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635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版高一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同步测控试卷,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单元综合检测(一)(本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全卷共六大题,18小题。第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民间书法这个概念,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间书法,也没有绝对的官方书法,二者是相对而言的。比如与民间书法经常相对的是文人书法、官方书法和书法家书法。它们不光具有阶层色彩,还带有主流与非主流的区隔,比如官方书法常常相当于主流书法。有时候民间书法的概念使用带有贬义,暗指太随意、太土气、不入流、不雅观、缺少传统规范和法度。也有时候官方书法的概念使用带有贬义,暗

2、指机械刻板模仿、缺乏艺术个性、随大流、大路货、太正统,或一味追求形式的典雅工丽,风格华靡萎弱。所以,这些概念的使用,关键是要看带入的语境,相比较的对象,价值判断的指向,这些才是最重要的。简单地说真正的书法在民间或者说在官方,其实都是错误的、偏颇的。民间书法和官方书法,虽有先后、源流之别,然往往于排斥对立中互补共存、相互依赖。民间书法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书法历史上,有些书法类型,有些书法家,是受到官方或朝廷提倡推广的。比如“二王”,欧、颜、柳体等,它们几乎都是先由书法家书法和文人书法演变而成官方书法。而大量的汉简、敦煌抄经和汉砖瓦当文字,以及大量至今尚未收藏发掘完结的碑帖等等,都属于民间书法范畴

3、。当代的“毛体”曾经风靡全国,同时受到官方和民间的普遍欣赏和模仿研习,却随着政局的变化而逐渐消退。这既是典型案例,又是特异案例。民间书法,从表面上看,一般指书家书者属于民间,是普通市民或农民,是平民阶层。然而,我倒是觉得,其实不好以地位、身份和出身高低来划分民间书法和官方书法。一个普通平民,写得一手直逼真迹的“毛体”,他是官方书法还是民间书法?他当然是官方书法。对于书者,你可以说他是民间书法家;对于书法,你可以说他是官方书法。官方书法和民间书法往往是一个悖论的存在,有一个相对的差异和关系,又往往有一个含混的边界,甚至交叉地存在,复合地覆盖,往往很难简单地划分论定。在古代,官方朝廷并不仅仅维护官

4、方书法,它们对于民间书法所起的推动作用也往往是难以否认的。北魏时期,民间书法得到了无比繁盛的发展,民间书法精品受到朝廷极大的认可和欣赏,并且加以推行宣传,蔚为风潮,壮观不已。在山东的邹县、莱州等地发现的摩崖作品,许多是民间书法瑰宝和艺术奇葩,对传统的书法艺术起了极大的丰富作用和启发作用。许多著名书法家情不自禁地加以模仿借鉴,成为官方书法的审美借鉴和艺术风格的一个有机构成。反过来,又推动刺激了民间书法文化艺术的发展演变。中国书法起源于民间,篆隶楷行草的形成和演变,都是极好的证明。民间是书法的来源或源泉,汉简、敦煌抄经和汉砖瓦当文字以及大量碑帖资料,一直都是书法家研习的对象,它们是书法的文化宝库和

5、丰富艺术资源所在。历代书法家成就大者和集大成者都从民间书法吸收艺术文化养料,都高度重视从民间书法矿藏得到技艺创新的借鉴。当今书法界,加上善书者和爱好者,人群庞大,光怪陆离,林林总总,这是信息化和大众文化时代加上商业大潮搅动之下必然的现象,不足为奇。然而,鼓励提倡大家放眼民间,辨清本末,正本清源,也不失为具有拓展创新书法文化艺术可能的提议和指向。(选自2013年8月28日中国艺术报,有删改)1下列对“民间书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书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具有阶层色彩,属于非主流书法,常常带有贬义。B民间书法,相对于官方书法而言,一般表现为随意、土气、不入流、不雅观、不符合规范和法度。C

6、民间书法是一个历史范畴。汉简、敦煌抄经和汉砖瓦当文字,以及大量的碑帖等,都属于民间书法范畴。D民间书法,一般指书家书者属于民间,是普通市民或农民,是平民阶层,一旦其身份地位阶层变了,也就随之变为官方书法。解析:选C。A项,“常常带有贬义”错,原文说“有时候”带有贬义,“要看带入的语境”。B项,“一般表现为随意、土气、不入流、不雅观、不符合规范和法度”错。D项,“一旦其身份地位阶层变了,也就随之变为官方书法”,原文无此意。2关于民间书法的文化艺术价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间书法,有着对官方书法的补充作用。民间书法和官方书法,虽有先后、源流之别,但却常常在排斥对立中相互依赖。B民间书法,

