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期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58680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6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期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4期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4期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4期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4期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开放大学补修课刑法学#一平台无纸化考试期终考试(我要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24年11月18日;适用于2024秋期河南开放大学法学本科学员补修课一平台无纸化考试。试题随机!一判断题题库(从下列题库中随机抽取10道小题)1.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 .病理性醉酒的人犯罪也属于醉酒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 .犯罪客观方面物质性结果与非物质性结果是依据危害结果距离危害行为的远近或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的联系形式或者受到损害的程度来划分的。(ABCD随机

2、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 .我国刑法将犯罪的同类客体分为10大类。(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 .刑罚轻重的认识错误不属于法律上的认识错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6 .根据犯罪主体特殊身份的形成方式,身份可以分为定罪身份和量刑身份。(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7 .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

3、误8 .利用他人实施的行为而进行犯罪的是不作为形式的犯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9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16周岁就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其犯罪后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程度就和成年人没有区别。(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具体包括领陆、领水、领空。(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1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该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该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

4、的,应当免除处罚。(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2 .刑法典第291条的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法律规定只处罚首要分子,因此,该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3 .犯罪的一般客体指一切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或者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整体。(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5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

5、原则,就是在形式上坚持绝对的平等。(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6行为人动辄行凶,捅人一刀就走,放任伤亡结果发生,被害人未死亡而构成重伤的,行为人应负间接故意伤害的刑事责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7 .犯罪对象不一定受到侵害、犯罪对象未必能决定犯罪的性质是关于犯罪对象的正确表述。(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18 .人在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人在睡梦中的举动不属于刑法中的危害行为。(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

6、B错误19 .犯罪直接客体又分为一般客体和复杂客体。(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0行为人盗窃了某一老太太的全部钱财,该老太太自杀。财物损失和老太太自杀是认定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危害结果。(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1 .实行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方法,不影响犯罪的成立与否,而只会表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2 .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是必须表现行为人的意志或者意识的行为,没有意志或意识的行为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

7、错误23 .甲对乙实施抢劫,乙乘其不备逃跑,甲在后紧追,乙在横穿公路过程中被正常驾驶的汽车撞死,甲乙死亡的结果对甲的影响是: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成立偶然的因果关系,导致在对甲的抢劫罪量刑时,考虑这一结果。(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4,不作为之所以与作为一样属于危害行为,同样可以成立犯罪,归根结底在于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它同作为在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这一点上是相同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5 .某国驻华商社工作人员阿姆杜拉策划,参与了与国内犯罪分子走私犯罪活动。对阿姆杜拉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ABC

8、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6 .我国刑法对故意的规定是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认识到其行为及结果的违法性。(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7 .完全负刑事责任的精神障碍人有精神正常时期的间歇性精神病人。(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8 .对于具体案件,只要把它的刑法因果关系搞清楚了,就可以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了。(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29 .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是犯罪的故意和犯罪的过失。(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0 .

9、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1 .刑法施行前按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有效判决,继续有效,不属于刑法溯及力的问题。(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2 .刑法施行前的行为按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且未经审判或判决未确立并未超过追诉时效的,适用刑法,刑法具有溯及力。(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3 .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损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

10、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4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在没有预见危害结果上的区别是前者是根本不可能预见,而没有预见,后者是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5 .虽然不满14周岁,但行为人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已经达到或超过16周岁的人,在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时,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要追究其刑事责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6 .只有犯罪的结果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才能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7 .并非有生命的人类个体

11、即每个自然人都能够成为犯罪主体,而只有那些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够成为犯罪的主体。(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8 .是否构成犯罪的错误属于事实认识错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39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是由不能抗拒的原因所引起的,这说明行为人缺乏认识和意志因素。(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专昔误40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

12、项)A.正确B错误41 .完全无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是指辨认和控制能力减弱的精神病人和间歇性精神病人。(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2 .犯罪的一般客体是对同类客体的抽象和概括。(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3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4刑法中的作为是指行为人以积极的行为实施的违反禁止性规范的危害行为。(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5.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限制责任能力人中不包括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13、的未成年人。(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也可以在香港、澳门地区适用。(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7,不作为的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义务而非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切行为规范所规定的义务。(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8.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49,对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

