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96113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油菜种子生产技术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40学时课程学分:2学分一、课程信息本课程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核心课程。一般在二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总学时40学时。本课程主要学习油菜品种识别、油菜种子基地建设、油菜常规品种种子生产技术、油菜杂交种制种技术等,使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油菜种子生产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达到高级良种繁育工的考证相关要求。本课程以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土壤肥料农业气象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为基础,与小麦种子生产玉米种子生产蔬菜种子生产等专业核心课程平行,共同打造学生的专业核心技能。二、课程任务名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描述三种油菜类型的基本形

2、态特征和开花习性2 .能陈述油菜的生长发育特点3 .能陈述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隔离要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和仪器设备需求4 .能够明确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设置5 .能够说明油菜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主要预防措施6 .能够描述三圃制、二圃制和混合法生产油菜原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7 .能够描述油菜不育系和保持系、恢复系的提纯与繁殖程序8 .能够陈述“三系”法油菜制种的主要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9 .能够描述利用核不育两用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油菜杂交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力目标1 .能识别本地常见的油菜品种类型及常用的油菜品种2 .能制定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3 .能进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

3、日常管理工作4 .能制定油菜常规种生产、杂交种制种工作方案5 .能进行油菜典型优良单株的选择6 .能进行油菜株行圃、株系圃的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及收获脱粒7 .能进行油菜原种圃、良种圃的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及收获脱粒8 .能进行不育系与保持系、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9 .能进行油菜杂交种的制种工作10 .能进行油菜杂交制种的技术指导工作素质目标1 .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 .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3 .具备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4 .能制订切实可行工作计划5 .能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6 .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7 .具备灵活、创造性应用技术

4、能力8 .获取、处理、传递、利用信息能力9 .灵活、创造性应用专业技术能力三、教学内容油菜种子生产任务及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表模块知识能力素质模块1、油菜种子生产技术基础1.能陈述油菜的生长发育特点;2,能描述三种油菜类型的基本形态特征和开花习性;3.能说明油菜需水需肥规律,说明油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病规律。1 .能识别本地常见的油菜品种类型及常用的油菜品种;2 .能进行油菜养分状况的诊断,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3 .能进行油菜种子田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L具备从事农业职业活动所遵循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具备自主立业、开拓创新的精神;2 .获取、处理、传递、利用信息能力;3 .具备吃苦

5、耐劳的精神。模块2、1.能说明油菜种子生产1.能制定油菜种子生1.能制订切实可行工作计模块知识能力素质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基地选择的隔离措施及隔离要求;2,能描述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基础建设的基本布局和主要功能;3.能说明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内容。产基地建设规划;2 .能指导进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 .能进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划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模块3油菜常规种种子生产技术L能够说明油菜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主要预防措施;2,能够描述三圃制、二圃制和混合法生产油菜原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1 .能进行油菜典型优良单株的选择;2

6、 .能进行油菜株行圃、株系圃的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及收获脱粒;3,能进行油菜原种圃、良种圃的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及收获脱粒。1 .具备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2 .具备灵活、创造性应用技术能力模块4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1 .能够陈述“三系”法油菜制种的主要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2 .能够描述油菜不育系和保持系、恢复系的提纯与繁殖程序;3 .能够描述利用核不育两用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油菜杂交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1 .能进行不育系与保持系、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2 .能进行油菜杂交种的制种工作3 .能进行油菜杂交制种的技术指导工作。1 .灵活、创造性应用专业技术能力O2 .能在

7、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课程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依据本课程是以“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依据,根据专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要求而开发。(二)教学设计的理念与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立足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操作技能训练为重点,打破传统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科式课程内容设计模式,按照“实践为主,理论够用”的职业教育教学原则,以职业工作岗位对学生的能力需求为核心,围绕能力的培养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2、课程改革思路本课程标准内容的设计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以学习项目的实施带动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对原有课程内容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和重构。

8、以油菜种子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基本思路,以油菜种子生产领域的具体工作任务为学习项目,按照项目一一任务一一技能实训内容安排、组织课程内容,将基本知识融合于实践技能训练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为了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思路,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设计成若干教学活动,以教学活动为单位组织教学,引出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完成各种教学活动中强化实践操作技能,达到举一反三、技能迁移的效果,从而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三)教学实施条件1、教学团队具体来说,课程组成员构成情况如下: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专兼教师职称职业

9、资格证书2、实训条件本课程标准的实施需建立种子繁育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种子繁育实训室配备常用种子检验及加工仪器设备。校内实训基地需种植“三种油菜”类型标本、当地常用油菜常规种和杂交种、建立小面积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繁殖田。校外实训基地包括35个紧密联系的种子企业,并建有常规种、杂交种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四)教学方案设计模块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课件动画教案模块1油菜种子生产技术基础任务1认知我国油菜育种及种子生产现状1 .我国油菜育种现状2 .我国油菜种子生产现状412201任务2认知我国油菜的区划和栽培制度1 .油菜区划的主要依据2 .中国油菜主要区划3

