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888518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级第三次段考 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 在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叶绿体中的类囊体B. 对光时要让阳光直接照在反光镜上,视野越亮越好C. 要将位于视野中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要向右下方移动装片D. 选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一个边长1 mm的正方形,则视野内所看到的正方形面积为9cm2【答案】D【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物像的放大倍数越大,体积变大,视野变得越暗。【详解】叶绿体中的类囊体为亚显微结构,需在电镜下才能看到,A错误;对光时不能让阳光

2、直接照在反光镜上,视野并非越亮越好,B错误;要将位于视野中左上方的物体移到视野中央要向左上方移动装片,C错误;用6倍目镜和5倍物镜观察,放大的倍数是56=30倍,放大倍数是正方形的边长,不是面积;边长放大30倍,因此面积放大了900倍,则视野内所看到的正方形面积为9cm2,D正确,故选D。2.下列选项中,若用圆圈表示原核生物(a)、真核生物(b)、乳酸菌(c)、硝化细菌(d)、酵母菌(e)、细菌(f),则这些概念的从属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按照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类型,其中原核细胞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和衣原

3、体,细菌又包括乳酸菌、硝化细菌等;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真菌,其中真菌又分为酵母菌、霉菌和食用菌。【详解】A、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A错误;B、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包括细菌,细菌包括乳酸菌和硝化细菌,真核细胞包括酵母菌,B正确;C、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C错误;D、细菌(f)包括乳酸菌(c)和硝化细菌(d),酵母菌(e)属于真核细胞,D错误。故选B。3.一条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其水解后共产生了下列3种氨基酸:据此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合成1个C22H34O13N6分子的同时产生5个水分子B. 1个C22H

4、34O13N6分子水解后可以产生3个谷氨酸分子C. 该多肽分子中只有1个游离的氨基D. 该多肽分子中含有3个游离的羧基【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该肽链的分子式为C22H34O13N6,水解产生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N原子,因此该肽链是六肽,是由6个氨基酸脱去5分子水形成的。【详解】由分析可知,该肽链是六肽化合物,因此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脱去了6-1=5个分子水,A正确;三种氨基酸中,只有谷氨酸含有2个羧基,其他两种氨基酸都含有一个羧基,因此根据该六肽化合物中的氧原子数可以计算出谷氨酸数是(13+5)-122=3个,B正确;三种氨基酸中R基中都没有氨基,故该多肽分子中只有1个游离的氨基

5、,C正确;该肽链中含有3个谷氨酸,因此R基中的羧基数是3个,该多肽链的游离的羧基数是3+1=4个,D错误,故选D。4.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 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这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A. 主动运输B. 胞吞C. 协助扩散D. 自由扩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消耗 水,CO2,甘油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消耗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而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

6、并且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能够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解:免疫球蛋白是大分子,需要经过胞吞的方式被吸收,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所以要消耗ATP故选B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胞吞、胞吐的过程和意义5.结合下列曲线,下列有关无机物在生物体内含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 曲线可表示人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随年龄的变化B. 曲线可以表示新陈代谢速率随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变化C. 曲线可以表示一粒新鲜玉米种子在烘箱中被烘干的过程中,种子内无机盐的相对含量变化D. 曲线可以表示人从幼年到成年体内水含量的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是对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生物体内水含量和无机盐含量的考查,梳理相关知识点

7、: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然后分析题图曲线所表达的信息,对选项进行解答。【详解】衰老的细胞中自由水含量减少,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也将减小,A正确;细胞内自由水比值升高后,代谢增强,细胞呼吸速率应加强,当超过一定的比值时,细胞呼吸速率达到相对稳定,B正确;玉米种子被烘干的过程中所含水分越来越少,其内的无机盐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一恒定值,C错误;幼儿水的含量约为77%,随年龄增加,体内水所占比例逐渐减小,幼儿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成年人身体内水的含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体内水含量,细胞内水的存

