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docx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499905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中学生阅读与训练课外阅读说明文 特征码 ROAbPLKlGfymajxoLHbd 课外精段阅读训练之二 说明文部分 (一) 芝加哥目前拥世界上三座最高的建筑西尔斯塔,阿 莫科塔和约翰汉考克心。但它们将很快成为“矮子” 。去年底, 芝加哥一位名叫李洛林和一位名叫保罗贝特勒的著名房地 产拥有者宣布,他们将在一百零五层高的西尔斯塔附近,建一 座一百二十层的摩天大楼从而打破西尔斯塔在世界建筑史上的 最高建筑艺术的代表, “他们要站在我们的建筑上俯视西尔斯塔 的塔顶。 ” 目前,这一高层筑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已于今年第二季度 开工,预计三年完工,整个工程费用预计达三四亿美元。 该建筑总高为

2、一千九百一十四英尺,尽管它比西尔斯塔高出十 五层,但占地面积为一百五十万平方英尺。西尔斯塔高一千五 百五十二英尺,占面积四百二十万平方英尺,每层的建筑面积 第 2 页 为五万平方英尺,将要建筑的这座摩天大楼每层的建筑面积只 有六千五百八千平方英尺。整个建筑呈火箭形。用户可根 据自己的需要租用层次。 1.“芝加哥目前有三座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中“目前”是不能 去掉的,理由是。 2.“但它们将很成为矮子”句中“将”说明 。 “矮子”是指 。 3贝特勒的话中两次出现“建筑” 。 第一个“建筑”是指 ; 第二个“建筑”是指。 4.这段文字使用了和两种说明方法。通过西尔斯 塔和将要建成的最高摩天大楼两者在

3、和 方面进行比较,使我们对将要建成的最高摩天大楼有深刻的 了解。 答案: 语段(一):1 “目前”表示时间,强调在新楼建成之 前只有三座最高的建筑,建成后就会有四座。去掉就不准确。 2不久就会有新的高楼诞生 有更高的大楼超过它们,使它们 成为矮子 3建筑事业 建筑物 4.列数字、作比较 建筑物高度 建筑占地面积 (二) 动作速度是人体某部分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如投掷手 榴弹的挥臂速度,短跑运动员两腿交换的速度,足球运动员踢 球时甩腿的速度。动作速度对位移速度有较大的影响,如两腿 第 3 页 交换的速度快,在短跑时的步频就快;蹬伸腿的速度快,步长 就大。动作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1神经

4、系统: 人体动作的快慢因素之一,取决于神经系统对人体运动器官的 指挥能力。如果指挥得当,肌们的紧张和放松配合协调,能加 快动作速度。要使动作协调自如,就要成百次地反复练习,熟 练地掌握技术,形成条件反射,才能快速地完成动作。2肌肉 系统:人体的一切键、韧带组织的力量,故而提高动作速度, 一定要加强力量练习。此外,肌肉收缩力的大小,还取决于肌 纤维的类型及其在肌肉中所占的百分比。人体骨骼肌可分为白 肌纤维和红肌纤维两种。白肌纤维力量大,收缩快,但易疲劳, 适合在快速动作中发挥作用,如短跑运动员的小腿屈肌中的白 肌纤维高达 92。红肌纤维力量小,收缩慢,但不易疲劳。 3能量供应:速度运动的特点是强

5、度大、时间短,在单位时间 里能量消耗得多,有机体在短促的时间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人 体是处在无氧状态下工作的。速度素质取决于肌肉中三磷酸腺 苦、磷酸肌酸、糖元物质储备的数量和代谢过程的改善状况。 1动作速度的练习,目的是要加快 。 2.人体动作的快慢因素,主要取决于、 。 3划线句“短跑运动员的小腿屈肌中的白肌纤维高达 92” 使用了、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 第 4 页 。 4根据白纤维的功能及其适合的运动,可以推测出红肌纤维所 适合的运动是:。 5就“能量供应”方面来说,动作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答案: 语段(二):1人类某部分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 2神 经系统肌肉系统能量供应 3举例子 列数字 白

