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64037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docx(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摘 要本设计题目为端盖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体现了板类冲压零件的设计要求、内容及方向,有一定的设计意义。通过对该零件模具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设计者冲压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为设计更复杂的冲压模具做好了铺垫并吸取了更深刻的经验。本设计运用冲压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首先分析了工件的成形工艺及模具成形结构对制件质量的影响。介绍了端盖冲压模具设计时要注意的要点,通过对制件进行工艺分析,可确定制件的成形加工用一套复合模即可。从控制制件尺寸精度出发,对端盖冲压模具的各主要尺寸进行了理论计算,以确定各工作零件的尺寸,从模具设计到零部件的加工工艺以及装配工艺等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应用

2、CAD进行各重要零件的设计。关键词:复合模;工艺分析;模具零部件的加工工艺。 英文题目ABSTRACTThe topic of this design is the shell cover stamps forming handicraft and design for die.The requirement,content and direction of the design of the stamps forming plate parts are embodied on this stamping die design. The designers foundation knowled

3、ge of the stamping die design is reinforced and is able to design more complex stamping die through the design.This design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which designs using the stamping formation craft and the die, first has analyzed the work piece formed craft and the die forming structure to the workpi

4、ece quality influence. Introduced the shell cover filling piece stamping die design when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main point, through carries on the craft analysis to the workpiece, may determine the workpiece the formed processing uses set of superposable dies. Embarks from the control workpiece s

5、ize precision, counter shell cover filling piece stamping die each main dimens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by determined each work components the size, designs from the die to the spare part processing craft as well as the assembly craft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detailed elaborati

6、on, and carries on each important components using CAD the design.Key words: compound die;process analysis;processing of die parts.前言冲压加工是现代机械制造业中先进高效的加工方法之一。冲压加工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材料,而且可以加工非金属材料。在现代制造业,比如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电机、电器、仪表、化工容器、玩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的生产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然,冲压加工在我国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生产集中度低、冲压板材

7、自给率不足、品种规格不配套、科技成果转化慢、先进工艺推广慢、专业人才缺乏、大、精模具依赖进口等,因此,我们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课题来源于生产实际,探讨冲压加工中较常见零件的工艺方法和结构设计。课题涉及知识面较广,且设计要求较高,对学生的设计能力,特别是思考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课题研究内容包括机械工程学科的力学,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材料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公差与互换性,机械制造工艺等知识,特别锻炼学生规范性设计的能力。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的锻炼。课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机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是一个挑战。课题为典型的机械设计类课题,涉及机械知识全面,与工程机械专业方向结合紧密。此次课程设计

8、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需要学生把所学的知识重新温习一遍,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同时要求学生要学会主动积极的去查阅手册,来了解冲压模设计所学要的各项数据。最终通过一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设计出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冲压模具。 绪 论目前,我国冲压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的落后,主要原因是我国在冲压基础理论及成型工艺、模具标准化、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的国家尚有相当大的差距,导致我国模具在寿命、效率、加工精度、生产周期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相比差距相当大。1.1国内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1.1国内模具的现状我国冲压模具近年来发展很快,

9、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我国模具生产厂点约有2万多家,从业人员约50多万人,2004年模具行业的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模具企业总体上订单充足,任务饱满,2004年模具产值530亿元。进口模具18.13亿美元,出口模具4.91亿美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18%、32.4%和45.9%。进出口之比2004年为3.69:1,进出口相抵后的进净口达13.2亿美元,为净进口量较大的国家在2万多家生产厂点中,有一半以上是自产自用的。在模具企业中,产值过亿元的模具企业只有20多家,中型企业几十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近年来,模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为: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

10、准件发展速度快于一般模具产品;专业模具厂数量增加,能力提高较快;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国企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虽然说我国模具业发展迅速,但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低档模具过剩,高档模具供不应求,甚至有的依赖进口,因此,模具企业必须找准自己的弱点,尽快缩短与国外的差距。(1)体制不顺,基础薄弱“三资”企业虽然已经对中国模具工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私营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国企改革也在进行之中,但总体来看,体制和机制尚不适应市场经济,再加上国内模具工业基础薄弱,因此,行业发展还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总体水平和高新技术方面。 (2)人才严重不足,科研开发及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模具行业是技

