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396715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育毕业论文.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广西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_试论中国画中水法的运用 系: _艺术系 _ 专 业 :_美术教育_ 年(班)级 :_09A美术_ 学 号 :_100815A01011_ 学生姓名 :_万燕琴_ 指导教师 :_沈 勇_职称_副教授_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试论中国画中水法的运用指导教师姓名沈勇工作单位广西教育学院艺术系一、主要内容:笔墨是中国画之灵魂,而水之妙用是笔墨中之核心,只有水之妙用,墨色才能活,才能苍润而不枯涩死板,才能显其神韵。出其意境,其画才能神趣出奇而显多姿多彩。在中国画的发展上,不但要继承古人优秀的传统基础,还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因此在当下信息时代,怎

2、样使“笔墨当随时代”是一个新课题。只有将中国画的水法提高到笔法、墨法的高度去研究,才能使中国画有无穷的变数,充满韵致。因此中国画水法的研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可使当今中国画家另辟蹊径,超越古人。二、基本要求(基本技术要求与数据)收集“水与中国传统哲学, 水与中国画的发展关系, 水在中国画的位置, 古今中国画家用水之妙”的相关资料与数据。三、论文(设计)工作起始日期:自 2010 年7 月 10 日起,至 2010 年 11 月 10 日止四、进度与应完成的工作:第一阶段:阅读书籍、查找资料 (2010年7月10日2010年8月15日)第二阶段:系统设计、论文初稿 (2010年8月20日

3、 2010年9月8日)第三阶段:系统调试、论文修改 (2010年9月13日2010年10月27日)第四阶段:论文定稿、打印 (2010年10月28日2010年11月7日)第五阶段: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 (2010年11月7日2010年12月12日)五、主要参考文献、资料12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4,228.3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138.45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29,21.67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2008,454.8 王伯敏.黄宾虹画语录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7,139. 目 录试论中国画中水

4、法的运用 4摘要4关键词4前言6一、水与中国传统哲学6二、水与中国画的发展关系9三、水在中国画的位置14四、古今中国画家用水之妙16五、结语18参考文献19致谢20试论中国画中水法的运用万燕琴摘 要:笔墨是中国画之灵魂,而水之妙用是笔墨中之核心,只有水之妙用,墨色才能活,才能苍润而不枯涩死板,才能显其神韵。出其意境,其画才能神趣出奇而显多姿多彩,古今中国画大家如徐渭、八大山人、黄宾虹、傅抱石、李可染、周思聪、黄格胜、田黎明等在用水上都有大胆突破。因此他们都能成为所处时代的代表性画家。在中国画的发展上,不但要继承古人优秀的传统基础,还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因此在当下信息时代,怎样使“笔墨当随时代”

5、是一个新课题。只有将中国画的水法提高到笔法、墨法的高度去研究,才能使中国画有无穷的变数,充满韵致。因此中国画水法的研究,对中国画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可使当今中国画家另辟蹊径,超越古人。关键词:水墨画;水法;笔法;墨法Try to talk about the use of the water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Wan-yanqinAbstract:Pen and ink is Chinese paintings of the soul, and the water is the magical function of ink core, on

6、ly water magical function, can live, can inky verdant embellish and not dull formalist, can show the charm. Out of its artistic, the painting to god wuxiang exceptionally and prominently colorful, ancient and modern Chinese paintings everybody like xu wei, eight ShanRen, huang bin-hong, FuBaoShi, se

7、ction of the navy political, ZhouSiCong, HuangGeSheng, jin, etc in water are bold breakthrough. So they can become place era of representative paint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inting, not only should inherit the ancients excellent traditional basic, but also absorb the advanced western cultu

8、re. Therefore in present information age, how to make ink when with The Times is a new subject. Only Chinese painting brushwork, ink presentation to the water to raise the height to research, to make Chinese paintings have infinite variable, full of charm. Therefore, the study of Chinese painting wa

