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8825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课 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隋朝统一与灭亡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隋的统一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今陕西西安)。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巩固政权措施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核实户口,减轻百姓服赋役负担,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政治:加强中央集权,修订和减省刑律,简化行政机构,提高效率。这些措施使隋朝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二)大运河的开通1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

2、朝对全国的统治。2 .时间、人物: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3概况“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是当时世界最长的运河。“全长”:全长2700多千米。“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郡(今杭州)。“四段”:从北到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邛沟、江南河。“五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1影响积极:大运河的开通和贯通,带动了沿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交融。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三)开创科举取土制度1.创立过程初步建立: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依才能取士O正式确立

3、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1影响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它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还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制度,一直延续了约1300年。(四)隋朝的灭亡1.原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原因:大规模农民起义和各地反隋队伍。1 .灭亡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二、学习难点(一)正确认识大运

4、河的开凿1主观动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首先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有效巩固对南方地区的政治、经济控制,进而便于江南财物向洛阳和长安运输。2 .历史背景:自三国以来,南方不断得到开发,经济发展水平逐步赶上北方,隋朝统一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南地区供应。陆路运输运量小、速度慢,无法满足需要,开通南北运河,利用水路运输,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3 .历史影响:开凿大运河必然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所以人们将它归结为隋炀帝的暴政之一。但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二)理解科举制创立的意义1 .从选官标准看:打破了原来按照门第选官的标准,以才学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具

5、有较高程度的公正性和开放性。2 .从中央集权角度: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扩大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3 .从社会阶层角度:打破了世袭制和地位低下者进入仕途的限制,为普通知识分子提供了进入仕途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4 .从教育文化角度: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社会上读书的风气更加浓厚。(三)比较秦朝与隋朝的异同1相同点统一:都是经过长期分裂后,实现统一的王朝。制度创新:都实行了一些开创性的政治改革,如秦朝建立的郡县制、隋朝开创的科举制,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型工程:都有举世闻名的大型工程,如秦万里长城、隋朝大运河。

6、灭亡原因:都因大兴土木,实行暴政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陈胜吴广起义、隋末山东农民起义。朝代寿命:都是短命王朝,二世而亡。1.不同点所处阶段和作用:秦朝统一时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秦的统一加强和巩固了封建制度;隋朝统一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时期,隋朝的统一为封建社会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开国皇帝治国重点:秦始皇注重政治制度建设,巩固政权,隋文帝注重恢复和促进经济发展。对知识分子政策:秦“焚书坑儒”;隋朝实行科举制,笼络人才。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A.扬州、北京B.杭州、北京C

7、杭州、扬州D.广州、杭州2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A.隋文帝废除前朝的选官制度B.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C.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D.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3 .隋朝末年,有位大商人通过大运河从洛阳运送一批牡丹花到余杭,他依次经过的运河河段是()A.永济渠、通济渠、邛沟B.通济渠、邛沟、江南河C.永济渠、邛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邛沟4 .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C.开凿了大运河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5 .与“金榜题名

8、连中三元”“一举成名”这些成语相关的古代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日休汴河铭(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河?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从材料二来看,开通此河的意义是什么?(3)结合材料一,你认为隋亡的原因是什么?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简答题1 .简述隋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 .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四、答案(一)选择题1.Bo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9、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郡(今杭州)。1.80 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1.81 从洛阳到余杭,依次经过通济渠、邛沟、江南河。4 .D0隋朝虽然存在时间短,但开创了科举制、开凿了大运河等,对后世影响深远。5 .Do科举制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考中被称为“金榜题名”等。(二)材料分析题(1)大运河。隋炀帝。(2)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3)隋亡的原因是开凿大运河。不同意。理由: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大运河的开凿虽然加重了人民负担,但它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隋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单纯归结为开凿大运河。(三)简答题1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进一步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 .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