14、军人、外交代表、国有企业领导在领域外犯罪,则不分法定刑的轻重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0 .甲平时小偷小摸,听说开始严打后到司法机关自首;甲引诱不到14周岁的少女与之发生性关系,认为自己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这些都属于法律认识错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1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2 .研究犯罪的一般客体,就是把刑法保护的所有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揭示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ABCD随机变化f红

15、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3 .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包括法定化、实定化、谦抑化、明确化。(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4 .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从新兼从轻原则。(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5 .刑法理论将犯罪行为按照其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作不同层次的概括,从而把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6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也应适用我国刑法,这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

16、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7从自然意义上讲,犯罪所侵犯的而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也属于一种客观事实特征,因此犯罪客观方面是包括犯罪客体在内的客观事实特征。(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8 .某甲驾一货车穿行于陡峭山路,某乙想尽快赶到投宿地想搭便车,冒然抓住车厢后部,但却无法攀上,某甲知道这一情况后,为摆脱某乙骤然刹车,致某乙摔入山沟,当场死亡。某甲对某乙的死亡的心理态度是间接故意。(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59 .在所有故意犯罪中都有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

17、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60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贯彻和体现。(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61.刑法典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这里的不适用死刑并不意味着不能对不满18周岁的人判处死缓。(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62 .我国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能力的程度划分为完全有刑事责任能力、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和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四种。(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63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

18、人或者物,一切犯罪行为都会侵害到具体的人或者物,所以一切犯罪都有犯罪对象。(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正确B错误二.多项选择题库题库(从下列题库中随机抽取10道小题)64.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65.研究犯罪构

19、成的意义在于:(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B.解决了什么是犯罪的问题C.为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标准D.为划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66 .我国的刑法规范由那些组成(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开I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法D.国际刑法规范67 .我国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节有(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防卫过当B.避险过当C.中止犯D.胁从犯68 .刑法分则对罚金刑数额的规定分为几种情况:(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刑法条文中没有规定具体罚金数额的

20、罚金的最低额不能少于1OOO元,对未成年人减轻处罚的,不能少于5OO元B.处以与罚金所得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相等的罚金C.规定了相对确定的数额的D,以违反所得或者犯罪涉及的金额为基础,处以一定比例或者倍数的罚金69 .下列情节是法定从轻处罚情节(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未满18周岁的人犯B.中止犯C.防卫过当D.未遂犯70 .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超过3年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

21、酌量发给报酬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执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71 .下列哪些属于开I法第I1.1.条规定的情报?(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尚未公开的事项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依照规定的不应公开的事项C.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D.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已经公开的事项72 .甲犯故意伤害罪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在监狱劳动改造期间,司法机关发现甲以前还犯有强奸罪,又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判处甲有期徒刑13年。本案中,哪些刑罚权得到了运用?(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制刑权

22、B.求刑权C.量刑权D行刑权73 .管制的特征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对犯罪分子不关押,只限制一定人身自由B.受公安机关和群众管束C.由法院判决,有公安机关执行D.只适用于未成年人74 .对下列哪些情节依法应当从重处罚(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甲于1997年11月因聚众斗欧罪被判处2年有期徒刑,1999年11月刑满释放,同年12月犯刑衅滋事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B.甲某利用职务之便挪用价值3万元的抢险物品C.甲某非法拘禁乙某并对其进行暴力殴打,造成乙某受轻微伤D.D、甲某教唆不满18周岁的乙某盗窃7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随机变化,

23、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B.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C.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为逃避追究而逃亡现场,致使严重受伤的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而死亡D.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选择性罪名76 .关于背叛国家罪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某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时,勾结所在国政府,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B.只有与外国政府、政党以及敌对势力机勾结的,才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C.本罪属于行为犯,不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既遂要

24、件D.本罪行为在实施本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其他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77 .境内外机构组织或个人向下列哪些对象提供资助、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或者煽动分裂因家罪等的,可以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活动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境内组织B.境外组织C.境内个人D.境外个人78 .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B.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C.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