7、对官方书法起推动作用。北魏时期,民间书法发展繁盛,其精品受到官方朝廷极大的认可和欣赏。C民间书法,对传统书法艺术起了极大的丰富作用和启发作用。摩崖作品中的精品,成为官方书法的审美借鉴和艺术风格的有机构成。D民间书法,为历代书法家成就大者和集大成者提供了技艺创新借鉴的艺术资源,让他们从中吸收艺术文化养料。解析:选B。“民间书法,对官方书法起推动作用”错,原文是说:官方朝廷不仅仅维护官方书法,对于民间书法也起了推动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民间书法,也没有绝对的官方书法。有些民间书法奇葩可以变成为官方书法,而有些官方书法也可能转变成民间书法。B那些机械刻

8、板模仿、缺乏艺术个性、随大流、太正统,追求形式的典雅工丽,风格华靡萎弱的官方书法,不是真正的官方书法。C官方书法和民间书法的边界往往是含混不清,很难简单划分论定的。它们之间有时交叉存在,复合地覆盖,有一个相对的差异和关系。D当今书法界存在离奇杂乱的现状,只有鼓励提倡大家放眼民间,辨清本末,正本清源,才会使拓展创新书法文化艺术成为可能。解析:选C。A项,“有些民间书法奇葩可以变成为官方书法,而有些官方书法也可能转变成民间书法”错,原文无此意。B项,这些官方书法虽有不足,但仍是官方书法。D项,“鼓励提倡大家放眼民间,辨清本末,正本清源”是一个可能,但不是唯一条件。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

9、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凌策字子奇,宣州泾人。世给事州县。策幼孤,独厉志好学,宗族初不加礼,因决意渡江,与姚铉同学于庐州。雍熙二年举进士,起加广安军判官。改西川节度推官,以强干闻。淳化三年,就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拜定州通判。李顺之乱,川陕选官多惮行,策自陈三莅蜀境,谙其民俗,即命知蜀州。还朝,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又入为户部判官。先是,岭南输香药,涂邮置卒万人,负担抵京师,以烦役为患。诏策规制之,策请陆运至南安,泛舟而北,止役卒八百,大省转送之费。卢之翰任广州,无廉称,以策有干名,命代之,赐金紫。广、英路自吉河去板步二百里,当盛夏时瘴起,行旅死者十八九。策请由英州大源洞伐

10、山开道,直抵曲江,人以为便。后知青州。东封,以供亿之勤,入判三司三勾院,出知扬州。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以策领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秩司封。时洪州水,知州李玄病,上与宰相历选朝士,将徙策代之。上曰:“南昌水潦艰殆,长吏当便宜从事,不必禀于外计也。”王旦言:“策莅事和平,可寄方面,望即以江南转运使授之。”饶州产金,尝禁商阴市鬻,或有论告,逮系满狱。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人甚便之。五年,召拜右谏议大夫、知益州。初,策登第,梦人以六印加剑上遗之,其后往剑外凡六任,时以为异。策勤吏职,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九年,自蜀代还。真宗尝对王旦言:“策有才用,治蜀敏而有断。”旦曰:“策性淳质和,临事强济。”上深

11、然之。是秋,拜给事中、权御史中丞。时榷茶之法注弊甚,策与翰林学士李迪、知杂御史吕夷简同议经制,稍宽其旧。明年疾甚,不能朝谒,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天禧二年卒,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榷茶之法:茶叶专卖法。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吏当便宜从事 便宜:不须请示,灵活B策请纵民贩市,官责其算 责:责问C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 治:治理(的好)D累遣中使挟医存问,赐名药 存:看望,问候解析:选B。“责”应为“索取”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凌策处事与人为便的一组是(3分)()泛舟而北,止役卒八百,大省转送之费由英州大源洞伐山开道,直抵曲江长吏当便宜

12、从事,不必禀于外计也纵民贩市,官责其算处事精审,所至有治迹同议经制,稍宽其旧A BC D解析:选A。不是凌策说的话,是皇上的主张;是说凌策治理有方。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凌策幼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后来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雍熙二年考中进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不久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闻名。B洪州发生水灾时,知州李玄病重,皇上准备调凌策接任,并认为南昌常年水患严重,地方长官可以相机行事。宰相王旦认为凌策去洪州就能使事情缓和。C起初,凌策刚刚考中进士时,梦见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他后来到剑外任职总共六次,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奇。D由于凌策在

