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25397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县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2024年以来,X县林业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大和二十届 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X重要讲话、重要 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十 大行动方案”和县委“1 + 123”工作部署,深入实施绿美X 生态建设,以绿色赋能高质量发展。现将我局2024年工作 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24年绿美X生态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一)坚持政治引领,扛起绿美X牵头部门职责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 市委和县委工作部署,积极履行绿美X生态建设牵头部门的 职能作用,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统筹谋划、

2、强化政策支持, 推动绿美X生态建设各项工作部署在X落细落实。绿美生态 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今年7月全市县镇村绿化现场会在X召 开,肯定推广X经验;在2024年绿美X竞风华主题X赛区 海选活动中X获三等奖。(二)坚持一体推进,“六大行动”有效有力一是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县完成林分优化提升3.5万亩, 森林抚育提升5.8万亩,高标高质完成了 2024年年度目标任 务。其中,完成林分优化3.756万亩(完成率107.13%)、新 造林抚育1.75万亩(完成率100%)及森林抚育4.1万亩(完 成率100%)。二是大力提升城乡绿美品质。结合“百千万工 程”,大力推进县镇村绿化,X镇森林城镇、X镇X村森林

3、乡 村均已完成建设。组建26人乡村绿化技术服务团队实现13 个乡镇指导帮扶全覆盖,组织核查全县116个村委绿化成效, 苗木成活率达91.2%。三是持续推进绿色通道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24公 里、面积6450亩,100%完成年度任务。会同交通、水利等 部门,着力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步道绿化品质, 推进多道融合,构建成网成片的游憩体系。四是大力建设绿 美保护地。高标准完成南岭国家公园片区(X)入口社区建 设工作,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积极配合做好X地 质资源展陈设计项目工作。五是有力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全 面落实全县现有登记在册的835株古树名木分级管护制度, 完成抢救复壮古树名

4、木12株,持续加强6个古树群的保护 工作。六是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蓬勃开展。组织开展以“我 为家乡种棵树绘就绿美X新画卷”为主题的义务植树活动, 今年全民义务植绿22.09万株,完成计划植绿的164.4%O(三)坚持统筹兼顾,综合效益日益凸显一是经济效益不断做大。积极发展涉林经济产业,科学利用 林地资源,大力推广油茶、灵芝等林下经济,大力发展文体 农林康旅“旅游十”新业态,推动X第一峰、X峡天下、神 峰关、贤令山公园等自然山水景区提质发展。2024年全县林 下种养面积达15万多亩,上半年林业产值增长3.8%.2024 年以来累计实现生态旅游收入近10亿元。二是社会效益稳 步提升。极配合上级主管

5、部门适时调整公益林补偿标准,惠 及全县广大林农。着力推进贤令山森林公园绿美X生态建设 示范点、森林城镇、森林乡村等建设,推动生态效益转为为 社会效益。三是生态文化影响力持续扩大。开展“森林文化 周”“登山活动”等系列活动,活化利用丰富的森林、湿地 等自然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推进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本土特色生态文化传播体系,讲好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X故事。(四)坚持深化改革,治理体系进一步优化 一是全面落实林长制。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建 立起“林长+警长+电企” “林长+检察长” “林长+警长” 等工作联防联治机制,全县共设立810名县镇村三级林长, 882多名护林员、执

6、法员和监管员。今年以来各级林长开展 巡林巡山约Ll万次。二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2024年财政 投入绿美X生态建设资金7000多万元,并广泛发动干部职 工、爱心企业、乡贤和热心群众共建绿美X,筹措社会资金 713万元。三是深化法规制度改革。紧紧围绕绿美X生态建 设各项部署,加强林木采伐和使用林地审核管理工作,全面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县办理商品林采伐证采伐面积 4305.91公顷,采伐林木蓄积量188691.39立方米,办理符合 审批条件的征占用林地项目手续共37宗。四是加强科技支 撑保障。加强林业种质资源利用,加大林木种苗供给保障力 度,积极选育推广乡土阔叶林树种;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认 真

7、梳理本部门审批事项,加快与“数字政府”的对接与建设, 优化流程,持续提升林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五)坚持“种管”并重,强化森林资源监管一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如期完成2023年森林督查存量案 件“清零”工作,扎实开展2024年森林督查图斑自查工作 和违法图斑查处整改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2024年以来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下降15%o二是林 业有害生物防控扎实推进。2024年投入防治资金385万元, 清理病(枯)死松树约2.万株,除治面积约0.7万亩,完 成改培面积任务2000亩。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坚实有力。 开展“清风行动2024”及“网盾行动”联合执法3次,开展 野生动物保护

