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9256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学习重点+难点+练习一、学习重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城市兴起时间:从10世纪起。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地点:多在封建主和教会的领地上。著名城市:如英格兰的伦敦、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等。新兴城市特点:交通便利,有利于商业活动开展;相对安全,能吸弓I人们聚集;规模小,人口少,一般人口在5000人左右,如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左右,法国巴黎约6万人,而同时期中国北宋都城开封已有百万人口。1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原因: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还要求

2、居民履行类似佃农的义务,严重束缚城市发展和居民权益。手段:常用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两种方式。例如,琅城居民为争取自治权,起初进行金钱赎买,但当地主教挥霍赎金后又收回自治权,市民们随后展开武力抗争,历经长达2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自治权。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成为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和任意征税;部分城市还获得选举市长、市政官员以及设立城市法庭的权力,成为自治城市。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不过,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持者。(二)城市居民的身份L基

3、本居民: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生产资料,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靠出卖产品换取生活用品维持生活;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2 .居民来源: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很多人进入城市前是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其重新变为农奴。随着更多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3 .市民阶级的形成和分化: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之后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

4、准备了条件。(三)大学的兴起1 .兴起背景经济基础:11世纪后经济发展,为大学产生提供物质基础。社会需求:城市兴起和新兴资产阶级出现,对文化知识的需求促使大学产生。文化来源: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成为大学学习的主要内容。1 .兴起时间: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2 .发展历程: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需从教会获得授课许可证,为维护自身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5、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3 .著名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如1087年,意大利建立第一所正规大学博罗尼亚大学,是欧洲著名的罗马法研究中心;巴黎大学最初是巴黎圣母院的附属学校,1215年教皇特使为其制定第一个章程,取消圣母院对其控制权,教师协会获得合法团体资格成为被法律承认的大学;1168年巴黎大学学者到英国创办牛津大学。4课程设置基础课程: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法学、医学和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二、学习难点(一)西欧城市的兴起对欧洲文明发展的作用1

6、 .经济方面:城市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中世纪早期以庄园经济为主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格局。城市中商业贸易繁荣,手工业发达,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市场经济。城市经济的发展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交流,促进了货币流通和商业信用体系的初步建立,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奠定了基础。例如,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财富,成为当时欧洲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其商业运作模式和经济组织形式对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 .政治方面:城市的发展壮大形成了市民阶级,他们为了争取自身权益,不断进行斗争,推动了城市自治的发展。城市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领主的权力

7、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绝对统治。同时,市民阶级在政治上逐渐崛起,他们通过参与城市管理、与国王结盟等方式,对国家政治生活产生了影响。一些富裕的市民阶层后来发展成为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阶级基础。在一些城市中,市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市议会等机构,参与城市的决策和管理,这种政治参与形式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借鉴。3 .文化方面:城市成为文化教育的中心,随着城市的兴起,对知识人才的需求增加,世俗学校应运而生,打破了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大学的兴起更是欧洲中世纪教育的重要里程碑,大学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发展。大学的课程设置既包含传统的宗教神学内容,也有适

8、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法学、医学、商业等实用学科,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创新。不同地区的学者汇聚在大学,交流思想,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例如,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成为当时欧洲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许多先进的思想和理论在这里孕育和传播。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从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这些城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技术的提高B.商业贸易的发展C.生产力的发展D.人口的增长2.中世纪德国有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城市空气清新,有利于健康B.城市相对自由,农奴进入城市住满一定时间可获得自由C.城市里人人平等,没有压迫D

9、城市是自由的象征,不受国王和领主控制3.城市居民为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武力斗争谈判协商寻求教皇支持A.B.C.D.4.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享有的权利不包括()A.自由人身份B.财产权C.选举市长的权利D.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5.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居民的说法,错误的是()A.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B.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C.市民阶级形成后,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D.城市居民不能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只能受雇于他人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

10、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兴起B.市民阶级的形成C.大学的兴起D.庄园学校的出现7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选举教皇的权利A.B.C.D.8.中世纪大学设置的基础课程不包括()A文法、修辞B.逻辑、算术C几何、天文D.法学、医学9.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大学的发展B.大学的兴起阻碍了城市的发展C,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没有任何联系D,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兴起都与教会无关10.与中国古代城市相比,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是()A.规模大,人口多B.以政治中心为主C.具有一定的自治权D.商业不发达(二)材料分析题阅

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许多城市都出现了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材料二: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材料三: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D根据材料一,举例说明城市居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方式。(2)根据材料二,分析市民阶级形成对西欧社会

12、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大学兴起的时间和大学自治地位的体现。(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关系及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三)简答题1 .简述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和特点。2 .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什么问题?四、答案(一)选择题1C2,B3.A4.D5.D6.C7.A8.D9.A10.C(二)材料分析题(1)例如,琅城居民为争取自治权,起初进行金钱赎买,但当地主教挥霍赎金后又收回自治权,市民们随后展开武力抗争,历经长达2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自治权。(2)市民阶级形成后,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3

13、)兴起时间:12世纪。大学自治地位体现: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4)关系: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需求;大学的兴起培养了人才,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播,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影响:中世纪西欧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市民阶级和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打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为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对欧洲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三)简答题1 .原因: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特点:兴起地点多在封建主和教会领地上;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规模小,人口少。2 .特点: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设有神学等宗教课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有法学、医学等实用专业课程,还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等基础课程。反映问题:说明中世纪大学既受到传统宗教思想的束缚,又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体现了时代的过渡性和发展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