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轮胎(报批稿).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501569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轮胎(报批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航空轮胎(报批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航空轮胎(报批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航空轮胎(报批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航空轮胎(报批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83.160.20CCSG41O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745XXXX代替GB/T9745-2009航空轮胎Aircrafttyres(报批稿)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_s_z_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9745-2009航空轮胎,与GB9745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9年版的第1章);b)删除了轮胎最大胎肩尺寸的计算方法(2009年版的4.1.1);c)

2、更改了轮胎用于直升机时额定充气压力及外缘尺寸的要求(见4.1和4.2,2009年版的4.1.2);d)更改了动态性能要求(见4.4,2009年版的4.2);e)更改静平衡差度要求(见4.8,2009年版的4.6);f)增加了环境适应性和胎圈耐高温性能及二者的试验方法(见4.11、4.12和5.10、5.11);g)增加了子午线轮胎的外缘尺寸的测量方法(见5.1.2);h)更改了表面质量和内部缺陷的检验方法(见5.8和5.9,2009年版的5.7和5.8);i)删除了检验规则(2009年版的第6章);j)更改了轮胎标志,并将“跑气孔”改成了“排气眼”(见6.1,2009年版的7.1)k)更改了轮

3、胎的贮存与使用(见6.3,2009年版的7.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于1988年首次发布,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为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航空轮胎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航空轮胎的要求、试验方法、标志、贮存与使用。本文件适用于民用新航空轮胎。注:新航空轮胎是指既没有使用,也没有经过翻新的航空轮胎。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4、件。GB/T6326轮胎术语GB/T9746航空轮胎系列GB/T9747航空轮胎试验方法GB/T13652航空轮胎表面质量GB/T22037航空有内胎轮胎胎圈密合压力试验方法电测法GB/T22039航空轮胎激光数字无损检测方法HG/T2195航空轮胎使用与保养3术语和定义GB/T632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要求4,1轮胎主要参数4.1.1在GB/T9746规定参数范围内列明的,轮胎的规格、层级、额定值、轮桐应符合GB/T9746的规定;未GB/T9746规定参数范围内列明的,轮胎的规格、层级、额定值、轮辆应公开明示可查。4.1.2轮胎用于直升机时,额定负荷可增加到1.50倍

5、额定充气压力也可相应增加到L80倍,无需进行任何附加鉴定试验。4.2外缘尺寸4.2.1斜交轮胎轮胎的外缘尺寸应符合GB/T9746的规定或公开明示可查。当轮胎用于直升机时,轮胎的外缘尺寸可增大4%。4.2.2子午线轮胎在轮胎完成50次动态性能的起飞试验后,轮胎的外缘尺寸应符合GB/T9746的规定或公开明示可查。当轮胎用于直升机时,轮胎的外缘尺寸可增大4%。4.3静负荷半径轮胎的静负荷半径应符合GB/T9746的规定。4,4动态性能4.4.1低速轮胎低速轮胎的动态性能应符合下列其中一项的要求:a)低速轮胎应能通过200次着陆试验,其中包括100次低速着陆试验和100次高速着陆试验;b)低速轮

6、胎应能通过高速轮胎(4.4.2)的动态性能试验。4.4.2高速轮胎高速轮胎应能通过61次的起飞和滑行动态性能试验,其中包括50次额定负荷起飞试验、8次额定负荷滑行、2次1.2倍额负荷滑行和1次1.5倍额定负荷的超载起飞。在进行动态性能试验时,若超载起飞试验安排在整套动态性能试验的最后,则试验完成后轮胎胎面不需要保持完好;若超载起飞试验不是安排在整套动态性能试验的最后,则试验完成后轮胎胎面不应出现除胎面正常损耗外的可见损坏。4. 4.3气密性检查完成动态性能试验后的24h内,轮胎损失的充气压力应小于试验初始充气压力的10%。4.5 超压性能轮胎充入不少于4倍的额定充气压力,应保持至少3s内不发生