8、及危害防控宣传4次,大力打击对候鸟等野生 动物违法行为。建立“林业部门投保+保险公司理赔+受灾 群众获益”的野生动物致害补偿机制,着力保护林农利益。 四是森林防火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坚持做到隐患排查到位、 巡查管护到位、宣传教育到位“三到位”,2024年以来全县 林区实现“零火情”,森林火灾起数、受害面积和受害率实 现“三下降”。二、存在问题和困难(一)绿美建设水平有待提升。一是追“绿”途中,美感欠 缺,主要表现为绿化“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不相匹配, 绿化同质化现象明显,地方特色却不明显。二是后期管护工 作力度有待加强。植树造林后期管护机制、资金等欠缺,一 定程度上影响绿化美化成效。(二)采

9、伐限额指标不够。2024年全县进入核树轮伐期,上 级下达的采伐限额指标不够,现全县上半年的采伐申请量已 远超出年度采伐限额,部分林农无法进行林木采伐申请,一 定程度上影响森林可持续经营。(三)林业特色产业优势不明显。涉林产业品种不够多,规 模不够大,结构较为单一,收益不明显。林业产业以个体经 营和家庭经营为主,缺乏龙头企业示范带动,难以形成规模 化、产业化发展。缺乏技术、人才等要素支撑,发展后劲不 足。(四)群众参与度有待提高。目前主要是以财政投入、政府 建设为主,认种、认养和捐赠等活动普遍被社会认为做完就 结束,与部分单位、个人关系不大,形成部分单位、个人认 为绿美X生态建设只是政府部门的工

10、作,出现政府部门唱“独 角戏”的情况。三、奋力推进2025年各项工作取得更好成效。(一)把握重点任务,全力实现增绿增效目标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理念,大力种植优良乡土阔叶 林树种和珍贵树种,多做加法、少做减法,高标准、高质量 推进国土绿化。一是盯紧山上造林任务。根据省市下达的 2025年工作任务,结合“六大行动”和县镇村绿化任务,统 筹推进和合理安排,计划2024年10月中旬之前完成各项任 务的项目入库工作;2024年11月底前完成2025年各个项目 的规划设计工作;2025年5月底前完成造林类项目,9月底 前完成抚育类项目。高质量做好布局设计,结合自身实际, 及早、精准施策、科学规范地编

11、制2025年造林作业设计, 优化选点布局。科学选择树种,合理选择建群树种,精准配 置辅助树种,合力设置特色树种,从苗木上山环节就实现混 交化造林,推动营造高质高效阔叶混交林。高质量开展造林 施工,从挖穴阶段开始,强化造林绿化全过程质量监管,做 好造林工程、抚育和封育工程、施工现场和经营的全周期管 理,全面提高造林绿化质量。二是盯紧城乡绿化短板。推深 做实县镇村绿化,将城乡绿化美化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 合,持续以典型镇、典型村作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全县城 乡绿美生态建设。发挥好绿委办牵头协调作用,做好种植技 术指导,推动形成城乡绿化合力。扎实开展省级森林城镇、 省级森林乡村建设,提升城乡绿美水

12、平。持续推进古树名木 保护提升行动,加强古树名木的日常巡护、抢救复壮工作, 健全古树名木图文档案,严厉打击破坏古树名木和违法迁移 行为,积极推进古树公园建设,让古树成为乡村振兴的靓丽 名片。三是苗木供应要质优价稳。要保障用苗,摒除“等靠 要”思想,想方设法完善基础设施、采购储备一批优质苗木, 提高优质苗木保障能力。完善种苗供需预报制度,统筹建立 辖区内和地级市间种苗共享调提调剂机制,及早做好调剂计 划和应急预案。保证种苗质量,从选育苗木开始,加强全流 程管理,把好种苗质量关,杜绝病苗、弱苗、不合格苗上山 造林。(二)聚焦示范引领,扎实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着力 推进X贤令山森林公园绿美X生态建设示

13、范点建设,示范带 动整个绿美X生态建设。一是提升设计的科学性,加强规划 阶段实地踏勘,优化设计方案,以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为定 位,以自然景观为支撑,以森林体验为引领,以创建3A级 景区标准,重点推进文化景观点、自然教育板块、贤令芳踪 文化教育径、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四大板块”建设,提升 绿美品质,强化康养文旅融合,建设展示绿美X生态建设成 果的综合示范窗口。二要突出建设的实用性,统筹兼顾“百 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工作,做到可贴近、可展示、可获 得,让群众能够去、愿意去,让示范点成为群众茶余饭后走 进森林、亲近自然、享受绿美成果的新场所。要把资金用在 林分改造、林相提升上,打造更多实实在在、接

