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治区大学生民族团结知识竞赛试题(参考)一、填空题1、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有五千多年的开展史。2、中华民族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其中汉族最多,其他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习惯上称为少数民族3、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开展中,各民族逐渐形成广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局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4、炎黄两帝被称为汉族和一些民族的祖先,这些民族自称为炎黄子孙。5、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6、我国最大的自治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7、唐朝时期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娶汉族皇室女文成公主为妻,密切了藏汉两族的来往。8、在中国55
2、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使用汉语外,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9、回族、维吾尔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少数民族。10、汉族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他们最早开发了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11、坎儿井是主要流行于新疆吐鲁番、哈密地区灌溉农田的一种水利设施。1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藏族人民很早就在这里劳动、生活。13、清代蒙古族外科专家墨尔根绰尔济著有医学大全、药剂学等书,被称为当代华佗。14、元代回族人忽思慧著的饮膳正要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饮食卫生和营养学的专著。15、著名的“云南白
3、药”是彝族医生曲焕章研制的。16、民主革命时期,许多少数民族先进志士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为建设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而奋斗,水族的邓恩铭就是其中的一员。17、在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击日本侵略者,如回族的马本斋、满族的关向应。18、土家族的织锦以其色彩斑斓,织工精巧闻名于世。19、哈萨克族擅长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20、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表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根本格局,表达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根本利益。21、在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时,我们通常所说的“四个维护”是指:必须坚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原那么。22
4、开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底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开展。23、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开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24、每年的五月是“民族团结教育月”。25、中国教育部、国家民委2009年7月17日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纪要指出,将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小学阶段考察和中、高考及中职毕业考试范围,试题分值不低于政治科目分数的15%o26、被称为“天路”的青藏铁路于2007年7月1日通车。27、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
5、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内的民族也应当由适合名额的代表“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人员。”2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29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2.3%左右。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30、民
6、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录用工作人员的时候,对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的照顾;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收新生的时候,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31、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上级财政逐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致富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兴旺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和帮扶政策。民族自治地方为国家的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做出奉献的,国家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
7、32、教育法规定:“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教育专项资金乖点扶持遥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33、刑法规定:“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出版物中刊载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内容,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3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5、我国最早建立的省一级民族
8、自治地方是1947年5月1日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36、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展边境贸易。3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以下顺序组成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名称。38、我国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包括各民族语言文字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开展自己语言文字两个方面的平等权利。39、民族区域自治法适用于全国40、民族主义表现为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41、列宁提出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42、宗教组织与其他的社会团体样,都需要登记,要到宗教事务和民政部门登记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组织。43、宗教的“五性”是长期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44、马克思主义解决
9、民族问题的根本原那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45、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46、在海路交通大规模开通之前,新疆是亚欧两大洲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这里交汇47、生活距今约38002000年的古代居民,既有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又有欧罗巴人种(白种人),还有兼具两者的混血人种48、新疆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有塞人、月氏人、乌孙人、羌人、匈奴人和汉人汉代以前,人们称在新疆的汉人为秦人49、18世纪中期,清朝政府出兵伊犁平定了准葛尔部50、清代16441911年后期,新疆13个民族世居的多民族格局根本形成,至19世纪末,新疆已有维
10、吾尔、汉、哈萨克、蒙古、回、柯尔克孜、满、锡伯、塔吉克、达斡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俄罗斯共13个世居民族,以维吾尔族为主体,形成了新的多民族分布格局51、人口在10万100万之间的民族有3个:回族839837人、柯尔克孜族158775人、蒙古族149857人52、人口主体在新疆的人口较少民族有4个,分别为塔吉克族、俄罗斯族、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53、新疆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戈壁、荒漠、高山占有全疆面积的2/3以上54、目前新疆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呈现为以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这三个民族人口为主的大杂居、小聚居、互相交错杂处的格局55、在各民族的分布形态上,根本可以分为这样几类:1、
