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汇聚交换机的释义.doc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3958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汇聚交换机的释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汇聚交换机的释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汇聚交换机的释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汇聚交换机的释义现在国内的汇聚交换机一般相当于标准网络中的distribution,意思是分配,原本是指将网络再次划分并下发,就其作用而言应该解释为网络“划分交换机” 比较合适。可能我们的翻译人员只是从物理形态和数据走向来看待这种交换机, 即物理上,这个交换机将下层的其他交换机捏到一起;逻辑上,下层数据必然经过该交换机出去。但从网络层次的角度讲,这个交换机如果是distribution,那么必定是一个三层交换机,它将网络再以子网的形式分发出去。 而二层交换机,在 层次上和下连的其他交换机属于同一层次,即同一个广播域中。对比三层交换机 向下分发(扩展)子网络的效果,二层交换只是向下扩展了终端

2、接入端口。核心汇聚汇聚Internet接入X* WAN上图源于 CISCO 发布的Campus Desig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EmergingTech nologies on Campus Desig n的文章,是一种层层双保险的网络结构方案。图中核心和汇聚都是三层交换机,左侧用于和其他内部网络进行连接,右侧用于 连接互联网,中间属于本地内部网络接入。 在中间的内部网络接入层,如果愿意 还可以再下连其他二层交换机,但仅仅是接入层次的扩充。物理上最下面的三台 交换机“汇聚”到了上一层,而逻辑上他们和“上一层”仍处于同一个广播域, 其地址范围都是由更上面的汇聚交换

3、机分配的。注意,最下面的三个交换机若要再加线连接到另一台二层交换机上,就必须启用stp (平衡树)协议,否则会出现环路错误。而接入交换机和汇聚交换机之间的双链路连接,则是采用vrrp (虚拟路由)协议,以确保不出现环路。更上一层则是纯粹的路由协议,可以根据路 径优先级来避免环路。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有很大差异, 针对该问题下面只说从管理角度来看 他们的不同。由于三层交换机是网络的一个结点, 就是要和多个网络相连。 因为要和多个 网络的不同地址段相连, 因此它必须为这些网络提供网关地址, 以便其他网络的 数据能从这里过。 所以三层交换机上会定义多个地址, 这些地址都是其他网络的 网关。这些网络

4、有的是物理的, 有的是虚拟的, 所以可以看到有的地址分给了物 理端口, 有的分给了虚拟端口。 当然, 现在有的交换机会将所有地址先分配给虚 拟端口,需要时再将虚拟端口和物理端口绑定,就形成所谓的路由(非trunk)端口。其实,任意一台计算机网卡上配置的网关都是在某个三层交换机 (路由器) 上定义的。 所以在配置网卡时, 正确的说法是:“配置”地址及网关, 而不是“定 义”,因为 ip 地址的范围和网关都不是你这个计算机定义的。三层交换机上这些 为其他网络提供网关的地址同时也是这个三层交换机本身的地址, 就像一般计算 机上插了很多网卡一样。 因此要管理三层交换机时, 可以用任何一个属于它的地 址

5、登录,前提是路由可达且没被限制。 大家可以登录一个路由器看看, 然后选任 意地址登录试一试就明白了, 当然这里说的路由器不是那种家庭使用的拨号路由 器。二层交换机本身的工作不涉及 ip 地址,它只是数据包的通道,所以一般低 端交换机无所谓 ip 地址,插上就用。但它毕竟是个接入设备,人们希望它能对 接入的终端进行一些控制, 比如开关端口等等, 那么就必须将其本身也作为一个 终端来处理,也就是在其上能运行应用层的(服务)程序,比如telnet。既然是终端那么就需要有地址才能接收并处理应用层的数据, 有地址就要配置网关, 网 关就是离开自己地盘的出口。 因此我们在智能交换机上可以配置一个地址并赋予

6、 一个对应的网关, 当然该网关也是在路由器上预先定义好的。 网关配置在命令行 模式下,一般的格式大多是:ip default-gateway 。大多数人都被 windows害 得只会在图形模式下配置网关, 而不知道命令配置方法, 所以有些交换机提供了 web 管理界面,以便在图形模式下配置交换机的网关。总结一下,三层交换机中定义的地址是设备本身工作所需要的, 它为其他网 络或终端提供网关; 而二层交换机上配置的地址与它本身的工作无关, 它是为管 理者提供服务的地址。再说一下vian。在没有vlan的时代,一个交换机只能属于一个网段;同时 一个路由器的两个端口连接的也必定是两个不同的网段。via

7、n (虚拟网段)的出现,实现了一个交换机可以当多个(虚拟)交换机来用;同时多个路由端口所连 接的不同的交换机也可以合成一个(虚拟)交换机。同时也就诞生了 trunk 端口 模式,过去一个路由口只能走一个网段的数据,而 trunk 端口则可以走任意定义 过的网段数据。在这种模式下,路由器的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物理网络路由, 它还包含了在其上定义过的二层交换工作,因此被人称之为“三层交换机” 。和 网关的概念差不多,一个 vlan 首先是在三层交换机上定义的,支持 vlan 的二层 交换机只是根据上面三层交换机已经定义过的 vlan 进行配置,也就是从逻辑上 把一个物理二层交换机分割为多个分属不同

8、网段的二层交换机来用。 三层交换机 定义了一个虚拟网段(vlan)的网关、掩码,二层交换机只是定义哪些端口可以 走这个 vlan 的数据,哪些端口可以走那个 vlan 的数据,从而形成对接入用户网 段的划分。最后说一下静、 动态地址。随着入网人数的增加, 用网人的水平也同时降低, 仅仅一个 ip 地址就会让很多人焦头烂额。因此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推出了自动分 配ip地址协议服务,即DHCP,以使入网用户不必再为ip地址头疼。注意,DHCP 只是一个服务,它与网络设备无关。只是设备生产者为了降低小型网络的成本, 而将该服务包含在路由器中。从应用角度讲,他和telnet、 web、 snmp 等服务没什么不同,只是功能差异而已。大型网络中都不会用路由器上的DHCP,而是采用专门的服务器来提供 DHCP 服务。参考资料:Cisco. CAMPUS DESIGN: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ON CAMPUS DESIGN . Cisco Systems, Inc. May 2005. P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电子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