13、蜀地工作勤奋,处事精审,深得皇帝赏识,任命凌策为给事中、代理御史中丞,在此期间他和几位大臣又共同改革了茶叶专卖之法。解析:选B。王旦说的是凌策做事平和公正。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是,岭南输香药,涂邮置卒万人,负担抵京师,以烦役为患。(5分)译文:_(2)属江、淮岁俭,颇有盗贼,以策领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秩司封。(5分)译文:_答案:(1)在这之前,岭南运送香药,沿途驿站安排士兵万人,由士兵肩挑背负抵达京师,因为繁杂的劳役成为灾祸。(2)适逢江、淮歉收,盗贼蜂起,(朝廷)任命凌策兼任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级为司封。参考译文:凌策字子奇,宣州泾县人。世代在州县任职。凌策幼

14、年丧父,独自奋发学习,同族人起初不以礼相待,于是他决定渡江,和姚铉一起在庐州求学。雍熙二年考取进士,初次任职为广安军判官。后又改任西川节度推官,以能力强闻名。淳化三年,被任命为签书两使判官。后任定州通判。李顺作乱时,选派到川陕的官员大多害怕到任,凌策自己表示曾三次到过蜀地,熟悉当地民俗,朝廷就任命他为蜀州知州。回朝后,被任命为广南西路转运使。又入朝为户部判官。在这之前,岭南运送香药,沿途驿站安排士兵万人,由士兵肩挑背负抵达京师,因为繁杂的劳役成为灾祸。诏令凌策筹划这件事,凌策请求先由陆路运到南安,然后向北改为水运,只用士兵八百人,大大节省了转运的费用。卢之翰在广州任职,没有廉洁的名声,因凌策有

15、能力很强的名声,(朝廷)就命他接替,并赏赐金紫。广州、英州地区从吉河到板步二百里,每年盛夏瘴气四起,来往过客十死八九。凌策请求从英州大源洞开山修路,直抵曲江,人们觉得很方便。 后来任青州知州。东岳封禅时,因为勤于供给,入京任判三司三勾院,出朝任扬州知州。适逢江、淮歉收,盗贼蜂起,(朝廷)任命凌策兼任淮南东路安抚使,进级为司封。这时洪州发生水灾,洪州知州李玄病重,皇上与宰相逐个挑选朝中大臣,准备调凌策接任。皇上说:“南昌常年水患严重,地方长官可以见机行事,不必事事向上级禀报。”王旦说:“凌策做事平和公正,可以把一个地区交给他,希望马上将江南转运使职也授予他。”饶州产金,曾有令禁止私人买卖,有时接

16、到举报,逮捕关押的人挤满监狱。凌策请求允许自由买卖,由官府索取利税,人们感到很方便。(大中祥符)五年,任命为右谏议大夫、益州知州。起初,凌策刚刚考中进士时,梦见有人把六枚印放在剑上送给他,他后来到剑外任职总共六次,当时的人们都感到惊奇。凌策勤奋工作,处事精细审慎,所到之处都有政绩。(大中祥符)九年,从蜀地被接替还京。真宗曾对王旦说:“凌策有才干,治理蜀地时机敏而又果断。”王旦说:“凌策性情淳朴温和,办事精明干练。”皇上很赞同他的意见。当年秋天,任命凌策为给事中、代理御史中丞。当时的茶叶专卖之法弊端很多,(诏令)凌策与翰林学士李迪、知杂御史吕夷简共同负责修订,使旧法稍稍放宽。第二年(凌策)病重,

17、不能上朝,皇帝多次派宦官带医生前来探望,赏赐名贵药物。天禧二年去世,享年六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注。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注】建章:宫殿名。8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答:_答案:“锁”字是诗眼。“锁”字形象地表明了满庭春色闭锁在宫墙之内,无法泄露;而宫女的年华,也锁于重门之内,白白消逝。9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答:_答案:用了反衬手法。落花能够飞出宫墙,无人禁止,而宫女们却身锁重门,插翅也难飞,人不如花。这里以落红飞舞