11、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能掌握和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异常短缺,高级模具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也非常紧缺。由于模具企业效益欠佳及对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不够重视,因而总体来看模具行业在科研开发和技术攻关方面投入太少,民营企业贷款困难也影响许多企业的技术改造,致使科技进步不大。 (3)工艺装备水平低,且配套性不好,利用率低虽然国内许多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加工设备,但总的来看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由于体制和资金等原因,引进设备不配套,设备与附配件不配套现象十分普遍,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解决。装备水平低,带来中

12、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4)专业化、标准化、商品化的程度低、协作差 由于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影响,许多模具企业观念落后,模具企业专业化生产水平低,专业化分工不细,商品化程度也低。目前国内每年生产的模具,商品模具只占45%左右,其余为自产自用。模具企业之间协作不好,难以完成较大规模的模具成套任务,与国际水平相比要落后许多。模具标准化水平低,标准件使用覆盖率低也对模具质量、成本有较大影响,对模具制造周期影响尤甚。 (5)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落后模具材料性能、质量和品种往往会影响模具质量、寿命及成本,国产模具钢与国外进口钢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品种规格,都有较大差距。塑料、板材、设

13、备等性能差,也直接影响模具水平的提高。 1.1.2国内模具的发展趋势巨大的市场需求将推动中国模具的工业调整发展。虽然我国的模具工业和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尚不能完全满足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未来的十年,中国模具工业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方面:(1)模具日趋大型化;(2)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广泛应用CAD/CAE/CAM技术;(3)模具扫描及数字化系统;(4)在塑料模具中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气辅注射成型和高压注射成型技术;(5)提高模具标准化水平和模具标准件的使用率;(6)发展优质模具材料和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7)模具的精度将越来越高;

14、(8)模具研磨抛光将自动化、智能化;(9)研究和应用模具的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10)开发新的成形工艺和模具。1.2国外模具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模具是工业生产关键的工艺装备,在电子、建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器材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用模具生产制作表现出的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度、高一致性和清洁环保的特性,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无法替代的。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近几年,全球模具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世界模具市场年交易总额为600650亿美元左右。美国、日本

15、、法国、瑞士等国家年出口模具量约占本国模具年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国外模具总量中,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比例占到50%以上;国外模具企业的组织形式是大而专、大而精。2004年中国模协在德国访问时,从德国工、模具行业组织-德国机械制造商联合会(VDMA)工模具协会了解到,德国有模具企业约5000家。2003年德国模具产值达48亿欧元。其中(VDMA)会员模具企业有90家,这90家骨干模具企业的产值就占德国模具产值的90%,可见其规模效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国外的一些掌握和能运用新技术的人才如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工艺设计、高级钳工及企业管理人才,他们的技术水平比较高故人均产值也较高我

16、国每个职工平均每年创造模具产值约合1万美元左右,而国外模具工业发达国家大多1520万美元,有的达到 2530万美元。国外先进国家模具标准件使用覆盖率达70%以上,而我国才达到45。1.3有凸缘圆筒形件多次拉深模具设计的设计思路拉深是冲压基本工序之一,它是利用拉深模在压力机作用下,将平板坯料或空心工序件制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加工方法。它不仅可以加工旋转体零件,还可以加工盒形零件及其他形状复杂的薄壁零件,但是,加工出来的制件的精度都很底。一般情况下,拉深件的尺寸精度应在IT13级以下,不宜高于IT11级。有凸缘圆筒形件是最典型的拉深件,其工作过程很简单就一个拉深,根据计算确定它不能一次拉深成功.因此,