7、爆破、鼓泡、脱层、钢丝和帘线断裂现象。4.6 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轮胎充气至额定充气压力,在环境温度下停放至少12h,再调整至额定充气压力,在环境温度下再停放至少24h后,其充气压力的下降率不应超过额定充气压力的5%。测量充气压力时,环境温度偏差应不超过3。4.7 有内胎轮胎的胎圈密合压力不同额定充气压力的有内胎轮胎的胎圈密合压力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轮胎额定充气压力kPa胎圈密合压力值kPa690350以上,但不应超过轮胎额定充气压力4.8 静平衡差度4.8.1辅助轮胎(非主轮或尾轮轮胎)辅助轮胎的最大静平衡差度衍应超过式(1)的计算值:M=0.00274D2(1)式中:M-轮胎静平衡差度值

8、单位为牛顿厘米(Ncm),向下圆整到临近的整数;D新轮胎的标准最大充气外直径,单位为厘米(cm)o4. 8.2主轮胎和外直径大于或等于1168mm的轮胎所有主轮胎和所有外直径大于或等于1168mm的轮胎的最大静平衡差度M不应超过式(2)的计算值:M=0.00383D2式中:脐-轮胎静平衡差度值,单位为牛顿厘米(Ncm),向下圆整到临近的整数;D新轮胎的标准最大充气外直径,单位为厘米(cm)o4.9表面质量轮胎的表面质量应符合GB/T13652的规定。4. 10内部缺陷轮胎内部不应有气泡、脱层、钢丝断裂、帘线断裂等缺陷。5. 11环境适应性6. 11.1W温通过试验验证或分析证明,在不低于71

9、的温度下暴露至少24h后,轮胎材料的物理性能不降级。7. 11.2低温通过试验验证或分析证明,在不高于-40。C的温度下暴露至少24h后,轮胎材料的物理性能不降级。8. 12胎圈耐高温性能通过试验或分析证明,在不低于150。C的轮帽-胎圈座温度条件下暴露至少Ih后,轮胎材料的物理性能不降级。5试验方法9. 1外缘尺寸5. 1.1斜交轮胎斜交轮胎的外缘尺寸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 1.2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的外缘尺寸应在轮胎完成50次动态性能的起飞试验后,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2 静负荷半径轮胎的静负荷半径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3 动态性

10、能轮胎的动态性能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 4超压性能轮胎超压性能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5 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无内胎轮胎气密性能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5.6 有内胎轮胎胎圈密合压力有内胎轮胎胎圈密合压力按GB/T9747或GB/T2203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7 静平衡差度轮胎的静平衡差度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测量。5.8 表面质量用检定合格的测量器具和目视法检查轮胎的表面质量,测量器具及其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a)钢板尺和金属卷尺(不带弧度):lmm;b)游标卡尺:土0.02mm;c)花纹深度尺:0.02mm;d)卡钳。5.9

11、内部缺陷内部缺陷按GB/T22039或GB/T9747的规定进行检测。5. 10环境适应性轮胎环境适应性按GB/T9747规定的耐环境温度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 11胎圈耐高温性能胎圈耐高温性能应按GB/T9747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6标志、贮存与使用7. 1本小志6. 1.1排气眼无内胎轮胎和充气压力高于686kPa的有内胎轮胎应有排气眼标志,标志颜色为非红色。无内胎轮胎扎眼深度不应到达气密层。6. 1.2其他标志除跑气孔标志和平衡标志外,轮胎的胎侧上至少还应有下列标志:a)规格;b)商标、制造厂名称或产地名称;c)层级或层数;d)额定速度、额定负荷和花纹沟深度;e)制造日期、序列号、件号;f)轮胎类型;g)不可翻新标识(适用于不可翻新轮胎);h)平衡标志(用红色圆点标记于胎侧轻点位置);i)执行标准号;j)检验印章。其中,j)为非永久性标识。6.2贮存与使用轮胎应按HG/T2195的规定贮存和使用。从制造之日起,贮存使用期限超过五年的,需重新按本标准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机械/制造 > 汽车作业报告

宁ICP备18001539号-1