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西,刘泽晶、刘熹)Ol数据要素进入黄金期组建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地位进一步凸显3月10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提出 组建国家数据局。职能定位: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 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国家数据局承担的部分职责包括: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统筹推进数字 经济发展、组织实施 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推进数字 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 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 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引擎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引擎。
2、十年前,我国科技的主导是加快科 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目的是促进科技的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科技主导是以 数字经济为核心,全面倡导数字经济的发展,加快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 合。数字经济或成为一项重要的内生增长动力。一方面,数字经济形成的创新 生态,系统全面提升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数字经济赋 能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促进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规模快 速增长。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和产业数字化规模分别为8. 35、37. 18 万亿元。从2012年至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 规模从万亿元增长到超45万 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 6%提升至39.
3、8%o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素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要素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 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 方式。加快构建数据资源体系,能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强劲的创新动能,对促 进数字政府建设、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数 字社会建设步伐发挥至关重要作 用。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5年预计达到1749亿元。根据国家工信 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为815亿元,预计 到2025年将达到1749亿元左右,2020-2025年CAGR为26. 26%o数据要素立法&基础制度推动进展国家层面,我国对于
4、数据的立法主要集中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重要数据保护 层面。数据保护基础性法律框架:民法典(首次将数据确认为民事权益)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相关法规条例:网络 安全审查办法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 见稿)等;2021-2022年数据立法密集出台,立法重点由数据跨境流通拓展 到个人信息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行业层面:多部委出台行业基础性数据规范和指导性文件。针对工业、电信、 汽车、征信业、金融等行业数据发布规范和指导性文件,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保护、数据跨境、数据垄断、数据技术等层面着手,为保护公民信息、保障国 家安全提供保障。省份层面:发挥地方试点优
5、势,贵州等20多个省份出台数据 相关条例。相关条例主要面向公共数据或者政务数据领域,围绕数据采集共 享、开发应用、安全管理三大方面,力图促进数据有序流通与利用。02掘金数据要素产业链环节拆分: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数据资产化是数据进入市场流通的前提,也是各类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前提。 我们认为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数据资产主要需要经过数据资源化、数据产品化两 个阶段。数据资源化:原始数据来源于企业或机构信息系统的输出,需要经过 一系列采集、加工处理才能成为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要素性数 据资源;我们认为数据资源化更偏向于为供给侧赋能。数据产品化:分析目标 客户的数据需求及应用场景,深度挖掘数据
6、的应用价值;我们认为数据产品化 更偏向于为需求侧赋能。采集环节:建议关注“国资云”建设方向数据采集:大数据上云是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互通的前提;我们建议重点 关注“国资云”平台建设方向,原因有三:其一:我们认为,政务数据等“国 有”数据将是未来数据要素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数据资源调查 报告(2021),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高达6. 6ZB,同比增长29. 4%;其中, 个人持有的各类设备产生的数据占21%,各类行业机构产生数据的数据占 79%;数据产量排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政府、互联网、媒体、公众服务及专业 服务、交通,上述五个行业数据产量占全国行业机构数据总产量的65%左右。
