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847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含解析):第4.3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高考历史天天复习与选练题(含解析):第4.3周今天复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考点一、十月革命【名师点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归纳为“一、二、三”一条道路: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两大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文件: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俄国社会的三大变化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革命策略:和平夺权转向武装起义。国家性质:资本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十月革命的特点与意义1.特点:(1)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2)革命道

2、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3)革命性质: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2.意义:(1)十月革命开创了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纪元。(2)十月革命开创了新的现代化模式,促进了俄国现代化的进程。(3)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试题演练】1王康在其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中说:“十月革命既是彼得大帝以后俄国效法并赶超西方所引发的所有社会关系、思潮、事变的必然结果,也是西方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造成的诸种历史动因在俄国激起的回应。”对

3、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十月革命是彼得大帝效法西方的结果B十月革命是西欧工业革命发展的必然C十月革命是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结果D十月革命是启蒙运动带来的必然结果【答案】C【解析】考点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名师点睛】五四运动可归纳为“一、二、三”一条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两大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三大精神: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正确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革命有了新型政党的领导。但是当时的共产党还不够成熟,没能提出符合中国当时实际的革命纲领,未能解决当时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

4、国民革命运动内容可归纳为“一、二、二、三”一个前提:国共两党合作。两个目标: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两个教训:掌握革命武装和坚持革命统一战线。三个阶段: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国共十年对峙可归纳为“一、二、二、三”一个核心:革命道路的探索。两次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两大会议: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三大事件:井冈山道路、红军长征和西安事变。区别“井冈山精神”与“长征精神”(1)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革命信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艰苦奋斗的作用。(2)长征精神:

5、百折不挠的革命乐观主义;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挑战生命极限的大无畏精神;求实创新的胆略。抗日战争可归纳为“一、二、二、三”一个旗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两条抗战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解放战争可归纳为“二、二、二、五”两种命运: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与专制独裁政府。两次会议:中共七大与七届二中全会。两次谈判:重庆谈判与北平谈判。五个阶段:内战爆发(进攻中原解放区)、战略防御(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进攻(挺进大别山)、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和战争胜利(南京解放)。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1)抗日战争是以国

6、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具有双重性,它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3)两个战场并存,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4)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5)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试题演练】1.1937年9月6日,根据国共合作的协议,原陕甘宁苏维埃政府改称陕甘宁边区政府,首府延安,历时3年,成为民国政府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和廉正政治的典范。对边区政府理解不正

7、确的是()。A是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总后方,是新民主主义中国的雏形B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个自治性地方政府C改变了国共两个政权对立的状态,有利于团结一致,共同抗日D具有独立性,不直接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答案】D我要练习1、(2015年安徽卷文综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答

8、案】A【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共合作抗日【名师点睛】本题的解答类似于15题,均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也是常见性选择题,没有多大新意,但是依然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解题时首先找出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相关史实综合判断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此类题目是安徽甚至全国卷都经常采用的命题方式,需要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去不断训练与总结,提高自己的解题的能力。2、(2016年新课标卷文综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A.努力缓和与其他

9、党派的关系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 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答案】D【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以抗日战争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认识和理解。本题涉及到了国共关系,契合了当前海峡两岸、祖国统一的时政热点。在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当前形势下,为早日实现海峡两岸的统一,呼吁国共实现第三次合作的呼声不绝于耳。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中要时刻关注时政热点,保持对相应热门问题的关注和研究。3、(20

10、17年天津卷13)(20分)民法是规定公民和法人的财产关系以及跟它相联系的人身非财产关系的各种法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于1910年完成大清民律草案,但未及正式施行。摘编自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材料二19541956年,新中国着手起草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此后,由于发生“整风”“反右”等政治运动,民法典起草工作被迫中断。19621964年,虽完成民法典草案(试拟稿),但因“四清运动”而中断。以上只是表面原因,关键原因则是不具备其赖以

11、存在的经济社会条件。 摘编自梁慧星制定民法典的设想等材料三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但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条件还不具备。1985年,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17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依据材料,概括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

12、。(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的国内背景,并指出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两次民法典起草工作中断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的“经济社会条件”。(4分)(3) 依据材料三,归纳改革开放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4分)这一历程反映了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推动形成统一民法典的有利因素。(4分)【答案】(1)参照西方法律编纂(2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危机加深,出现维新变法运动;西方思想文化进一步传播(4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2分)。(2)政治运动的干扰;经济社会条件不具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13、制(4分)。(3)改革开放后开始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加快起草,2017年通过民法总则(4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需要,民法典加快制定、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成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健全。(4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一“1902年光绪帝下诏参酌外国法律,改订律例。1908年始编纂民法典,引进了西方民法典的立法理念和编纂方法”可知大清民律草案的特点是:参照西方法律编纂;对于第二小问“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

14、末”的国内背景考生抓住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即可得出答案;第三小问民法典“未及正式施行”的直接原因主要结合题干中的时间可得出答案。(3)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文字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并进行解释的能力。据材料三中的几个时间节点即可得出答案;对于第二小问考生则需要考生归纳概括史料得出;对于第三小问中考生则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如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考点定位】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影响【名师点睛】本题围绕近现代中国的法制建设,设置三段材料,综合考查到了考生的多种能力,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考查理念,又契合了当代关注法制建设的热点。第(1)(2)问实际上考查到了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述的能力。第(3)问则考查到考生对历史现象的概括分析能力。一般而言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