9、ter-jet painting development was significant, can make the current Chinese painter path, beyond the ancients.Key words: water-ink paintings, The water; Brushwork; Ink presentation前言中国画,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是用笔墨来创作、来体现的,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功,有时也作中国画技法的总称,泛指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但无论是用笔用墨都与“水”有关。作为中国画传统基础的笔墨,已不能涵盖中国画技法的全部,作为与笔墨相

10、依的调合剂水,不仅能使笔墨变化丰富,运用得法还可致画面有超强的视觉张力。因此对用水的重视,会使中国画创作及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汇集大量有关画册、资料、刊物等等,以对比、引证、例证的方式全面而细致的论述了中国水墨画的用水之道,以事实为依据,从而对其进行客观评价。本文通过水与中国画的发展关系,水在中国画的位置,古今中国画家用水之妙等几个方面来阐述水在中国画中的重要性。一、水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主要来自儒、道、禅,在这样一个文化框架中所产生的绘画观念,自然在儒、道、禅的影响下形成的,因此中国绘画实际承载的是形而上的“天”和“道”。这种幽深玄冥的“天”和“道”如何通过某种形式来彰显,

11、历史悠久的中国绘画则运用中国特有之纸、笔、墨、砚和特定媒介水来表达。水在中国文化当中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于是水就有了哲理意味。水是天下至清之物,从禅宗六祖慧能的“虚融淡泊”,老子的“见素抱朴”,到佛陀的“淡泊宁静”,说的都是水的境界。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1这一段形象地比喻了“水”中之“物”,道是真实的,可信的,但都很恍惚,如隔物观花,时明时暗。庄子也喜欢谈水,它的“鱼相造乎

12、水,人相造乎道”,仍以“水”喻道。他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天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天道篇)。2这种比喻又进一步发挥出“水”“静”可“鉴”万物,如同圣人之“心”那样,成为“形”的形,反倒顺应各种各样的形,可以容纳万物,而又不丧失其本质。他把水看作是万物之始,而又复归于水,因此,水有了一种精神灵性,是一种“空”,也是一种“有”。汉代文人刘向说苑杂言中记载了孔子答子贡的问:“夫水者,君子比德也,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而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

13、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这里把水所含德、仁、礼、义、智、勇、察、包、善化、正、度、意等美德智者的德性相比照。在荀子中也有类似的说法。因此,在儒家看来对水的审美,并不仅仅是水自身,而是通过水折射出人格自身的美,欣赏自己人格的高尚和完美。人在对自然的本质和意蕴加以把握时,人就把握了自己的本质,人在欣赏自然的高洁及其无尽变化时,也是欣赏人本质的高洁和超越。水,在水墨画中是既“实”又“虚”的概念。说其“实”,它是成就一幅作品的关键所在;说它“虚”,水深含哲学意味。“水”的运作,使画家的心灵世界变得无比宽阔,容纳万物

14、,心象万千,从而使技巧手段升华到一种精神境界。清代画家石涛所说的“水不变不醒”,正是这种流变意识的广阔延伸。“水”在水墨画中通过画家情感作用,已不仅是绘画本身呈现的技术状态,而是画家深层的精神内涵了。这种“水”的意味经过笔墨的转化,弥漫出自身独到的视觉感染力,也使中国画具有了无穷的、高深莫测的表现空间。因此,中国画的用水有两层涵义:首先,水分的物理性质。一幅画从制作到完成,自始至终离不开水,水与笔墨的结合作用于宣纸上产生出变化丰富的画面特质;其次,水分的美学价值。画家在柔弱与刚硬,隐约与鲜明等用笔、用墨、用水技巧的相互转换中,隐含着“水”的不断生成和不断流变的哲学意蕴。水,又成为水墨画艺术的精