11、遍布全面2、片状分布3、点状分布4、散布各地。56、维吾尔族人口在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居住在南疆,以喀什、阿克苏、和田三个地区为最多,占有全区维吾尔族人口的74.3%。57、蒙古族人口中55.3%分布于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族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的牧区58、锡伯族人口的54.8%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塔塔尔族人口主要聚居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斡尔族集中居住于塔城市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撒拉族主要分布在伊宁县和霍城县:59、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党和国家为处理国内民族事务而制定的行业准那么或行动指南,主要包括坚持民族团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促进各民族共同开展、保护和开展少数民族文化
12、等几个方面;60、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明确规定,各民族公民广泛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和各项平等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接受教育、使用和开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等等;61、新疆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等三级民族自治地方,各级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自治法规、地方性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62、新疆现有43个民族乡保障了农牧区散居少数民族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63、自治区政府根据新疆的具体情况,于1988年和1993年相继公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从制度上进一步保障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64、自治
13、区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五种语言。65、在新疆,每年的肉孜节和古尔邦节,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都可以享受节日的假期;、俄罗斯族在,圣诞节,、,复活节,也有法定的假期;66、全疆有各级宗教团体88个,其中自治区级的2个,即伊斯兰教协会与佛教协会67、新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民族自治地方,也是全国5个自治区唯区、州、县三级自治单位俱全的自治地方。68、1955年9月12日,第一届全国人民大会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了撤销新疆省建制、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议案:赛福鼎艾那么孜中选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任主席;69、1983年开始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14、月”活动将每年的五月作为“民族团结教育月”70、自1992年起,已成功举办15届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为:乌洽会;71、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长期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72、2005年11月“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人们赞誉为“华夏瑰宝”、“丝路明珠”73、维吾尔族男女老少均喜欢戴秀工精致的四楞小花帽,维吾尔语称朵帕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一年一度的大型娱乐活动,也被视为盛大的节日。74、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在历史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现在又成为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75
15、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开展,建立平等、团结、互助、进步的新型民族关系。在加强民族团结、搞好民族工作的实践中,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总结出套成功经验,那就是加强对各族干部群众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群众性的民族团结创立活动,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76、为庆祝自治区成立50周年,2005年9月30日,中央代表团团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
16、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代表新疆人民向中央代表团回赠了极具新疆特色的大幅挂毯新疆天池风光,77、我国民族自治区自治地方共有155个78、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党民族政策的基石。79、在新疆,我们大力提倡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是指“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80、每年七八月间,蒙古族在草原上举行那达慕大会,节日期间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和射箭等比赛。81、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是从1983年开始开展的。82、“麦西来甫”是一种最有广泛群众根底的维吾尔族歌舞。83、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北部,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
17、自治县。84、“那吾鲁孜”为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8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1955年10月1日成立的。86、新疆现有2050万人口。87、木卡姆艺术是维吾尔族集说、唱、乐、舞为一体的音乐经典套曲。88、3月29日至30日,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中,中央确定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两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89、“黑走马”是哈萨克族的传统歌舞。90、“阿尔泰”在蒙语中的意思是金山。91、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是冬不拉,92、哈萨克族传统婚礼仪式为新人祝福的方式是恰秀。93、肉孜节也叫开斋节。94、斋戒日期在伊斯兰教历的九月,这一月称为“斋月”。95、公元8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哈萨克草原,到15世纪以后
18、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96、悠扬的音乐,艳丽的服装,美轮美奂的舞美,展现出新疆独有的魅力。2010年4月28日晚,大型民族风情音画剧美好家园在新疆艺术剧院首演二、选择题1、2005年10月12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将西藏纳入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青藏铁路的开通(A)能够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进步和繁荣可以稳固民族团结和加强国防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共享开展成果消除了各民族开展的不平衡性A.B.C.D.2、近年来,我国政府在2万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大力组织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全面开展。表达了(A)A.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那么B.民族平等是民族工