10、 .油菜的栽培制度412201任务3油菜类型识别1 .白菜型油菜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2 .芥菜型油菜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3 .甘蓝型油菜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1815151522任务4油菜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观察1 .油菜花器构造2 .油菜开花习性3 .花粉生活力测定4 .败育花粉粒的鉴定10710721任务5油菜种子结构观察1 .油菜角果类型及内部结构2 .油菜种子的外部形态3 .油菜种子的解剖结构533321任务6主要油菜品种识别1 .主要常规品种识别(5个)2 .主要杂交品种识别(5个)1212121201模块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课件动画教案任务7认知油菜生长发育特点1 .油

11、菜生长发育特点2 .油菜生长需水需肥特点3 .测定土壤含水量4 .合理进行油菜灌水5 .测定土壤养分6 .油菜养分状况的诊断7 .配方施肥2015151523模块2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任务1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1 .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2 .种子生产基地的必备条件534301任务2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1 .制定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 .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 .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533301任务3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1 .制定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管理计划2 .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3 .种子生产基地的技术管理4 .种子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223601模块3油菜常规种

12、种子生产技任务1油菜品种的混杂与退化1 .混杂退化的原因2 .解决措施1044411模块术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课件动画教案任务2三圃制油菜原种生产技术1.株行圃的建立2.株系圃的建立3.原种圃的建立1210101021任务3二圃制油菜原种生产技术1.株行圃的建立2.原种圃的建立1055501任务4油菜常规良种生产技术1 .种子田确定2 .油菜直播技术3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4 .油菜防杂保纯技术2012151203模块4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任务1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L保持系的提纯2 .不育系的提纯3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原种生产1044422任务2油菜雄性不

13、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L恢复系的提纯2.恢复系的原种生产533301任务3“三系”法油菜杂交种制种技术1 .制订制种计划2 .选好制种田3 .安全隔离4 .合理施肥与灌水5 .精细整地6 .规格播种7 .合理密植3020252054模块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资源图片视频文档课件动画教案8 .田间管理9 .病虫草识别诊断及防治10 .去杂去劣11 .摘顶保纯12 .化杀消除微粉13 .辅助授粉14 .适时收获任务4化学杀雄法制备油菜杂交种1 .确定杀雄时期2 .杀雄剂及其使用方法544401任务5核不育两用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1 .核不育两用系亲本的提纯与繁殖技术2 .两系法制种3 .三

14、系法制种1044401任务6自交不亲和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1 .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亲本的提纯与繁殖技术2 .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技术533311合计2021311461371129(五)教学实施模块一:油菜种子生产技术基础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油菜种子生产的现状,油菜的生长发育,常见类型的基本形态特征和开花习性,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知油菜种子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学时18学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陈述油菜的生长发育特点;2 .能描述三种油菜类型的基本形态特征和开花习性;3 .能说明油菜需水需肥规律,说明油菜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及发病规律。能力目标1 .能识别本地常见的油菜品种类型及常用的油菜品种;2

15、能进行油菜养分状况的诊断,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3 .能进行油菜种子田的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认知我国油菜育种及种子生产现状1 .我国油菜育种现状2 .我国油菜种子生产现状任务2认知我国油菜的区划和栽培制度1 .油菜区划的主要依据2 .中国油菜主要区划3 .油菜的栽培制度任务3油菜类型识别1 .白菜型油菜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2 .芥菜型油菜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3 .甘蓝型油菜形态特征及遗传特性任务4油菜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观察1 .油菜花器构造2 .油菜开花习性3 .花粉生活力测定4 .败育花粉粒的鉴定任务5油菜角果及种子结构观察1 .油菜角果类型及

16、内部结构2 .油菜种子的外部形态3 .油菜种子的解剖结构任务6主要油菜品种识别1 .主要常规品种识别(5个)2 .主要杂交品种识别(5个)任务7认知油菜生长发育特点1 .油菜生长发育特点2 .油菜生长需水需肥特点3,测定土壤含水量4 .合理进行油菜灌水5 .测定土壤养分6 .油菜养分状况的诊断7 .配方施肥参考资料1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Mo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四川省农科院主编.中国油菜栽培M,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3刘后利.国内外油菜生产和品种研究的动向J.湖北农业科学,1974.4张勋利等.我国油菜种植区划.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1982.实施过程让学生一起

17、进行教学设计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基本情况介绍油菜类型、花器构造、角果及种子结构,认知油菜生长发育特点。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模块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如何选择、建设和管理油菜种子生产基地,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识理解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运行。学时4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说明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的隔离措施及隔离要求2 .能描述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基础建设的基本布局和主要功能3 .能说明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内容能力目标1 .能制定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 .能指导进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18、3 .能进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作。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1 .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2 .种子生产基地的必备条件任务2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1 .制定油菜种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 .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 .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任务3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1 .制定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管理计划2 .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3 .种子生产基地的技术管理4 .种子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参考资料1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LMlo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四川省农科院主编.中国油菜栽培川,北京:农业出版社,1964.3鲁