17、需要多次拉深。为了保证制件的顺利加工和顺利取件,模具必须有足够高度。要改变模具的高度,只有从改变导柱和导套的高度,改变导柱和导套的高度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证导柱和导套的强度. 导柱和导套的高度可根据拉深凸模与拉深凹模工作配合长度决定设计时可能高度出现误差,应当边试冲边修改高度。第2章 端盖冲压工艺的分析2.1 拉深件工艺分析 图2-1 零件图工件名称:端盖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10#钢料厚:2mm如右图1所示:工件为有凸缘圆筒形零件,且在凸缘上均匀分布4个相同的小孔,中间有一大孔。故可得知此工件为:落料拉深冲孔所得,其加工工艺过程为:落料拉深冲孔切边。2.1.1设计要点 设计确定拉深模结构时为充

18、分保证制件的质量及尺寸的精度,应注意以下几点:a.拉深高度应计算准确,且在模具结构上要留有安全余量,以便工件稍高时仍能适应。b.拉深凸模上必须设有出气孔,并注意出气孔不能被工件包住而失去作用。有凸缘拉深件的高度取决胜于上模行程,模具中要设计有限程器,以便于模具调整。c.对称工件的模架要明显不对称,以防止上、下模位置装错,非旋转工件的凸、凹模装配位置必须准确可行,发防松动后发生旋转,偏移而影响工件质量,甚至损坏模具。d.对于形状复杂,需经过多次拉深的零件,需先做拉深模,经试压确定合适的毛坯形状和尺寸后再做落料模,并在拉深模上按已定形的毛坯,设计安装定位装置。2.2 工艺计算2.2.1计算毛坯尺寸

19、1.计算工件凸缘相对直径,确定修边余量(1)由工件图可知 t=2mm1mm,故按板厚中径尺寸计dt=75mm d=42mm H=22mm。凸缘相对直径dt/查表4.3.22得 修边余量R=3.0mm 故按实际外径dp=75+3.0281mm计算。(2)计算毛坯直径D有表4.332得 1002.2.2 确定工件是否能一次拉深成形板料的相对厚度 d/D=42/100=0.42 查表4.5.12得极限拉深系数为0.580.48。零件0.420.580.48,故可以一次拉深成形。2.2.3 确定是否用压边圈板料的相对厚度 d/D100=2/100100=2由表4.4.42查得可用可不用压料装置为了保证

20、制件质量,采用弹性压料装置。2.2.4落料排样设计1、确定零件的排样方案设计模具时,条料的排样很重要。由于是圆形,所以采用直排,材料的利用率较高。图2-2 排样图2、条料宽度、导尺间宽度和材料利用率的计算查表2.5.22得搭边值a1=1.0mm,a=1.2mm。条料宽度的计算:拟采用无侧压装置的送料方式,得条料宽度 (2.5.5)导料板间距离 (2.5.6)D条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a侧搭边值;条料宽度的单向(负向)偏差,见表2.5.32;查得0.6c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其最小值见表2.5.52查得cmin=0.5mm。代入数据计算,取得条料宽度为 B103.8mm。3材料利用率

21、的计算:根据一般的市场供应情况,查表1-23950 mm1500 mm1.5 mm的冷轧薄钢板。每块可剪1500mm 78.5 mm规格条料12条,材料剪切利用率达99.2%。由材料利用率通用计算公式式(2.5.1)2。 = 式中 A一个步距内冲裁件的面积,mm2; n一个进距内的冲裁件数量; B条料宽度,mm; s进距, mm。得 =100%=73.6%一张板料上总的材料利用率式(2.5.2)2式中 n一张板材上冲裁件的总数目;A1一个冲裁件的实际面积,mm2; n一个进距内的冲裁件数量; B板料宽度,mm; L板料长度 mm。得 可见材料的利用率较高。2.2.5主要工作零件的尺寸计算1.冲

22、裁凸、凹模尺寸的计算(1)落料凸、凹模尺寸的计算由于落料是一个简单的圆形,因冲裁此类工件的凸、凹模制造相对简单,精度容易保证,所以采用分别加工。设计时,需在图纸上分别标注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工差2。根据设计原则,落料时以凹模为设计基准。由式(2.4.1)和(2.4.2)2得 (2.4.1) (2.4.2)式中 DA、DT落料凹凸模尺寸; Dmax落料件的最大基本尺寸; x磨损系数; 工件制造公差; Zmin最小合理间隙; A、T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查表2.3.32得Zmin=0.246mm X=0.5 查表2.4.12 A0.035mm T=0.025mm 0.75mm代入数据得 A校核:

23、查表2.3.22得Zmax=0.360mm Zmia=0.246mmA+t =(0.035+0.020)mm=0.055mm(0.360-0.246)mm0.114mm(2)冲孔凸凹模尺寸的计算根据设计原则,落料时以凸模为设计基准。由式(2.4.3)和(2.4.4)2得 (2.4.3) (2.4.4)式中 Dd、Dp冲孔凹凸模尺寸; Dmin空的最大基本尺寸; X磨损系数; 工件制造公差; Zmin最小合理间隙; p、d凸、凹模的制造公差大孔计算:由式(2.4.3)和(2.4.4)得;查表2.3.32得Zmin=0.246mm X=0.75 查表2.4.12 p0.020mm d=0.025m

24、m 0.1校核:查表2.3.22得Zmax=0.360mm Zmia=0.246mmA+t =(0.025+0.020)mm=0.045mm(0.360-0.246)mm0.114mm小孔计算:由式(2.4.3)和(2.4.4)得;查表2.3.32得Zmin=0.246mm X=0.75 查表2.4.12 p0.020mm d=0.020mm 0.05校核:查表2.3.22得Zmax=0.360mm Zmia=0.246mmA+t =(0.025+0.020)mm=0.045mm(0.360-0.246)mm0.114mm2.拉深凸凹模尺寸的计算由于尺寸标注在零件内形,所以以凸模为基准,工作部

25、分尺寸为2: (4.8.12 (4.8.13)式中: 、凹、凸模的尺寸; dmin拉深件内径的最小极限尺寸; 零件的公差; A、T凹、凸模制造公差; Z拉深模双面间隙。查表0.3mm 查表5d=0.03mm p=0.015mm 由公式(4.8.8)2得(11.1)t t板料厚度 mm。 Z=2(11.1)2=44,4mm 取Z=4.15 mm 则 2.2.6 选取凸模与凹模的圆角半径 因为圆角R2mm属于过渡尺寸,要求不高且R2mmt可以一次成形,为简单方便,设计生产中直接按工件尺寸作为拉深凸、凹模该处尺寸。2.2.7 主要零部件设计1.由于工件形状简单对称,所以模具的工作零件均采用整体结构,

26、拉深凸模、落料凹模、落料凸模拉深凹模的结构如零件图所示。由落料凹模厚度: H=Kb(15) 式(2.9.3)2凹模壁厚: C(1.52)H (3040)式(2.9.4)2式中:b凹模刃口的最大尺寸mm; K系数 考虑板料厚度的影响 查表2.9.52 K0.220.35 则 H(0.220.35)100(2235)mm取H30mm。 C(1.52)25(4560)mm根据上述计算查表4134选用标准凹模板20020030CrWMn JB/T 7643.1。凹模刃口h:由书表2.9.42得 h6mm 取h=6mm。2. 为了实现先落料后拉深,模具装配后,应使拉深凸模的端面比落料凹模端面低,其长度L

27、可按下式计算: L=H固+H垫+H凹-H低 式中:拉深凸模固定板的厚度 mm; 落料凹模的厚度mm; H垫垫板的厚度mm; 装配后,拉深凸模的端面低于落料凹模端面的高度,根据板厚大小,决定3mm。 L=10+50+30-3=87mm拉深凸模上一般开有出气孔,这样会使卸件容易些,否则凸模与工件由于真空状态而无法卸件。查表,本凸模出气孔的直径为5mm。 3.落料凸模拉深凹模的长度可由下式计算: L=H固+H垫+H缷+h式中:落料凸模拉深凹模固定板的厚度 mm; 卸料板的厚度mm; h拉深凸模深入凹模的深度 mm。 L=20+75+20+23=138mm关于工作零件图可参考零件图2.3 压力、压力中