18、出宫墙反衬宫女的身不由己。(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门衰祚薄,晚有儿息。_,_。(李密陈情表)(2)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_,_。(王羲之兰亭集序)(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苏轼赤壁赋)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11)、四(12)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2014海口一中高三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1)(4)题。父亲的春天周同宾春天到了,本来要写篇歌颂阳春三月的文章,不期想起了父亲。印象中,父亲从没有说过春天的好话。他称那天气转暖万物萌动的季节是荒春。还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春脖子长”,意思是从开春到麦熟,时间太久,难过难挨。长长的春脖子总被饥饿扼住。父亲的春天是愁苦的春天。最早的记忆是1954年。我在三十里外上中学,麦梢未黄时,星期六回家拿米面。家里的粮食只剩几升高粱,一瓦盆谷子,两瓢玉米,一筐红薯干儿。我背走了高粱面、小米、玉米糁儿,留给父母和奶奶的已经很少。记得,送我上路时,父亲长叹一口气,说道:“春脖子长啊!”说罢朝大门外看一眼。大门外楝花紫、椿花黄、洋槐花缀成嘟噜儿,白生生的。

20、父亲从不赏花,他只知道洋槐花蒸熟可以充饥。他向远方看的是地里的庄稼,再有一个月小麦才能成熟啊。其实,我家本来有粮食,高粱篾编的荧子围成的粮食囤两三个,每个都半人高。是“统购统销”强逼父亲卖了。不卖不行,风雪天,勒令父亲站在村公所的院里,不答应卖就不准进屋,更不准回家。那个春天特别漫长。1959年的暮春,高中毕业前,我回家看望父母和奶奶。家已不像家,只有四堵墙,没有桌椅,没有床,连个小板凳也不见。院墙已倒塌,满地纤弱的野草。从大食堂打饭,每人就一个用干红薯和红薯面团成的刺猬一样的拳头大的菜团子,当然吃不饱。我跟父亲去村外刨茅根,父亲刨,刨出泥垡子用铁耙耥耥;我捡拾,抖掉泥土。刨茅根时,我看见沟岸

21、边,坟园里,空地上,紫花地丁、蒲公英都开了花,颜色鲜艳。野花不管人世辛酸,照旧展现美丽。父亲就像没看见,只说,荠荠菜、马齿苋一开花就老了,不能吃了。父亲压根儿就没看过风景。他眼里,穷乡僻壤没有风景,草木只有能吃与不能吃的分别,毫无欣赏价值。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在父亲眼里毫无意义。他看得最多的是庄稼。就在刨茅根的时候,父亲一再看麦田。麦棵矮而瘦,穗儿小而轻,眼见得打不出多少粮食。但麦收后食堂里的糊糊儿毕竟可以稠点。就在回村的路上,父亲看着依然泛青的麦田,又一次叹道:“春脖子长啊!”在父亲的叹息里,我读过的多少赞美春天的诗文都显得虚假。那是作家酒足饭饱后的产物。1960年春天,是个饥馑的春天,饿死

22、人的春天。我奶奶就是在那个春天开始后不久去世的。那是个更长的春天。我在外地上学,不知道父母怎么熬过那个度日如年的春天。想父亲怕是连感叹“春脖子长”的气力也没有了。1981年,谷雨节过后,我骑自行车回乡送粮儿子满周岁,就交爷爷奶奶照看。小家伙吃商品粮,我每月都把属于他的十斤白面四斤玉米糁儿,再加上我们省下的米面,送回老家。走进泥墙小院,见父亲正凑着一只草筐把红薯干掰碎,碎成玉米粒儿大。这样做,为了掺进少部分黄豆磨面,磨成面可以擀面条。儿子正坐在爷爷的身边,用带叶的柳条编碗口大的圈,编成后要当帽戴。忽听布谷叫,“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儿子问:“爷爷,这鸟说的啥?”父亲当即回答:“它说,荒春难过,荒

23、春难过。”在父亲的解读里,鸟的啼唤也是在抱怨春天的漫长难熬。在父亲看来,鸟语花香毫无美感,只和荒春与饥饿有必然联系。过一会儿,听见青蛙叫,“咯咯哇哇,咯咯哇哇”。儿子问:“爷爷,蛤蟆叫的啥?”父亲说:“蛤蟆打哇哇,四十五天吃疙瘩。”意思是,青蛙一叫,再有一个半月,就能吃到面疙瘩了用白面和成稠糊,搅进滚水锅里煮成饭叫面疙瘩,那是难得一吃的好饭。蛙鸣阵阵,在父亲耳朵里绝无诗意,只不过预示着再熬过好长好长的四十五天,才能等到小麦登场。就在正要“分田单干”的那年早春,父亲去世了。父亲没有赶上不愁吃饭的春天。这些年来,都说春天太短,仿佛一脱下冬装就穿上了夏衣。父亲在世时却嫌春天太长。那时的春天可也真长。

