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有企业党委2025年上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串结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部署,严格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支持纪委履行监督责任,创新工作方法,层层传导压力,探索形成“两个责任”贯通协同、一体落实有效机制,有力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一、主要工作情况(一)以思想“铸魂”为首要,推动党员干部践行“两个维护”更加自觉。一是理论武装走深走实。在集团公司首家制定党委“第一议题”制度,公司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
2、要指示批示精神12次、专题研讨16次,组织督导直属单位中心组学习62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进一步筑牢。二是党的领导全面加强。胜利召开公司党委五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科学谋划公司未来五年发展之路。制定党委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等制度,完善党委前置审议程序,党委“把、管、保”作用充分彰显。强化“五型”领导班子建设,深化推进“四同四提”融合互促机制,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发挥。三是政治监督精准有效。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公司重要指示精神、开展纪检监督干部队伍教育整顿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督导,确保了各项决策部署不偏向、不变通、不走
3、样。(二)以增效“赋能”为根本,推动大监督工作运行更加高效。一是大监督体系巩固拓展。坚持党委对监督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大监督”配套机制,持续完善“1+5+2”大统战工作格局。召开公司监督委员会会议2次,督促整改议题19个。公司被评为集团公司“大监督”工作先进集体。二是“关键少数”监督做深做实。组织制定公司和直属单位两级领导班子成员权力风险防控及监督责任清单,动态更新领导人员廉洁情况“活页夹”,回复党风廉政意见423人次,实现对“关键少数”监督近距离、常态化。三是风险防范能力持续提升。制发年度和季度日常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加强纪检、审计、内控、法律合同、财务稽核五部门协同联动;创新出台专项治理工
4、作办法、招标投标业务监督办法,组织开展专项治理6项,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148个。(三)以纠治“四风”为保障,推动工作作风更加优化。一是纠治“四风”形成震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公司实施细则,紧盯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开展廉政巡查275次,紧盯领导人员操办婚庆事宜开展现场监督26次,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效果明显。组织开展深化安全环保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对公司直属单位开展全覆盖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33个。三是新风正气氛围日益浓厚。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公司廉洁文化建设的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落实情况调研,营造了担当干事、崇
5、廉尚廉浓厚氛围。(四)以责任“压实”为关键,推动管党治党合力更加凝聚。一是目标任务同向。召开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整体安排全年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制定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做到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目标任务同谋划、同部署。二是责任措施同行。细化制定“两个责任”任务分工清单,明确两级党委、纪委主体责任、监督责任17项,构建层级分明、权责明晰、全面覆盖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有目标、有抓手、有压力。三是重点工作同进。运用“两个责任”管理信息系统发布任务31项,开展上半年“两个责任”落实情况督查和年终集中考核,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四是考核问责同步。细化完善“两个责任”考核
6、细则,坚持定性与定量、日常与年度相结合,实施在线日常考核、半年工作督查和年底现场考核,全过程、全方位考量工作成效。公司贯通落实“两个责任”做法在集团推广。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将党章党规教育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必修课,全年开展警示教育不少于12次。创新“线上+线下”教育模式,运用VR廉政教育基地等数字化手段,重点加强对“关键少数”和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动态更新机制,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确保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强化监督执
7、纪。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点查处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领域的利益输送问题。推行交叉巡察+专项督查双轮驱动模式,全年实现二级单位巡察全覆盖。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共享机制,对围标串标实行一票否决。完善信访举报直通车制度,设立24小时网络监督窗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微腐败”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格执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相关领导管理责任,全年案件查办结案率达到95%以上。(三)强化文化培育。打造“清风云”廉洁文化品牌,开展廉洁家书、廉政亲情寄语等特色活动。建设廉政文化长廊和数字化展馆,创作反腐题材微电影等新媒体作品。将廉洁要求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考核体系,与35家上下游企业签订廉洁共
8、建协议。建立廉洁从业正向激励机制,选树勤廉典型并给予物质精神双重奖励,推动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让清风正气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赠篇:【写材批用典】得众人之理即无不胜也【例文】春秋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子,曾多次强调集体力量的重要性:“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他还说:“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历史和实践一再证明,能够把众人的力量和智慧集结起来,就可以无往而不胜。(中国纪检监察报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期文子通玄真书,得众人之力者即无不胜也,用众人之力者乌获不足恃也。【释
