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86216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课程学习标准一、前言1、课程学习领域性质本课程学习领域是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的电气化接触网学习领域,主要培养学生面向接触网维护、施工的技能,从接触网结构与工器具的使用等各个环节入手,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咨询收集整理、制定实施工作计划、分析检查判断进行决策,通过沟通协调按工作步骤实施、进行生产文件、工具和安全事项的检查,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2、课程学习领域设计思路本学习领域的项目是依据接触网工作项目进行设计的,分为初识接触网基本设备、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计算、接触网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三个学习项目。通过该系类项目的学

2、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接触网工艺与检修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够全面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与责任心,掌握分析检查判断、沟通协调、安全与自我保护等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二、课程学习领域描述本学习领域通过三个项目,学习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工艺与检修。通过本学习领域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接触网工器具的使用、接触网参数测量、接触网设备日常维护、接触网设备检修及接触网设备安装等专业能力,具备获取信息、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实施工作计划的能力。工艺文件理解能力、交流工作流程确认能力、独立检查分析判断能力等方法能力,具备语言表达、沟通协调能力、安全自我保护能力、树立良

3、好的职业道德责任心等社会能力。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课程描述课程名称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教学时间:学时:641)基本牵引供电系统;2)架空接触网基础设备的熟识;典型工作任务3)架空接触网基础设备安装、使用;描述4)牵引接触网系统和架空接触网的设计与计算;5)接触网横跨设备的熟识;6)接触网横跨设备的设计与计算;7)接触网日常施工规范;8)接触网的运营维护;学习目标描述1)基本结构、设备。这部分教学中突出直观认识的重要性,教学进程中增加现场教学的内容,通过铁路现场实物观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疑点,教师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师生互动,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体。2)负载计算和设计。这部分

4、教学内容突出特点是逻辑分析严密,交叉学科密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力学、数学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处理工程运算能力。在教学中增加习题课内容,通过将设计内容分模块形成的小题目、子项目锻炼学生知识掌握运用能力。3)接触网施工运营和检修。这部分教学中检修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技能训练完成,但是施工,运营内容只有通过标准化作业录像、多媒体技术等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尤其是,事故抢修能力的培养,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手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手段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做一体的项目教学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典型接触网系统设备的组成、安装及其使用,常用负载单元设备的基本结构、安装、维护、测试与调整,系统故障处理

5、等;典型接触网的负载计算及其设计,每个模块单元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等;接触网施工、运营和检修过程中的技能训练。典型事故的抢修能力、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获取常用测试仪表与有关工具;收集测试方法与技术指标收集维护作业要求与作业标准收集故障处理流程;获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设备维护能力;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任务内容项目1初识接触网基本设备;项目2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计算;项目3接触网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教学组织过程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建议模拟铁路电务系统车间组织工作模式,指导教师和接触网设计员;学生扮演接触网工等角色。劳工与健康保护设备使用方法与维护

6、方法能清楚接触网常见设备的使用及其常见事故的解决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我探究法教学媒介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1)理实一体化教室;2)多媒体课件;3)教材;4)接触网设备实物;5)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6)学生考核评价表;1)电气常识2)力学、供配电技术等知识;3)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4)夹具的选用1)熟练运用“做中学”理念教学;2)熟练掌握典型接触网设备的安装使用与维护方法;3)熟悉承力索、接触线等设备专用测试仪表的使用方法;4)教学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三、教师能力的素质要求本学习领域授课教师需要具备接触网总体结构、检查与维护的专业能力

7、具有对接触网工具的使用、相关参数测量、运行维护、设备检修和施工的工程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具有使用和管理接触网软件进行相关理论与实践教学能力,具备相关专业技能,解决生产现场实践问题的能力,具有项目任务设计能力、项目组织经验、生产组织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四、学习任务设计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学习任务设计课程项目学习任务参考学时项目项目描述名称1.初识接触网基本设备以典型的接触网系统的基本组成为载体,讲述了与本项工作任务相关联的承力索架设、接触线架设、吊弦安装、支柱基础的安装与维修、区间常用支柱装配、站场及其他支柱装配等内容,使学生掌握了电气化铁路的基本组成、接触网的基本组成以及接