28、心计算及压力机的选用因为本制件是轴对称零件,所以不用计算压力中心。2.3.1 压力计算1冲裁力的计算由于本模具落料时采用刚性卸料装置,同时又没有冲裁件卡在凹模内,所以落料力就是冲裁力。 由式(2.6.1)2 得 (2.6.1) 式中: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 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 一般取1.3。由表1.3.62查得260340MPa。取300MPa。则 F冲裁=1.33.141002300245KN2拉深力的计算采用压料圈由式(4.4.8)2得 式中: t材料厚度; d拉深后的工件直径; 拉深件材料的抗拉强度。 修正系数;由表1.3.62查得300440MPa。取400MPa。由表4

29、.4.62查得K10.86则 F拉伸=3.144240020.86=90.73KN2.3.2 压力机的选用压力机的工作行程需要考虑工件的成形和方便取件,因此,工作行程应足够大。 F=2F冲裁=2245=490KN根据拉深力的计算结果和工件的高度,选择压力机:J21-63公称压力/KN滑块行程/mm行程次数/min最大装模高度/mm63010045400连杆调节长度/mm模柄孔尺寸/mm工作台尺寸mmmm电动机功率/KN8050704807105.5第3章模具的结构设计3.1选用模架、确定闭合高度及总体尺寸由于拉深凹模外形尺寸较大,为了工作过程稳定,选用中间导柱模架。再按其标准选择具体结构尺寸见

30、表3-1。表3-1 模架规格选用名称尺寸材料热处理上模座30030040HT200下模座30030045HT200导柱28270、3227020钢渗碳5862导套2811045、321104520钢渗碳5862模具的闭合高度:H闭合=H上+H固+H垫+H缷+H固+H垫+H落+H下=45+10+20+75+20+30+50+10+50=310H开合=H闭合+H缷+3H制件=310+20+66=396 由此可见模具的实际开模高度远远大于所采用模架的最大闭合高度,所以此制件不能采用标准模架。 为了节省加工时间,只有在模具标准模架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因为要使模具具有足够的封闭高度,只有改变导柱和导套的高

31、度: 导柱:28400、32400; 导套:2840043、30400433.2 其它模具零件的结构设计3.2.1 固定板查表7-24 拉深凸模固定板选用: 20020020-45钢JB/T 7643.2。落料凸模拉深凹模固定板选用: 20020020-45钢JB/T 7643.2。3.2.2垫板垫板的作用是直接承受凸模的压力,以降低模座所受的单位压力,防止模座被局部压陷,从而影响凸模的正常工作。是否需要用垫板,可按下式校核: 式中:p凸模头部端面对模座的单位压力(N); 凸模承受的总压力(N); A凸模头部端面支撑面积(mm2)。冲裁时: 拉深时: HT200的许用压应力为90140Mpa。

32、但是因为通过上模座固定的模柄与压力机相连,且上模座闭下模座薄,而且下模座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上。为防止上模座损坏,在上模座加垫板。查表7-44选用垫板 20020020-45钢 JB/7643.3。3.2.3 打料块一般与打料杆联合使用,属于刚性卸件装置,靠两者的自重把工件打出来。打料块与拉深凹模间隙配合。3.2.4压边圈压边圈的作用是防止凸缘部分起皱,同时还起到顶件的作用。3.2.5 导柱、导套 对于生产批量大、要求模具寿命高的模具,一般采用导柱、导套来保证上、下模的导向精度。导柱、导套在模具中主要起导向作用。导柱与导套之间采用间隙配合。根据冲压工序性质、冲压的精度及材料厚度等的不同,其配合间

33、隙也稍微不同。这里采用H7/h6。3.2.6 其他零件模具其他零件的选用见表3-2表3-2 模具其他零件的选用序号名称数量材料规格/ mm热处理1下模座1HT200200200452导柱120钢28400渗碳5862HRC3导柱120钢32400渗碳5862HRC4导套120钢2840043渗碳5862HRC5导套120钢3240043渗碳5862HRC6上模座1HT200200200407内六角螺钉4Cr12M16755862HRC8内六角螺钉4Cr12M161255862HRC9模柄1Q235-1.F5011010销钉245钢125011销钉245钢1210012止转销 145钢12141