15、髓所在,正因如此,中国画以其包容了中国优秀的文化精神和特殊心理感受而独具感染力,使人寻味无穷。自然界中,水的意义,不言自明。它促成生命的诞生和成长,植物因水而葱翠;动物因水而兴盛。中国画因为有了特殊材料笔、墨、纸、砚,加上自然界无处不有的、极易得到的调合媒介水,可以促使中国画天人合一、别开生面、随机生发、变化万千、高深莫测,它与中国围棋、中国古琴同理,既简单又复杂,充满变数,饱含深邃的东方哲理。因此,在中国文化中,水,无论在精神性上还是物理性上都有极高的、独立的审美价值。在中国画中,这种审美价值又是通过画家的实际操作来实现的。所以,中国画家的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实为由浓到淡的五个层

16、次,也是经过水的运用而产生。掌握水的妙处,在于内赋的精神气韵和纯熟的笔墨技巧,追求的是一种空灵虚静的艺术情趣,成为某种不可见的心智活动,令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晋王羲之兰亭序),使水墨画映射出充沛的中国文化精神取向:气韵追求和谐,律动;意境神遇而迹化,人与自然的融合,景语转化为情语;格调在价值判断取向上,希翼超越世俗。水墨画中,水的物理性和哲学性之间的和谐,反映了互为包容、无时不变的整体涵量关系。画家用笔、用墨、用水的过程是心怀灵犀与宣纸的对话过程,也是物理操作与精神流变的转换过程。“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这富有哲理的宋人诗句,正是这一意义的真实写照。唯心中有

17、“活水”才能使作品有韵味,有灵动、有情趣、有意境,水的生命意义方能显现出来。水的可溶性,水的湿度变化而使墨色的分布富有节律,在与笔墨的共同协作中,从而产生了空间、层次、虚实等独特的视觉效果。墨因水而动,因动而变,它使绘画过程更加奇谲多变,充满哲学意味。大千世界本来就是虚虚实实,利用水做各种处理,顺乎自然,虚实相间,因势利导,从而产生出千姿百态、变化莫测的变化效果。水墨画常常处于一种物与境不断转化的状态之中,唐代书法家张旭看了公孙娘舞剑后悟出了草书的秘密,以意象作为审美的第一标准。相比之下,水墨画家对“水”的认识远远不够。我们创作水墨画,正是要透过画面的表象去探触“水”的灵魂脉搏。“天然去雕饰”

18、(唐李白),笔墨是中国画的灵魂,而水为笔墨之本,笔墨无水不“活”。“水”这富有精神意义的物质媒介,使人神游,使人陶醉,使人警醒,充分发挥水的特性,是中国画表现和刻画形象的重要手段。二、水与中国画的发展关系中国画的发展最先是笔线的发展,然后是墨法的发展。早期的中国画也和世界各国绘画一样以颜色去表现,绘画被称为“丹青”,“丹青”即两种代表颜色。后来,中国画被称为“水墨画”,即以水墨为主了,包括加一些淡彩的画也被称为“水墨画”。傅抱石在文章中谈到:中国绘画从初始发展即与书法结缘,“书画同源”之说起源很早。中国绘画的用笔用墨均从书法中来,要求基本相同。中国书法的艺术形式是通过墨色轻重,笔画粗细、转折等

19、来表现的。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相同,沿用了墨线造型,运用墨线的浓淡、粗细,用笔的轻重、转折、顿挫变化来塑造物体的形象。后来逐渐发展,通过水墨变化来表现物象的背向、凹凸等形象的变化,同时又通过墨线的轻重、疏密变化来表现画面的韵律和节奏,逐渐形成以墨韵、墨色为画的基调。3文中所言的墨色轻重,墨线浓淡等,这是水与墨的调和结果,说明中国绘画初始就有了用水的变化,水墨画的产生是在中国绘画发展到成熟以后发展起来的。它逐渐成为画家们的自觉追求,直至影响今天,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及艺术精神在艺术实践上的必然结果。在笔随情转、聚墨成形、因势利导而偶然天成的随机发挥中,笔墨成了“畅神”、“达性”最便捷的表现手段,是直入