9、义】意思是,得到众人的力量就能无往而不胜,使用众人的力量就连大力士乌获也不需要依靠了。比喻要重视并善于运用群体力量。【赏析】古人讲,“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中华民族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却延绵不绝,历久弥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始终是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北史吐谷浑传中有这样一则故事:阿豺有子二十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日:“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日:“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日:“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黝力一心,然后社稷可
10、固。”正所谓“一箭易断,十箭难折”,只要齐心协力,就能坚不可摧。积力和众智,饱含朴素的民本思想。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秉持和践行这种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取得了改天换地的巨大成就。淮海战役中,人民军队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解放区先后有543万人民群众奋勇支前,平均一名解放军战士身后就有9名普通百姓支援战斗。男女老少齐上阵,给解放军送军粮、送衣被、送武器、运伤员,仅小推车就有88万多辆。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事实证明,只要军民同心、军政团结,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
11、了的敌人。形势越是严峻,任务越是繁重,越需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把各方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用法】主要适用于动员部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团结干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增强一盘棋意识,同行同向、同心同德凝聚干事创业合力。【写材料用典】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贝【例文】古人云:“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面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干部要在“牢骚话”中找到老百姓关注的焦点,了解工作的得失,帮助群众疏通心中的“郁结”,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同时,扑下身子调查研究,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不断增强抓基层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
12、把群众的“批评声”变成“掌声”,最终让群众有更多“欢声笑语”。(中国纪检监察报善听群众“逆耳言”)【典故】出自论语子罕篇,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释义】意思是,符合礼法原则的话,能够不听从吗?但只有按它来改正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听了能够不高兴吗?但只有分析鉴别以后才是可贵的。【赏析】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公孙丑上中记载:“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别人对子路提出的批评意见、指出的缺点错误,子路持高兴和欢迎的态度。宋代陆九渊也曾讲,“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意在劝诫人们,听到别人说自己有过错时应当高兴,知道
13、自己的过失时应当不隐讳,改正自己的错误时应当毫不害怕。“不闻其过,最患之大者。”听不到、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毛泽东曾讲:“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陈毅一向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批评,他在六十三岁生日述怀一诗中写道:“一喜有错误,痛改便光明。一喜得帮助,周围是友情。难得是铮友,当面敢批评。”这种豁达的胸怀,树立起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涵养“闻过则喜”的胸怀格局,善于听真话、察实情,不断在改正错误、校正方向中干事创业。【用法】主要适用于作风建设类、党课报告类
14、讲话,侧重强调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缺点不足。【写材社用典】过空优逸,恐不堪事【例文】当前,国家面临的安全形势错综复杂,军队肩负的使命任务艰巨繁重。我们只有牢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古训,常以“过尔优逸,恐不堪事”自警自励,把打仗当事业干、把打赢当专业钻,不怕辛苦劳累、无惧风霜雨雪,在流血流汗、掉皮掉肉中,把“手中活”练成“必杀技”,才能在哨位、战位、岗位上书写优异的强军答卷。(解放军报多些“过尔优逸,恐不堪事”的清醒)【典故】出自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故自劳耳。【释义】意思是,过于安逸,恐怕无法胜任大事。【赏析
15、古人讲,“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纵观人类文明史,“常怀远虑、居安思危”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智慧,是生存发展的成功经验。谁不保持惶惶之忧,谁就可能在放松懈怠、忘乎所以中灭亡。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危难之时打败对手,建立后唐,却在成功之时宠信伶官,身死兵火之中。欧阳修有感于此,写下史论名篇伶官传序,其目的就是警示后人以史为鉴,不要再犯庄宗之类的错误。其文写道:“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李存勖的一生告诫我们:“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国共产党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壮大于忧患的政党,对面临的考验和危险总是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16、在党的七大上,“十七条困难”郑重提醒全党“准备吃亏”、“准备困难”,“要在最坏的可能性上建立我们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毛泽东同志慨叹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深刻指出,“我们应当以有可能挨打为出发点来部署我们的工作,力求在一个不太长久的时间内改变我国社会经济、技术方面的落后状态,否则我们就要犯错误。”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作为履职尽责的工作底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用法】主要适用于防范化解风险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忧患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