6、肌纤维力量大、 收缩快、适合快速运动中发挥作用 4用力较小的慢速运动 5. 肌肉中三磷酸腺苷、磷酸肌酸、糖元物质储备的数量和代谢过 程的改善状况 (三) 最初的火绳枪的点火机构使用的是一个简单的呈 “C形的金属弯钩,其一端固定在枪托一侧,并可绕轴转动, 另一端夹着一根缓燃火绳。火绳由经过化学物处理的麻线捻成。 发射时,可用手指将金属弯钩往火门里推压,使火绳引燃点火 药,继而点燃发射药。 、这样射手可边举枪瞄准,边推火绕发火。 后来,火绳枪的点火方式不断发展,在 16 世纪后期,欧洲流 行一种“火种点火”方式。在一个小管里放一个“火种”或一 节短火绳,士兵只是在用枪时才点燃火种,不至于因枪上都带

7、 一条点燃的火绳而在夜间暴露目标。 “火种”式火绳枪就是后来 隧发枪的先驱。 第 5 页 隧发枪是法国人发明的,它的基本结构如同打火枪,即利用 击锤上的燧石撞击产生火花,引燃火药。早期的隧发枪在装填 弹丸时,需将弹丸放进膛口,用送弹棍推弹进膛。后来,美国 的枪械工创造了一种快速装填法,还改进了弹丸构造,不仅加 快了装弹速度,而且使射击精度随之提高,射程有所加大。燧 发枪的出现标志着纯机械式点火技术时代的结束,随之而来的 是爆炸式点火技术,于是击发枪应运而生,于 1793 年首次进行 击发试验的是苏格兰牧师亚力山大福希斯。 福希斯托雷粉铺在两张纸之间,制作了纸卷“火帽” ,这种新 发明大大加快了

8、枪械的发射速度。1808 年,法国枪械工包利应 用纸火帽发明了针刺发火;1816 年,伦敦著名的枪械工曼顿发 明了雷管; 1821 年,伯明翰的理查斯发明了使用纸火帽的 “引爆枪” 。后来,有人在长纸条或亚麻布上压装“爆九” ,自 动供弹,由击锤击发,这样,击发枪便更加完善了。 1第段中加点的“其”指代。 2从所引文字看, “步枪的演进”主要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1) (2)(3)。 3从“步枪演进”的过程来看, “演进”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演进”后的主要效果是什么? 标志是: 效果是:。 4第段中的“火帽”一词加上引号的作用是() A表强调 B表特称 C表引用 D表讽刺 第 6 页 5燧发

9、枪用“击锤”方式,最后的击发枪也用“击锤”方式, 两者有什么区别? 。 答案: 语段(三):1呈“C”形的金属弯钩 2火绳抢(2) 隧发枪击发枪 3点火机构的改进点火枪射程远 4B5前者通过撞击产生火花而点燃弹药,后者通过撞击,引 发爆炸 (四) A 型泡沫是美国 90 年代的最新高科技产品,是目前 普遍使用的 B 型泡沫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它在扑灭森林、矿 区、油田等大火中显示出卓越的技能,已在美国、加拿大等国 推广。 型泡沫为白色液体,兑水后喷射出来的泡沫立即分解,粘附 在物体上,并迅速渗透到燃烧物的内部,在数秒内就可以扑灭 冲天大火,或者迅速形成一条防火隔离带,控制火焰的蔓延。 A 型泡

10、沫经济实惠,2 公斤的 A 型泡沫浓缩液可以混合 1000 公斤的水。在水中加入 A 型泡沫后,水的体积可以膨胀 34 倍,这就扩大了灭火的 f 盖面,且大大节约了用水量。所以, 在通常情况下,消防车在灭火过程中不需要外来的水,自备的 水量就足够了。美国爱德荷州首府博伊西市自从使用 A 型泡沫 后,取消了所有建筑物内的专备蓄水池,全市就此节省了 2000 多万美元。 据美国消防局资料显示,在美国,火灾中 70的损失是由于 第 7 页 使用过量的水造成的。因为水灭了火,也同时冲坏了建筑及建 筑内的设备。A 型泡沫不仅大大减少了水的使用,而且降低了 水的破坏力。 1根据拼音写汉字:f 盖面。 2