19、宝成.加强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管理提高制种产量和质量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21234薛辉.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的建设与规范管理J.湖北农业科学.1997(04):29305刘爱军.选择种子生产基地应坚持的原则LJL种子科技.1994(05)实施过程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油菜育种及种子生产现状介绍如何选择、建设和管理油菜种子生产基地,指导学生进行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工。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参观基地,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模块三:油菜常规种种子生产技术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油菜种子品种混杂、退化,油菜原种生产的方法,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

20、认知油菜常规种子生产技术。学时6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说明油菜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和主要预防措施;2 .能够描述三圃制、二圃制和混合法生产油菜原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力目标1 .能进行油菜典型优良单株的选择;2 .能进行油菜株行圃、株系圃的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及收获脱粒;3 .能进行油菜原种圃、良种圃的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及收获脱粒。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油菜品种的混杂与退化1 .混杂退化的原因2 .解决措施任务2三圃制油菜原种生产技术1 .株行圃的建立2 .株系圃的建立3 .原种圃的建立任务3二圃制油菜原种生产技术1 .株行圃的建立2 .原种圃的建立任务4油

21、菜常规良种生产技术1 .种子田确定2 .油菜直播技术3 .油菜育苗移栽技术4 .油菜防杂保纯技术参考资料1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陈凤祥。油菜科学栽培MK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胡立勇。油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Mo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刘后利。油菜遗传育种学ML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实施过程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油菜常规育种及种子生产现状介绍油菜种子品种混杂、退化,油菜原种生产的方法。讲解三圃制、二圃制和混合法生产油菜原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模块四: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

22、技术模块概述本节主要讲述“三系”法油菜制种,用核不育两用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油菜杂交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求学生能够正确全面认知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学时1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能够陈述“三系”法油菜制种的主要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2 .能够描述油菜不育系和保持系、恢复系的提纯与繁殖程序;3 .能够描述利用核不育两用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油菜杂交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力目标1 .能进行不育系与保持系、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2 .能进行油菜杂交种的制种工作3 .能进行油菜杂交制种的技术指导工作。教学内容任务积件(知识点、技能点)任务1不育系与保持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L保持系的提纯2 .

23、不育系的提纯3 .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原种生产任务2油菜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提纯与原种繁殖生产L恢复系的提纯2.恢复系的原种生产任务3“三系”法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1 .制订制种计划2 .选好制种田3 .安全隔离4 .合理施肥与灌水5 .精细整地6 .规格播种7 .合理密植8 .田间管理9 .病虫草识别诊断及防治10 .去杂去劣11 .摘顶保纯12 .化杀消除微粉13 .辅助授粉14 .适时收获任务4油菜化学杀雄法杂交种子生产技术1 .确定杀雄时期2 .杀雄剂及其使用方法任务5核不育两用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1 .核不育两用系亲本的提纯与繁殖技术2 .两系法制种3 .三系法制种任务6自交不亲和系油菜杂交

24、制种技术1 .自交不亲和系制种亲本的提纯与繁殖技术2 .自交不亲和系杂交制种技术参考资料1刘后利。实用油菜栽培学EMo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李殿荣。杂交油菜秦油二号论文集LMo农业出版社,19933官春云。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技术一化学杂交剂的利用Mo科学出版社,2012.4傅廷栋。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o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5宋国良。油菜新品种与高产栽培刈。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实施过程步骤一:引入步骤二:介绍油菜杂交种育种及种子生产现状介绍“三系”法油菜制种,用核不育两用系和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油菜杂交种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步骤三:总结归纳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25、现场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五、课程安排模块工作任务教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课时单项技能实训课时综合实训课时模块L油菜种子生产基本技能任务1认知我国油菜育种及种子生产现状114任务2认知我国油菜的区划和栽培制度任务3油菜类型识别11任务4油菜花器构造及开花习性观1模块工作任务教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课时单项技能实训课时综合实训课时察任务5油菜角果及种子结构观察11任务6主要油菜品种识别11任务7认知油菜生长发育特点32模块2:油菜种子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任务1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选择102任务2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10任务3油菜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0模块3:油菜常规种种子生产技术任务1油菜品种的混杂与退化

26、112任务2三圃制油菜原种生产技术任务3二圃制油菜原种生产技术任务4油菜直播技术11任务5油菜育苗移栽技术任务6油菜防杂保纯技术模块4:油菜杂交种种子生产技术任务1油菜自交系种子生产技术114任务2油菜杂交种制种技术任务3“三系”法油菜杂交种制种技术11任务4化学杀雄法制备油菜杂交种11任务5核不育两用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11任务6自交不亲和系油菜杂交制种技术合计:40课时161212六、课程考核4 .评价手段采用网络互动、电子作业或纸质作业等形式,提交专题报告、开卷或闭卷测试等途径。5 .采用过程的考核,可采用过程评价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线上知识考核和线下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法。6 .实施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