24、父亲去世已经二十五个春秋。除一座日渐变矮的坟,别无留存。他那一代农民,也大都不在人世,如一茬庄稼收获后,很快就不见踪影。清明节前,还乡给父亲扫墓。四野春色似锦,大片的麦田一碧无际,零碎的油菜地点缀斑斓的金黄。沟沿路边,野草青鲜,野花点点到处眨巴机灵的眼。父亲的坟上长满苦苦菜,开惨淡的小白花。(选自乡关回望中原农耕笔记,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文风格质朴,农民生存状态的摹写、方言的运用、民谚的引用,让读者感受到了浓烈的乡村气息,这是一篇优秀的怀人之作,也是一篇优秀的乡土文学散文。B文中的父亲“从不赏花”“压根儿没看过风景”“耳朵里绝无诗意”,这是因为父亲的生

25、存状态决定了他的审美趣味。C由于父亲对春天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作者对文学的价值心存怀疑,认为关于春天的诗文都是矫情虚假的,都是作家酒足饭饱的产物。D作者将父亲的命运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叙写,虽然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思想显得更加厚重,不过,这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原则是相悖的。E文章既是为父亲而写的挽歌,也是一曲对故土的恋歌,虽然文中流露出很浓的感伤气息,但是作者从容叙写的文字中仍然饱含着对故乡真挚的爱。解析:选CD。C项,写父亲对春天有着与众不同的感受,突出父亲一生的平凡与悲苦,而“作者对文学的价值心存怀疑,认为关于春天的诗文都是矫情虚假的,都是作家酒足饭饱的产物”,文中没有涉及。D项,

26、文章以“春脖子长”为线索,主旨明确。“这与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原则是相悖的”是错误的。(2)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重点叙写爷爷与小孙子的对话?试作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表现手法的鉴赏。作者叙写其二人的对话,主要是构成双重对比,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父亲的艰辛,从而表达出对父亲的思念之情。答案:突出父亲含辛茹苦的一生,使文人诗意地栖居的愿望与父亲为温饱而生活的现实构成对比,也与后面叙写父亲没有赶上今天的好日子构成对比,感伤中寄寓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3)你认为作者以“父亲的坟上长满苦苦菜,开惨淡的小白花”结尾,其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散文结尾的作用。答

27、题时,要结合父亲的品格来考虑;结构上,要注意与题目的照应;表现手法上要弄清“借景抒情”与“对比”的区别。答案:“苦苦菜”与“小白花”均具有浓郁的象征色彩,象征着父亲一生的平凡与悲苦。与篇尾故乡“四野春色似锦”形成对比,为父亲生不逢时不能过上半日幸福生活而感慨。借景抒情,含蓄蕴藉。照应了题目“父亲的春天”,使文章结构也显得十分完整。(4)文中作者说:“父亲压根儿就没看过风景。他眼里,穷乡僻壤没有风景,草木只有能吃与不能吃的分别,毫无欣赏价值。”你认同“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由物质生存状态所决定”这个观点吗?请援例加以佐证。(8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探究能力。答题时,可认同亦可反对。答

28、认同时,要强调生存需求的重要性;答反对一定要从“并不完全”的角度来立论。答案:(示例1)认同。对于一个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来说,一件棉衣和一顿晚餐才是“雪中送炭”,自然风景的美即使能给他们带来精神愉悦,也决不能替代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如在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女孩心中,只有面包才是最美的;在远古的农耕狩猎时代,只有“羊大”才是“美”。(示例2)不认同。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并不完全由生存状态所决定。一个人的文化背景也能影响其审美趣味。比如杜甫穷困潦倒,仍能写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对大自然的美景十分欣赏的佳句。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