11、“在数秒内就可以扑灭冲天大火”一句中用“数秒内”比改 为“一会儿”要好,为什么? 3第段中几个带点的动词(分解、粘附、渗透) ,它们排列 的先后顺序不能颠倒的理由是: 。 4第段中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使 用 A 型泡沫具有的优点。 5A 型泡沫有哪些卓越性能?(用概括的语言说明) ) ) ) (4) 6A 型泡沫是 B 型泡沫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从最后一段中可 看出,B 型泡沫存在的缺点有: (1);(2) 。 答案:语段(四):1覆 2数秒内更加清楚地说明时间的短 3它们是按灭火的过程先后排列的 4.列数字 举例子 经济实 惠 节约用水量 5(1)灭火速度快(2)经济实惠(3)节约

12、用 水(4)减少损失 6.(1)用水量大(2)救灾中损失过大 (五) 我们常见的爆竹燃放后总会听到“膨” “啪”两响,这 第 8 页 是什么原因呢? 这是一个一般型号的爆竹,它圆柱形,直径有 4 厘米多,高约 18 厘米,四周裹着厚厚的纸,两端各有粘土堵 s i 着,下端的 粘土比上端的薄,比四周纸壳的强度小。在圆柱体内部的中间 也有一层粘土,约 2 厘米厚。这样,圆柱体就被分成两层,里 面装满了黑色的火药,上层火药密度(小 大) ,下层火药密度 (小 大) 。在这中间,有一引火线穿过隔开它们的粘土层。另 有一根引火线在下层通出体外。 当我们点燃下层引火线后,下层火药受热燃烧,就产生了固体 残

13、渣硫化钾、气体二氧化碳”与氮气。这二氧化碳和氮气的体 积比爆竹内部下层火药库体积大 1685 倍呢!一个小小的药库岂 能(装纳、容纳)如此(庞大、巨大)的气体?于是,气体被 逼寻找出路,它的上层粘土和四周纸壳的强度较大,只有底层 粘土强度小,是个薄弱环节,因此,气体立刻冲破底层粘土, 一拥而出。刚冲出纸壳的气体压强很大,所以周围空气受到剧 烈振动,就发出第一声巨响“嘭 。同时,在气体向下涌出的时 候,产生了一个反作用力。这个力就把爆竹送上了天空。飞到 空中的爆竹,由于下层火药的燃烧,点着了夹在中间的引火线, 它又燃着了上层火药。上层火药由于松装,燃烧面积大大增加, 因此受燃后瞬间产生大量气体。

14、由于上下周围的强度差不多一 样大,因此气体只好破壳而出,再一次造成空气的振动,发出 清脆的巨响“啪”! 第 9 页 1读拼音,写汉字。 两端各有粘土堵 s i_着。 2文中四处括号内各有两个词,选确切的一个用“”标示。 3.第二节后面的代词“这”指代, “它们”指代 。 4这三节文字说明的是爆竹能发出“嘭 “啪”两声的原因, 其中第二节说明爆竹的,第三节说明爆竹发两响的 。 (注意:后一格不能填“原因”这个词) 5.第二节主要的说明顺序是,第三节主要的 说明顺序是。 6.文中用列数字说明法的例子如: ,这个数字在文中的作用是。 7文中用作比较说明法的例子如: ,这个比较在文中的作用是 。 8如

15、果把第三节分成两层的话,应该分在哪里?用“/”在文 中标示。 答案: 语段(五):1塞 2依次为:小、大、容纳、庞大 3上下层火药 上下层火药 4.构造 爆炸过程 5从外到里, 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6略 具体说明了粘土的厚度 7略说明 了爆竹爆炸的过程 8送上了天空。|飞到 (六) 1934 年,美国发生了一次举世闻名的“黑沙暴” ,旋风裹着 第 10 页 沙土,一连刮了三天三夜,越过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大陆,把足 以装满一百万辆列车的表土刮入大海。苏联、巴西等国都相继 出现过“黑沙暴” ,使大片沃土毁于一旦。 我国 xq 地区在 1979 年春天也出现过一次“黑沙暴” ,仅且末、 若羌两地,一天

