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论文.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3908343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论文.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以“生态文明”托起“美丽中国”之梦把握住了生态文明建设,就把握住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建党90多年来,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直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大步向前迈进,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在最近召开的十八大会议中,她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她的先进性。2012年11月8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准时在北京拉开了序幕。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在十八大中都有所体现,胡锦涛同志在会上讲述了报告的要点。从整个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此次报告呈现出很多的亮点。其中“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便是其中的一个大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到

2、包含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提升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将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新目标。“美丽中国”,是一个多么温暖、形象而又富于诗意的理念,内涵丰富,令人耳目一新。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这个词,并非首次提出;今天,“生态文明”再次得到论述,并独立成篇,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带有一定程度的理论化,是我们党对资源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战略思想方针的再概括和再升华。一个国家的每一项方针、政策以及目标的提出都是立足于国家的基本国情,并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放眼我们党走过的数十载风雨历程,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源于何处?将走向何方?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重新翻阅

3、历史、分析形势,一同领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齐抓并举的时代背景下,是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这一全新的理念。早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就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生态环境保护”列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小康新要求”的“十大亮点”之一。这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十八大再次重申“生态文明”,并将它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提出来,可见,其意义更为重大、目标更为明确。在和平年代,经济发展放首位,其次是社会稳定,然后是生态环境,但三者并不是一个完全脱离的环节。在社会的发展历程中,

4、经济危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加以化解,社会危机可以通过以巨大政治成本加以平息,可生态环境的危机一旦触发,其灾难将远甚于前两者,留给子孙后代将会是一个“国在山河破”的惨象!起初,人类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并没有太大感触;直到1866年,德国博物学家E 海克尔开始提出“生态学”的概念,并揭示了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开放循环性,倡导一种全方位的生态关怀,强调世界作为“人社会自然”内在关联和协同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和谐相济。生态才慢慢的开始闯入我们的脑海。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文明水准和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也显著提高,但却还尚未真正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绝对相

5、互依存关系,尚未意识到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开发利用会同时给人类带来危害和隐患,因而一些地区片面经济利益的追求强烈扭曲着环境决策,未能有效采取有节制的休养生息的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就拿生命之源水为例,长期主持我国水利工作的钱正英曾深刻检讨说,水利部门只注重社会经济用水,没有认识到还要保证河流的生态与环境需水,我国许多河流开发利用都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值,至于“重建设、轻环保”导致的河流污染更是触目惊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立在生态文明的基础上,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不仅仅是一次有意义的理论创新,更是一种有建树的实践活动。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当前和

6、今后一段时期内亟需完成的四项任务: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不但是我国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举措,也是为人类未来的美好未来所做出的庄严承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中国工业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中国当下面临的挑战诸如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气候变化、资源短缺以及生态系统退化等,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以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借鉴和启迪。适如

7、英国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院主任卡米拉图尔明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所说:“中国领导人在十八大这一重要场合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将为全球环保运动带来新的力量,将对人类未来做出新的贡献”。是的,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天蓝水清、惠泽民生。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之基,只有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牢牢地把握住未来的发展方向,美丽中国的目标将不再是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地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

8、;保护和发展草原、湿地;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切实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节能减排为重点,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循环经济;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目标,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正是这种清醒,推动着人类文明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人们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推上当今社会发展主旋律的位置,进而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它预示着人类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文明时代,即生态文明建设时代。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易培育。生态文明重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携起手来,汇聚每一个人的努力,把生态意识体现在日常生活到发展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保护环境,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托起一个山明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中国。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