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方法应用案例.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25444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方法应用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方法应用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方法应用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方法应用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方法应用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录A(规范性)干旱过程动态诊断示意图干旱事件发生后整 体进行等级诊断干旱事件发生过程中 进行等级动态诊断中度 重度 特大轻度中度轻度中度重度 轻度中度重度特大图A.1干旱过程动态诊断示意图本文件中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过程是指对某场干旱事件的发生过程进行等级动态诊断, 即在选择不同时间尺度下,诊断不同时刻的干旱等级,从而实现动态诊断。例如,图中红色 阴影部分整体是一个特大干旱事件,对其过程进行诊断发现,在干旱开始时,等级为轻度干 旱,tl时间段后的时刻干旱等级已经达到中度,并且向重度进行转变,t2时间段后的时刻干 旱等级达到重度,并持续发展成为t3时间段后对应时刻的特大干旱等级。附录B(规范性)

2、不同干旱等级转换阈值对应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百分位数确定方法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过程中,何种条件下等级发生转变?基于GB/T20481-2017气象干 旱等级中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talIdardiZedPreCiPitationindex, SPI)所服从的标准正态分布函 数以及不同干旱等级对应的累积概率大小确定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在干旱事件发展过程 中不同干旱等级发生转变时的百分位数。具体确定方法如下:首先,基于SPl干旱指数,干旱、偏湿和正常事件为总体的概率为100%,根据GB/T20481- 2017气象干旱等级中SPl在不同干旱等级中对应的指数大小,结合其服从的标准正态分布函 数,计算

3、获得轻度干旱的累积概率约为15%,中度干旱的累积概率约为9.2%,重度干旱的累 积概率约为4.4%,特大干旱的累积概率约为2.3% (图B.1)。其次,以干旱事件为总体,轻 度干旱占比约为48.5%(15.0%30.9%),中度干旱比例约为29.8%,重度干旱比例约为14.2%, 特大干旱比例约为7.5%。最后,考虑干旱联合特征概率越小干旱等级越中,因此将累积干旱 特征联合概率正序排歹U,分另IJ以7.5%、7.5%+14.2%=21.7%、7.5%+14.2%+29.8%=51.5%作为 百分位数确定不同干旱等级之间的转换阈值,即对应的P值(表B.1)。SP脂数月纵的标准正态分布图B.1不同

4、干旱等级累积概率示意图表B.1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对应不同干旱等级百分位数及转换阈值干旱等级SPl累积概率不同干旱等级占干旱 (30.9%)的比例累积干旱特征联合概率对应 不同干旱等级的百分位数和 转换阈值轻度干旱15.0%48.5%PP51.5%中度干旱9.2%29.8%P21,7% P P51.5%重度干旱4.4%14.2%P7,5%0.4330.081 MP 0.4330.029 0.4570.079 AP 0.4570.030 AP 0.079AP 0.030通过表C.3中2012年10月至2013年月的农业干旱特征逐月动态识别结果,以及表C.4, 对滇中地区农业干旱是否达到重特大干旱

5、级别进行逐月动态诊断。如图C.2所示,2012年10 月滇中农业干旱为轻旱(AD=1) , 2012年12月气象干旱转为中旱(AD=2) , 2013年3月转 为重旱(AD=3) , 2013年7月转为特旱(AD=4),并一直持续至2013年月农业特大干旱 结束。2012.12中旱AD=22012.10轻旱AD=I51015干旱累积持续时间/月205 O 5 2褪黑迎白噬时 -2013.11特旱AD=42013.7特旱AD =42013.3重旱AD 二 3图C.2滇中地区农业重特大干旱动态诊断结果C.3因旱饮水重特大困难等级动态诊断C.3.1因旱饮水困难人口统计云南省滇中地区主要包括昆明、曲靖

6、楚雄、玉溪四个地市,分别统计四个地市在2012 年10月至2013年月的因旱饮水困难人口(万人),四个地市在2012年人口总数(约为1708 万人),计算滇中地区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C.3.2因旱饮水重特大困难等级诊断根据滇中地区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占当地总人口比例,进行因旱饮水困难情况的动态诊断 (见表C.5) O表C.5滇中地区因旱饮水困难等级(WD)诊断表12-1012-1112-12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11因 旱 饮 水 困 难 人口/6.59-76.260.6141.4754.3390.8990.9435

7、635.24-4.31-万人比例/%0.4-4.50.12.43.25.35.32.10.3-0.3-WD诊I业匚 断结 果-WD=I轻度 困难WD=I轻度 困难-注:表中第一行12-10表示2012年12月,以此类推。C.4干旱综合影响程度动态诊断计算2012年10月至2013年月,滇中地区干旱综合影响指数,并根据10.2表6进行干旱 综合影响程度动态诊断,诊断结果见表C.6。表C.6滇中地区干旱综合影响等级(DDI)动态诊断结果12-1012-1112-12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3-1013-11MDMD=IMD=IMD=2MD=2MD=2MD=3MD=3MD=3MD=4MD=4MD=4MD=4MD=4MD=4ADAD=IAD=IAD=2AD=2AD=2AD=3AD=3AD=3AD=3AD=4AD=4AD=4AD=4AD=4WD-WD=IWD=I-DDIDDI=2DDI=2DDI=4DDI=4DDI=4DDI=6DDI=7DDI=7DDI=7DDI=8DDI=8DDI=8DDI=8DDI=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