8、触悬挂的常用设备的安装与使用。定位支持装置设备的安装及其使用,包括常用定位装置的使用;特殊定位装置的安装与使用;接触网常用补偿器的使用和检修、特殊类型补偿器的使用和检修等,应掌握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支柱、锚柱、定为支柱、道岔支柱、软横跨支柱等类型的作用特点;常用的腕臂支柱装配形式:平腕臂形式、水平拉杆形式等内容。1.1接触悬挂设备的安装与使用10401.2支柱与基础、支柱装配的安装、使用与维护161.3支持、定位、补偿装置及其软横跨、硬横跨等的安装与使用142.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计算这部分教学内容突出特点是逻辑分析严密,交叉学科密集,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力学、数学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处理工程运算

9、能力。在教学中增加习题课内容,通过将设计接触网常见负载的设计与计算、气象条件对接触网的设计和影响等内容分模块形成的小题目、子项目锻炼学生知识掌握运用能力。学生应掌握气象条件对接触网设计的影响,接触悬挂负载计算和安装曲线的计算和用途,跨距及接触线风偏关系,腕臂支柱负载和2.1简单悬挂负载计算及其安装曲线292.2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及其安装曲线22.3跨距及其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22.4软横跨负载计算22.5接触网平面设计12.典型接触网设备的设计与2.6气象条件及其负载计算132.7接触网CAD设计2计算支柱的选用和校验,软横跨负载计算,接触网平面设计;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平面设计的技术要求3.接触网

10、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这部分教学中检修部分内容主要通过技能训练完成,但是施工,运营内容只有通过标准化作业录像、多媒体技术等其他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尤其是,事故抢修能力的培养,多媒体交互式教学手段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应掌握接触网常见事故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应急预案;事故的预防措施;掌握接触网运营管理机构与职责;接触网检修的必要性及接触网检修方式的分类,接触网检修作业的程序及注意事项。3.1接触网事故抢修2103.2接触网事故案例23.3事故类型的断定及故障点查找33.4事故抢修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3合计64五、工作任务设计详表课程名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项目名称项目L初识接触网设备参考学时40指导

11、教师班级授课时间项目描述学习目标描述承力索架设;接触线架设;吊弦安装;支柱基础的安装与维修;区间常用支柱装配;站场及其他支柱装配;掌握电气化铁路的基本组成、接触网的基本组成以及接触悬挂的常用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掌握支柱的材质分类:钢柱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熟悉支柱符号;支柱按照用途的分类:中间柱、转换柱、中心支柱、锚柱、定为支柱、道岔支柱、常用定位装置的使用;特殊定位装置的安装与使用;特殊类型补偿器的使用和检修;接触网常用补偿器的使用和检修;软横跨支柱等类型的作用特点;掌握各种设备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与调整内容、调整方法;掌握常用的腕臂支柱装配形式:平腕臂形式、水平拉杆形式。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

12、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典型接触网系统设备的组成、安装及其使用,常用负载单元设备的基本结构、安装、维护、测试与调整,系统故障处理等;获取常用测试仪表与有关工具;收集测试方法与技术指标收集维护作业要求与作业标准收集故障处理流程;获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设备维护能力;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教学组织过程:教师提前下发学生工作页;教师讲授接触网常用设备的原理、使用、维护及检测方法;带领学生参观接触网工作现场;采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资料的方法。序号学习内容学习载体学时分配思考题11.1接触悬挂设备的安装与使用典型接触网系统101、2212支柱与基础