20、造化之性的表现形式。它是通过“外师造化”、“得之于玄悟”,然后化为胸中意象,再通过笔墨自身的变化发展,体验一种与“道”相合的妙境。这个过程中,主体审美意念是构成意象诞生的主要因素。水墨之象的生成,端籁于水墨心理的建构。这种水墨心理的真实内涵则是能够体现中国艺术精神,能够表达中国绘画思维性格特征的艺术观念。中国画以水为媒调合颜料的方法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中国人新石器时代彩陶上就画有以水调和色彩作画的图案,如河南临汝县出土的用水和土红色画在陶罐上的鹳鱼石斧图(图1),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彩陶盆绘舞蹈纹(图2)等,这是中国史前绘画。从先秦到秦汉这一时期,绘制在绢帛上的作品已有不少出土,其中战国

21、时代楚国的帛画和汉代的帛画龙凤仕女图(图3)等,此时的绘画已采用笔调合水、墨勾画于绢帛上。及到魏晋南北朝,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图4)、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图5)、唐代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图6)、李昭道明皇幸蜀图(图7)等,水墨画已有初步发展。传王维的画学秘诀中云:“夫画道中,水墨最为上。”唐代已盛行水墨画。傅抱石撰文说:以墨色作为中国绘画的基本色调是世界造型艺术所特有的。它经过漫长历史演变和不断艺术实践而逐渐形成。在长沙一座楚墓中最早出土的一幅晚周帛画,以及在另一座战国墓中出土的一支毛笔,都有力的证明我国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经用毛笔写字作画,并且形成以“线描”和“墨色”作为绘画的造型基础。后

22、来中国画受到外来影响,丰富了色彩的表现,但并未改变以墨色为绘画的基调。从唐代的艺术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种绘画的表现体系:一种以色彩为主的重彩绘画,以李思训为代表。另一种以吴道子为代表的是“行笔磊落,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轻烟淡彩”的“吴装”,更十分强调水墨的造型作用。王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的主张正表现了当时对水墨的重视。4 图1 鹳鱼石斧图 图2 彩陶盆绘舞蹈纹 图3 汉 龙凤仕女图 图4 魏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局部)图5 隋 展子虔 游春图 图6 唐 李思训 江帆楼阁图 图7 唐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图8 宋 赵佶 瑞鹤图 图9 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局部) 图10 宋 张择端 清

23、明上河图(局部)从傅抱石的文中可知,中国画发展至唐代已十分强调水墨的造型作用。宋代水墨画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徽宗提出的形似“格法”的审美标准,直接造就出一大批出色的画院画家。宋徽宗本人的瑞鹤图(图8)、柳鸦图,画院名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图9)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图10)等,都堪称不朽的艺术典范,傅抱石文章又提及:到了宋代,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画,水墨技法均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明代徐文长赞夏圭的山水卷说:“观夏圭此画,苍洁旷炯,今人舍形而悦影。”评论董、巨的山水画:“江南董源僧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花鸟画中的墨竹、墨兰和墨荷更充分发挥了墨色在造型中的作用。墨色成为绘画极为重要的造型手段

24、。这是中国绘画独特之处。5这时期水的用法已逐渐走进前沿,因为它与墨法是同体,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宋理宗时画家梁楷对工细周密的人物画传统进行大胆的革新,以具有禅意的“减笔”泼墨人物自开风气,开创了泼墨写意画法的先河,形成一种没骨方式的团块精神。此时的用水用墨已不分伯仲,墨法也是水法,它已不象是工笔白描,及一些传统绘画中,水只是一种浠释色墨的媒介。水墨写意画中体现了毛笔含水量的多少,以及画家使毛笔笔根、笔肚、笔尖接触宣纸的轻、重、缓、急;提、按、顿、挫、点、涂、皴、擦在画面的心性轨迹,它是画家精神涵养的外泄,这里以笔驱使墨、墨表现笔、水调合墨,三者结合在一起不能分割。墨的浓淡、干湿、黑白的变化,并以

