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47954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 特征码 pqVRKYYgiVfpAhtAwQzO “世界艾滋病”宣传日艾滋病防控学习资料 资料一 一、什么是艾滋病(AIDS) 艾滋病是英语“AIDS“中文名称,AIDS 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后 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二、艾滋病当前在我国的流行情况 我国正处在艾滋病真正大流行的前沿,艾滋病感染者估计 累计人数为 100 万,目前存活 85 万,我们现在发现的只有 4 万 多例,也就是说,95%的传染源我们根本就不知道。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后,有哪几个发展时期?各有多长时间? 一

2、个艾滋病患者从感染到死亡,一般可有 3 个发展时期。 1)急性感染期 一般在感染后 2-6 周出现,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这 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 抗体。 2)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第 2 页 自从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到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这一段时间 成为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个体差异很大,短至不到一年,长至 可达 15 年以上,平均 5-7 年。 3)艾滋病发病期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不能维 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便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症状,成为艾滋 病人。成为艾滋病人后,一般会在半年至两年内死亡。 四、艾滋病患者常见症状和特征 1、全身症状

3、 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 72%),伴有寒战、消瘦、 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 522 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 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慢性腹泻也是某些艾滋病人的十分 明显的早期临床表现。并且常找不到发热、腹泻和体重减轻的 原因。 2、淋巴结肿大 3、皮肤损害 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如皮疹、全身瘙痒、尖锐湿疣,接 触性湿疣、荨麻疹等。 4.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有 20%40%的艾滋病患者有神经性疾病。 五、艾滋病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艾滋病虽然很可怕,但 HIV 病毒的传播力并不是很强,它 第 3 页 不会通过我们日常的活动来传播,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经浅吻、 握手、拥抱、共餐、共用

4、办公用品、共用厕所、游泳池、共用 电话、打喷嚏、蚊虫的叮咬而感染,甚至照料 HIV 感染者或艾 滋病患者都没有关系。HIV 的传播途径只有三个: (1) 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六、谁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 人们经过研究分析,已清楚地发现了哪些人易患艾滋病, 并把易患艾滋病的这个人群统称为艾滋病易感高危人群,又 称 之为易感人群。艾滋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指男性同性恋患者、 静脉吸毒成瘾者、血友病患者,接受输血及其它血制品者、 与 以上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等。 1.男性同性恋患者 2.吸毒者 3、血友病患者 4.接受输血或 血液制品者 5.与高危人群有性关系者 目前,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

5、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紧随 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报告说,亚太地区 20XX 年有 97 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病毒携带者总数已达到 720 万,比 20XX 年增长了 10%。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艾滋病 病毒也在蔓延: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总数已达 100 万人,官 方预测,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今后 10 年这一数字可能会成倍增 加;印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更是达到了 397 万,而且今后很有 可能大幅增长。 第 4 页 七、为什么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 传播和母婴传播;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体外环境下很脆弱,很容 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

6、毒不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 常生活接触传播。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 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 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 够预防的。 资料二 第一章 艾滋病基本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 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英文全称是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是其英文名 称缩写“AIDS”的音译。 艾滋病病毒,又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全称是 Human Immune Deficien

7、cy Virus 英文缩写为“HIV” 。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 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 第 5 页 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 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 4-8 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 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 7-10 年的时间(潜伏期)才发 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 他们

8、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够将病毒传 染给其他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 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 现有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 等症状。 目前还没有能够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 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积极接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症状、改 善生活质量。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第二章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第 6 页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9、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 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它 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 1/3 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 滋病传染给婴幼儿。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婴幼儿会在 3 岁以前死亡。 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孤儿身心发育会受到影响,还将增加社 会的负担。 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应在孕前到有条件的医 疗机构作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怀疑或发现感染艾滋病

10、病毒的孕妇应到有关医疗机构进行咨询, 接受医务人员的指导和治疗。 第三章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与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触 第 7 页 (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 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 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 第四章 怎样预防艾滋病 1、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 措施 建设精神文明、提倡遵纪守法,树立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 家庭及性观念

11、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治本之路。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 速传播的温床。 卖淫、嫖娼等活动是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 危险行为。 有多个性接触者的人应停止高危行为,以免感染艾滋病或性病 而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青年人要学会克制性冲动,过早的性关系不仅会损害友情,也 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夫妻之间彼此忠诚可以保护双方免于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2、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 的危险。 第 8 页 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不仅可以避孕,还可以有效减少感 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每次性交都应该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

12、并不是 100%,但远比不使用避 孕套安全。 除了正确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预防艾滋病、性病。 男性感染者将艾滋病传给女性的危险明显高于女性传给男性的 危险。妇女有权主动要求对方在性交时使用避孕套。 3、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患有生殖器脓疮、 溃疡、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并且也容易将病毒传染给 别人。因此,迅速治愈各种生殖器感染可以减少感染和传播艾 滋病。 如怀疑自己患有性病或生殖器感染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或性病防 治所检查、咨询和治疗,还要动员与自己有性接触的人也去接 受检查。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后无明显症状,不易察觉,如有

13、高危行为, 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正规医院能提供正规、保密的检查、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 切不可找游医药贩求治,也不要购药自治,以免误诊误治,延 长病程,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时,应尽早到有条件的医疗卫生单 第 9 页 位去做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和咨询。 4、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 品,珍爱生命。 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严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也危害家庭和社会。 远离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感染 艾滋病。 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特别大。 不共 用注射器、使用清洁注射器或消毒过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减 少吸

14、毒传播艾滋病的危害。 与注射毒品的人性交容易感染艾滋 病。 5、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 血液和血液制品。依法无偿献血,杜绝贩血卖血,加强血液检 测是保证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 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经采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血浆代用品和自身血液 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 必须输血时要使用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一次性或 经过严格消毒的输液器。 严格执行各项有关消毒的规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经血液传播的 重要环节。儿童预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没有条件, 第 10 页 则必须

15、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 医务人员和特种行业(酒店、旅馆、澡堂、理发店、美容院、 洗脚房等)服务人员所用的刀、针和其它易刺破或擦伤皮肤的 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第五章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1、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 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参与和合作是艾滋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 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 和帮助。 家庭和社区要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营造一个友善、理解、健 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采取积极的生

16、活态度、改变高 危行为、配合治疗,有利于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质量、延 长生命,也有利于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和维护社会安定。 2、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 会的责任。 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我国艾滋病 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 第 11 页 如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将会对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预防与 控制体系,形成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是控制艾滋病流 行的重要成功经验。 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动员 全社会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宣传教育和改变

17、危险行为的艾滋病预防措施已被证明是有效的。 每个人都有权且必须懂得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避免危险 行为,加强自我保护。 人人都应该把懂得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告诉其他人。 向青少年宣传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开展学校性教育,保 护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个家庭、每个学校、 每个社区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六章 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十条 1、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 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不会感染艾滋病。 第 12 页 4、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 措施。 5、 正确使用避孕套不仅能避孕,还能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 的危险。 6、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7、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 品,珍爱生命。 8、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 血液和血液制品。 9、 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 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 会的责任。 第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