16、之中,每平方公里降落的尘土就达二万五千多 吨,其破坏之严重可见一斑。1984 年 4 月 25 日,陕西西安市 上空烟尘飞扬,黄色的风沙铺天盖地而来,遮天蔽日,整座西 安城l ng zh o在灰黄阴沉的天幕下,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大 的一次“黄沙暴” 。它途经甘肃、宁夏、陕北,一路上挟裹黄土 高原的沙土而来,所到之处,田地沙化。 这些“沙暴” ,实际上是裹着沙土的旋风。这些骇人听闻的风 暴何以这样肆虐?究其原因是人类自己的破坏,使地球失去了 保护衣,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报复. 美国的那次黑沙暴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那时世界小麦 价格猛涨,许多农场主竞相把大片大片的草甸和草原开垦成麦 田,由此破坏了

17、那里的生态平衡,孕育了那场灾难。我国 xq 和 陕西所发生的风暴,则是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引起的。 1根据第段中的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l ng zh o。 2下面感情色彩与另外三个词语不同的是() A举世闻名 B骇人听闻 C肆虐破坏 3第段中加点的“保护衣”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它比 第 11 页 喻的是、。 4第段中多处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中“三天三夜” 具体说明了;“三分之一的大陆”具体说明了 ;“装满一百万辆列车”则说明。 除列数字之外,第段用的说明方法有。 5第段中加点的词语“一种”在句子中起到的作用是() A形容 B限制 C补充 这个词语在句中不能去掉的原因是 。 6.

18、第段中“大片大片”词语重叠的表达作用是 。 答案: 语段(六):1笼 2A3森林植被(草原)4.沙暴时 间长 沙暴影响范围广 沙暴破坏程度之重 举例子 5.D 自然界 对人类报复还有其它形式 6表明人类对自然破坏之严重 (七) 或许再过个十年、十五年,你工作的办公室不必禁 g 在闹市深处狭窄的房间内了,你将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工作。那 时人类已进入“永恒办公室”时代,24 小时内,无论在什么地 方都可得到赖以工作的信息。 “你就是你的办公室” ,这句在今 天几乎是不可思议的口号将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到那时,你佩戴的电子袖口将包含了 21 世纪移动式办公室最 关键的部分,嵌在 4 厘米宽袖口镶

19、边内的是一个位置传感器, 借助它导航网可始终跟踪着你。传感器不断从导航卫星上读出 有关你的资料,不断修正你所在位置和各方面信息情况。 第 12 页 你的电话和电话号码簿也在手腕上,这种蜂房式电话机是声 控的,声控使微型化成可能,电话机简直就是一只装在袖口上 的薄片扬声器。 需要电话号码吗?告诉电话簿为你查找。袖 口电话机为你拨通电话,完成译码后,按你当时所在位置接通 最近线路电话费也就是最便宜。 借助于导航网络,文电先转送到你所在地区,然后再传递给 你,最后贮存在袖口里的永久储存器中.“播放文电”能发出一 系列数字化的声音:提醒你客人到来的时间,向你提供信息或 让你回电话。 电子太阳镜不仅能为

20、眼睛遮蔽阳光,还能显示来自刚开启的 袖珍个人计算机的文字、数字和图像。袖珍个人计算机差不多 有掌心大小,厚度不及两张信用卡。推开后呈现出一个黑色屏 面,屏面一侧排列着 6 个符号按键,可展现多种图像,每一种 图像代表一种文件。如按下其中一个符号,会出现一张信纸,当 你口述时,文字便在信纸上形成。按下另一个符号,信纸的内 容即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当你咯嗒一声关上个人计算机,电话 机会接通微波通信网,把信以电波形式送往目的地。 你可在任何地方工作,因为通信网遍布整个世界。信息服务、 电信传递、蜂房式电话以光速把你与办公室联系起来。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禁 g 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

21、窄便宜 不可 思议 第 13 页 3第小节中的“永恒办公室”时代指 。 4第小节中划线的“那时”指 。 5第小节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指。 6,文中原有“声音信使首先到达你的手腕”一句,应该在() A第小节结束处 B第小节开头处 C第小节开头 D第小节结束 7第小节中“播放文电”的意思是。 8.移动式办公室最关键的部分是() A蜂房式电话机 B袖 珍个人计算机 C位置传感器 D微波通信网 9本文的结构是。 10本文所用的说明方法有、和等。 答案:语段(七):1锢 2宽阔 昂贵 理所当然 324 小时 内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可得到赖以工作的信息 4从现在开始过 10 年、15 年后 5位置传感器 6C

