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练习题14 高中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181800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练习题14 高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练习题14 高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练习题14 高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练习题14 高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练习题14 高中含解析.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练案14诗三首(2)本练案共2页,满分40分,时间40分钟。一、根据提示默写原文语句。(7分,每空1分)1涉江采芙蓉中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清幽、高洁美好的意境的诗句是:涉江采芙蓉, _兰泽多芳草_。写采莲人自问自答的诗句是:_采之欲遗谁_?_所思在远道_。2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譬如朝露_,_去日苦多_。3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户庭无尘杂_,_虚室有余闲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45题。(11分)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

2、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4对具体诗句及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BD)A“少无适俗韵”,我从小就没有适应世俗的性格和情趣。诗人开门见山就写出了自己要归园田的理由,即与世俗不和。韵,指气韵、气质、个性、情趣等。B“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明关在笼中的鸟都喜欢飞回树林里,养在池塘中的鱼都盼望着游回江河之中,平凡的诗句蕴含自然之理。C “误落尘网中”,我错误地,并非故意地落入了庸俗污浊的官场。诗人把许多人孜孜以

3、求的官场比作罗网,将官场生活视为污秽不堪,呼应前句,构成了诗人的整体性格。D“一去三十年”,诗人从393年,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做江州祭酒,在405年,即东晋安帝义熙元年,挂冠辞去彭泽令,共13年。诗人却把十三年写作三十年,表明诗篇不大计较数字的运用。E“户庭无尘杂”,我家大门的内外没有世上那种乱糟糟的使人厌烦的事情。这一句正好与饮酒中“心远地自偏”相印证。户庭即门庭,包括门外及院子,此处侧重指门内。【解析】B“自然之理”说法有误,应该是“人生哲理”。D“不大计较数字的运用”说法有误,诗人是借助虚指的数字强调时间之长。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6分)答:“方

4、宅”四句状写自家庭院的景物,这是近景,静态地描写田地与草屋的数量、堂前檐后的桃李与榆柳的生长情况。“暧暧”四句描写院外村落的景物,这是远景与中景,动态地描写笼罩在炊烟之中的远处村落,以及深巷中的狗吠声与桑树颠的鸡鸣声。这样一幅安宁静谧的田园风光图被诗人描绘得远近错落、动静相宜、有声有色。作者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对村居之景的描绘,抒写诗人归田之后的快慰心情。【解析】首先辨明表现手法是借景抒情,然后根据诗句具体内容分析鉴赏。诗人正是要借恬静优美、清新喜人、富有天然之美的村居环境抒写自己摆脱“樊笼”“尘网”之后如释重负的轻松与欢欣。这里语言质朴真淳、清新隽永,音节铿锵,极富自然之情趣,引人悠然神往

5、。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采桑子杂忆史惟圆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当场几度怜?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明亡之痛。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CD)A. “滚遍香弦”中“香弦”代表美好的音乐,意思是说过去天天听惯美好的音乐。B. “字字清妍”是描写音乐所达到的妙境,每个唱词都能让人感觉美好绝伦。C. “何曾”“几度怜”,则表现了作者对错过美妙音乐的后悔之情,过去没有好好品味。D. “绝艺谁传”表达出诗人对艺人们不思进取,不再钻研音乐的痛惜之情。E“往事如烟”中“往事”既包括过

6、去尽情欣赏美妙的音乐的生活,也包括身经战乱的生活。【解析】C项作者是认真品味了的,要不如何能知“字字清妍”呢?所以“没有好好品味”不对。D项诗歌并非责怪艺人,而是借音乐说时事说兴亡之感而已)7“满耳筝琶值几钱”的意思作者认为现在的音乐不值得一听,造成“筝琶不值钱”的原因有两个?试简述。(6分)答:第一个原因是因为现在的音乐确实不如往昔(1分),过去是“字字清妍”,现在是“人间少”,可以知道(2分);第二个原因是作者的心境不好,无心鉴赏(1分)。注解中的“明亡之痛”,诗歌当中的“往事如烟”,可以看出作者身处乱世,心境悲凉,如何能听得下“满耳筝琶”?(2分)【解析】鉴赏诗歌内容要根据诗歌本身以及当

7、时的社会环境。词作之中对音乐的今昔对比是一个突破口,是客观角度评价音乐的艺术水平退步了;注解中也提到了一点,就是“明亡之痛”,这是从主观感情角度对音乐的评价。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菩萨蛮谢逸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8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CD)A“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B“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运用拟人,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C

8、“葡萄水绿”,两岸葡萄青藤满架,倒映水中,摇曳生姿,暗示游春者的陶醉之情。D上阕写游春所见所闻,由“暄风迟日”到“青山啼子规”,可见时间由白天到了晚上,开启下阙的“归来愁未寝”。E“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解析】C将春水比成葡萄美酒,写出水色可爱,D青山子规啼应是白天游玩时所闻。9阅读这首词你可以看到主人公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全词具体分析。(6分)答:(1)喜悦忧愁。(2分)上阕描绘春日游玩图景,女主人陶醉于热闹的春光,写出了她的内心喜悦;(2分)下阕女主人,因听到子规的啼叫,联想到自身,于是难以入眠、借酒浇愁,写出了她内心的忧愁。(2分)【解析】分析情感变化可以由上阕的景物特点“春光闹”看出心情愉悦,下阕“愁未寝”看出内心的愁绪。然后再根据词作具体内容分析。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