19、作的根本任务C.国家的支持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根本原因D.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3、有这样一段彩铃“太阳和月亮是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们的妈妈叫光明;汉族和藏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歌词寓意是(B)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的地位是平等的C.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共同完成的D.祖国灿烂的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4、台湾1895在中央一台播出后,“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称为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这句名言反映了(D)A.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族人民共同创立的B.祖国的辽阔疆域和多种经济是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C.祖国的灿烂文
20、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D.各族人民奋勇抵御殖民主义侵略,共同保卫了祖国的边疆5、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总值以年均16.6%的速度增长,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开展,被称为“内蒙古现象这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A.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开展和繁荣C.有利于稳固和开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D.使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开展上实现了平等6、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新疆和平解放暨人民解放军进军新疆60周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民族自治区成立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央和全国各地大力支持下,新疆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新疆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
21、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开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从政治学知识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我国各民族在事实上是平等的我国各民族都应该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加强民族团结和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A.B.C.D.7、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公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工程和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在重大根底设施投资工程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开展,是因为(C)新时期我国
22、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B、C、D、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方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B)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利机关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其自治权包括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A、B、C、D、9、西藏自治区历任人民代表常务委员会主任和人民政府主席都是由藏族公民担任。目前,在自治区人大代表
23、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94%以上,在自治区各级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77.97%。这说明(B)我国少数民族依法享有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平安我国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那么A、B、C、D、10、建国以来,根据我国民族状况自身特点,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依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有关法律,先后制定了假设干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全国依法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国家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开展和社会进步。材料说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
24、度(A)符合我国国情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表达了各少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根本原那么稳固和开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B、C、D、11、邓小平同志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这一制度之所以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是因为它(D)有利于消除民族差异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热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A、BsC、D、1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从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制定的,因而它能够成功地解决民族问题。这说明(D)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意识对客观事务的开展
25、起促进作用C、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这表达了民族自治机关的(A)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A、B、C、Ds14、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自治区的主席、自治州的州长和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公民担任。这一规定说明(B)A、民族自治区的人民都是少数民族B、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重要的政
26、治制度,充分表达了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主权利C、我国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原那么D、国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15、”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家喻户晓,广为传唱,歌颂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确保新型民族关系的根本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自治机关(C)是自治地方的权利机关享有独立的立法权依法管理内部事务依法行使自治权A、B、C、D、16、党的民族政策包括D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加快开展少数民族经济建设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A、B、C、D、17、我国已建立155各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民族区
27、域自治(B)包括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自治权的实质是一种自由权在立法和行政上享有一定的自治自治机关是国家权利机关A、B、C、D、18、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B)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C)A、坚持民族平等B、坚持民族团结C自治权D、人民当家作主20、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文字教材3500多种,计1亿
28、多册。这说明(C)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方面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A、BsC、D、21、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族和宗教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内蒙古全区出版各类蒙古文图书近千种、约200万册,蒙古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格萨尔王史诗”、“藏医药”等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宗教的文物、古迹、寺庙得到妥善保护,各族宗教活动正常举行,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的需要。民族工作的文化成就说明了我国坚持了民族(B)平等原那么友好原那么互助原那么共同繁荣原那么A、B、C、D、22、在