22、7一种传递信息的设置 8C总一分一总 10 列数字作比较 打比方 第 14 页 (八) 1952 年 12 月的一天,一艘美国轮船行驶在意大利西部 的海面上。波涛汹涌的海浪将船身地摇撼着。突然船身 发出一声巨响,船体被拦腰截断,一半抛上海岸,另一半留在 大海里,带着十多个惊慌失措的船员随着风浪向远处飘去 这就是海浪“大力士”恶作剧的表演。据预测,海浪拍打岸边 的冲力每平方米达 30 吨,有时甚至达到 600 吨。它可以毫不费 力地把 10 多吨重的巨石抛到 20 多米的高空。于是,科学家们 想到利用海浪发电,因为它具有不消耗燃料、不产生污染等优 点。 海浪发电的能量很大.以日本这个岛国为例,它

23、的海岸线长达 10 万多公里,所拥有的海浪能量每年达 10 亿千瓦,相当于日本目前 最高用电量的 25 倍。 1964 年,世界上第一台海浪发电机就诞生了。现在,世界上已 有多种海浪发电机在运转着。我国从 60 年代起就着手海浪发电 的试验性研究,制成了发电装置,为今后利用丰富的海浪能源 创造了条件。 1选词填空: 波涛汹涌的海浪将船身_(A 剧烈 B 激烈 C 凶猛)地摇撼着。 2 “不产生污染”中“污染”是实词中的 3本文第一节主要说明了( A这是海浪“大力士”恶作剧 的表演 B美国的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 C海浪拍打岸边的冲 第 15 页 力很大 D海浪的能量十分巨大 4文中划线的句子说明了

24、 。它运用了说明方法。 5 “现在,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在利用海浪发电。 ”联系全文来 看,其中有没有包括中国? 答:,理由是 。 答案:语段(八):1A2名词 3D4海浪发电的能量很大 列数字 举例子 5没有包括中国 结尾我国开始试验性研究, “为今后”利用海浪能源创造了条件 (九) 竹非草、非木,在现代植物学中,属禾本科,竹亚科。 因为种类繁多,千姿百态,早在晋朝时我国便有专门记叙竹 的竹谱这部书,现已公认为也是世界最早的植物谱录学专 著。 我国有毛竹、苦竹、四方竹、管竹及麻竹、孝顺竹六个属共 250 余种。竹是一种特殊的植物。 竹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往往有密切的关系,a 除了用竹纤维编成 的“

25、竹布”现已少见外,食、住、行各方面均少不了。b 说起 竹,过去的运输工人用的都是竹杠,他们用血汗换来的银元、 铜元放在片刻也不离手的竹杠中,把头、恶霸来了,只要敲一 下竹杠,便知道一天收入多少,这是现已通行全世界的“敲竹 杠”谚语的由来。C 印度也产竹,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 中讲了个很有趣的神话。有个僧侣贵族,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 第 16 页 六,他不信,使做了支长一丈的竹杖,要实地量一下。不料, 等他挨近佛身时用那支作尺的竹杖量时。佛身总比竹杖长一丈 六。这时他才知道“佛法无边” ,将竹杖丢下走了。从此,这里 便长出了“竹林” 。 我国寓谚有种竹要“留三去四”以及“公孙不相见,母子不相 离”

26、之说。 “去四” ,即四年以上的竹如不除去,会影响竹林的 发展;三年以下则太小,不宜取用。所谓“公孙不相见,母子 不相离”是这一宝贵经验的形象化说明,值得我们珍视。 1 “敲竹杠”这个词现在一般是指,所表达的感情色 彩是。 2 “听说释伽佛身长一丈六” ,句中加点词“听说”和后面的 一词相照应。 3 “从此,这里便长出了竹林” 。句中的“从此”指代的是 。 4第一自然段的语序排列不够正确,请重新调整。正确的顺序 应是:(只要写序号) ()()()() 5 “公孙不 相见,母子不相离”形象地说明种竹的一条宝贵的经验是: (也用两个单句表达) 6引文第一自然段运用了、UU 的说明方法,这 种说明方