25、责任D,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79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80.某甲因为强奸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缓考验期内,打伤一名狱警越狱逃跑,狱警某乙发现后驾车急追。不得以朝某甲开枪射击。某甲中弹受伤,将甲抓获。对此案:(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某乙构成故意伤害罪B.对甲应当数罪并罚C.某甲构成逃脱罪D.对与某甲应当核准执行死刑81.1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26、危害公共安全的哪些罪名,应承担刑事责任(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放火B.投毒C.破坏交通工具D.爆炸82.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B.主体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C.主观上既可以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D.既可是故意为间谍组织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83 .一般预防的途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通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起到警戒与抑制作用,使其不敢或者不愿犯罪B.通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宣告了犯

27、罪的非正义性和同犯罪作斗争的正义性,有利于号召社会成员防止和抵制犯罪C.通过刑罚对犯罪人的教育改造,使犯罪人不再犯罪D,通过剥夺犯罪人的自由、生命,使其不能再次犯罪84 .适用死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犯罪分子有悔改表现B.犯罪分子有立功表现C.罪该处死D不是必须立即执行死刑85 .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B,甲持刀拦路行抢,故意将受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的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D,甲实行抢劫罪后,为防止受害

28、人报案,将其杀死86 .下列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刑法总则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严重盗窃、故意重伤等犯罪分子,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B,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无权参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D.刑法总则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如果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87 .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

29、哪些是错误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B.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D.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

3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88 .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为(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对我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危害B,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C.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D,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和其他权利的危害89.1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指(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B.重大公共财产安全C.公共财产的安全D.正常的生活、工作、生产的安全90 .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BCD随机变化,红色

31、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91 .甲欲开枪杀乙,射击的结果却是导致乙重伤,同时导致乙身边的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即可B.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和一个过失致人死亡罪C.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过失致人重伤罪D.认定甲的行为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和一个故意杀人未遂,实行并罚92 .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有:(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

32、题正确答案选项)。A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属被胁迫参加犯罪的B.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全部退脏并有悔罪表现的C.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具有其他可以依法单处罚金的情形D.犯罪情节较轻,不致再危害社会并属偶犯或者从犯的93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之日起计算。A.有期徒刑从判决执行或从假释B,拘役从执行完毕C.管制同剥夺政治权利同时执行D.无期徒刑从判决执行94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间谍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B.为敌人指

33、示轰击目标的C.为外国机构窃取国家秘密的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95 .刑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的显著特点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刑法保护的范围更加广泛B.刑法的条文最多C.刑法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D.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96.下列哪些行为不是犯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甲酒后驾车将人撞死B.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C.丙趁黑夜盗得他人50元钱D.丁狩猎时,误击了突然从树从中跑出一个人97.根据司法实践,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包括(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B.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C

34、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D.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98 .下列关于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B.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实行数罪并罚C,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遵守了各种相关规定,没有再犯新罪,也没有发现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假释考验期满,剩余刑罚就不再执行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如果符合假释条件的,可以假释,如果

35、有特殊情况,经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99 .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有(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避险过当B.教唆未遂的教唆犯C.犯罪以后自首的D,从犯100 .下列哪些行为是间谍罪的客观行为:(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参加间谍组织B.明知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提供国家秘密的C.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IO1.无期徒刑与有期徒刑的主要区别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oA,期限不同B.适用对象不同C.适用机关不同D.严厉程度不同E.法律后果不同102 .依法有权对于犯罪分子减刑的法院

36、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基层法院B,县级法院C.高级法院D,中级以上人民法院103 .某市一国有企业由于市政府的长期不当干预经营,被迫宣布破产。一部分职工对此非常不满,于是在该企业原工会主席的带领下集体去市政府请愿,由于领导的不当处理导致职工们情绪激动,并发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后来在公安的机关干预下才平息下来,请问对该工会主席及其他积极参与请愿的职工应如何处理?(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以武装暴乱罪论处B,属于一般群众闹事行为C.构成妨害公务罪D.不构成犯罪,应以说服教育为主104 .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1日折抵刑期1日的刑种有(ABCD随机

