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费推敲.docx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489011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费推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费推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费推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费推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费推敲 特征码 zYHtuTAcmjKBfXvoAhap * “说说我的课题研究故事”主题征文:匠心需独运 好诗 费推敲 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为师者,当一半匠心一半诗心。 ”细想起来,颇有道理。 “匠心”讲求执着、追求卓越, “诗心” 讲求新颖、追求灵动。形容诗句写得好,常用“匠心独运”这 句成语;如同贾岛一般“推敲” ,如同杜甫一样“语不惊人死不 休” ,而这“诗心”就是一种“匠心”了;就像李白那样“太白 斗酒诗百篇” ,也是“匠心”在诗外,没有日常积累,怎么能有 妙笔生花、匠心独具呢?由此想来,教师,特别是职业学校的 教

2、师,这“匠心”和“诗心”都是不可或缺的。 20XX 年 3 月开始,我们作为学校课题组成员,参加了山东省职 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研究” 的研究工作。在这个研究“匠心” 、培养“匠心”的课题之中, 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了苦吟之诗情、精雕之匠工对于教学研究是 第 2 页 多么重要。 今天,就让我们用几句著名诗句做引子,开始我们课题故事的 讲述,坦言困惑,分享经验,交流感悟 立意求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去年 3 月,当我们收到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 山东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意见 (鲁教职字20XX6 号) 、 20XX 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3、项目立项指南等 文件后,个个都擦拳摩掌,跃跃欲试。虽然还是春寒料峭,满 腔热情的我们很快搭起了一个“草台班子” ,开始研究起课题申 报的事情来。 热情归热情,但怎么选题还真是个“大问题” 。看看立项指南 ,简直有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单看选题内容,有 的如雍容华贵的牡丹,令我们不敢亵渎;有的如枝头高挂的玉 兰,令我们高不可攀;有的则如遍地的野花,令我们眼花缭乱, 不知所取。 怎么办呢?我们就采取了“三步走”的选题策略:第一步,自 我分析,研究我们学校需要亟待解决哪些问题,我们教师具有 第 3 页 哪些研究基础,立足实际去选题;第二步,确定方向,从立 项指南中查找那些在中职教育领域尚无成

4、功的研究范例,对 于我们课题组教师来说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初步确定攻 关的目标;第三步,融合出新,将课题需求、研究目标、自身 基础、环境条件等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研究可行性且 又不落窠臼的课题题目。 当时,我们研究确定了“工匠精神在中职教育中的实施与研究” 这一课题,并根据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书 的相关要求,认真分析和准确填列了立项背景与意义、研究内 容、方案和进程、项目研究基础等内容,测算了研究经费。经 过学校评审、推荐,高青县和淄博市教育局审核、上报,最终 这项课题成功地获得省教育厅的立项批准。 这一课题立项后,根据专家建议,变更名称为“中职生工匠 精神的培养研究”

5、 。这是后话。仅从课题选题来说,白居易的 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就暗含了其中的道理:课题选题,就是在繁 花开过的时节,寻找那桃花始盛的“山寺”的过程;唯有如此, 才会立意出新,才能匠心独运。 困惑求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 4 页 课题批复立项以后,诸多的难题和困扰才刚刚到来。 一是如何开题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项课题能否最终完成并 取得应有的成果, “开好头”是重要因素。我们课题组五名老师 当中,只有一人参加过课题研究,更多的则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我们的做法,就是反复研究,新老帮带。教育厅批准立项后, 我们在学校领导及教研室

6、支持指导下,及时召开了课题组开题 筹备会议,就开题时间、参加专家、开题报告起草等进行了统 筹安排;此后,课题组又进行了多次讨论,开展了初期研究, 与协作单位进行了充分沟通,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形成了明确 的立项活动建议方案。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反复推敲,形成了 开题报告 ,经专家评议、指导,顺利实现开题。 二是课题管理的问题。研究计划怎样落实,课题组成员怎样分 工,研究文献如何归集,实证研究如何部署,科研过程如何记 录,研究成果如何体现,档案资料如何整理,以及课题经费如 何管理、宣传推广如何实施等,一系列的“问号”需要逐项求 解。我们的应对办法仍然是用好“诗心”和“匠心” 。我们多次 刮起“头脑风

7、暴” ,寻找好的解决思路;我们反复琢磨细节,逐 步走向精细管理。 第 5 页 三是研究环境营造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需要良好的外部环 境。怎样让学校领导更多地支持我们,怎样让有关教师更多地 配合我们,怎样让外部专家更多地指点我们,怎样让学生更多 地理解我们?我们的解决方案,或许对大家有所借鉴。那就是 加强沟通,用诗心打动,用匠心感染。 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是研究深度的问题。上面三个方面 的问题,是“形” ,而研究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创新、出多 大成果则是“质” 。我们身处中职教育一线,好多事情司空见惯, 但是怎样从这其中找出传承、培养工匠精神“质”的东西呢? 面对这一困惑,我们是怎么跳出

