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397695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论文:换位思考,师生协同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换位思考 师生协同发展摘 要:本文旨在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思维产生偏移的种种现象,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来获得学生与教师思维上的协同和心理上的共鸣,达到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词:化学教学 换位思考 协同发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文理交叉特性,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验能力,又必须具有较强的记忆力和想象力。课堂教学又是中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与重要途径,是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课堂教学要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应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构建自主、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丰富知识、培养能

2、力,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应该怎样及时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协同和心理上的共鸣,做了一些探讨,以求获得进一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一、洞察学生心理,想学生之所想课堂上学生在想什么?这是教师应时刻关心的问题。他们未表露出自己的想法时,要洞察其心理,及时探测和巧妙地点出其想法,更好地实现与他们心理上的沟通。如在讲SO2的性质时,把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石灰水变浑浊而后又变澄清。同学们联想到CO2也有类似现象,教师随即令学生写出有关方程式,并顺着思路和同学们一起思考: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否一定是CO2?怎样确证无色气体是CO2还是

3、SO2?怎样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有CO2?怎样检验CO2气体中含有SO2?通过共同思考,结论很快得出,对SO2性质的认识也就深刻了。又比如,在学习了物质结构这章知识的内容后,对于氧族元素的学习,按理说只要运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率等理论知识来学习。但是,联系前面的知识,在钠的化学性质学习中,课本中提到“钠跟硫化合时甚至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2Na + S = Na2S。”学生对此疑问颇多:氧气的氧化性比硫强,若不加热,钠在空气中的表现是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逐渐变暗,生成氧化钠;若加热或点燃,也仅仅是燃烧而不是爆炸,钠和硫化合为什么会爆炸呢?带着学生的想法,教师可在课堂上补充演示这样两个实验:1.切下

4、黄豆粒大小的钠置于石棉网上,再覆以小半药匙硫粉,结果观察不到明显的反应现象。取一透明的小塑料杯罩住它们,加热杯里的混合物熔化后不久便猛烈反应起来,发出强光和爆鸣声,并将塑料杯高高掀起,观察到杯内壁有一层白色物质。通过该实验证实了化学课本的说法。2.先用透明小塑料瓶收集一瓶干燥又纯净的氧气,然后取一黄豆粒大小的钠块,在燃烧匙中加热后伸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立即发出强光和爆鸣声。通过这样的实验,既进一步验证了同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递减的规律的正确性,又解释了学生的疑问为什么钠和氧气在空气中不剧烈的原因(空气中氧气浓度小)。二、置身学生角色,想学生之所难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似乎很容易,三言两语

5、就可说清楚,但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接受这一知识,学习这一内容有时就有相当大的困难。教师在这时必须及时深入学生角色,成为学生的化身,体察他们的困难,然后帮助他们实现由难到易的转化。例如,pH值为10的NaCN溶液中水的电离度是pH值为10的NaOH溶液中水的电离度的多少倍?学生一下子很难回答这一问题。但教师可以设置这样几个小问题,如pH=10的NaOH溶液,OH-来源于什么? PH=10的NaCN溶液,OH-来源于什么?等等,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思考,学生顺着思路就可以得出,在NaOH溶液中,OH-离子主要来自NaOH,由此对水的电离是一个抑制过程;而在NaCN溶液中,由于CN-对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

6、促进作用,答案也就很快地出来了。我们教师应时刻以学生的状态和能力水平,设置教学过程,和学生一起探讨,帮助他们化难为易,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三、换个角度思考,想学生之所疑课堂上教师在讲述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突然发现某些学生表情凝重,脸色不悦,显然是学生思维出现了“疙瘩”。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此时,对学生思维中出现的“疑”若不及时排除,必然造成心理上的不和谐,成为学生继续思维、继续学习的障碍,使思维中断。高明的教师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断然采取措施,重新站到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例如,在讲述泡沫灭火器原理时,学生对盐的双水解反应不甚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再和学生从已经掌

7、握的水的电离平衡、盐的水解实质、平衡移动的概念等知识方面综合思考,使学生认识到盐的双水解的程度既决定于相应弱酸弱碱的相对强弱,又决定于生成物的溶解性的大小。又如我们在学习新制氯水的性质时,会碰到这样一个实验现象: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置这样一个疑问:这是由于氯水中次氯酸强氧化性所致,还是氯水中H+与碱中和的原因呢?而这正是我们用实验验证的好机会,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的疑往往是朦胧的、难以言表的,这就是想学生之所疑的重要性,这里,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和耐心。四、巧设角色情境,想学生之所错教师在批阅