13、支柱装配的安装、使用与维护单支柱接触网系统163、43L3支持、定位、补偿装置及其软横跨、硬横跨等的安装与使用典型接触网系统中的定位补偿系统等145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案例教学法1)理实一体化教1)电气常识1)熟练运用“做中学”理引导文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我探究法室;2)多媒体课件;3)教材;4接触网设备实物;5)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6)学生考核评价表;2)力学、供配电技术等知识;3)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4)夹具的选用念教学;2)熟练掌握典型接触网设备的安装使用与维护方法;3)熟悉承力索、接触线等设备专用测试仪表的使用方法;4)

14、教学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教学地点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训室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 .了解典型单支柱基础网的基本原理、组成、功能机器安装;2 .掌握牵引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其常用方法;3 .承力索、接触线的架设;4,横跨装置的典型结构及其设备的安装和功能;学习难点:1 .软横跨的典型结构;2 .牵引供电系统的原理;3,锚段的划分方法、补偿器的安装等。考核标准成果评定根据成果的技术规范要求评定成绩,占60%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成绩评分标准,对实施过程进行自评,给出相应的成绩,占15%学生互评学生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占10%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出勤率、敬业爱岗和职

15、业道德等,并结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占15%思考题1 .典型单支柱接触网的基本组成?2 .高速电气化铁路对接触线的技术要求有哪些?3 .什么是接触线的导高?它的最高与最低高度分别为多少?4 .接触线之字值或拉出值是如何确定的?5.什么是锚段关节?三跨、四跨锚段关节的作用、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是什么?5.什么是锚段关节?三跨、四跨锚段关节的作用、结构及其技术要求是什么?课程名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项目名称项目2:典型接触网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参考学时10指导教师班级授课时间项目描述学习目标描述简单悬挂负载计算及其安装曲线;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及其安装曲线;跨距及其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软横跨负载计算;

16、接触网平面设计;气象条件及其负载计算;接触网CAD设计;掌握气象条件对接触网设计的影响,接触悬挂负载计算和安装曲线的计算和用途;掌握跨距及接触线风偏关系,腕臂支柱负载和支柱的选用和校验;软横跨负载计算,接触网平面设计;熟练使用各种维护工作的工具;掌握各种设备的测试内容、测试方法与调整内容、调整方法;掌握各种计算方法和平面设计的技术要求。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典型接触网的负载计算及其设计,每个模块单元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等;测量仪表、测试工具的使用。获取常用测试仪表与有关工具;收集测试方法与技术指标收集维护作业要求与作业标准收集故障处理流程;获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等信

17、息。设备维护能力;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序号学习内容学习载体学时分配思考题教学组织过程:模拟典型接触网系统工作模式,指导教师兼任接触网工和技术员;学生扮演接触网测量技术员、接触网平面设计员12.1软横跨负载计算接触网软横跨系统1I、222.2简单悬挂负载计算简单接触悬挂系统1332.3链形悬挂负载计算单链型悬挂系统1442.4跨距及其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三跨及其四跨接触网系统1552.5接触网平面设计简单接触网系统26、762.6气象条件及其负载计算典型负载的接触网2872.7接触网CAD设计简单接触网系统29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案

18、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我探究法1)理实一体化教室;2)多媒体课件;3)教材;4)接触网设备实物;5)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6)学生考核评价表;1)电气常识2)力学等知识;3)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4)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1)熟练运用“做中学”理念教学;2)熟练掌握典型接触网的设计及其负载计算原则;3)熟悉接触网平面设计及其CAD设计;4)教学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5)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地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实训室学习重点与难学习重点:1.跨距及其接触线风偏移的确定;点2 .简单悬挂负载计算;3 .软横跨负载计算;学习难点:1 .气象条件及其负载计算;2

19、接触网平面及其CAD设计;考核标准成果评定根据成果的技术规范要求评定成绩,占60%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成绩评分标准,对实施过程进行自评,给出相应的成绩,占15%学生互评学生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占10%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出勤率、敬业爱岗和职业道德等,并结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占15%思考题1 .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原则有哪些?2 .接触网负载计算应确定哪些气象条件?计算负载有哪些?如何计算?3 .简单悬挂安装曲线如何绘制?4 .半补偿及其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有哪些?5 .什么是支柱负载计算?一般曲外中间柱上有什么负载?6 .说明当量跨距和临