25、此来体合幽隐的阴阳之道。中国水墨写意画在这种审美追求下形成自己的特殊表述方式。用中国特有的书画材料纸、笔、墨、砚,通过笔随腕、腕随心作用于纸上。这种由五彩绚丽的重彩表现发展到无色相纯墨的浓淡、干湿、焦的变化,是一种高度民族性审美趋向与天地同和的普遍性的情感表达,这无疑是使中国绘画的艺术形成,在表现的道路上开辟了随心所欲、自由翻飞的天地。由此水由调合剂而变成可以主导画面图式生成的材料。元朝宣纸的普遍使用加速了画家对笔墨的探索,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图11)用笔简逸,图中干湿互用,墨色变化丰富微妙。钱选的水墨山水画浮玉山居图(图12)以淡设色辅助水墨而成,图中以勾皴来表现山石的阴阳向背,墨青涂染,笔

26、法取涩势,含而不露,树叶淡渲汁绿,呈现出生拙的意趣,风格别致,开启了元代水墨山水画的先河。明代时期的徐渭,是将水墨大写意花鸟推向巅峰,并创立了画派的一代巨匠。徐渭运用的水墨写意法,不仅将技巧升华到新的高度,还强化了文人画的特色。他塑造的形象“不求形似求生韵”,以放纵简逸的寥寥几笔,用墨用水精妙的淋漓水墨,浑然天成地传达出物象的神韵。清代画家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等,都是开创了水墨画新境界的一代宗师。他们广博的文艺才能,既滋养了他们的绘画艺术,也奠定了不同的风格基调。二十世纪初,黄宾虹、齐白石(图13)、张大千(图14)等画家,为中国近现代水墨画开启了新纪元。他们除了饱读诗书,有极深厚的传统文

27、化学养和纯熟的笔墨技巧之外,用水的精妙也是重要因素。 图11 元 倪瓒 容膝斋图 图12 元 钱选 浮玉山居图 图13 齐白石作品 图14 张大千作品随着近现代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受到了西方审美认知的冲击,水墨画表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审美趋向价值准则上有了重大改变。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画在用水的技法上带来了更多的变化,形成中国水墨画的多元性:无论是发扬民族精神、开拓笔墨表现;还是彻底消解传统水墨程式为面貌的实验水墨;以及民间艺术的融入;泼墨重彩的出现;材料改革的水墨画崛起,继续走中西融合。试图改革传统绘画观和水墨表现形式的中国画家在各自的实践中,为形成多元互补的艺术格局及水

28、墨画的多样性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三、水在中国画的位置从中国绘画发展史来看,中国水墨画用水,唐宋以前是处在一个从属地位,宋元之后文人画的出现,及水墨写意画的兴起,使中国画的笔墨与用水带来更丰富微妙的变化。中国画论画标准早在南北朝谢赫的古画品录中有六法:“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移模写。”中国画讲意境、讲气势、讲神韵,而这意境、气势、神韵都是依靠笔墨来勾画体现的,特别是水墨写意画。水墨画要出神韵见意境,关键在于用水是否得其妙法。明清大画家石涛论笔墨时说:“古之人,有有笔有墨者,亦有有笔无墨者”,“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

29、活不神。”又说:“笔以墨会,是为氤氲,氤氲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氤氲之分,作辟混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6石涛在这里讲到了画与生活之关系,也谈到笔墨之关系,而墨则以水为本也。“观古人用笔之妙,无有不干湿互用者,虽北苑多湿笔,元章、思翁皆宗之,然细视亦干湿并行。干与枯异,易知也;而湿中之干,非慧心人不能悟。盖湿非积墨,积水于纸之谓,墨水一积,中渍如潦,四围配边,非俗即滞,此大弊也。须知用墨二字,确有其理。墨固在乎能用也。以笔运墨,以手运笔,以心运手,干非无墨,湿非多水,在神而明之耳。”清华翼