27、在段中的作用是。 7本文在表达方式上除了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 表达方式,其用意是。 第 17 页 8文中转述了玄奘法师讲的神话故事,这是为了证实( ) 。 A佛法无边 B释伽佛身长一丈六 C印度也产竹 D释伽佛 身长远远不止一丈六答案: 语段(九):1敲诈勒索贬义 2不信 3那个僧侣贵族丈量佛身丢下付杖走了以后 45四年以上的竹子要除去三年以下的竹子要保留 氏举例子列数据竹的种类繁多 7记叙通俗说明付与人们生活 的关系 8C (十) 乌贼被叫做海中“化妆师” ,因为它实在太爱“打扮”了。 “化妆师”十分善于利用体色来表达感情,体色发生_(裂 变、渐变、突变) ,多半是因为感到恐惧或激

28、动。到了繁殖季节, 雌鸟贼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表示对异性的爱慕。它们常在自己的 躯干上“涂”上道道斑纹,犹如穿上漂亮的睡衣。 (2)乌贼的“化妆术“为何如此高明?原来,它们的波肤薄而软,内 含许多色素细胞。这种细胞扁扁的,像小袋子, “袋子” 里盛着颜色,有黑色、褐色、橙色、黄色、红色、棕色,其中, 黑色细胞数量最多,棕色的细胞数量最少。 “袋子”具有弹性, 并受到放射状肌纤维牵引。色素细胞通过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 大脑发出冲动信号,使肌纤维收缩,色素细胞就被拉成星芒状。 冲动一旦消失,肌肉便恢复为原来的形状。色素细胞的服缩使 乌贼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 第 18 页 1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修辞

29、手法。 2从第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1) (2) 3选词填 空 体色发生(裂变、渐变突变) ,多半是因为感到恐惧或激 动。 4 “多半是因为感到恐惧或激动”一句中, “多半”一词不能删 去,理由是。 5第段中列举了“袋子”里所盛颜色的种类,为什么不能颠 倒它们排列的先后顺序? 6色素细胞能胀缩是因为:(1) (2) 7从全文看, “涂”字加 上引号后的意思应是() A打扮 B化妆 C色素细胞的胀 缩使乌贼身上出现各种各样的颜色 8如给加个题目,应是 () A乌贼 B会变色的乌贼 C高明的“化妆师” 答案:语段(十):1比喻设问 2略 3突变 4 “多半”表 示数量,但也有例外 5是按数量多少

30、排列的乙()大脑发出 冲动信号,使肌纤维收缩,包素细胞便扩胀(2)冲动消失,肌 肉恢复原状,色素细胞便收缩 7C8C 说明文阅读强化训练二(请在稿纸上自己做, 然后对照答案反思,如 果有不理解,找老师讨论) (十一) 对虾的身体长而侧扁,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是由头部和 第 19 页 胸部愈合而成,外面有坚韧的头胸甲。头胸甲的前方伸出一个 育锯齿的剑形突起,叫做额剑,是防御和攻击敌害的武器。有 复眼一对,生在额剑两旁能够自由转动的柄上,用来观察周围 的情况。有触角两对:第一对比较短小;第二对特别长,游泳 的时候,触角上的触须从身体两侧伸向后方。触角有触觉和嗅 觉作用。头胸甲的前下方有口,口的

31、附近有一对大颚,适于切 断和磨碎较硬的食物;还有两对小颚,能够帮助撕碎食物。头 胸甲两侧的里面,有叶片状的鳃,是呼吸器官。 头胸部的腹侧有五对细长的卡足。前面三对足的末端有小钳, 用来捕捉食物后面两对步足的末节呈爪状,适于在海底爬行。 腹部有五对片状的游泳足,能够进行长距离的游泳。腹部末端 的尾节,有一对宽大的尾肢,同尾节合成扇形,这是对虾在水 中上下浮沉和转变游泳方向的器官。 1在“头胸部是由头部和胸部愈合而成”中, “愈合”原指: ,在此处意为。体现“合”的一个字是。 2 对。头胸甲的介绍顺序,先,再,然后 。 3 用以浮沉和转变方向的器官叫。 4在“前三对步足的末端有小钳,用来捕捉食物后

32、面两对步 足的末节呈爪状,适于在海底爬行”中“”中的标点符号应 是_。理由: 从具体内容看, ; 从语法角度看,。 第 20 页 答案: 语段(十一):1伤口长好连接接 2前方前下方两侧 的里面 3尾肢个分号(1)两个分句分别说明出虾的五对步足 (2)两句为并列关系 “诺亚方舟”的危机 然而,自从“小小寰球”印下人类的足迹以来,地球的容颜逐 渐由美变丑了。特别是迈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在向大自然索 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也排放数以亿吨计的废气、废水和废渣, 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和土壤。地球伤痕累累,公 害频频发生。 “三废”的阴影像幽灵在世界各地游荡。人们感到 生活在一个缺乏安全、不健康、