20、界跨距的定义?如何根据临界跨距确定起始条件?7 .什么是接触网CAD设计的优越性?8 .读图训练:由指导教师任选一实际站场接触网平面图,进行读图训练。课程名称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项目名称项目3:接触网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参考学时12指导教师班级授课时间项目描述学习目标描述接触网事故抢修;掌握接触网常见事故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应接触网事故案例;接触网常见设备事故;事故类型的断定及故障点查找;常见接触网事故抢修方案;事故抢修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接触网、承力索断线事故零部件折断事故电连接事故、线岔事故急预案;事故的预防措施;掌握接触网运营管理机构与职责;接触网检修的必要性及接触网检修方式的分类,接触网检

21、修作业的程序及注意事项。职业能力要求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接触网施工、运营和检修过程中的技能训练。典型事故的抢修能力、典型案例的分析讲解。;测量仪表、测试工具的使用。获取常用测试仪表与有关工具;收集测试方法与技术指标收集维护作业要求与作业标准收集故障处理流程;获取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标准等信息。设备维护能力;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能力;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序号学习内容学习载体学时分配思考题教学组织过程:学生扮演接触网检验员、接触网工等角色。13.1接触网常见设备故障典型接触网设备11、2232事故类型的断定及故障点查找变电所、接地设备1333.3常见的接触网事故抢修方案多媒体课件

22、各类事故图片1443.4事故抢修应注意的事项各类事故图片1553.5接触线断线事故接触线设备16、763.6承力索断线事故承力索设备1873.7支柱折断事故支柱设备1983.8补偿器事故补偿器设备11093.9零部件折断事故各类零部件设备211103.10电连接、线岔事故线岔、电连接线212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教师需要具备的技能案例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演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我探究法1)理实一体化教室;2)多媒体课件;3)教材;4接触网设备实物;5)学生工作页、教师工作页;6)学生考核评价表;1)电气化常识、牵引供配电技术知识2)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3)计算机基

23、本操作技能1)熟练运用“做中学”理念教学;2)熟练掌握常见接触网事故抢修案例;3)熟悉各类常见接触网事故的应对;4)教学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5)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地点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实训室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重点:1 .接触网事故抢修;2 .接触网事故案例;学习难点:1.常见事故的类型及其处理方案;考核标准成果评定根据成果的技术规范要求评定成绩,占60%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成绩评分标准,对实施过程进行自评,给出相应的成绩,占15%学生互评学生间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占10%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出勤率、敬业爱岗和职业道德等,并结合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24、占15%思考题1 .接触网工区应配备什么样的交通工具和检修工具?应保存什么资料?2 .接触网有哪些规程和规则?接触网的抢修原则是什么?3 .接触网分为哪几种作业方式?各种作业方式的程序是什么?4 .“V停”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护?5 .接触网架设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6 .什么叫“天窗”?“天窗”作业时应具备哪些注意事项?6、任务评价表任务评价表学习领域名称牵引供电设备检查与维护任务名任务工作小组任务承接人评分内容标准分值自我评分班组评分教师评分任务的领会及实施执行阶段:是否清楚的领会了任务内容及要求10工作流程是否正确15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15是否独立完成10是否安全文明生产(学习)5是否具有环保意识和经济意识5任务完成情况评价:是否完成任务要求5任务完成质量10任务展示情况10其他:对任务设置合理性的评价:5任务有待改进之处:5改进方法:5核分100分值X20%分值X30%分值X50%总分100班组评语:教师评语:被评估者签名日期班组长签名日期老师签名日期7、项目评价表评价内容过程评价综合答辩综合素质分项成绩总核分70%核分20%核分10%任务1评价abC任务2评价任务3评价任务4评价任务5评价任务6评价任务7评价任务8评价任务9评价任务10评价总分(成绩)a+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电子 > 电子电气自动化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