29、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峡乏3000人,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这表达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C)A、民族团结原那么B、民族互助原那么C、民族平等原那么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那么23、2009年6月26日,广东韶关一家玩具厂局部新疆籍员工与该厂其他员工发生冲突。事件发生后,境外三股势力大肆炒作,借机对中国进行攻击,煽动不明真相的各族群众上街进行示威,境内敌对势力与其遥相照应,并于7月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制造打砸抢烧严重暴力事件。这给我国公民的启示是(A)A、公民要提高区分是非的能力,有序地参加政治B、国家要加强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引导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C、国
30、家必须积极履行好各项智能,维护社会稳定D、公民要采取一切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24、2009年7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对7.5事件中遇害者家属、受到伤害的无辜群众、财产遭受损失的群众,要开展走访慰问,认真做好善后、救治、安抚、帮扶工作,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说明(B)A、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效劳的智能B、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C、中央政治局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利机关D、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5、十五期间,在国家的扶持、各兄弟省、区、市的支援和西藏各族人民的努力下,西藏自治区按照“三纵两横、六个通道”骨架公路网的设想,投资100多亿
31、元,建设了近100个工程工程。这一事实说明(C)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是分不开的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那么得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经济开展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前提条件民族地区的根底设施建设有利于该地区经济开展A、BsC、D、26、H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11人,占代表总数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这说明(B)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开展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开展消除了不平衡27、自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公布以来,国家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安排资源开发工程和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在重大根
32、底设施投资工程中适当增加国家投资比重和政策性银行贷款比重,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金融扶持力度,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开展,是因为(C)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A、B、C、D、28、自1996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闽宁协作的主要目的在于(D)A.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B.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膜C.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开展不平衡的
33、问题D,实现各民族共同开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29、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入,“兴边富民”的政策对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开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A)民族地区的开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展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开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开展的根本原因A、B.C.D.30、2005年5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以下关于民族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有(B)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根底加大
34、对民族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开展的主要手段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高度自治的前提条件ABCD31、民族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开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里的“一定历史阶段是指(B)A.原始社会B.原始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D.阶级社会形成后32、当今世界大约有2OOO多个民族,每个国家都由一定的民族所组成,有的国家由单一民族组成,有的国家由多民族组成,各个民族各有自己的特点。以下选项对民族的正确认识有(D)A.民族和国家都是以阶级为根底的人们共同体B.民族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C.民族和国家都是人类社会开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而出
35、现的一种自然现象D.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33、以下有关民族的认识,正确的有(B)A.民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共同地域而形成B.识别不同民族应以民族四个根本特征为依据C.民族以血缘关系为存在的纽带D.民族是由不同部落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34、我国56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团结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同心同德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D)A.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B.各民族大杂居和小聚居的分布特点C.民族地区生产力和经济开展具有多层次性D.各族人民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35、以下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准确的是(C)实
36、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政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ABCD36、中国政府和有关部门不会对任何宗教、任何民族和不同肤色的人以任何歧视。中国在保证奥运会平安的同时,将完全尊重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一-立场表现了(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那么我国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根底上开展对外宗教交往活动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允许外国宗教人士在中国境内开展一切活动ABC0D37、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
