生计生监督工作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落实支配生育政策的重要内容,完善卫生计生监督工作协调机制,明确综合监管部门和执法

27、监督系统的各自职责。综合监管部门要统筹协调解决执法监督、信息共享、政策连接等重大问题。执法监督系统要确保各项执法监督任务的落地落实。(二)保障经费投入。卫生计生综合监管和执法监督两大系统所需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以及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等由同级财政予以支配。各地要依据机构和队伍整合状况,整合相关经费渠道,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卫生计生监督执法经费保障机制,加大保障力度。(三)强化督导落实。各地综合监督行政部门要依据国家规划,制定本地区卫生计生监督工作规划。加强规划管理,对规划实施进展、质量和成效进行评估,做好中、末期评估工作,刚好实行措施推动规划的有效实施,确保规划实施效果。执法监督系统要提升执法监督工作的水平和业绩,为卫生计生综合监管供应强力支撑。要建立健全督办制度,将规划重点任务落实状况作为督杳督办重要事项,并定期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相关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