37、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拘役B.有期徒刑C.剥夺政治权利D.管制105开法总贝(第92条关于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规定属于(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限制解释106,触犯刑法的行为,(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即使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也已构成犯罪B.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就不构成犯罪C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可以认定为犯罪D,既然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应当不认定为犯罪107,犯罪构成回答的问题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什么是犯罪B.成立犯罪要具

38、备哪些要件C.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D,犯罪是怎样成立的108.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区别(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执行场所不同B.适用对象不同C.服刑人待遇不同D.法律后果不同109.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D.陈某将戒指

39、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110.某主妇夜晚回家发现家中一片狼藉,意识到家中被盗,便到派出所报警。派出所派甲、乙二位便衣警察迅速到现场查看。恰逢男主人丙某在此之前到家,见到家中被盗的景象,又闻门外有脚步声,以为是窃贼返回。便拿起一根大棒藏在门后,待甲乙二人进门,举棒便打。甲某遭到棒击后,以为是窃贼袭击,拔枪射击,致丙某重伤。甲某也因为遭棒击受轻伤。(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丙某和甲某均属于假想的防卫;B,丙某和甲某均不构成犯罪C.丙某构成犯罪,但甲某不构成犯罪;D.甲某构成犯罪,但丙某不构成犯罪II1.剥夺政治权利包括(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

40、答案选项)。A剥夺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B.剥夺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C,剥夺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剥夺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E.剥夺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112,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B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标明密级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的C.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发发送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D,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113,某公

41、司职工甲在出国旅游的时候,对其所到某国的生活方式极度向往,回国后整日在想如何出国,不安心工作。终于该职工采取偷越国境的方法,跑到那个国家去。请问对该职工应如何处理?(ABCD随机变化,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构成投敌叛变罪B.构成背叛国家罪C.如果情节严重,按偷越国境罪处理D.如果情节不严重,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114 .背叛国家罪具有哪些特征?(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B.本罪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C.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D.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的国家安全115 .甲开摩托车,乙坐在摩托车的后座上,在某

42、工厂门口伺机夺妇女的提包。甲、乙见妇女丙某肩挎背包走出,即驾摩托车尾随、加速,在擦身而过之际,乙某抓住丙某的挎包。但是因为挎包被丙某紧紧抓住,乙某从摩托车后座被拖下来,甲某驾车离去。乙某从地上起身后,一边夺挎包一边踢打丙某。丙某大声叫喊,周围群众赶到,乙某慌忙逃离。对此案,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劫罪(未遂)B.甲某和乙某共同构成抢夺罪(未遂)C.甲某构成抢夺罪(未遂)D,乙某构成抢劫罪(未遂)1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基本依据B.犯罪构成是划分

43、罪与非罪的具体标准C.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D.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117 .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列车长、轮机长B.公路保养员、铁路扳道工C.交通警察、交通管理人员D.机场工作人员118,资助危害国家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实施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对于该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应如何理解?(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B.要求所资助的行为必须已实施C.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

44、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D.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119.对罪犯实行劳动改造的场所有(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监狱B.劳动改造管教所C.看守所拘役所D,未成年犯管教所120,对于(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上1年以上5年以下。A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B.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C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121,假释是一种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刑罚制度,该条件包括(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执行一定的刑期B.确有悔改表现C.有立功表现D,不致再危害社会122

45、关于犯罪中止,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B.犯罪告一段落,归于未遂之后,不可能出现犯罪中止C.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结果的,应当免除处罚D.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结果构成犯罪既遂的,应当减轻处罚。123 .下列情形中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B.破坏矿井通风设备C.投放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D.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124 .裴某尚在管制执行期间,裴某的下列哪些行为是违反管制规定的行为?(ABCD随机

46、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与他人合作写了一本股市参与技巧,使用化名出版B.悄悄回云南老家为父亲办理丧事C.家中经常去人,来去匆匆非常可疑,且从未报告D.每天买一叠报纸回家,不知在干什么125 .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于刑法对特殊正当防卫的规定,下列哪些理解是错误的?(ABCD随机变化f红色字体为本题正确答案选项)A,对于正在进行杀人等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没有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能称为正当防卫B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表述,不仅说明其前面列举的抢劫、强奸、绑架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而且说明只要列举之外的暴力犯罪达到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