8、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时,常发现学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时教师可以设置多种情境,对易错的问题给以多角度,多形式的启示、纠正与巩固。比如给学生指正后,为了巩固,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时教师在课堂上故意再“错”一次,错给学生看,错给学生思考,使学生引以为戒。在学习物质的量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对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老是犯错,可以特意设计这样的是非题:标况下1mol水蒸气占22.4L;5.6克Fe标况下占2.24L等。这样多练几次,学生的印象就深了。在学习原电池电化学腐蚀时,学生对在潮湿空气中到底发生吸氧还是析氢腐蚀老是产生不少错误。在这时,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明确的判断依据:在一般情况下,若将负极金属浸入相应电解质

9、溶液中,能够反应生成氢气,则电化腐蚀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否则,发生的是吸氧腐蚀。为此,还可及时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来检验:指出下面两图所示的正、负极,并写出相应电极方程式:AlMgNaOH溶液AlMg稀硫酸Fe(AlCug浓硝酸FeAlCu稀硝酸当学生了解了同样的两个电极材料,在不同的介质中作用不同时,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兴趣,此时,还可趁热打铁,再接再厉,将电极设计为相同的Cu、Fe,介质换成浓、稀硝酸时:如果说在前一个案例中,教师对于易错题仅仅是一个重复强调的作用,那么在后一案例中,则有了知识迁移。纠错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敏锐地判断出学生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五、与学生同共鸣,想学生之所乐课堂是师

10、生共同表演的舞台,必须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这种表演中来。高明的教师必须想到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渴望成功的心理,想学生之所乐,达到心理和情感上的共鸣。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实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凡可做的实验尽量做,可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学生在实验中亲眼观察到色彩斑澜的化学现象,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求知欲望更加强烈,会透过现象去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去探索物质变化的规律。在讲授金属钠的活泼性时,可以让学生将磨碎的金属钠粒慢慢撒入集满氯气(越浓越好)的集气瓶中,当同学们看到钠在氯气中金光闪烁,剧烈燃烧时,肯定会欢呼雀跃,这样巩固了钠、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焰色反应

11、等等化学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喷泉实验一直是学生最喜欢看的一个实验。首先,成功演示氨的喷泉实验很重要,学生看到红色美丽的喷泉后,兴趣很浓,激情很高。为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接着可以逐步设计下列问题:1 为什么将充满NH3的喷泉装置插入滴有酚酞的水中,不形成喷泉?而当向烧瓶中挤入少许水后,立即形成红色美丽的喷泉?学生带着浓厚兴趣,积极思维,得出:喷泉装置的导管虽插入水中,由于烧瓶与玻璃导管组成了一个连通器,瓶内瓶外气压相等,所以不能形成喷泉。当向烧瓶内挤入少量水后,由于部分NH3溶解在少许水中,造成烧瓶内气压急剧下降,低于大气压,因此立即形成美丽的喷泉。2 形成喷泉实验的关键条件是什么?根

12、据上述分析,学生通过积极思维,很容易得出:形成喷泉实验的关键条件是减少瓶内气压。3 氨的喷泉实验证明了氨易溶于水,那是不是只有易溶于水的气体,才能做喷泉实验呢?学生七嘴八舌得出结论:一是减少瓶内气体的物质的量;二是降低气体的温度;三是增大瓶内气体的体积。这样,有了几组不同答案:吸收法以减少气体的物质的量对于易溶于水的气体,如HX、NH3、SO2等,溶剂用水即可达到目的;对于不易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如Cl2等易溶于CS2、CCl4等,所以可用有机溶剂代替;对于CO2、H2S等气体,也可以用浓碱液来吸收。降温法:可用冰袋或先加热后冷却法等。4 如果烧瓶里充满的是氧气,如何设计喷泉呢?提示:可

13、用白磷来吸收。5 如果把胶头滴管拿走,如何引发喷泉实验?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已能得出正确结论:先打开止水夹,再用热水袋将烧瓶捂热,氨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通过这样一题多问,解决了很多难点,学生高兴得不得了。师生共同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六、常提记忆规律,想学生之所忘有人说化学知识一学就懂,一丢就忘。化学学科确有许多内容要强化记忆。化学知识的深奥、博杂、零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不清,斩不断”。比较成熟的教师常有这样一种心理体验,即在用到某一知识点时,忽然间明明熟悉的知识好象变得模糊起来,此时教师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这一知识也容易遗忘,这是典型

14、的心理换位现象。遇有这种现象,我们必须以学生身份出现,和他们一起回忆、识记、联想、推导、验证,一起分析、比较、归纳、总结,从而战胜遗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内容,可以在第四章卤素中,继续探究;第二节离子反应放到第六章氧族元素中再作加深。而不管是氧化还原的知识,还是离子反应的内容,我们在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中,又是经常碰到,所以,时时加以练习,掌握记忆规律,巩固难点、重点。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作为一名出色的教师,要从教师与学生角色的互换来获得学生与教师思维上的协同和心理上的共鸣,已达到大面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 吴焕云、夏正盛,中学化学教学导论,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2.冯忠良,学习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3.刘知新,化学教学系统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