33、不舒畅的环境中。 进入 20 世纪,社会高速发展,全球环境恶化的步伐随之加快。 科学家忧虑地看到, “地球保护伞”臭氧层出现了空洞,每天都 可以听到关于滥伐森林物种消失海洋红潮食物中毒水质恶化、 疾病流行的消息。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 15 的物种 将惨遭灭绝的厄运。整个生物圈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地球的忍 耐超过了极限,它开始无情地报复人类的过失。飓风、干旱、 洪水、林火、飞蝗等自然灾害结伴而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 存与发展。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享受清洁的空气和清澈的水源。 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地球生物圈的危机实 际上就是人类的危机,而且与人类生死攸关。因此,人类已经

34、 到了非反躬自问不可的时候了。人们必须以科学的眼光重新审 第 21 页 视地球,审视自己。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然生态 平衡。这样,人类的前途才会美好。 1选文第一自然段的说明中心是。造成地球容颜由美变丑 的原因是,因此而带来的后果是_ 。文段的第一句话 用的修辞手法是_,其表达效果是_ 2选出短语不同类的一项() A滥伐森林 B物种消失 C水质恶化 D海洋红潮 3作者说整个生物圈失去了应有的平衡,这平衡具体指_。 作者说全球环境恶化在文段中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_; 二是 。地球报复人类的手段是_ 4 “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望享受清洁的空气和清澈的水 源”这一句话的主干是_ 5为

35、什么说“地球生物圈的危机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危机,而且 与人类生死攸关”? 简答: 6 “人类已经到了非反躬自问不可的时候了”这句话是一个 句,若改成一般陈述句应是_,改动前后的表达效果有什么 区别?_ 7作者在说明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举 一例。 答: 8文中叫小寰球” “三废” “地球保护伞”三处引号的用法分 别是_,_,_。 第 22 页 答案: “诺亚方舟”的危机:1第一句话人类向地球排放 数以亿吨的废气、废水和废渣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水源 和土壤比喻、拟人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A3物种惨 遭灭绝臭氧层出现了空洞 物种惨遭灭绝飓风。干旱、洪水、林 火。飞蝗等自然灾害 4人

36、们渴望享受空气和水源 5地球生物 圈的危机破坏了生态平衡,招致各种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的 出现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发展。6 双重否定人类已经到了反躬自 问的时候了改动后语气减弱了,达不到原句的表达效果。 7列数字;有人估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 15 的物种将惨遭 灭绝的厄运 打比喻:地球的容颜由美变丑了 8引用特定称谓 特殊意义 水赋 水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素,被称为六大营养素(脂肪、蛋白质、 维生素、无机盐。糖和水)之首。人不可一日无水。一个人不 吃饭,生命可维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进,两三天就难活 命。普通的人,体内三分之二都是水,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人, 体内含水量达 40 公斤。而刚刚出生的

37、婴儿,整个身体的含水量 占五分之四。而且人体的每个地方都离不开水,皮肤失水会引 起干裂,内脏失水,会引起头昏乏力,体温升高,甚至危及生 命。 水可以帮助人体进行新陈代谢。人体内的消化系统(包括排泄 系统) 、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皮肤、头发甚至指甲等,每 第 23 页 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而这些失掉的水分必须及时给予补偿, 主要通过瓜果、蔬菜、饮料等进行补充,因为瓜果蔬菜的含水 量一般在 98以上。另外,水还可以调节体温,无论是热天或 冷天。人的体温都保持在 37oC 左右,这就是水的功劳。水还 可以保持肌肉的弹性、皮肤的柔软和光滑,甚至可以润滑关节, 使你能立坐曲伸,舒展自如。 1选文主