8、在形式和作用,无机盐含量的与水含量变化的关系,分析题图曲线中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6.关于下列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五种结构广泛地存在于各种细胞内B. 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 观察活细胞中的常用健那绿染色D. 与间的相互转化能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答案】D【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不同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图中是高尔基体,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叶绿体,是核糖体。【详解】原核细胞没有等具膜细胞器,A错误;是叶绿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B错误;是叶绿体,本身呈现绿色,观察叶绿体时不用进行染色,C错误;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

9、以囊泡形式转化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D正确,故选D。7.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 青霉菌、蓝藻B. 酵母菌、肺炎双球菌C. 乳酸菌、霍乱弧菌D. 大肠杆菌、噬菌体【答案】C【解析】【分析】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水绵、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支原体、放线菌。【详解】青霉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 B错误;乳酸菌和霍乱弧菌都是原核生物,C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D错误,故选C。8. 细胞膜、

10、核膜及细胞器膜统称为生物膜,下列对生物膜叙述不正确的是( )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 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上都是各自独立的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是指在真核细胞中,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详解】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

11、构相似,错误;细胞内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为多种化学反应的进行提供条件,正确;细胞膜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确;生物膜把细胞质分隔成多个微小的结构,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提高了反应效率,正确;各种细胞器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联系,错误,故选D。9.图为正常情况下溶酶体所含物质及其内、外环境的pH值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保持pH值的稳定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B. 被溶酶体分解的产物都要排出细胞外C. 其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D. 溶酶体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某些侵入细胞 的病毒或病菌【答案】B【解析】【分

12、析】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内,主动运输不仅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溶酶体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吞噬并杀死某些入侵的病毒;溶酶体分解的产物有的对细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会排出细胞外,而一些代谢废物才排出细胞外。【详解】从图中看出,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内,保持其pH值的稳定,而主动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即需要消耗三磷酸腺苷(ATP),A正确;溶酶体分解的产物有的对细胞有用,如氨基酸等,不会排出细胞外,而一些代谢废物才排出细胞外,B错误;H+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溶酶体内,主动运输不仅需要消耗能量,还需要溶酶体膜上具有特异性转运H+的载体蛋白,

13、C正确;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某些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正确,故选B。10.入核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肽段,该肽段能与核孔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在转运蛋白的介导下进入细胞核。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 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主要是通过核孔从细胞核到达细胞质的B. 核孔对蛋白质进出不具有选择性C. 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 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穿过2层膜【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

14、信息交流)。【详解】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的基因,不能通过核孔达到细胞质,A错误;核孔对蛋白质进出具有选择性,B错误;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C正确;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穿过0层膜,D错误,故选C。11.唾液腺细胞合成蛋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的膜结构及穿过的膜层数分别是:A. 核糖体内质网细胞膜、3层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4层C. 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细胞膜、4层D. 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0层【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物质运输的方式的考查,回忆细胞膜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实例及物质运输的方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进行解答。【详解】唾液腺细胞合成蛋

15、白质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是先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肽链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的分泌过程是胞吐,不是跨膜运输,因此穿过了0层生物膜,故选D。12.如图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B. 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C. 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曲线丙表示D. 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曲线乙表示【答案】A【解析】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直至

16、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A错误;图甲中漏斗内蔗糖溶液浓度大于蒸馏水,所以水分通过半透膜进入漏斗,则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也越来越低,直至平衡,可用曲线乙表示,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分进入半透膜,则漏斗内的液面越来越高,可以用图丙表示,C正确;根据题意分析已知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越来越低,所以半透膜内外浓度差越来越小,可用曲线乙表示,D正确。【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名师点睛】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

17、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13.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 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B. 春天放在空气中的NaCl潮解C. 钾离子通过原生质层D. 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变硬【答案】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等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条件是半透膜和浓度差。【详解】蔗糖在水中溶解后使水变甜,没有通过半透膜,不属于渗透作用,A错误;春天放在空气中的氯化钠吸水潮解,没有通过半透膜,不属于渗透作用,B错误;钾离子通过原生质层,