34、3打杆145钢1425014紧定螺钉645钢41215固定挡料销145钢A64348HRC3.3 模具总装图 由以上设计,可得到模具的总装图,其工作过程是:模具在工作时,压力机滑块下行,通过模柄带动上模座下行,凸凹模先落料,紧接着进行拉深。拉深完成以后,压力机滑块上行,通过模柄带动上模座上行,当凹模随上模回升时,零件制品在打料块及打料杆的作用下,将其从凹模内推出,准备下一次拉深。 图3-1 总装配图 结束语带凸缘圆筒件属于简单的拉深件,分析其工艺性,并确定工艺方案。由于在零件制造前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制件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采取了相应的工艺措施。因此,模具在生产零件的时候才可以减少废品的

35、产生。深圆筒模具的设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更加系统地对理论知识做了更深切贴实的阐述。也使我认识到,要想做为一名合理的模具设计人员,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并坚持科学、严谨、求实的精神,大胆创新,突破新技术,为国民经济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致谢毕业设计是我们进行完了三年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后进行的,它是对我们三年来所学课程的又一次深入、系统的综合性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训练。它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在温习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许多新知识,一些原来一知半解的理论也有了进一步的的

36、认识。特别是原来所学的一些专业基础课:如机械制图、模具材料、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冷冲模具设计与制造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我进一步的了解了怎样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设计中。同时还使我更清楚了模具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如怎样使制造的模具既能满足使用要求又不浪费材料,保证工件的经济性,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在学校中,我们主要学的是理论性的知识,而实践性很欠缺,而毕业设计就相当于实战前的一次演练。通过毕业设计可是把我们以前学的专业知识系统的连贯起来,使我们在温习旧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学习到很多新的知识;这不但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实践经验的不足,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

37、的基础。通过对垫板制件冷冲模的设计,我对冲裁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这种冲孔落料级进模具的设计。在模具的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虽然设计中对它们做出了解决 ,但还是感觉这些方案中还是不能尽如人意,如压力计算时的公式的选用、凸凹模间隙的计算、卸件机构选用、工作零件距离的调整,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使生产效率提高。历经近三个月的毕业设计即将结束,敬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设计过程作最后检查。在这次毕业设计中通过参考、查阅各种有关模具方面的资料,请教各位老师有关模具方面的问题,并且和同学的探讨,模具设计在实际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使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对模具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从陌生

38、到开始接触,从了解到熟悉,这是每个人学习事物所必经的一般过程,我对模具的认识过程亦是如此。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我相信这次毕业设计一定能为三年的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老师以及许多同学的帮助,我受益匪浅。在此,再次感谢各位老师特别是我的指导老师于智宏师在这一段时间给予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并向他们致于深深的敬意,对关心和指导过我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参考文献1 赵志伟等.模具发展现状J.模具制造,2007,6:242 刘建超 张宝忠主编.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13 冯炳尧 韩泰荣 蒋文森 编 丁战生 审. 冲压

39、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M.4 高军 李熹平 修大鹏等编著 冲压模具标准件选用与设计指南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7.15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编委会等主编 中国模具设计大典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M.20036 郝滨海编 冲压模具简明设计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3.1 3.1.1 3.1.2 3.2 图必须有编号和标题,在图下方,用五号楷体居中,图表皆按照章的顺序编号。如第二章第一图编号为图2-1图2-1 表居中排版,在表上方必须加表的标注,用五号楷体居中,表中文字为五号宋体,居中,如第二章第一表编号为表2-1表2-1 2.2 2.2.1 第4章 4.1

40、4.1.1 4.1.2 4.2 第5章 5.1 5.1.1 5.1.2 5.2 5.2.1 5.2.2 结论【结论两字格式不需修改。直接在标题下空一行添加内容即可。】结论是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对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谢 辞【下空一行直接添加致谢内容。】致谢应以简短的文字对在课题研究和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文字要简捷、实事求是,切忌浮夸和庸俗之词。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格式不需做改变,标题下空一行写】【列入主要参考文献15或20篇以上。参考文献一律要求是经公开出版、发表的著作或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自然编号,序码用方括号括起。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按文中出现的顺序编号,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