38、要说明水对人生命的作用,作者分别从_ _ _、_等四个方面加以说明,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不能颠倒, 因为作者是按照由到的顺序去安排材料的。 2选文第一段为了说明水对人生命的作用。作者运用了 、等说明方法。 3作者为了清晰地说明事理、很讲究词语的选用。下列句子加 点的词能否省去,试作简单的分析。 (l)一个体重 60 公斤的人,体内含水量达 40 公斤 答: (2)瓜果蔬菜的含水量一般在 98以上。 答: 4为了清楚地说明水的作用,作者把饮水和作比较, 分别从_、_两方面进行说明。 5选段说明的目的是() A要求人们多喝水。 B要求人们多吃瓜果蔬菜。 C水对生 命的重要作用。 D告诉人们注意调节人体

39、机能。 答案: 水赋):1水是重要的营养素水可以帮助人体进行新 陈代谢水可以调节体温水可以保持肌肉弹性、皮肤的柔软和光 第 24 页 滑主次 2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3 (1)“达”字表明人体含水 量之多,从而让读者明白水对人生命的作用,若删去“达”字, 就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2) “一般”说明是通常的情况,若去掉 就会使人误解瓜果蔬菜的含水量都在 98以上。4吃饭正反 5C 太阳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 10 个太阳,晒得地面上寸 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 9 个, 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然而,太阳离我们有 3 万 万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

40、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 355 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怎能射得 到呢? (2)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要 130 万 个地球才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 看上去只有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它表 面的温度有 6000o,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中心温 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 3000 倍。 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鸟、 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 动物,也不会有植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

41、;穿 第 25 页 的棉、麻、毛、丝,烧的柴禾,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埋 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眼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 能形底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5)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由于受到太阳的热,变成了 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成了无数颗小水滴,漂浮在空 中,变成云。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6)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引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 热;有些地区吸引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 育热,才能流动,成为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8)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

42、。如果没有太阳,地 球上将到处是,到处是,没有风。雪、雨。露,没有草、 木、鸟、兽,自然也不会有人。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 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本文开头引用了一个传说,其实它是古代神话,这个神话传 说的名称是() A夸父追日 B羿射九日 C女蜗补天 D盘古开天地 2从写作上看,作者引用这个传说开头的作用是() A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 B揭示这个传说的荒谬 C说明太阳 离我们很远 D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 3从内容上看,选文至段说明了太阳的特点是_ 。 第 26 页 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有 _ 、_、_、_等。 4至(8)自然段主要说明_(请用文中的原话)下面 列举有误的一项是() A太阳能给

43、我们带来吃的、穿的、烧的。 B太阳发出大量的 热量,能带来大自然的风、雨、雪。 C太阳光有杀菌能力,可以用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D太阳能 给人类需要的一切。 5第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有两个词的位置不谐调,说说 错在何处?请调整。 答: 6根据上句的意思,第(8)然段的空白处应填写的词语 是() A漆黑冷酷 B乌黑清冷 C黑暗寒冷 D昏暗阴冷 7选出至(6)自然段中共同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分类别 C下定义 D作诠释 8选出本文结构 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 AO B C D 9本文除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外,还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 达方式。分别举例说明。 记叙: 议论:答案:太

44、阳:lB2AD3距离地球 远、体积大、温度高、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小太阳和我们 的关系非常密切 D5 “动物”和“植物”调换位置。错在与 上文不谐调(2)自然发展规律不符 6C7D8C 9开头引用的 第 27 页 神话故事,结尾的最后两句。 吃荤的植物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动物以植物为“食” ,人们已司空见惯, 不觉为奇;而植物以捕“食”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 次听说。 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 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 (它们布设 “陷阱” (jing)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 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

45、品夹在当中;另 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沾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 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 ) 茅膏草的叶子略呈半月形,平时叶 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计。昆虫 一旦碰到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即由两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 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十天后,叶子重新开启, 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够 “吃”的东西,不超过 24 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 叹地说:“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 1上文有两个加点的“食”字,它们分别是下列哪种解释,将 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 A食物 B吃 第一个“食”字的解释是() 第二个“食”字 第 28 页 的解释是() 2 上文的说明对象_。 3上文第 2 段说明内容包括 A 吃荤的植物的基本式样 B 它们捕 食的原因。请按说明顺序加以排列在括号内写出字母。以上内 容的顺序是() () 4文中画括号部分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是:(2) 5文中“大约”表明下列哪种情况() A表明时间不准确 B表明时间差不是绝对的 C说得含糊点 保险 D大概的意思 6上文结尾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