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8163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一、学习重点(一)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环境脆弱性: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层瘠薄,这使得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自我修复能力差。例如,一旦植被遭到破坏,恢复将需要漫长的时间。2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草场退化:长期过度放牧,牲畜数量超过草地承载能力,导致草地植被被过度啃食,无法正常生长和恢复,使得草场逐渐退化。水土流失加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使得土壤失去植被的保护和固持,在降水和水流的作用下,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破坏:过度采挖冬虫夏草、雪莲、藏红花等药用植物,以及盗猎藏羚羊、野耗牛等珍稀动物,使得这些物种数

2、量急剧减少,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破坏。1保护措施法律保障: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青藏地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制裁,为生态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工程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如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通过草皮移植,使沿线绿化率接近100%,有效保护了草地;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为野生动物的迁徙提供了安全通道,减少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立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建立保护区对于保护水源地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二)资源开发1.矿产资源: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钾盐以及锂、银、金等矿产资源。目前,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主要集中在柴达

3、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盐类资源丰富,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此外还有丰富的石油、煤炭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炭、锡铁山的铅锌矿等,因此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2清洁能源太阳能:青藏地区海拔高,大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烈;纬度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极为丰富。拉萨因太阳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日光城”,当地居民广泛利用太阳能烧水、做饭等。地热能: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资源丰富。羊八井是我国著名的地热田,已建成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羊八井地热试验电站利用井口喷出的地下湿热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进行发电,其年发电量占拉萨电网的40

4、以上O水能:青藏地区雪山连绵,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且地势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横断山区各河以及黄河上游等地区。1.旅游资源:青藏地区拥有原生态的高原雪域风光,如连绵的雪山、广袤的草原等,独特的藏族风情文化,如拉萨的大昭寺、传统的锅庄舞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探险。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二、学习难点(一)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深入理解理解青藏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自然条件描述,更要深入理解其内在的生态平衡机制。例如,为什么土层瘠薄和冻土广布会使得植被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这涉及到土壤

5、的养分储存能力、植被生长的根系条件以及冻土对水分循环和植被生长季的影响等多方面复杂因素。学生需要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认知体系,才能真正明白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本质,从而理解保护生态环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二)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如何在开发青藏地区丰富资源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一个复杂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难题。在矿产开发过程中,如何避免对土地、水源和植被的破坏?在发展旅游业时,怎样控制游客数量和旅游活动对生态的影响?这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需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学生需要具备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权衡利弊,提出合理的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策略

6、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不包括()A.海拔高,气候寒冷B.冻土广布C.士层肥沃,植被茂盛D.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差2 .下列属于青藏地区过度采挖导致的生态问题是()A,草场退化B.水土流失加剧C.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D.以上都是3 .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位于()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嚼尔盆地D,四川盆地4 .被称为“日光城”的城市是()A.西宁B.兰州C.拉萨D.昆明5 .青藏铁路建设中采用以桥代路的目的是()A,节省建筑材料B,减少对野生动物迁徙的影响C降低建设成本D,增加铁路的稳定性(二)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青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 .

7、列举青藏地区的三种清洁能源,并简要说明其丰富的原因。3 .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综合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随着青藏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涌入该地区。然而,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随意丢弃垃圾、破坏植被等,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材料二: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在矿产开发过程中,也面临着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例如,部分矿山开采导致土地塌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1)针对材料一中游客不文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请提出至少两条解决措施。(2)结合材料二,谈谈在矿产开发中应如何实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四、答案(一)选

8、择题1 .C解析:青藏地区土层瘠薄,而非土层肥沃,植被茂盛。其他选项均是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2 .D解析:过度采挖不仅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还会因破坏地表植被引发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3 .B解析: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湖附近。4.C解析:拉萨因太阳能资源丰富被称为“日光城”。5.B解析:青藏铁路建设中以桥代路主要是为野生动物的迁徙提供安全通道,减少对其影响。(二)简答题1 .原因包括:长期过度放牧,牲畜数量超过草地承载能力,导致草场退化;乱采滥挖等不合理人类活动,破坏地表植被,引发水土流失加剧,过度采挖药用植物和盗猎珍稀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暖,导

9、致冰川融化加速等。2 .太阳能:海拔高,大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烈;纬度低,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热能: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水能:雪山连绵,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地势落差大。3 .青藏铁路通车后,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使游客前往青藏地区更加便捷,大大缩短了旅行时间,降低了交通成本;提高了青藏地区的可进入性,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探险,从而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三)综合题(1)措施: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如在景区入口等地设置环保宣传牌、发放环保手册等;加大对景区的监管力度,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罚;在景区合理设置垃圾桶等环保设施,方便游客处理垃圾。(2)在矿产开发中,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充分评估矿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设备,减少对土地、植被的破坏;加强对矿山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同步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如对塌陷土地进行复垦、种植植被恢复生态等;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开发企业的监管,确保企业在开发过程中落实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