29、,完成(1)(4)题。林家翘永远追求第一等题目还没有来得及将他在生物学上的研究结果公之于众,著名应用数学大师林家翘就走了。众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航天学家为之震动多年以来,林家翘的研究工作影响着多个学科的进展。他晚年的计划是将应用数学用到生物学上,认为这个领域“充满了机会”。在他创办的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中心,蛋白质结构是最重要的研究领域。晚年的林家翘深居简出,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应用数学中心的师生倒是常常可以见到他。在他卧床不起之前,他坚持出席该中心每周的讨论班,不论刮风下雨。人们常常看到他的轮椅准时出现在走廊里。他听完别人的讲座会参加讨论,持续时间通常有两三个小时。周培源应用数学

30、中心副研究员洪柳在讨论班上做的一次主题报告,曾让林家翘很不满意。洪柳搜集了一些材料,对一个问题做了综述。林先生听完后“非常生气”,对他说,“你讲的我都听过了,没有任何新意,下次要还讲这些,我就不来了,除非你讲一些新的研究”。洪柳说,他非常严谨,希望多听一些新的、前沿的东西,认为年轻学生不应该做一些大的综述,而是应该去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对生物学发生兴趣后,林家翘读了很多生物学著作。他读过的书里做满了标记,还贴了很多便签,记有他读书时的思考。94岁那年,林家翘为清华大学学生开讲座时提出,做科研始终要“赶时髦”关注那些热点的前沿问题。周培源应用数学中心主任雍稳安告诉记者,回国这么多年,林家翘把国家发

31、的生活费全部捐了出来。2007年,他还把一笔大概有400万元人民币的款项捐给了数学中心,那是他卖掉了在美国的全部股票所得。“对他来说,没有金钱的概念。他根本就不想这些。”雍稳安说。有一次,雍稳安同林家翘谈话时发现,这位天才级的科学家,居然把自己捐钱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著名历史学家何炳棣曾回忆指出,19331934年,一年级新生林家翘选修萨本栋教授的普通物理课,季终考试时,萨本栋和同仁研究某试题所有可能答法,看林家翘能否选最简洁漂亮的答案,结果林家翘的答案出乎所有教授的意料,“比预想的答案都要高明!”1965年,林家翘应邀到何炳棣所在的芝加哥大学访问,两人见面后,林家翘说:“咱们又有几年没见啦

32、,要紧的是不管搞哪一行,千万不要做第二等的题目。”林家翘的话代表了“清华精神”。林家翘生病住院,医生指出他脑袋里有淤血,必须完全休息。林家翘说,“我一天不做研究都不行”。清华的同事不得不在病床边陪他谈工作进展,才会让他稍微安心。在生命最后几天里,林先生的大脑依然保持思考。在病床上,林家翘关心的不只是清华大学,还包括时事。他让别人为自己读报。在生病之前,他关注的媒体议题是“中国崛起”,为祖国的进步而振奋。他不但读报,还会在报纸上做标注,把自己的看法做成笔记,夹在文件夹里。林家翘家里最多的就是文件夹,柜子上、书桌上都是。每隔一段时间,他就提醒秘书,自己的文件夹又用完了。半个月就会要再买三五个。在林

33、家翘人生的文件夹里,流动稳定性理论是重要的一页。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他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台湾已故的天文学家袁旗是林家翘的学生。他生前曾撰文回忆,因为流体动力学稳定性理论,林先生在流体力学界中的外号是“不稳定性先生”。他说,林先生决不抢人家的研究成果,总是会把他人的研究结果公平地归于其创造者。他甚至一再把密度波的创始归功于林德布,其实林德布教授提出的密度波“非常粗略、原始”,与林先生精心构建、演绎出来的理论不是一回事。“不稳定性先生”以97岁的一生游走多个领域,成了天才式传奇人物。他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导师是著名的导弹之父西奥多冯卡门。人们至今津

34、津乐道,从大师冯卡门的门下,走出了钱学森、郭永怀、林家翘等光彩闪耀的群星。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有一次当众回忆,在钱学森、郭永怀、林家翘当中,“最聪明的是林先生”。坐在轮椅里、白发苍苍的林家翘认真地纠正这位老友:“我是用功的那种不敢说是聪明。”(选自中国青年报2013年1月15日,有删改)(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晚年的林家翘深居简出,为了省出时间出席应用数学中心每周的讨论班,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听完别人的讲座还会参加讨论,持续时间通常有两三个小时。B林家翘先生对学生要求很严,他不主张学生对别人的东西做一些泛泛的综述,而主张年轻学生去做一些创新的东西,如果对别