18、是主动运输,不属于渗透作用,C错误;萎蔫的菜叶放在清水中变硬,发生了渗透作用吸水,D正确,故选D。14.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仍保持不变B. 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B/A值将变小C. 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D. 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泡的长度【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为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当外界环境的浓度比细胞液总的浓度时,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为出现质壁分离现象。A是指细胞壁的长度,B指原生质层的长度,当该细胞失水时,失水程度不同,A几乎不变,但B会变

19、小程度不同,所以B/A值将变小值也不同,可见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详解】A、因为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差,所以A基本保持不变,A正确;B、40%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因此植物细胞继续渗透失水,原生质层逐渐收缩变小,同时因为A值基本保持不变,所以B/A值将变小,B正确;C、B/A值较小,说明失水较多;B/A值较大,说明失水较少,C正确;D、A代表的是细胞的长度,B代表原生质层的长度,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分析能力。15. 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20、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浓度(mol/L)0150202503质壁分离状态不分离刚分离显著分离显著分离A. 015 mol/LB. 02 mol/LC. 02 mol/LD. 03 mol/L【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表格分析,植物A在浓度为0.15mol/L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 mol/L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为0.150.2 mol/L。【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不能正常生存,因此

21、,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0.15 mol/L,故选A。16.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抽提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 发现这个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这个细胞最可能是( )A. 人的白细胞B. 鸡的红细胞C. 蛔虫的体细胞D. 大肠杆菌细胞【答案】D【解析】(1)蛔虫的体细胞、鸡的红细胞、人的白细胞除细胞中含有细胞膜、多种细胞器膜以及核膜,将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大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2)大肠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的面积是细胞

22、膜表面积的两倍。【考点定位】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名师点睛】人成熟的红细胞和原核细胞中都只有细胞膜,没有其他膜结构,因此形成单层膜时表面积相当于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而蛔虫的体细胞、鸡的红细胞、人的白细胞除细胞膜外还有核膜、各种细胞器膜。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欧文顿通过化学分析的方法提出了“膜是由脂质组成的”B. 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易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C. 流动镶嵌模型是由桑格和罗伯特森共同提出的D. 建立生物膜模型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

23、脂质构成的。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构建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静态生物膜模型,这种模型不能合理解释细胞膜表现出来的一些动态现象。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详解】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由此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并非通过化学分析得出此结论的,A错误;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构建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的生物膜模型,B错误;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C错误;在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D正确。【点睛】熟悉有关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实验过程和

24、结果是判断本题的关键。18. 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B. 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C.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D. 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由亲水性头部和疏水性尾部组成。【详解】由于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

25、而细胞中的小油滴疏水,外部溶液亲水,所以磷脂膜应该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头部在外,尾部向着油滴,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 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增大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B. B点后,升高温度,酶活性增加,曲线将呈现c所示变化C. 酶量增加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D. 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A、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因此如果增大pH,酶的活性会下降,A、B点位置都会下移,A错误;B、曲线b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

26、,如果升高温度,酶活性将会下降,反应速率应在B点后下降,B错误;C、曲线b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这是受酶的数量的限制,因此如果在B点增加酶量增加,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C错误;D、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D正确。故选D。【点睛】分析图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干中提出“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此时的酶活性最强,改变温度或PH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使曲线下降。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AB段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呈正相关,因此反应物浓度是限制

27、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但是在B点时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的限制因素为酶的数量。20.人体肝细胞内CO2分压和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O2分压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上述四种物质中通过主动转运进入该细胞的是A. CO2B. O2C. K+D. Na+【答案】C【解析】【详解】可通过肝细胞内外各物质的浓度的关系来迅速作出判断,K+逆浓度从细胞外进入到细胞内部,其跨膜运输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AB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1. 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

