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篇汇编2024年关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及心得体会第1篇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交流发言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于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次会议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对我国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公报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不断解决问题、突破困境,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和进步。全会强调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弓I,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相适
2、应。这让我明白,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繁荣的基础,而改革则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经济体制,激发市场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实现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会议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使我坚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改革将始终关注人民的需求,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公报中还体现了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和实效性。这要求我们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看待问题,而要注重各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的合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
3、成果,真正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此外,我也意识到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中国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国将通过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不仅展示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一名党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持续关注改革动态,深入学习和领会会议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二是立足自身岗位,积极参与和支持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为推动改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保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四
4、是树立大局意识,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对国家的前景充满信心。我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2024年学习领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交流发言提纲在“时代洪流”中激荡改革开放的“澎湃伟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当前我国正处在“风云激荡”的时代浪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勇立潮头
5、用信念凝聚初心力童,用脚步丈量土地,用责任和使命浇灌“改革之花”,努力在新征程中披荆斩棘,勇攀高峰,以创新思维引领发展,以实干精神践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用信念凝聚“初心力量”,在改革开放中“不忘来时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回望改革开放的壮阔历程,我们见证了国家的最新讲话系列,城市的繁华崛起,人民的幸福安康,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过,那份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熠熠生辉,在这“十年变迁”的背后,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坚定信念,广大党员干部应继续秉承这份初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
6、向新的高度,让人民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脚步丈量“广袤土地”,在改革开放中“行稳绿色之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讲改革开放,不仅要讲经济的腌飞,更要走“青山不改,绿水长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上,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想信念,既要勇于开拓,又要善于保护,让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改革开放的亮丽风景线。用使命浇灌“改革之花”,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创新之境”。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
7、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科技最新讲话系列,社会快速发展,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笫一动力,从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到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从新能源技术的不断突破,到生物科技的最新讲话系列,每一个领域的创新都在为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为有栖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断开辟改革开放的新境界,让前进的车轮在中华大地上滚滚向前,不断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第3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讲话提纲(村级驻村人员)在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之后,我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和驻村人员,深感自身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次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8、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赋予了我们沉甸甸的责任。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当前我们面临的核心任务。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更是我们每一个基层工作者需要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的具体行动。我们要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认识到,作为基层干部和驻村人员,我们直接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我们的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工作中去。具体来说: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
9、精神,把握其核心要义。通过学习,我更加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点,也更加清楚了自己肩负的贵任和使命。我们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基层工作的实际相结合,积极寻求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加强团队协作,发挥集体智慧。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与同事们紧密配合,共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我们要密切关注群众的需求和诉求。只有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才能真正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深入人心。我们要勇于
10、创新,敢于担当。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创新,以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推动工作的开展。我们还要注重改革的实效性。改革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要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务实、求实,注重实效,确保每一项改革措施都能落到实处,都能真正惠及人民群众。我们还应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作为基层干部和驻村人员,我们既是政策的执行者,也是政策的宣传者。我们要时刻保持对政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我将以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
11、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为推动乡村振兴更好更快房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我深感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和驻村人员的责任重大。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在全体基层干部和驻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基层工作的指南,是我们提升自我、服务人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我
12、们要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将其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44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发言材料作为基层纪委的一员,我们肩负着监督执纪问责的重要职责,如何将全会精神落实到基层,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一些想法。一、明确改革方向,推进乡镇治理现代化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我们乡镇纪委而言,这意味着要以改革为契机,全力推动乡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更新工作理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我们需要创新思维,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治理
13、方式。二是优化工作机制势在必行。我们应当简化行政程序,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三是数字化手段的运用不容忽视。我们要积极推进”互联网+”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建立健全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比如,可以开发一个乡镇综合管理平台,将各项行政服务、群众诉求、廉政监督等功能整合在一起,既方便群众办事,又有利于我们实时掌握工作动态。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群众获得感全会再次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与群众联系最紧密的基层纪委,我们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切实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真正做
14、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比如,在处理信访举报时,我们应当做到:一要态度那清:无论是谁来反映问题,我们都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二要处理及时: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在规定时限内给予处理;三要反馈明确: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结果,让群众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成效。此外,我们还可以定期开展“纪委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深入了解群众诉求,收集意见建议,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我们就在他们身边,随时倾听他们的声音。三、加强廉政建设,打造廉洁政府全会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作为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我们肩负着打造廉洁政府的重要使命。在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的方针。一方
