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名人优良家风.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94320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革命名人优良家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革命名人优良家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革命名人优良家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革命名人优良家风又是一年清明雨纷纷,每至此时,朦胧烟雨都会让思念的种子生长。我们思念先人,思念那些己远去的至亲家人。清明祭祖,传承千年。无论身在何方,家庭成员尽可能在清明节聚到一起,在先人墓前抒发追思,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祭亲如亲在,那些回忆的片段也许不是条理分明的家训,但动情言语中体现的道德倾向,就是一场人生价值的思考,是处世哲学的启蒙。这,就是家风的薪火传承,是传统对生命的浸润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正,则子女兴。古往今来,家风培育的就是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好家风,

2、是祖先留下的最重要遗产,它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家风反映作风,作风影响家风。老一辈革命家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格风范感染着后人,红色家风蕴含着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前进道路上不忘初心。周恩来: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周恩来十分重视家风建设,他没有子女,但对自己的亲属、晚辈提出比一般人更严格的要求,生前对亲属制定了十条家规: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车;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

3、不要别人代劳,自我服务;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参加工作不久,组织上把她从基层农村小学调动到区委机关工作。周恩来知道后立即找周秉德谈话,问她:“是不是因为人家知道我的身份而照顾你进城的?”周秉德回答说:不是。是区委搞运动需要党员,小学里的党员很少,所以把我抽调上来。周恩来听后说:哦,是这样,那就没有办法了,我也不能干涉你们基层组织的工作呀!但你还是要多在基层工作锻炼为好。”周秉德知道伯伯叮嘱她的含义,一直严格按照伯伯的要求去做,做一个普通劳动者。朱德:接革命的班,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展厅中

4、陈列着一张2万多元的存款单。这2万多元钱,是朱德20多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钱,他逝世后,他的夫人康克清按照他生前的嘱托,全部交给了党。朱德功勋卓著,但从来都是把自己看成普通党员,甘做人民的公仆,他在逝世前不止一次地讲过,我只有2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要把它交给组织,做我的党费。他还说,子女们应该接革命的班,继承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而不是接金钱和物质享受,让他们接钱则是害了他们。罗荣桓:你们决不能做八旗子弟”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曾回忆道:我爸爸经常对我讲,你们决不能做满清的八旗子弟,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不学无术,整天就知道提笼架鸟,专横跋扈。罗荣桓一贯对子女严格要求

5、他常常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教育孩子们作为干部子女不能搞任何特殊化。他常对孩子们讲:“革命干部子女不应当脱离群众,不应当特殊,不要有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要和工农子弟打成一片。”罗荣桓的儿子罗东进和女儿罗南下上小学时离家比较远。有一次,星期六家里派车把他们接了回来。罗荣桓发现后,把全家叫到一起,严肃地对孩子们说:“这样不好,汽车是组织上给我工作用的,不是接送你们上学的。你们平时已经享受了不少你们不应当享受的待遇,如果再不自觉就不好了,那样会害了你们。”接着又对家人和工作人员说:“以后绝对不准用小车接送孩子,让他们去搭公共汽车也是个锻炼嘛!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大处即国风,家风正,则国风清;家风善,则国象和。清明的意义也正是于此。小到一个家族,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惟有慎终追远,继往开来,方能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两性情感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