2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B. 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C. 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大于曲线和D 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低于曲线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甲的反应可以表示1个二塘水解为2个相同的单糖,1分子麦芽糖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1分子蔗糖水解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A正确。据图乙分析,曲线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分钟时间内,浓度从10mmol/L降到0,B正确。若曲线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达到最大所用时间依次延长,故反应速率依次下降,故酶浓度延长上升,C正确

29、。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据图可知,曲线反应速率依次下降,由于不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故无法判断3条曲线的温度,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识图和曲线分析能力。22.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A. 蛋白酶B. RNA聚合酶C. RNAD. 逆转录酶【答案】C【解析】【详解】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组成,蛋白酶能专一去除核糖体中蛋白质,只剩RNA,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

30、水缩合反应,说明有RNA存在既可完成脱水缩合反应,所以有催化作用的物质是RNA,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酶的本质,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3. 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是( )A. 平原地区的人进入西藏后产生“高原反应”B. 人发高烧后食欲下降C. 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不再催化食物中的淀粉水解D. 用沸水浸泡的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不佳【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平原地区的人进入西藏后产生“高原反应”是由于缺氧导致的,与“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无关;人发高烧后,体温升高使酶的活性降低,导致食欲下降;

31、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PH过低,导致唾液淀粉酶失活,所以不能再催化食物中的淀粉水解;用沸水浸泡的加酶洗衣粉,酶因高温失活,所以洗涤效果不佳。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点评:本题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24.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 rRNA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 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C. 酶都是蛋白质D. 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的知识,识记核糖体和染色体的组成成分、明确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和功能。【详解】rRNA是

32、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A正确;DNA和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B正确;酶大多数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C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能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如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是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二者都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正确,故选C。25.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该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动物细胞结构图B.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内液体浓度时,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C. 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D. 该细胞可能取自根尖成熟区【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该细胞有叶绿体、大液泡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详解】该图是电子显微

33、镜下观察的植物细胞结构,A错误;外界浓度大,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B正确;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C错误;该细胞有叶绿体,不可能取自根尖成熟区,D错误,故选B。26.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率(或生成物量)变化,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中虚线可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的关系B. 图中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的变化示意曲线C. 若图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 图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在酶量增加一倍时,最大反应速率也增加一倍,可以

34、用图表示。图虚线表示反应速度增加而快速达到平衡,可以表示酶浓度增加或换用了催化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图可以表示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底物逐渐消耗、生成物量逐渐增加,导致反应速率越来越慢。故D不正确。27.图1表示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处于不同浓度时与作物产量的关系;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钙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B. 乙的浓度为d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C. 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D. 在一定的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答案】B【解析】图1显示:同一种作物对甲、乙两种无机盐离子的需求量不同,A项正确;当甲的浓

35、度为a时,乙的浓度在cd范围内时,对提高产量最有利,B项错误;分析图2可知,在一定钙的浓度范围内,花粉管生长速率随着钙的浓度增加而增加,超过一定浓度,花粉管的生长速率反而随钙的浓度增加而降低,因此适宜浓度的钙有利于花粉管的生长,C项正确;花粉萌发率不随钙的浓度变化而变化,说明在一定范围内,钙的浓度对花粉萌发率无影响,D项正确。【考点定位】无机盐的作用【名师点睛】本题以相应的曲线图为情境、以对比分析为基点进行考查。解答此题一定要抓住“横纵坐标的含义、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以及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一解题的切入点,认真分析、对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找出各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

36、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并进行“图文”的转化,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28.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 ATP是细胞中的一种生物大分子物质B. 为满足对能量的需求,肌细胞中贮存大量ATPC. 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较少,所以易断裂D. 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答案】D【解析】【分析】ATP由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和3分子磷酸组成,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其中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释放其中的能量;细胞内ATP的含量很少,但ATP的需求量很大,ATP与ADP的转换满足了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详解】ATP由1分子核糖、1

