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50597 上传时间:2019-12-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生物二轮小题狂做专练 25 免疫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免疫调节疯狂专练二十五1(2018届维吾尔自治区联考)人体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通过增殖和分化不断产生红细胞和淋巴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造血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B造血干细胞在增殖过程中能形成23个四分体C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自然死亡属于细胞调亡DB淋巴细胞能通过分泌抗体发挥免疫作用2(2018届承德市级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在免疫细胞中产生的B抗体、淋巴因子等可通过与抗原结合发挥免疫作用C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是过敏反应3(2018届新疆省级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2、( )A细胞分泌溶菌酶与高尔基体有关B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暴露的抗原C淋巴细胞包括B细跑、T细胞和吞噬细跑D吞噬细跑在第二、三道防线中均发挥作用4(2018届张家口市级联考)人体免疫反应过程中,吞噬细胞不参与的过程是(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传递C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D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5(2018届咸阳市级联考)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并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B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非特异性

3、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C浆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主要与B细胞数量下降有关6(2018届西安市级联考)如图为人体体液免疫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细胞、细胞、细胞、细胞和细胞B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过程主要发生在靶细胞内C细胞分泌的物质具特异性识别作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人体消灭该抗原主要依靠细胞的增殖分化7(2018届三明市级联考)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都是免疫细胞,下图是它们间相互作用部分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I具有促进细胞D增殖分

4、化的作用B细胞A能够对病菌进行特异性识别C物质I和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8(2018届凌源二中)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有3种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菌B物质和物质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D细胞B和C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9(2018届凯里一中)下图是过敏反应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过敏反应是由于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抗体分布异常引起的B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失调病,引发过敏反应的过敏原不是抗原C由图可知,过敏原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D室内尘土、

5、花粉、羽毛和棉絮都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10(2018全国卷II)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BT2噬菌体可感染肺炎双球菌导致其裂解CHIV可引起人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D阻断病毒的传播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11(2018届沙市中学)近期,流感肆虐。医管局提醒,预防感冒,从保持喉咙粘膜湿润喝水开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结构简单,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B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效应T细胞与之结合,并将其消灭C皮肤、粘膜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大量喝水后,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12(2018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

6、下列关于HIV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HIV的遗传物质中不含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B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C感染HIV 后,人体内的T细胞会一直下降D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人体可将侵入机体的部分HIV清除13(2018届达州市级联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核酸为单链RNA)能与人体T细胞细胞膜表面独有的CCR5蛋白结合而攻击T细胞。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HIV能在被CCR5蛋白修饰的人成熟红细胞内大量增殖B肌细胞不被HIV攻击是因为无控制CCR5合成的基因C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判断HIV是否感染T淋巴细胞D由于核酸结构的差异,HIV比T2噬菌体更易发生突变14(20

7、18届黄冈中学)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DNA病毒,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染。研究表明肝炎患者的肝癌发病率比自然人群高,HBV与原发性肝癌密切相关。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HBV携带者一般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B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可与病毒类的所有抗原结合C抗HBV的抗体也能和侵入肝细胞内的病毒特异性结合,阻止其增殖D第一次接触HBV时,由于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只能发生非特异性免疫15(2018届百色市级联考)下列关于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浆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过程中均能产生抗体B某抗原初次侵入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

8、敏反应C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16(2018届陕西省级联考)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髄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传出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B浆细胞在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产生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D脊髄灰质炎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17(2018届南宁市级联

9、考)研究发现,经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细胞可以转变成液体状而移动。若阻断LPA信号则可以阻止癌细胞的扩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易扩散与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减少有关BLPA信号发挥作用后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程度C细胞癌变的本质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DLPA信号发挥作用时,相应的靶细胞能产生抗体18(2018届凯里一中)Xlinked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患者缺失体液,没有T细胞,浆细胞数量不足,无法产生足够的抗体。对此类疾病描述不当的是( )A此类疾病的出现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属于人类遗传病B患者的B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C患者体液中含有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

10、神经递质D患者的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小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大部分形成记忆细胞19(2019届新余四中)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A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是由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B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胸腺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CM细胞最可能是吞噬细胞,它具有识别、摄

11、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D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20(2018届桂林市级联考)当细菌入侵人体内发生感染时,细胞就会吞噬入侵的细菌,在细胞内形成抗原a复合体,并转移至细胞膜上,再呈递给细胞,具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缺少图中的细胞,会使人体丧失所有细胞免疫功能C图中b表示溶酶体,其能产生抗体且与细菌结合D图中a内含有的蛋白质的合成场所为粗面内质网答案与解析1. 【答案】C【解析】造血干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增殖和分化,但不能无限增殖,A错误;造血干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在增殖过程中不

12、会形成四分体,B错误;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自然死亡属于细胞调亡,C正确;由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能通过分泌抗体发挥免疫作用,D错误。2. 【答案】C【解析】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A错误;淋巴因子不与抗原结合,B错误;吞噬细胞可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特异性免疫中抗原的处理等过程,C正确;相同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发生的免疫反应是二次免疫反应,不是过敏反应,D错误。3. 【答案】C【解析】高尔基体与人体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如分泌溶菌酶,A正确;效应T细胞能识别靶细胞暴露的抗原,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包括B细跑、T细胞,C错误;吞噬细跑在第二、三道防

13、线中均发挥作用,D正确。4. 【答案】C【解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吞噬细胞参与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A正确;第三道防线产生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也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D正确;在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过程中,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吞噬细胞,C错误。5. 【答案】B【解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而B细胞成熟于骨髓, A错误;胃黏膜属于免疫系统第一道防线,在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B正