30、论画说7华翼此论,实质也是在指水法的运用,墨法、水法相辅相成。中国画之骨法用笔,得墨色以枯、涩、浓、淡之变,可产生“润含春雨,干裂秋风”的神奇效果,其水之妙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综观前人之作品,虽历经数百年,如徐青藤之芭蕉图(图15)和葡萄图(图16),石涛之山水烟云图(图17),以及八大之墨荷图(图18),那纸虽因年代久远而显得破旧了,可画中之芭蕉、葡萄、荷花还是湿漉漉的,一派生气盎然之气象依然如故,原因是用水得法,因为笔墨之变化,使画之意境和画之神韵永远凝固在纸上,才使后人神往不已。 图15 明 徐渭 芭蕉图 图16 明 徐渭 墨葡萄图 图17 清 石涛作品 图18 清 八大山人作品中国绘画

31、史上,自称一派形成独特风格而成大师者,作品无不是笔墨精妙,一笔之中,笔有三折,一点之墨,墨分五色。这笔墨变化关键全仗妙于用水,水墨神化,才使得一草一木,一山一水,跃然纸上而显神韵,栩栩如生,得其要诀者方为高手也。中国画最基本的材料,除去纸、笔而外,就剩下水与墨了,而水是中国画必不可少的材料,为中国画家所用。以往对中国画的研究中特别重视“笔”和“墨”,实际上水和墨具有同等的地位,这二者都同时具有材料学和色彩形象双重内涵。双重内涵之间又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例如:笔毫的材料特性直接关系到笔线的形象。同理,水和墨的材料特性则直接关系到中国绘画的黑白层次、质感表现、情趣格调以及水墨技法本身的发展。水

32、墨效果的形成,墨线的千变万化,都是水法的妙用,是笔含墨,墨调水的适度作用于宣纸上体现而出。作为材料的水墨,墨当然是重要的,你从色的角度看水是无,墨是有,尽管有生于无,但彻底的无就没有中国画可言了,所以无生有,产生了中国画。“惜墨如金”不仅是基于对材料的爱惜,更在于对墨运用的细腻、准确、恰到好处,即对水的性能和表现力的把握。黄宾虹认为:“古人墨法妙用于水”,中国画讲究浓淡、干湿、苍润,使墨富有变化,这就需要用水去调墨,或以墨调水所产生。杜甫诗句“元气淋漓幛犹湿,”也就是表达这层意思。事实上幛(画幅)早已干了,可是一幅水墨画,多少年后,看上去就好像还是有种水淋淋的感觉,这就是用墨的效果,也是用水的

33、效果,即是借墨色把水的生命永远留住。中国画用水方法很多,以水调墨或以墨调水是最基本的用水方法。再如“破墨法”发展到了近代,便有了以水破墨和以墨破水的方法。水破墨之法,通常是在画面上的墨色将干未干时用水破开进行补救,这样可增加墨色层次变化,变死墨为活墨。墨破水方法,就是先将水用于纸上,再以墨破之。在山水画中,水破墨宜表现烟雨迷蒙的效果,而墨破水则宜表现云雾。两种方法,只是用水的先后关系,但表现出来的效果却不同。这两种用水之法在石涛作品中最多看到:或先淡,破以浓;或先浓后破以淡。带枯带湿一路挥洒,见苍见润。中国画中用水发展到现在又有了泼水、铺水、渍水之说。泼水方法,通常要待墨色大半干时,在平中求不

34、平,在不平中求大平而泼上水,让墨色渗化开,以增强画面的湿润感,产生一种水墨淋漓的效果。铺水方法一般是在将要完成的画面上铺上一层水,会增加墨色的层次和厚重的感觉,并能起到调合及统一画面的作用,如古代的米芾、王蒙、沈周、徐渭及近代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都善用泼水、铺水之法。至于渍水,又分清水渍、墨水渍、矾水渍、胶水渍、粉水渍、豆浆渍、醋水渍、茶叶水渍等。由于宣纸的特殊性能,受水后会出现水渍痕,画家正是有意识地利用这些各种不同的水渍来表现那些带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偶然性变化的特殊水墨韵致,以丰富作品的艺术效果。至于说如何用水?用多少水?用什么样的水?等都是很难用文字语言所能表达清楚的,只能靠画