37、分子含氮碱基和3分子磷酸组成,不是生物大分子,A错误;ATP在细胞中的含量不大,依靠ATP与ADP的快速转换满足肌肉细胞对能量的大量需求,B错误;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含有大量的能量,C错误;细胞内都存在ATP与ADP互相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这是生物界的共性,说明生物界有共同的原始祖先,D正确,故选D。29.现有30个腺苷、50个磷酸基团,能形成ADP的数目为A. 30B. 60C. 15D. 25【答案】D【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详解】根据ADP的结构式:A-PP,一个

38、ADP分子需要1个腺苷和2个磷酸基团,故30个腺苷和50个磷酸基团最多能组成25个ADP分子,D正确,故选D。30.据下图判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B. 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 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某些脂质的合成D. 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要经过图示的整个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甲表示ADP,乙表示AMP,丙表示腺苷,丁表示无机磷酸Pi,甲ATP的过程所需的酶与酶1不同,A正确;B.乙中不含高能磷酸键,是RNA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正确;C.丙物质为腺苷,丁可用于磷脂的合成,C正确;D.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需

39、主要经过图示的甲ATP过程,D错误。故选D。31.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 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 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答案】B【解析】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并没有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仍然可以达到最大;而在高温、强酸和强碱的情况下,则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甚至丧失,所以B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酶的表达、具有高效性的原因、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酶的去路等问题,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32.下图为细胞

40、中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 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 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D. 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发生生物膜的融合,故A正确。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故B错。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都主要含有磷脂和蛋白质,故C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相关,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形成和分泌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41、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33.科学家研究发现,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收缩。这说明A. 葡萄糖是能源物质B. ATP是能源物质C. 葡萄糖是直接供能物质D. ATP是直接供能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葡萄糖虽然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必须通过氧化分解将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用于生命活动,因为ATP是直接能源物质。【详解】根据题意“向刚刚失去收缩功能的离体肌肉上滴葡萄糖溶液,刺激肌肉不收缩”说明葡萄糖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向同一条肌肉上滴ATP溶液,刺激肌肉很快就发生明显的缩”说明ATP是

42、直接能量物质,故选D。3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ATP提供能量的是A.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D. 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答案】C【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详解】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需消耗能量,A错误;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为胞吞过程,需消耗能量,B错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不消耗能量,C 正确;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需消耗ATP,D错误,故选C。35. 沙漠

43、中的仙人掌,其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 水B. 蛋白质C. 无机盐D. 核酸【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含量的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在细胞中含量不同,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约占80%90%,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同样也是水。故选A。36.如图所示,一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胰岛素分子具有50个肽键,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50分子水B. 胰岛素分子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

44、的羧基C. 沸水浴时肽键断裂导致了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丧失D. 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答案】D【解析】A、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分子是由51个氨基酸形成的2条肽链,形成的肽键数是49个,合成它的过程中共脱去49分子水;A错误B、由题图可知,胰岛素分子由 2条肽链组成,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B错误C、沸水浴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导致胰岛素生物活性的丧失,不是肽键断裂;C错误D、理论上可通过测定C肽的含量间接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D正确【考点定位】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因素【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氨基酸的脱水缩

45、合反应,梳理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根据选项描述分析综合进行判断37.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B. 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C. m3和m4之间的区别主要是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D. 在HIV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2种五碳糖【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图知,M1和M2分别是糖类和脂肪,与脂肪相比,糖类中的H元素含量少,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少,A错误;由题图知,M3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防御

46、、运动等多种功能,B正确;m3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m4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苷酸,五碳糖和碱基的种类不同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区别,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的区别,C错误;在HIV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4种碱基,1种五碳糖,D错误。【点睛】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和功能的考查,从化合物的功能入手,根据化合物的功能判断出相应的化合物,进而推断基本单位和组成元素;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2、细胞类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38.下列图中,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这样能保证化学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详解】酶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保证细胞内的反应在常温、常压下高效地进行,酶降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