14、确;浆细胞对抗原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C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使人的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6. 【答案】C【解析】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有吞噬细胞(细胞)、T细胞(细胞)、B细胞(细胞)、记忆细胞(细胞),浆细胞(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A错误;过程、都是识别和呈递抗原,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抗体主要分布在人体的血清中,也有少部分抗体分布于组织液及淋巴中,因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B错误;浆细胞(细胞)分泌的物质为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因而具特异性识别作用,C正确;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15、,浆细胞分泌大量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相互作用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后被吞噬细胞等清除,D错误。7. 【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图中细胞B是T细胞,其分泌的物质是淋巴因子,细胞C是B细胞,细胞D是浆细胞,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而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A错误;细胞A是吞噬细胞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病菌)的能力,B错误;图中物质是淋巴因子,物质是抗体,两者都是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细胞C是B细胞,只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D错误。8. 【答案】B【解析】细胞A为吞噬细胞,细胞B为T细胞,细胞C为B细胞,细胞D为浆细胞,其中T细胞和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病菌,即图中有2种细胞

16、能特异性识别病菌,A错误;物质为淋巴因子,物质为抗体,二者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正确;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而导致其周期缩短,但细胞D所示的浆细胞没有分裂能力,C错误;细胞B所示的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细胞C所示的B细胞只在体液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错误。9. 【答案】B【解析】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而图中所示的初次免疫反应的抗体吸附在某些组织细胞表面,致使其分布不正常,产生过敏反应,A正确;抗原是能够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过敏原是指引起过敏反应的所有物质和

17、因素的统称,它既包含了抗原,也包含了抗原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情绪变化、辐射等因素。过敏原的范围更大一些,有的过敏原是抗原,有的过敏原不是抗原,B错误;由图可知,过敏原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C正确;作为过敏原的物质很多,室内尘土、花粉、羽毛和棉絮都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D正确。10. 【答案】B【解析】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从烟草花叶病毒中可以提取到RNA,A正确;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可见,T2噬菌体可感染大肠杆菌导致其裂解,B错误;艾滋病的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机理是HIV病毒主要侵染T细胞,使机体几乎丧失一切

18、免疫功能,C正确;阻断病毒的传播,是保护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之一,可降低其所致疾病的发病率,D正确。11. 【答案】D【解析】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流感病毒进入人体后,进入宿主细胞,效应T细胞与该宿主细胞结合,使得宿主细胞裂解死亡,释放病毒,最终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错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大量喝水后,内环境(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降低,导致抗利尿激素的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加,D正确。12. 【答案】C【解析】HIV的遗传物质是RNA,RNA中不含胸腺嘧啶和脱氧核糖,A正确;HIV的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B正确;

19、感染HIV的初期,人体内T细胞的数量也会增加,由于HIV主要破坏的是T细胞,因此随着HIV浓度的增加,T细胞被破坏的数量也在增多,所以在感染HIV的后期,T细胞的数量会下降,C错误;在感染HIV的初期,人体可通过特异性免疫反应,将侵入机体的部分HIV清除,导致HIV的数量有所下降,D正确。13. 【答案】D【解析】人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其他细胞器,HIV不能在其内增殖,A错误。肌细胞与T细胞都来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遗传物质相同,肌细胞不被HIV攻击是因为控制CCR5合成的基因未表达,B错误。T淋巴细胞中也含有RNA,无法用吡罗红染液的染色情况,判断HIV是否感染T淋巴细胞,C错误。HIV的遗

20、传物质为单链RN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双链DNA ,单链RNA比双链DNA更易发生突,D正确。14. 【答案】A【解析】HBV携带者体内已经发生过没有反应,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因此其一般是不需要注射乙肝疫苗的,A正确;抗体与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乙肝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B错误;抗HBV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其不能进入肝细胞发挥作用,C错误;HBV初次进入人体时,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错误。15. 【答案】A【解析】体液免疫中能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B细胞能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A错误

2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所以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人体产生针对该抗原的免疫反应,而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B正确;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正确;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的再次刺激后,会迅速增殖并分化成效应T细胞,行使细胞免疫功能,D正确。16. 【答案】C【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后,将遗传物质注入受体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受体细胞外部,不属于被动运输,A错误;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脊髓灰质炎病毒,B错误;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不能发生反应,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

22、消失,但传入神经元正常,仍可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正确;脊髄灰质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独不表现生命现象,没有呼吸作用,D错误。17. 【答案】D【解析】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使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A正确;据题意“经溶血磷脂酸(LPA)触发,细胞可以转变成液体状而移动”可知,LPA信号发挥作用后会改变细胞膜的流动程度,B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C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而不是由相应的靶细胞产生的,D错误。18. 【答案】D【解析】Xlinked严重复合型免疫缺陷疾病,是由基因缺陷所引起的、伴X染色体连锁的人类遗传病,A正确;B细胞

23、属于淋巴细胞的范畴,淋巴细胞位于淋巴、血浆和淋巴结中,B正确;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等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而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体液的范畴,C正确;B细胞在抗原刺激后,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D错误。19. 【答案】B【解析】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是由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A正确;抗原(肺癌细胞)可以刺激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而抗体不能,B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M细胞最可能是吞噬细胞,具有识别、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C正确;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正确。20. 【答案】B【解析】细胞为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错误;细胞为T细胞,细胞免疫依靠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效应,缺少T细胞会使人体丧失所有细胞免疫功能,B正确;a为细胞表面蛋白,和抗体的合成场所均位于核糖体上,C、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