7、根据易华录的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据产量预计将达到48ZB,其中70%以上的 高价值数据将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掌控。其二:政策推动下,政府、央国企有望发挥引领作用,加速数据开放,实现率 先上云。根据十四五规划,要加强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 安全有序开放,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优 先推动 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其三:我们认为,“国资云”建设方有望承担起国有数据资源“一级开发商” 的角色,后续凭借在数据供给侧的禀赋,有望发展成助力政府/央国企进行数 据资产开发+数据资产运营的一体化平台。国资云是指由各地国资委牵头投资、 设立、
8、运营,通过建设高安全防护水平的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底座,并搭建以汇 聚国有企业数据为核心的数据治理体系及云平台,包括laaS、PaaS和SaaS。 搭建国资云的出发点之一,是为了有效管控国企数据,防止出现数据安全问 题。政策推动下,各地国资委加速布局地方“国资云”平台,天津、浙江、四 川、重庆等地 基本已经开始落地。根据计世资讯数据,2021年中国国资云市场规模已达约36. 5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146. 4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为 41. 53%o流通环节:以数据交易机构为核心开展商业模式探索数据从资产发展到流通市场化涉及数据确权、登记、定价(收益分配)、交 易、监管(安全合规)等环节,
9、其中:数据交易环节:各地已建立起一批数据 交易机构,在数据交易环节开展商业模式探索。数据确权环节:人民网旗下人 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于2019年9月推出我国首个数据确权平台“人民数据资产 服务平台”,是行业内首个集数据合规性审核、数据确权出版、数据流通登 记、数据资产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数据资产服务平台;目前数据确权服务 为纯公益性服务,商业模式还有待探索。数据登记环节:目前已有中关村数 海数据资产评估中心、南京数字资产登记结算平台等多个数据资产登记平台成 立。技术支持&配套服务:围绕供给-流通-需求开展赋能上海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提出“数商”概念,培育数商生态,以数据交易为 中心激活数据要素
10、上下游产业链。上海数据交易所全国数商产业发展报告 将处于不同职能位置的数商企业分为15类:传统IT服务市场-供/需两侧:数 据咨询服务商、数据治理服务商、数据资源集成商、数据加工服务商、数据分 析技术服务商;传统IT服务市场-全链条:数据基础设施提供商、数据安全服 务商、数据人才培训服务商;数据交易相关服务商:数据产品供应商(数据要 素型企业)、数据合规评估服务商、数据质量评估商、数据资产评估服务商、 数据经纪服务商、数据交付服务商、数据交易仲裁服务商。数据要素主要受益角色我们认为,数据要素产业将驶入快车道,数据要素相关参与方有望迎来快速发 展。我们认为:数据开发商、数据运营商壁垒较高,有望在
11、数据要素产业链中 分取较大价值量;数据运营有望依托数据价值开展海量变现业务;技术支持商 与配套服务商可参与环节众多,但格局可能会相对分散。“国资云”运营厂商 具备卡位优势,有望从“数据开发商”向“数据运营商”转型。03数据要素重点公司分析太极股份:数字政府和信创的国家队公司围绕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国防打造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家重 大信息系统总体设计和工程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公司数字政府业务依托“云+ 数+应用+生态”的服务模式,融数智化产品、平台和解决方案于一体,建设一 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推动政 务服务标准化受理和规范化办理,并实现服务 全过程监察、办件全过程跟踪、业务智能审批和多渠
12、道多端服务。公司作为数 字政府的“国家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互联网+监管” 系统两大国家级主要平台的建设任务,并同步建 设了财政部、司法部、卫健委 等部委级平台和北京、天津、河南、陕西、海南、新疆、西藏等省市平台。深桑达:智慧城市“国家队”公司是中国电子旗下的重要二级企业,秉承集团“加快打造网信产业核心力量 和组织平台”的战略使命,聚焦云计算及存储、数据创新、数字政府与行业 数字化服务、高科技产业工程服务四项主责主业,以三者为核心技术构建数字 与信息服务、产业服务两大业务板块,以自主安全技术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 型升级,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达梦数据:国产数据库领军企业1
13、988年,时任华中科大副教授冯玉才老师研发了数据库系统CRDS,成为了达梦 数据库的前身。1996年,达梦数据库的版本2.0发布。2000年,达梦公司创 立2000年,开始商业化征程。2022年6月29日,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 公司递交招股书,准备在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显示,达梦2021年归母净利润 4.44亿元,销售净利率达59.01%。万达信息:医疗、智慧城市等数据要素基础完备万达信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全国首家整体通过CMMI5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最高等级)认证的企业,2019年中国人寿成为第一大 股东。业务领域涵盖医疗卫生、智慧政务、市场监管、民生保障、城市安全、 智慧教育、ICT信息科技创新、健康管理和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与运营。 其中,卫生健康、民生保障、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等公司业务服务全国8亿人 口。伴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为后疫情时代发展做准备。公司拓展公共卫生以 及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市场,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全生命周 期健康管理、 全流程便捷就医的场景实践。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构建“数字底座+关键应用场景”为核心的城 市运行产品板块。报告节选:精选【】。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