8、“庐山”的呢? 请君为我倾耳听 学习求源: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跳出庐山看庐山” ,那就需要寻找更高的山峰。 “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 学习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研究能力的重 要途径,是“登上泰岳之巅”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感悟就是, 做课题就要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 第 6 页 为此,我们利用各种渠道,进行了广泛的资料收集。一是从网 上收集。这样做的好处是简便易行,内容较新,不乏真知灼见; 缺点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需要认真识别的可靠性和内容的 真实性,不断剔除无用和虚假信息。二是图书馆查阅。对于一 些课题研究的基础知识,需要从经典读物中获取,于是乎,图

9、书馆成了我们常去的地方。三是从文献数据库中检索我们想要 的资料。我们注册了“知网” 、 “万方”等知识网站付费会员, 通过检索和下载,获得了大量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和学位论 文,为文献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书面资料的学习研究,我们不放弃每一次向专家请教的机 会。比如说,开题期间,省、市的教育专家就给我们提出来许 多好的建议;这些专家不仅给我们面授机宜,还通过电话、 QQ、微信,对我们进行远程指导。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对于我 们提高研究能力,顺利实施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 故事讲述当中,真要道一声感谢! 实践求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经过反复学习、研究、论证,我们就如何在

10、中职生中培养和传 承“工匠精神” ,形成了初步的实施方案。这些方案可行不可行、 第 7 页 效果好不好,需要到实践中去检验。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个方 面的实证研究工作: 一是营造氛围,用丰富的校园文化涵养“工匠精神” 。我们在学 校政教处、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利用橱窗、陈列室、校园广 播、网络、微信群及模拟工作场景的宣传作用和校徽、校歌、 校训、校报、校刊、校史等的激励作用,用文化软实力推送 “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利用包含工匠精神的标语、名言、 画像、雕塑、碑铭等,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涵养 “工匠精神” ;利用各种节庆、仪式、典礼、运动会、军训集体 活动,开展“工匠精神”的宣传教育;

11、利用精神文明创建这一 平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工匠精神。实践证明, 让整个校园环境都充满“工匠精神”的文化气息,对培养学生 的“工匠精神”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二是多元融合,用多彩的主题活动推进“工匠精神” 。我们力求 将“工匠精神”的培养,融合于课程教育教学当中,融合于校 园生活当中,融合于学生的日常管理当中。我们通过组织演讲 比赛、征文、歌咏比赛等形式,传播“工匠精神” ;通过组织诵 读活动,学习我国和外国能工巧匠的故事、事迹,让学生感受 “工匠精神” ;通过邀请劳动模范和技能大师来校园开展指导、 报告、宣讲等活动,让学生受到直接、生动的“工匠精神”教 第 8 页 育。我们

12、指导成立了培养传承“工匠精神”的学生社团,鼓励 学生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社团活动,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 交流中养育“工匠精神” 。我们还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接待日、 家校联谊会等活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营造共同培育 “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 三是实践锤炼,通过实践活动锻造学生的“工匠精神” 。在学校 的推动和引导下,专业课程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从课 程研究、教学资料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效果 评估等方面精益求精,使得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师的 “工匠精神” ;实习指导教师也在实操环节上努力展现自己精湛 技艺和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贴近学生,言传身教,发挥工匠 精神的感召

13、力。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我们推动学校建立了 “一岗双责”责任制,安排专人同时负责教学实习和德育管理, 密切关注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情况,切实加强技术和思想 方面的指导。我们课题组还组织了“手工皂制作” “微商进校园” 等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精细习惯和匠人品格,并将之作为研 究对象,采集相关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实证支撑。 成果求实: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课题研究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学习再学习、实践再实践、论证 第 9 页 再论证,需要不断的总结、讨论、反思、提升。在此过程中, 逐步从“山重水复疑无路”走向“柳暗花明又一村” 。 还记得刘禹锡的浪淘沙吗?他热情赞美的“淘金女” ,就是 我

14、们这些课题人。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目前,我们的课题进展顺利,也已经小有成果。在教育部关工 委组织的“工匠精神”征文大赛中,我们课题组成员获得了一 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培训 教材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工匠精神”系列比赛中,我们获得微 课、活动设计两个二等奖;在山东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 业大赛当中,学生和指导教师双双获奖;在省市公开课、信息 化说课等比赛当中,我们课题组成员也屡有斩获。此外,在县 里和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我们课题组可以说是“成果丰硕” 。 其实,这些奖项都是一些“粗金” ,而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 个人的学习、研究和工作能力,为中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 探索出一些新路,这才是一些“千足金”! 在这“淘金”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最深切的感悟就是:课题要 追求创新,要在理论上有所建树,登高望远,匠心独运;研究 第 10 页 要讲求细致,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日雕月琢,千淘万漉,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推敲,作得成好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