14、地气的生态 景观。三要落实资金保障支撑。抓好示范点建设资金支持保 障,既要统筹做好财政投入资金安排,也要积极做好专项债 券谋划申报、额度争取和落地实施等工作,充分发挥专项债券扩投资稳增长的作用,高标高质推进绿美示范点建设。(三)着眼共建共享,推动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兴绿进一步创新义务植树组织方式、丰富尽责形式,破除群众参 与植树造林的“时”“空”约束,实现“全年尽责、多样尽 责、方便尽责。一要拓宽参与途径。推动方式更加多样。 综合用好认种认养、捐资捐物、设施修建等多样化方式,发 挥“630”活动平台功能,促进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有钱出 钱、有力出力,以实际行动为家园增绿。推动场景更加丰富。 结合县镇

15、村绿化工作,创设更多义务植树场景,在城镇绿地、 公园、社区、小区、村头村尾等地设置义务植树区,满足群 众就近就地开展义务植树的需求。二要扩大参与主体。动员 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示范带头开展认捐、认建、认养、 认管;要动员县镇村干部和基层党员投工投劳,掀起植树造 林、增绿扩绿新热潮;发挥群团组织、慈善机构、学校师生、 团员青年的生力军作用,大力开展“巾帼林”“双拥林”“同 心林”“青年林”等主题林建设,带动不同类型人群参与造 林绿化;发挥“侨胞”“乡贤”等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 “我为家乡种棵树”等活动发动他们带头捐种一棵树、奉献 一片绿。三要厚植参与氛围。引领植树风尚,在“3.12植树 节”

16、前后,结合地方特色筹划举办一系列以群众性植树活动, 让植树造林成为春天的时尚、时代的风尚。推动化绿为俗, 将植树与地方文化特色结合起来,与弘扬社会先进典型结合 起来,与生态环境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全社会每逢时节合适 的重大节日、纪念日、重大庆典活动都把植树作为重要内容, 推动植树造林成风化俗。(四)着眼造绿为民,进一步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牢固树立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理念,推动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同步提升,探索实 现生态价值的有效途径,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一要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着力做好“林”和“绿” 的文章,促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积极培育

17、林权收储 机构和较大规模的林业经营企业,既要用好用足国家政策, 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用材林等长周期项目,也要考虑当下全县 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求,大力发展茶、果、苗、药、 菌、蜂等林特产业,做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兼顾经济效 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需要的新产业新 业态,立足优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 新业态,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品牌和特色线路。二要推动生态 产品增进社会效益。森林是公共产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要在挖掘森林社会效益上多下功夫,多做文章,把绿美X生 态建设作为普惠民生福祉的有效手段,打造更多森林公园、 古树公园等高品质生态空间,向社会提供更多鲜活的森林

18、生 态产品,让民众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不断完善公益林补 偿政策,按照上级政策标准,持续提高补偿标准,加强生态 公益林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三 要推动生态之美焕发文化魅力。深入挖掘森林独具的文化价 值,加快生态文明理念创新性传播和创造性转化,积极配合 有关部门创作以绿美X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影视、绘画、音乐、 文学作品,开发具有岭南特色的绿色文创产品,涵养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五)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发绿美X生态建设新动力集体林是广大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是提升碳汇能力的重要 载体,也是绿美X生态建设的主要阵地。一要抓紧谋划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快建立健全集体林

19、地所有权、承包权、 经营权“三权分置”运行机制,稳步推进集体林地流转。二 要完善造林激励政策。建立健全造抚一体、造采挂钩的森林 资源培育和管理制度,完善造林项目管护机制。三要切实加 强基层林业工作力量。加强基层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强化基 层林业工作站建设。要简化集体人工商品林采伐审批环节和 手续,用好用足林木采伐限额,合理优化公益林中集体林的 比例,探索合理利用公益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 森林康养、自然教育。(六)强化底线思维,加强森林资源监管一要加强资源管护。认真开展森林、湿地调查监测,强化森 林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加强林地使用和林木采伐监管,严厉 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二要加强

20、森林防火。加强 护林员队伍建设,争取国债资金加强防火道路、防火林带等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机制,提 升森林火情早期处理能力。动员全社会力量,防范火源进山 入林,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火”的发生。深入开展猎火行动、 森林火灾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充分运用空、天、地一体预 警监测技术手段,提高森林火灾预防科学化、信息化和精准 化水平。三要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以松材线虫病疫情防 控五年攻坚行动为抓手,协同做好红火蚁、互花米草等有害 生物的防治,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确保实现“五年任 务,四年完成、一年巩固“。四要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 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好林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保 障林业干部职工和林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五要强化法 治保障。深入贯彻落实省林长制条例、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检疫条例等相关立法工作,加强普法宣传和基层行政执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总结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