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韩语实用阅读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课程学分4学分课程学时72学时修读学期第4学期适用专业应用韩语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审核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韩语实用阅读课程是应用韩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本课程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外语+能力+职业”的培养模式,旨在通过韩语商务类文章的阅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韩语综合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场商务能力,提高学生对商务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素质,为毕业以后的社会生活和就业打好基础。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一门知识获取与
2、运用紧密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授课内容主要以学生在实用阅读课程中阅读技能的培养及商务知识的获得为基础进行设计。授课过程中,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工具,融”教、学、练”为一体。在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本课程主要选用商务类阅读文本进行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概括,掌握阅读方法,获取阅读技巧,处理好阅读速度与内容理解之间的关系,同时将阅读与商务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获取相关商务知识。2.课程目标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提高学生的韩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等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训练阅读技巧。同时,将专业
3、知识和商务知识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课堂了解相关商务知识,如入职准备、公司日常业务、市场开发与营销、企业文化与发展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在原有的韩语基础知识上强化商务知识的学习和商务韩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及工作能力。2.1 知识目标(1)熟练阅读不同内容的商务类文章,扩充专业基础词汇及与商务内容相关的词汇量。(2)通过大量商务类文章的阅读,掌握入职准备、公司日常业务、市场开发与营销相关的基本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3)掌握韩语语法和句型相关知识,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2.2 能力目标(1)能通过各种商务类阅读素材,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2)能通过上下文的联
4、系和语境推测词义,寻找文章的主要信息,概括文章的主旨,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概括总结的能力,达到每分钟60-80个单词的速度。(3)具备在阅读过程中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阅读过程中对商务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培养在商务活动中运用韩语进行实际交际和应对商务活动的能力。2.3 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与行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服务意识和敬业意识。(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国际主义思想,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3.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均为商务类文章,涉及入职准备、公
5、司日常业务、市场开发与营销、企业文化与发展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若干小节。每小节的主旨都与该模块的主题息息相关,让学生在特定的大模块中理解文章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加深对商务知识的了解。表1韩语实用阅读课程教学内容(情境)描述序号教学内容(情境)任务教学实施要求学时1入职准备1 .人气企业一谷歌(2课时)2 .求职自我介绍(4课时)1.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143 .面试注意事项(2课时)4 .择业(2课时)5 .未来职业(2课时)6 .创业(2课时)2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3 .将韩语词汇、句型融于求职
6、自我介绍、面试等流程中训练,实现阅读与商务的有机结合。2公司日常事务1 .名片管理(2课时)2 .会议(2课时)3 .汇报(2课时)4 .商务电子邮件(4课时)5 .告示(2课时)6 .产品质量(2课时)7 .索赔(2课时)8 .客户服务(2课时)9 .产品说明要领(2课时)10 .业务电话(2课时)11 .合同(2课时)12 .信用卡办理资格(2课时)13 .保险(2课时)1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2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注重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服务意识的培养。3 .将韩语词汇、句型融于公司日常事务中训练,实现阅读与商务的有机结合。283市场
7、开发与营销1 .新产品开发(4课时)2 .广告(2课时)3 .电视购物(2课时)4 .消费形态变化调研(4课时)5 .问卷调查(2课时)6 .统计分析的重要性(2课时)7 .消费趋势(4课时)8 .市场营销的重要性(4课时)1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2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3 .将韩语词汇、句型融于市场开发与营销战略训练,实现阅读与商务的有机结合。244企业文化1.聚餐文化(2课时)1.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提6与发展2 .职场中的人际关系(2课时)3 .企业的社会责任(2课时)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8、2 .融入“课程思政”理念。3 .将韩语词汇、句型融于企业发展与人际交往训练,实现阅读与商务的有机结合。4.实施建议4.1师资队伍主讲教师应对韩语语言有较为深度的理解,具有较高的韩语阅读能力,对韩国文化和商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具备较强的教学工作经验和课堂教育能力。此外,主讲教师应能灵活构建多维教学环境,创设更加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得学生在阅读商务类文章的过程中,掌握必须的韩语专业基础知识和商务知识。4.2教材及相关资源(1)选用教材延世商务韩国语,延世大学韩国语学堂编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10年出版。(2)参考资料商务韩国语,周玉波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职场商务韩国
9、语,梨花女子大学韩国文化研究院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3)配套资源注重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开发,以国家职业教育应用韩语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依托,建设韩语实用阅读课程资源,积累课程相关的阅读素材资源与专业资源,开发网络在线课程、微课、动画、课件、音频等内容。4.3教学组织模式针对高职院校韩语实用阅读课教学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分模块讲解阅读技巧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掌握商务类文章的阅读方法,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既要加强韩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商务知识和商务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体现“阅读”和“商务”的有机结合。灵活运
10、用任务驱动、情景模拟、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并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贯穿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涉猎不同内容的商务类文章,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同时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应达到的职业要求融入到课堂实践中,使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韩国语阅读能力,同时又具备较强的职业素质。4.4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方法上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重视学习过程,集多种教学法为一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前翻转、课上训练、课后拓展展开教学。(1)课前翻转:根据综合学习设计理念,使学生
11、通过泛亚平台确认“课前学习任务”,通过自主精读了解该小节的商务背景知识,自主完成文章中重点词汇及句型的学习,在线测评预习情况,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课上训练:授课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精讲多练,在讲解阅读技巧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并掌握各种内容的商务类文章阅读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速度。灵活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在原有的韩语基础知识上强化商务知识的学习和商务韩语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及工作能力。(3)课后拓展:课下指导学生利用现有图书资料和网上信息获取知识,涉猎题材广泛的各类读物,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增强对文章的鉴赏
12、力。4.5教学考核与评价(1)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进行评价;目标考核(或期末考试)是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整体掌握方面的测试。(2)考核比例及要求过程考核成绩占40%:主要包括出勤占过程考核的10%o出勤率在70%及以下者,本门课程无成绩。课堂表现情况占过程考核的10%,作业完成情况占过程考核的10%,单元测试成绩占过程考核的10%o目标考核(期末考试)成绩占60%:以书面试卷成绩为准,考查学生对词汇、阅读、翻译、简答等题的掌握情况,主要考核学生对商务类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4.6教学质量保障(1)专业及课程应建立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机制,完善课程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对标课程标准,按照每学年周期开展课程自我诊改,自我改进,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2)专业应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与校内督导、校外企业联动的课程教学实施督导制度,开展督导听课,同行评价、企业评价和学生评教等,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