15、面,要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乡镇干部的腐败问题。对于发现的每一起违纪违法行为,我们都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要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明白,在反腐败斗争中,没有“法外之地”,也没有“特殊人员”。另一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预防,加强廉政教育,要努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生态,为乡镇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用身边的案例警示大家;二是开展“廉政文化进乡村”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廉政戏曲、快板等,增强宣传效果;三是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出一系列廉政微视频、漫画等,让廉政教育更加生动有趣。四、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基层活力落实全会精神,关键在于改革创新。我们要充分
16、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激发基层的无限活力。在经济发展方面,面对乡镇经济增长乏力的现状,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而应该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如:第一,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可以设立企业服务日”,定期走访企业,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提供针对性的帮助。第二,优化营商环境,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简化行政审批流程,让企业真正感受到我们服务的诚意。第三,发展特色产业,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提升经济竞争力。在社会治理方面,我们可以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形成多元共治的格局,推动乡镇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而言,有以下举措:一是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在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领域发挥专业优势。二是建
17、立健全志愿者服务体系,让更多热心群众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三是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治理效率。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任务一以贯之,又与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一脉相承,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18、在历史传承与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长期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如何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确保“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确保我们的制度始终具有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活力。这既是我们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终目的。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动态过程,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
19、永逸”,“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提出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目标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与时俱进,既不能过于理想化、急于求成,也不能盲目自满、故步自封”。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的党和人民浴血奋斗多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这个制度还不完善,又遭受了破坏,但是无论如何,社会主义制度总比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资本主义制度好得多。我们的制度将一天天完善起来,它将吸收我们可以从世界各国吸收的进步因素,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制度。这是资本主义所绝对不可能做到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深化改革,充分显示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
20、治理体系的强大自我完善能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腌,贯彻“六个坚持”的重大原则,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熠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
21、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三、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我们的改革蹄疾步稳,成就瞩目。这充分印证,中国的改革之路走得通、行得稳,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组织实施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22、标。其中,在党的建设方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在经济建设方面,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在政治建设方面,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文化建设方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在社会建设方面,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美丽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人民军队实现整体性革命性重塑,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23、在维护国家安全上,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在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上,推动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牢牢把握住了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在外交工作上,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主题、总目标、重大原则、根本保证,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这既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员令”,也是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路线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就
24、是要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高质量落实好决定提出的各项重要改革举措,把决定的“路线图”转化为“施工图”,“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主要任务是完善有利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个核心问题,更好发挥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和传导作用,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高质量发
25、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绐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要推动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加快发展,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完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统筹推进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开
26、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注重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教育综合改革方面,要注重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要注重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
27、位和布局,改进科技计划管理,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方面,要注重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注重全面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落实各项重要改革举措,就是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框架下谋划推进。在民主和法治领域改革方面,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健全29协商民主机制,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大
28、统战工作格局。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完善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机制。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要进一步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绐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在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方面,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
29、基础。要围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构建联动高效的国家安全防护体系,推进国家安全科技赋能,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人口管理制度,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依法严惩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建立健全周边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健全贸易风险防控机制,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和法治实施体系,深化执法司法国际合作。要围绕持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军队领导管理体制机制,深化联合作战体系改革,深化跨军地改革。注重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
30、证。要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健全防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制度机制,健全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丰富防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有效办法。决定指出,“到二O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到二。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
31、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我们坚信,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前景越来越广阔,我们一定会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第10篇传达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研讨交流发言提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绘就了宏伟蓝图,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我组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聚焦“国之大者”,做实做深做细政治监督,以高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统中心大局,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立足自身派驻监督职能定位,采取参加会议、调研督导、调阅台账管理等方式,加强动态跟进,看学得是否及时、态度是否坚决、措施是否有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政治监督精准化。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人、重点事,精准发现在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中的突出问题,把政治监督任务精准到点、责任落实到人。三是压实监督责任,推进政治监督常态化。定期对政治生态状况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开展监督谈话、廉政谈话、约谈提醒等方式,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强化“室组”联动监督,完善健全与财政、审计、统计等监督部门沟通机制,努力实现纪检监察监督与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贯通融合,切实把“监督之制”的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监督之治”的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