35、家自己反复去实践、探索才能有所体会,根据画面需要随机应变,方得其妙。四、古今中国画家用水之妙纵观中国绘画史,技法的发展先是笔法的成熟。正如六法论中所提到的“骨法用笔”,到唐宋逐渐重视墨的运用,杜甫诗句“元气淋漓幛犹湿”和梁楷泼墨仙人图(图19)的出现,正说明了宋朝已对墨法重要性的发现和重视,宣纸的出现更加速了画家对笔墨的探索,经过明清两代画家的努力,到“扬州八怪”,山水、人物各画种墨法都走向成熟。近代以来画家发现了水的重要性,无数有成就的画家都在用水上下了功夫,自古至今写意画笔墨里表现力的发展,其实一直是于用水的演进相关联,笔墨作合生动,也尽在用水之妙。图20 傅抱石图19 宋 梁楷 泼墨仙人

36、图 图21 李可染 图22 周思聪 笔墨是中国画之灵魂,而水之妙用是笔墨中之核心,只有水之妙用,墨色才能活,才能苍润而不枯涩死板,才能显其神韵。出其意境,其画才能神趣出奇而显多姿多彩,古今中国画大家如徐渭、八大山人、黄宾虹、傅抱石(图20)、李可染(图21)、周思聪(图22)、黄格胜、田黎明等在用水上都有大胆突破。明代大画家徐渭花鸟画可谓集前代水墨、写意画法之大成,把中国画用墨、用水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开创了个性化极强的文人写意花鸟画新路。徐渭早年学画,师承同乡文人陈鹤,并与吴门派画家谢时臣、沈仕交往,谢的湿笔重墨画风对他摆脱元末文人画传下来的干笔淡墨套路有一定帮助。他既吸取了宋元文人画及梁

37、楷、林良、沈周、陈淳等人的长处,也吸取了本地民间保存的南宗院体和明代浙派传统。徐渭的花鸟画形式不拘一格,随意挥洒,布局随机穿插,纵横捭阖,以连贯的笔势和空间组合上的撮让,形体的剪裁组合,巧妙地把书法的结体章法化入了过去规整有余而活泼不足的花鸟画。用笔起落翻飞、风驰电掣、刚柔并济,数不尽的点和线、形和色激荡奔腾,尤其是他在用水用墨上的多种技法,泼墨、破墨、积墨、冲水等使作品墨色浓淡枯润变化无穷。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也是一位善于用水的高手,黄宾虹是二十世纪举世瞩目的大画家。他的山水画艺术具有独到风格(图23、图24),在东方艺海中掀起了巨浪。当代美术史家王伯敏先生所著黄宾虹画语录图释写道:黄宾虹除了水

38、破墨,墨破水,或是水破色,色破水之外,便是他的铺水法。铺水在画上的作用,即使画面更滋润、更调合,也使画面更浑厚。在历史上,五代的董源,宋代的郭熙、燕文贵、惠崇、米芾及清代的龚贤,他们的有些作品,似乎都用水铺过,而黄宾虹到了晚年对于“水”,则是大铺大用。因而也大大地加速了他的变法。他画青城坐雨图、溪山烟霭、山居宵静图等,不但在最后一个过程中运用铺水法,就在作画的中间,无不用上铺水法,有些地方,他把水铺到宿墨点上,宿墨点化开了,他还继续用水铺,结果又达到水破墨的效果。铺水时,照他的说法,凡遇到把宿墨点完全化开不见时,叫做“墨逃跑”。为了防止“墨逃跑”,他采取两种办法:一种是等宿墨点干到八九成再去铺

39、;另一种是把纸反过来铺水。1949年春,他在自题西泠晓望中说:“古人墨法,妙用于水,水墨神化,为之氤氲。此写西泠晓望,放阔笔点染,不假修饰涂泽为工也。”他的阔笔点染,如果在笔上带的水分多一些,这就接近于他的铺水了。8黄宾虹的画所以使人感到浑厚华滋,既“厚”且“重”,固然与他用笔用墨有密切关系,而与他的用水之妙又有密切相关。他的作品,我们只要抓住他用墨、用色、用水三者来论述,也就抓住了他的最大特点。用墨以用笔而定,用墨必须掌握干、湿、浓、淡、轻的变化。从方法上说,用墨又有破墨、泼墨、积墨多种方法,是笔上的水分与墨相融合反映在纸上所得的视觉效果。墨色要求光辉耀目,变化细微,充分表现对象形神刻画而又