35、人的报告不满意,他会直截了当地说出来。C林家翘先生对金钱没有概念,他把在国内的全部收入捐了出来,还捐出了卖掉在美国的全部股票的收入,他甚至把自己捐钱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D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林家翘先生的大脑依然保持思考,他不但读报,依旧关心清华大学,关心时事,还会在报纸上做标注,把自己的看法做成笔记。E本文通过记述林家翘人生的若干片段,表现了他多方面的个性特征以及在科学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科学家的感人形象。解析:BE。A项,“为了省出时间 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与原文不符;C项,“在国内的全部收入捐了出来”错;D项,“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他不但读报,依旧关心清华大学,关心时事

36、,还会在报纸上做标注,把自己的看法做成笔记”错。(2)人们称林家翘先生为“不稳定性先生”,为什么?(6分)答:_解析:结合林家翘先生在流体力学方面的成就以及他在多个领域的影响分析即可。答案:在流体力学的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成就巨大,带动了一代人的研究和探索。一生游走多个领域,影响着多个学科的进展。(3)林家翘先生“永远追求第一等题目”的精神体现在哪些地方?(6分)答:_解析:此题考查对传主精神品格的把握以及对文章信息要点的概括。“永远追求第一等题目”是这篇传记的题目,要注意从全文收集信息,分类整合。答案:晚年的计划是将应用数学用到生物学上,认为这个领域“充满了机会”。参加学生报告会,希望多

37、听一些新的、前沿的东西。做科研认为始终要“赶时髦”关注那些热点的前沿问题。(4)林家翘是世界著名应用数学大师,别人认为他的成就来自他的聪明,他却认为来自自己的“用功”。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题干给出了两个明确的指向别人认为他的成就来自他的“聪明”,林家翘先生认为成就来自自己的“用功”,可以结合林先生的“聪明”体现或具体“用功”情况展开。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答案:(示例1)做事情要善于用心。思想要超前,时刻关注最时髦、最前沿的东西。要讲究方法,要追求最简洁、最方便的途径。(示例2)成就来自用功。多读书,认真细致,善于思考。林家翘读过的

38、书里做满了标记,还贴了很多便签,记有他读书时的思考。努力勤奋,持之以恒地坚持工作。林家翘“一天不做研究都不行”。(示例3)做事情既要聪明,也要用功。思想要超前,方法要讲究。关注科学前沿,追求最佳方法。勤奋努力,认真细致。多读书,善于思考,多做笔记,坚持探索。第卷(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直播谈话节目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青睐,甚至成为媒体提高阅听率的“秘密武器”,但直播谈话节目在海外已经遇到了“红灯”,即将成为明日黄花。B按照干部退休制度的规定,不在其位的老领导不应该谋其政,但有些老领导经常干预政务,向现任领导提出许多不情之

39、请,致使相关部门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C冯去疾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但头发依然是黑亮光泽,依然目光如炬,说话依然声如洪钟。D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开动脑筋,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解析:选A。明日黄花: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B.不情之请:情,情理;不合情理的请求(常用作自己求助于人时的客气话)。C.目光如炬:见识远大。D.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环保局在统一部署和市民监督下,杭州地区重新升级了雾霾预警,以应对持续出现的重污染。B据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已第三次与达赖在白宫进行非正式会见,中方向美方提出了严

40、正交涉。C韩流偶像在10年后的今天成为一种现象,与李敏镐、金秀贤的卖力表演和爆棚人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D央视新闻评论员认为:余额宝不仅冲击银行,而且冲击全社会的融资成本和中国的经济发展,严重威胁国家的金融安全乃至经济安全。解析:选D。A中途易辙;B 语序不当,应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已第三次与达赖进行非正式会见”;C搭配不当,“偶像”与“现象”搭配不当。 15(2014宁德市东侨实验学校调研)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佛教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_。_。_。_。_。_。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成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

41、关宏旨的。“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但是中国的圣人不是不问世务的人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他的人格是所谓“内圣外王”的人格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ABC D解析:选C。本文段阐述内容为中国圣人的人格特征。第句句首“但是”二字表转折,表示后面的内容由写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相同处转入论述中国圣人与佛、圣者的不同处,紧承段首,应置于开头;接着用概括性的句子交代中国圣人的人格特点,故第句后面紧承的应是第句;而第句解释“内圣”与“外王”各自的着眼点,紧承第句;第句后面补充交代中国圣人“外王”并非一定可以为王,由剩下的句子各自的关联词可以看出语序为。16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