37、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表达的关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C)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文化交流促进各个民族的文化创新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A.B.C.D.38、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其根本原因是(D)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开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39、少数民族歌曲表达的民族特征是(C)A.共同血缘关系B.共同地域C.共同心理素质D
38、共同经济生活40、世界上许多国家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而导致国家动乱,局势不稳,而我国却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社会进步,这主要是因为(C)A.我国没有民族矛盾B.我国的民族矛盾不会引起社会动乱C.我国正确地贯彻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D.我国是一个统的多民族国家4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D)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A共同血缘B共同习俗C共同信仰D共同经济生活42、我国的民族特点是:人数多;(D);混居程度高。A大分散、小聚居B民族多C居住集中D居住地域广43、(D)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具体内容是: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
39、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44、(D),共同繁荣开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A共同团结进步B共同开展提高C共同繁荣进步D共同团结奋斗45、我国(八)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A宪法B刑法C民族区域自治法D民法46、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目前共有5个自治区,(八)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旗)。A30B29C40D3247、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政策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D)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A尊重B改革C保持D保持或者改革48、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有(C)个少数民族。A8B9ClODll49、(B)9月5
40、日,经国务院批准公布了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和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A1991年B1993年C1992年D1995年50、建立民族乡要求少数民族人口在全乡人口中所占的比例一般在(B)左右(个别特殊的可低于这个比例)。A20%B30%C40%D50%51、(C),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今后在行文中和书报杂志里一律不用“满清”称谓的通知。A1950年B1955年C1956年D1958年5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C),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A、四分之一,B、五分之一,C、六分之一,D七分之一53、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公
41、元前60年,西汉中央政权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正式成为中国领土的一局部。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新疆O和平解放,(B)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A、1950年、1955年,B、1949年、1955年,C、1949年、1949年,D、1955年、1955年54、以下领导中没有担任过区人大委员会主任的是(D)A、铁木尔达瓦买提,B、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C、阿不都热依木阿米提,D、司马义艾买提55、1995年10月至11月,民丰尼雅遗址3号棺出土色彩斑斓的锦被上织着“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的小篆汉字和纹样;8号棺木出土的一只色彩艳丽的锦袋上有篆书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揭示了我国(
42、八)时期尼雅与中原王朝密切的政治和经济关系。A汉、晋B先秦C唐D宋56、公元前101年,汉朝设使者校尉,率士卒数百人,在轮台、(B)一带屯田积谷,以供往来使者,这是汉朝在西域设的第一个据点。A新和B尉犁C新源D额敏57、唐代诗人岑参、骆宾王、洪亮吉等撰写的雄浑的大漠、壮丽的山川、奇特的气象、悲壮的征战奇观等奇妙绝伦的诗篇,脍炙人口,久传不衰,称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八)。A边塞诗B豪放派C边疆派D新疆派58、以下不属于西域传统乐器(D)A琵琶B箜篌C角D古筝59、以下名人中没有被谪到过新疆的是(B)A纪晓岚B纳兰容假设C林那么徐D戴澜60、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包括:库尔勒市、轮台县、尉犁县、假设羌县
43、且末县、焉耆回族自治县、(B)县、和硕县、博湖县。A策勒B和静C柯坪61、伊斯兰教在新疆的传播大致经历了喀喇汗王朝、察合台汗国和叶尔羌汗国三个时期,至明末,先后有维吾尔、(B)柯尔克孜、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6个民族信仰,成为新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随着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穆斯林的迁入,目前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已达10个。A蒙古B哈萨克C锡伯D汉62、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换防、永不转业的特殊部队是指(C)oA新疆民兵B新疆预备役C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3、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先后从湖南、湖北、山东、江苏、(C)、天津、上海等兄弟省市组织发动大批各行各业新疆急需的人才来疆工作,其中包
44、括各级干部、复转军人、青壮年支边者、各类学校分配来疆的学生以及自愿献身边疆建设事业的各类人员,总数达百万之众。A北京B河南C广东64、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创的“五好连队”建设指:“好的条田、好的林带、(八).好的渠道、好的居民点”。A好的道路B好的机械C好的文化活动中心65、自治区党委提出的“五观”教育指: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B)、文化观;“四个高度认同”指: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A世界观B宗教观C人生观66、司马义主席用“三个空前”解读50年来新疆民族团结,“三个空前”指:(ABC)A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B、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得到空前开展C各族
45、人民空前团结和睦D民族宗教空前开展67、公元前121年,汉朝在河西走廊大败驻牧于此的匈奴军队,先后设置(ABCD)等郡A武威,B张掖,C酒泉,D敦煌68、以下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的有(ABCD)oA楼兰古城,B高昌古城,C交河故城,D北庭古城69、以下珍贵传统文化遗产是新疆地区的有(BCD)A格萨尔王B十二木卡姆C玛纳斯D铁尔麦70、(B)是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A.解放思想B.改革开放C.科学开展、社会和谐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7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B)。A.快速开展B.改革开放 72、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 A.快速开展B.改革开放 73、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 A.
46、快速开展B.改革开放 74、党的最终目标是 A.消灭剥削,解放全人类C.与时俱进(C)OC .与时俱进(A)oC.与时俱进D.经济繁荣D.经济繁荣D.经济繁荣B.消除贫困,实现四个现代化C.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D.一国两制,统一中华75、法的共同本质是(C)oA.法是国家意志的表现B.法是全体社会成员意志的表现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D.法是统治阶级少数人意志的表达7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根本原那么是(C)。A.人民当家作主原那么B.公平、公正、公开的原那么C.民主集中制原那么D.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那么77、(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条例A. 2009年12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