40、有形式上的笔墨情趣。这就是中国画除用笔用墨的技法要求更高之处,便形成了对中国画特有的调合材料水的特殊要求。 图23 黄宾虹作品 图24 黄宾虹作品五、 结语综上所述,水法在中国画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研究和总结前人的经验,比较当今中国画的现状和问题,水法研究不仅提供了一种可触摸的表现方法,同时也将更加有利于中国水墨画的继承和发展。参考文献12老子新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104,228.3二十世纪中国画讨论集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138.45苦瓜和尚画语录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29,21.67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2008,454.8 王伯敏

41、.黄宾虹画语录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1997,139.致谢 本文是在沈勇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沈老师的帮助下,我运用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作画的体会,完成了论文。沈老师仔细地解答了我关于论文方面的问题,纠正了论文中的语句、格式等方面的错误,对我的论文提出了极富启发性的建议,使我的论文撰写更为全面、严谨。接下来,我要感谢我的班主任唐老师,他在专业上给我指导,唐老师的教育让我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我要感谢他大学期间给我的帮助与关怀。最后,还要感谢关心、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文科)系:艺术系 年(班)级:09A美术 专业:美术教育 学生姓名:万燕琴 学

42、号:100815A01011 项目优秀(100-90分)良好(90-80分)中等(80-70分)及格(70-60分)不及格(60分)最高分评分论文选题x1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角度新颖,富于创造性,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能结合专业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但理论水平和应用性较差选题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选题无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意义。100文献资料x2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文献,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和数据。论文中使用材料翔实、恰当。阅读大量参考资料、文献,论文中有比

43、较丰富的文献材料和较充足的理论依据阅读较多的参考资料文献。论文中持论有据能阅读一些参考文献,论文中理论根据及客观材料有少部分欠缺阅读参考资料很少,文献,论文中缺乏理论根据,客观材料空泛。100综合知识与技能的运用x3能在问题研究中综合运用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能力。能运用专业理论以及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能力。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一般,但能独立完成论文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较差,经过努力可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论文缺乏应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不能独立完成论文100学术水平x4有独到的个人见解,学术性较强有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学术性能从个人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无明显的个人

44、见解结论观点有错误100论点与论证能力x5论点鲜明,论据确凿,论文表现出对实际问题有较强的创新,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文章材料翔实可靠,有说服力。论点正确,论据可靠,有一定的创新、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阐述有关问题。观点正确,论述有理有据,但独立研究体现不足,论文缺乏一定的深度,材料能说明观点,面也比较宽。观点基本正确,并能对观点进行一定的论述,但缺乏分析概括能力和研究能力,照搬他人的观点,拼凑的痕迹较明显。基本观点有错或主要材料不能说明观点。100写作水平x6理论分析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楚,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理论分析恰当,条理清楚,层次比较清楚,语言通顺。条理清楚,有一定

45、的分析能力和说服力,有少许语病材料陈述较为清楚,但分析力不强,个别地方语言不通顺。分析能力差,论证不准确,材料简单堆砌。语言不准确100格式规范化x7论文格式符合要求,打印清晰漂亮,无错别字,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格式基本符合要求,有个别错误,打印清楚,基本达到正式出版物水平内容提要和正文基本符合要求,但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有问题,打印基本清楚。行文基本规范,但不符合学校规定的要求论文的格式不规范、打印不清晰100成绩学生毕业论文总成绩 = 0.1x1+0.1x2+0.2x3+0.2x4+0.2x5+0.1x6+0.1x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表(理、工科)系:艺术系 年(班)级:09A美术 专业:美术教育 学生姓名:万燕琴 学号:100815A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